耿坤
每逢重要历史事件的纪念日、重要节庆纪念日、重要人物的诞辰及逝世纪念日等时间节点,许多博物馆都会策划推出相关的主题展览。一方面是长期以来,我国博物馆承担着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的社会职能;另一方面是临时展览策划的时效性要求。但是此类革命历史展览往往存在严重的同质化倾向,历史教科书式的展陈体系很难与观众产生共鸣,加之展品多为文件、报刊、书籍等纸质文物,或是衣着、用具、武器以及一些工作、生活用品等,缺乏艺术性的展品和形式设计也难以打动观众。革命历史类展览如何让观众喜闻乐见?红色主题展览如何更好地体现革命历史、革命事迹、革命精神?本文以2016年国家文物局推介“纪念建党95周年和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主题展览项目为例,简要分析红色主题展览策划过程中的一些特点。
为充分挖掘和利用馆藏文物资源,展现党史和军史光辉历程,国家文物局于2016年6月启动了“纪念建党95周年和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主题展览项目征集,从全国各地文博单位选送的61个展览策划中,最终确定10个项目入选。它们分别是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的“英雄史诗不朽丰碑——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主题展”;中国国家博物馆的“信念·精神·传承——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型馆藏文物展”;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的“永远的女红军——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纪念展”;安徽博物院的“飘扬的红旗——纪念建党95周年暨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主题展”;山东博物馆的“光辉的历程伟大的成就——山东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主题展”;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館的“南粤沃土铸伟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纪念展”;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的“革命理想高于天——中国工农红军标语展”;四川省建川博物馆的“红军长征在四川”;遵义会议纪念馆的“长征与遵义会议”;延安革命纪念馆的“伟大历史辉煌史诗——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展”。入选的10个展览中有8个以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为主题,2个以建党95周年为主题。
在任何一个展览中,都有两个主要的信息来源,一方面来自展品本身,它们是什么,它们的历史是什么;另一方面来自策展者,他们对于展览主题、传播意图、展品信息的逻辑思考和总体把握是怎样的。对于红色主题展览来说,每一件展品背后的故事都不尽相同,它可能是红军过草地时吃剩的皮带,是红军爬雪山时穿的草鞋,或者红军作战时使用的步枪、号角以及炮弹的残骸……策展人需要将众多的信息进行系统的梳理,重新的组织,使它们按照一定的逻辑进行排列组合,尽可能地扩大展品信息传播的深度和广度。
不同于—般的博物馆展览策划,对于以建党95周年,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这一确定主题的展览来说,各博物馆实际上是在完成一个命题作文。如何与别人不重复,又有自己的特点,非常考验一个博物馆的策展水平。
一、叙事模式
近年来,用叙事学理论来解读博物馆展览逐渐引起学者的关注。其原因主要是,一方面叙事理论提供的方法有助于发掘出研究对象中存在的某种更高层次的关系或秩序,另一方面历史类展览的内容具有连续性、逻辑性和故事性的特点适用于叙事学分析。结合叙事学理论,对入选的10个展览进行分析,主要可以提取三种较为典型的叙事模式。这些叙事模式也是展览在空间架构、内容设计上的体现,或者可以说是各家博物馆不同的策划角度。
1、宏观叙事型
在以红军长征为主题的展览中,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的“英雄史诗不朽丰碑——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主题展”,系统全面地展现了红一、红二、红四方面军及红25军的长征历程,展览以时间为顺序,以重要战役战斗、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为主体,结构脉络清晰。在以建党95周年为主题的展览中,山东博物馆的“光辉的历程伟大的成就——山东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主题展”以全面反映中共山东历史为主要内容,集中展示95年来山东各级党组织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光辉历程和取得的伟大成就,展览内容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各个方面。
