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秀明
摘 要:广西马山县是“中国会鼓之乡”,是壮族人民的主要聚居地。壮族会鼓是广西马山县一个独具民族民俗特色的文化现象,具有上千年的历史。通过加强对马山县壮族会鼓传承与发展的现状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的了解广西壮族人民本地区的民族传统乐器的传承现状及其对当地文化发展造成的影响,让更多的人关注壮族人民地区的文化发展,从而增强人们对精神文明建设和保护民族传统文化的意识。
关键词:壮族会鼓;传承;发展;产业化
文化实力和竞争力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坚实基础和有力支撑。文化包括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文化的整体实力标示一个国家或地区文化的影响力、凝聚力和感召力,文化竞争力彰显一个国家或地区各种文化因素在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中所产生的导向力、创造力和推动力。当前,我国已进入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通过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更好地激发全社会的凝聚力和创造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撑,使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健康丰富,意义特别重大。
在文化经济一体化的全球视野下,人类文化遗产和优质自然生态资源被重新纳入一个新的价值过程,民族文化遗产不再仅仅表现为一种静态的精神价值存在,而是随着国家经济文化发展整体水平的提升而具有动态的价值增量。作为民族文化遗产的马山壮族会鼓,也在这文化经济一体化之下,具有了动态的价值增量。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在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正确引导之下,我国的民族文化遗产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同时文化产业也在国家的鼓励之中蓬勃发展。我国的历史发展和地理概括,让我国的历史文化具有多样性,合理开发和利用历史文化资源,促进第三产业发展与国民经济的增长成为了当今时代的召唤。
一、马山县壮族会鼓传承情况
广西马山县是“中国会鼓之乡”,是壮族人民的主要聚居地。通过加强对马山县壮族会鼓传承与发展的现状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的了解广西壮族人民本地区的民族传统乐器的传承现状及其对当地文化发展造成的影响,让更多的人关注壮族人民地区的文化发展,从而增强人们对精神文明建设和保护民族传统文化的意识。
马山县位于广西中部,居住着壮、汉、瑶、苗等9个民族,其中壮族占总人口的80%。“会鼓”是壮话牛皮鼓的音译,意指用牛皮作鼓面制作而成的鼓。广西马山县壮族会鼓始于宋末元初,盛行于明清,因敲起来气势磅礴、热血沸腾,渐渐成了民间喜爱的一种娱乐活动,一直流传至今。经过申报,2008年11月10日,马山县壮族会鼓被列入广西自治区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2年10月30日,经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评审组评估,正式授予马山县"中国会鼓之乡"称号,成为我国一朵日益绚丽的民间民族文化艺术奇葩!
马山壮族会鼓原始古朴,多用樟树、榕树、枫树等原木挖空制成。目前留存的会鼓中最大的直径150厘米,最小的也在50厘米以上,其声音宏亮、浑圆、厚重。
马山壮族赛鼓活动场面激烈,鼓点以混鼓、狂欢鼓、舞龙鼓、扁担鼓、花灯鼓等打法穿插,再配以清脆响亮的锣、钹声,整个场面鼓声雷动,震耳欲聋,撼动四面八方,激动人心。历史上,擂鼓便成为马山当地群众主要娱乐方式。当时处于偏僻的集市,每至街日都要擂鼓开市,擂鼓作乐之風盛行。据《隆山县志》记载:“击鼓之习,相传已久,今犹未衰,每年农历正月初一至元宵节为自由娱乐期,每村每屯,男丁三五成群,作赛鼓之乐。”这种比赛的娱乐,深受老百姓的喜爱,因而经久弥新,长盛不衰。
据考,会鼓源自壮族“守月鼓”。起初,人们一是借鼓声壮村威;二是借鼓声驱邪镇妖保佑平安;三是借鼓通神祈福祈求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敲打会鼓需要协调配合,需要精气神的高度统一。鼓点节奏和谐合拍,击打动作整齐划一,面部表情形神兼备。
近几年来,马山县委、县政府为会鼓传承做了不懈努力目前马山壮族会鼓有三个传承基地,民间有十多支表演队伍。
