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莹 俞宁
摘 要:孝道思想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在当代,孝道思想需要实现新型转换以能更好的适应当代现实需要。随着社会结构的改变,“养老”也出现了新的情况,必须用新型的孝道观来应对养老问题,并以新型孝道思想为出发点,指导我们的养老相关问题解决。
关键词:新型孝道思想;养老问题;启示
一、新型孝道思想概述
传统孝道思想是在封建背景下产生的,具有一定的封建性。新型孝道思想是对传统孝道思想扬弃的继承和发展,摈弃其封建性,保留了对父母行孝的本质思想,但在践行孝道方面,也实现了形式上的转变,更符合国情,更能适应现代社会养老需要。
新型孝道思想与我国现代化发展相适应,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来源,在弘扬孝道的同时,提倡理性行孝、科学行孝。对父母不再是“惟命”,而是更注重科学、理性的行孝方式,既注重对父母的情感呵护,又将“形式化”尽孝转变为现实行动,更加合理的处理与父母关系。
孝道是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思想,新型孝道思想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范畴,“新”的转变,要求学生必须能够实现思想的俱进发展,不能固化,新型孝道思想与大学生思想现状相适应,符合现代青年发展特征,促进着青年一代蓬勃、俱进思想的发展
二、当代养老问题现状
(一)人口老龄化问题突出
人口老龄化就是老年人的数量在总人数中比例较高。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情况,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老年人口数量大,老龄化速度快
我国人口众多,相对于其它国家,老年人数量已很庞大。加上现在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科技水平和医疗水平的提高,老年人的死亡率降低,老年人口的高龄化也伴随产生,再加上现在出生率较低,我国青壮年人口数量相对较少,我国总人口已呈老龄化结构。
2、地区间人口老龄化发展不平衡
我国国土面积广,地区间的地理环境、经济发展水平及文化素质都存在差异,人口老龄化发展状况不同。经济较发达、地理环境较优越地区,人口老龄化问题就较突出。而经济较落后、地理环境较差地区,老龄化问题就不明显。且地区间人们的文化水平影响着出生率,出生率的高低影响着人口比例。平均文化水平越高的地区,人口出生率较低,老年人口所占比例就大;而文化水平平均较低的地区,出生率相对较高,老年人口所占比例就少。
3、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协调
我国人口的老龄化与社会经济发展不统一,更多的是政府政策的结果。实行计划生育,控制出生率,在短时间内改变了人口结构。而我国还未能达到承载那么多老人养老支出的经济水平,这给养老保障带来很多问题。
(二)多元化的养老模式并存,养老模式选择的盲目性
我国的传统养老模式是家庭养老,但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多,社会和家庭结构的改变,传统、单一的养老模式已不能适应当今养老现状,家庭养老、社会养老、机构养老、居家养老等多种养老方式并存。随着老龄化问题的严重,养老不再仅是孝敬自己的父母 —“小家”问题,而是整个社会及国家 —“大家”要共同面对的问题。
其它的养老模式都是家庭养老模式弱化的替代选择。在养老模式的选择上要依据实际情况,不能停滞不前或盲目跟风,适合自身情况的养老模式才能真正实现良性养老。
(三)养老保障体制不完善
养老保障体制由养老保险和养老服务两方面组成。但我国实行的按社会地位及居民身份划分的养老金双轨制,会影响养老待遇的享受,导致养老保障的不公平。养老统筹的地区差异性及养老金双轨制带来的养老保障不公平,都是养老体制尚不完善的表现。
我国目前多数养老院、敬老院等还只是保证老人的基本生活,护工大都不具有专业资质,但现在护理市场“供不应求”,导致护理服务费用高,这就让很多需要护理的老人没有能力去接受服务。老年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多与护理市场“供不应求”的矛盾,扩展出了护理费用高,护理技术能力较低等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
(四)养老法律与现实的不适应
我国现行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对养老的规定太多宽泛,除了物质上赡养老人,在精神方面如何慰藉老人,不赡养老人会承担什么法律后果,都没有明确规定。对于赡养老人规定的宽泛性,让现代养老多是用道德手段来约束,这让社会上出现很多不赡养老人,辱骂甚至殴打老人的情况。
三、汲取新型孝道思想精华,正确应对养老问题
(一)积极弘扬新型孝道观念