上述两个展览体现了宏观叙事的两种方式,第一个采用的是以时间为序的组织结构,第二个是按逻辑归类以内容划分若干板块展开,如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的叙事框架,在每一个板块内再按照时间顺序展开。宏观叙事型的展览可以让观众相对完整地把握历史脉络,形成一种整体感,但也容易落人“教科书”式的沉闷和呆板。
2、中观叙事型
中观叙事型是介于宏观叙事与微观叙事之间的一种视角,它既表现宏观历史主题,又体现某一具体时间段或特定地域的历史。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的“南粤沃土铸伟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纪念展”和安徽博物院的“飘扬的红旗——纪念建党95周年暨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主题展”是中观叙事型的代表。
“南粤沃土铸伟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纪念展”关注点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在广东的活动历史,展现了1921到1927年间,广东为中国共产党在思想理论、组织建设、宣传工作、工农运动、军事建设等领域的开创性探索及成就,分为“探寻真理:从认识到实践”“开拓新路:引领组织建设”“精英荟萃:舆论宣传重镇”“如火如荼:全国工农运动先锋”“蓄势待发:中共军事建设起点”五个相对独立的单元结构。展览将时间段划定在1921到1927年之间,各个单元通过不同角度反映同一主题,通过各个单元之间的对话、接触和融合达到深化主题的作用。
“飘扬的红旗——纪念建党95周年暨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主题展”分为“红色沃土”和“民族脊梁”两个单元。第一单元主要呈现安徽早期党组织的建立、党领导下的起义和暴动以及革命根据地的创建过程。第二单元以长征中的安徽人为主线,讲述长征中安徽籍红军将士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展览以历史的逻辑关系为顺序,又兼顾了安徽的地域性。
3、微观叙事型
这里的微观叙事是指以某一重大历史事件、典型历史人物、展品类型为切入点或主题的展陈方式。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的“永远的女红军——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纪念展”、遵义会议纪念馆的“长征与遵义会议”和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的“革命理想高于天——中国工农红军标语展”都属于这种类型。
红军长征队伍里有领导人、普通指战员、老红军、女红军、小红军等不同类型的人物。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结合本馆的定位、宗旨、办展经验和资源优势,确定了“永远的女红军”这一选题,通过查阅大量的历史文献,调研、访谈等多种模式,遴选出80多位女红军真实的、亲身经历的感人故事,再现了女红军战士在极其艰苦条件下的战斗与生活,表现了她们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和百折不挠的顽强斗志。展览选题与博物馆定位精准契合,主题鲜明,重点突出。
遵义会议纪念馆的“长征与遵义会议”依托于本馆的基本陈列,在其基础上进行提炼筛选,重点展示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遵义会议及红军转战贵州等重大史实。展览以历史事件为切入点,通过高度浓缩的内容呈现历史事件的主要特征。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在策展之初,首先详细地调查了本馆收藏的革命文物情况,策展团队发现了一批20世纪50年代搜集的红军标语和石刻标语拓片。红军在长征途中留下的大量宣传标语,因其通俗易懂、生动直观的宣传形式,已被学术界视为一种文化现象。此外,红军标语还具有时间跨度长、种类多、内容丰富等特点。因此,策展团队最终确定以红军标语为展品的主要类型,这也是近年来国内首个综合性的大型红军标语主题展。展览定位准确、选题新颖,原创性突出。
二、形式设计
形式设计是体现展览主题、意境、审美和价值取向的重要手段。展览想要吸引观众、感动观众、启迪观众,就要在展示空间、展示色彩和展示手段上下功夫,要在形式设计上着力营造出恰当的情境。
据统计,本次入选的10个展览项目中无一例外的使用了红色、紅旗、红墙的元素,其中5个展览采用红色作为整个展厅的主体颜色,3个展览在序厅部分使用了红旗元素,2个展览在部题设计中使用红色。毫无疑问,红色所营造的氛围会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能够传达展览所蕴含的精神,但是否有其他的设计语言来展现此类主题展览,相信还有值得商榷的空间。在细节设计上,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的“南粤沃土铸伟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纪念展”为了帮助观众更加愉悦地参观展览,精心设计制作了《一张图教你看瞳展览》,以轻松的笔调、图文结合的形式,生动形象地告诉观众“你在展览中能看到什么”、“展览有什么亮点”、“内容这么多,你该怎么看”等展览细节,形式新颖活泼,受到观众的欢迎。
三、辅助展品
红色主题展览具有强烈的革命政治色彩,惯用宏大的叙事结构,全面、系统地表现整个历史时期。而大多数博物馆的文物都不足以支撑,为了表现展览所需的连续的历史画面,设计者经常使用历史事件图片、现代美术作品等辅助展品作为补充。而博物馆使用的历史照片,处于政治原因,很多都是雷同的,很容易使观众产生视觉疲劳。因此对于红色主题展览来说,适度而准确地使用美术作品,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同质化倾向,提升展览的艺术性。
中国国家博物馆的“信念·精神·传承——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型馆藏文物展”中“长征画卷”部分展出了全山石的《娄山关》、范曾的《遵义人民迎红军》、李可染的《六盘山》、宗其香的《巧渡金沙江》、石鲁的《一个老红军和他的藏族妻子》、古元的《刘志丹在陕北》、吴作人的《过雪山》、张文源的《草地情》等馆藏长征题材美术作品。这些作品是作者研究长征历史,亲走长征路,深刻体会长征精神后,精心创作而成。它们艺术地再现历史上的重大人物与事件,融知识性、观赏性为一体,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增强了展览的感染力、亲和力和吸引力。
随着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数字信息技术在博物馆的展陈中得到普遍运用。虽然当前一些展览中存在着盲目追求大制作、大场景,形式与内容脱节,滥用技术等问题,但本次入选的10个展览,在新技术的应用上,都能做到恰如其分。通过场景复原,多媒体触摸屏等方式,使观众如临其境,加深对展览的理解,为观众带来全新的参观体验,寓教于乐。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的“英雄史诗不朽丰碑——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主题展”中精心设计了“遵义会议”“飞夺泸定桥”“过雪山草地”等5处大型主题景观,真实再现历史场景。其中“过雪山草地”主题景观,不仅实景设置了雪山、水草地,还运用声、光等手段营造了寒风呼啸、雪花漫天的天气效果。此外,每个主题景观标牌上还印制了对应的二维码,只要扫一扫就能看到翔实的图文介绍。
四、社会推广
展览策划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包括展览的主题定位、大纲结构,展品组织、内容设计和形式设计,媒体宣传、社会推广也是当前展览策划中不可忽视的内容。入选的10个展览在这些方面各有所长、各具特色。
在社会推广方面,各博物馆可谓各显其能,纷纷结合本馆优势、特色,组织教育活动,特别是针对青少年的教育活动。例如,延安革命纪念馆组织的“传承红色基因放飞春天梦想”风筝比赛活动。安徽博物院策划的针对青少年的“重走长征路”体验活动,融入编草鞋、做马灯等具有长征记忆的手工环节。通过动手体验,加深对于长征历史的感受和记忆,缅l不革命历史,弘扬长征精神。
在文创产品开发方面,安徽博物馆以“红色记忆”为主题,选定具有独特性、故事性、名人性和观赏性的内容,精心设计各类衍生产品共6类,35款(种),分别是文化用品类、衣着类、音像制品类、电子产品类、图书类、益智玩具类。包括红军人物卡包、红军帽、红军抗战纪念笔记本、红军手枪打火机、红军领章书签、红军卡通人物摆件、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明信片、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手表、《红军革命歌曲大家唱》、红军领章书签、红军大刀u盘,五角星白板磁扣、“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T恤衫等。四川省建川博物馆的设计创作来源于红军在四川各地的重大事件、活动及当地历史文化的点点滴滴。产品涉及衣、食、住、行、形象等五个类别,包含马灯、红军军帽、文化衫、布袋、马克杯、宣传画、书法作品、红军长征时经过地当地的主要土特产等,达到30余个品种近100款。
历史是不断推进的,每时每刻都在更新着,每个时代的人眼中都有自己的红色记忆、红色信仰。展览主题的挖掘研究,不是一次性的行为,而是根据不同时代背景和认识手段所进行的一个持续性挖掘过程。红色主题展览中的实物也许每次都不相同,但这些实物背后所承载的精神因素才是最终深深打动观众的力量,因为无论跨越多少年,对于公众来说,人性的光辉、美好的品格、坚定的信仰……才是永恒存在的,它们不会因为时间的久远而被^遗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