新型孝道观符合我国发展现状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要求,对解决养老问题有重要意义,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都要积极弘扬新型孝道思想。
家长要以身作则,在赡养老人方面,不仅要满足老人物质上的需要,也要关注老人精神上的感受,让孩子能够清楚家中长幼顺序,尊敬老人。孩子处在一个孝道环境中,对于孝道的践行从小耳濡目染,这对于下一代的孝道培养具有积极意义,也能侧面促进孩子道德品质的发展。
学校要多开展弘扬新型孝道的活动,让孩子能感受父母的辛苦,培养孩子对父母感恩之情。学校可以开展各种活动,让学生与父母共同参与。这样,可以增加亲子感情,同时,在实践中,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付出,懂得感激。
社会要大力宣传新型孝道思想,新型孝道的弘扬,有利于良好社会风气的建立。在当今各种社会思潮中,孝道思想可能被淹没,而社会对孝道思想的弘扬,不仅可以端正社会思想风气,同时能唤起人们对孝道的全新认识与思考,良好的孝道风气,可以促进社会的稳定和谐。
(二)健全体现孝道文化的养老体制
1、加快经济发展,建立特色养老保障制度
养老保障制度的基本体现就是養老保险制度。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应以孝道文化为基础,体现出以孝为本的养老思想,建设有传统文化特色的保障模式。我国必须大力发展经济,只有经济水平提高了,才能有更多资金投入到养老保障事业中,经济水平的提高,是完善养老保障制度的物质基础;我国要建立个人、家庭、社会相结合的养老保障体系。以我国社会现状、养老思想和经济发展水平为依据,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特色养老保障制度。还要兼顾地区间文化、经济水平的差异,以政府为主导,协调与合作地解决问题。
2、培养专业人才,提高养老服务质量
政府要注重专业养老服务人员的素质培养,提高其服务技能。政府可以在院校增设养老护理专业,且给予一定的补助支持,培养具有丰富专业知识和技術能力的护理人员和服务管理人员;政府要大力支持社会人员参与到养老服务中,可以社区为单位,免费组织基础服务技能的培训,让更多人掌握基本护理知识。无论是哪种养老模式,掌握必要的护理知识模式,都能增强老人的精神感受,让养老顺利地有序进行;政府重视,健全养老服务业,加大经济支持。养老服务人员服务水平的提高,能够净化我国社会机构养老环境,提高我国养老服务质量。
(三)完善有关孝道的养老法律法规
在多元化养老模式并存的今天,养老模式仍是家庭养老为主。为营造良好的养老环境,让老人养老有法律保障,需要完善关于孝道的法律机制。
在法律上,可以具体增加对老人精神关怀的措施。如:将看望父母上升到法律层面,每月至少一次回家探望,每次至少四个小时;每月至少和家人吃一顿饭等;子女看望父母每次必须去社区签到,最后由社区确认签字。对父母精神关怀的行为在监管和实践上会有很多的不便,但将其上升到法律层面,严格执行,人们的行为逐渐就会发生改变,当改变成为习惯,整个社会的孝道风气自然就会形成。
且我国现行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在社会养老、机构养老、居家养老方面的规定都还不完善。随着社会发展,多元化养老已是必然。我国养老法律需对其它养老模式的实施、权利与义务关系及责任划分等,进行详细规定。让多样化养老有法可依,与时俱进,才能形成健康有序的社会养老规范。
四、结语
新型孝道思想是我国传统孝道思想的进步升华,适应、符合我国现代要求,促进着青年一代进步思想的发展。在当代社会,养老呈现出的一些新问题,是社会前进发展的必然。
合理解决当代养老问题,需以新型孝道为指导,将孝道思想贯穿于养老各方面,大力弘扬新型孝道思想,健全养老相关体制,制定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新型孝道思想在养老问题上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公民个人的思想道德修养,也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岚.中国传统孝道思想思想发展史[M].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1.
[2]吴荣华.孝道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探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5.
[3]杨青哲.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中国农村老年人养老保障问题探究[D].吉林大学.2013.
[4]王翰,高伟平.先秦儒家孝道思想形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5(05).
[5]皮颍翰,王丽君.浅析《论语孝道思想在道德教育中的借鉴意义》[J].德育教育.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