二、马山壮族会鼓传承中主要问题
(一)会鼓和会鼓文化的信息资料缺失,宣传形式有待于拓展
在马山县的会鼓和会鼓文化发展中,有明显的原始材料、文化信息缺失问题,如会鼓的起源、相关名词、近代的发展状况、近代发展的促进人和传承人、制作工艺、代表意义等等。这需要当地政府和人民群众不断的补充完善,编订出一份关于会鼓和会鼓文化明确的材料。会鼓是一种有自己鼓谱的艺术表演,但会鼓的鼓谱多为身为农民的演奏者记在心头,以一代传一代的形式留存,仅有少量的鼓谱被记录在纸张上。所以会鼓表演曲目的名称、数目都是无法统计的。同时会鼓的演奏方式也是由演奏者手把手相传,没有明确的要求和规范。要想将会鼓和会鼓文化推广、深入到人们生活当中,统计鼓谱、曲目,编写教材、演奏方式、制作方式的保存这些细节需要不断地完善。同时,在马山县会鼓文化宣传上,仍是以人们口口相传和当地电视台宣传为主,远远达不到在信息化时代里大面积宣传的目的。从而使得,马山壮族会鼓的并不为大多数人所知,这也导致了对于会鼓文化的保护产生了很大的问题。
( 二)会鼓表演形式单一,表演素质有待提升
在马山县的会鼓表演中,主为团队群体表演。因会鼓的体积较为庞大,不易搬动,对会鼓表演形式有了要求和限制,无法如陕西腰鼓一般灵动的表演。并且因为会鼓表演的主创人员多为农民,他们在创作的曲目上保留了农村文化的粗犷与淳朴,但是在创新性与观赏性方面稍逊一筹。从主创人员的认识角度来说,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会鼓表演多限于与中国传统打击乐器相配,没有尝试与其他乐器进行合奏。马山县现今有十多支个人会鼓表演队,承接周边县镇的商业表演,但是表演队的人员因为多为农民和闲散人员,表演的能力良莠不齐,并不能把会鼓表演中的出彩之处淋漓尽致的表现在广大群众眼前,这对会鼓的宣传起不到很大的推进作用,反之可能会引起不好的影响效果。
(三)产业化程度不够
马山是典型的大石山区, 200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因此,对会鼓的投入非常有限。壮族会鼓要真正走出困境,关键在于产业化。只有通过产业化,产生经济效益,才能有效推动壮族会鼓挖掘、传承、保护和发展等一系列工作的开展。
2004年,整个马山县仅遗存有19面牛皮大鼓,但经过挽救和发展,全县会鼓存藏量急升至今200多面。近几年来,马山县委、县政府主动为会鼓传承保护基地牵线搭桥,引导、鼓励有实力的传承保护基地与公司联姻,走市场化展演道路。其中,百龙滩镇勉圩村会鼓队多次受邀到北京、上海、河南等区内外进行交流演出,每年外出演出达30多场次,年演出收入达30多万元,既解决了会鼓传承保护基地经费不足问题,又能安排当地劳动力就业问题。
虽然马山县委、县政府为全县壮族会鼓传承保护进行市场化运作、增强传承保护活力作出了有益的尝试,但壮族千年会鼓还没有真正走上产业化之路。
三、马山壮族会鼓传承与发展发展前景的分析
(一)交通便利
马山县距离南宁市仅100公里,由水南高速连接,车程仅1个半小时,与周边县市相通的二级路基本完工,“村村通”工程实施进程已经基本完毕,并且县道畅通无阻,可满足游客的中转和自驾游。交通的便利,可以使马山县开始着重发展文化旅游业,以会鼓为主打,各文化内容为辅,重點打造马山县壮族特色文化旅游产业,促进当地的第三产业蓬勃发展。
(二)土特产和旅游资源丰富且极具特色
黑山羊、金银花、葡萄、旱藕粉等各种丰富的农副产品,其中黑山羊还是“马山土特产三宝之一”,享誉区内外。此外,在马山县的弄拉县兴起了自然生态旅游产业及其周边地区还有众多可发展为旅游观光的农业园,旅游资源开发渠道广,发展潜力大。马山的会鼓和周边的特色旅游资源,可以强强联合,把文化旅游和生态旅游结合在一起,吸引游客的注意力。
(三)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马山县及其周边地区是壮、瑶、苗等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文化丰富多彩。除了有会鼓还有扁担舞、三声部民歌等等这些极具特色的民间艺术,这些珍贵的资源在马山县特色壮族文化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过程中可以进行充分发掘,提高马山县会鼓文化旅游的丰富性和趣味性。
四、马山壮族会鼓传承与发展对策与建议
根据上述情况,关于马山壮族会鼓的传承中仍存在着很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在此提出几点建议。
(一)加强完善会鼓和会鼓文化的信息材料
针对会鼓和会鼓文化的信息材料缺失的问题,应从多方面进行着手完善。首先,对于历史文化上会鼓的发展状况以及鼓谱缺失的情况,我们可以收集遗留在民间的一些材料,虽然材料的完整性不足,但是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有关材料的缺陷。其次,我们可以让关于文化保护的有关部门进行规范的收集与管理,并统一制定管理制度,这样有利于会鼓文化的长期保存。最后,对于鼓谱等的宣传,有关部门可以在当地的学校教育中,把鼓谱等文化知识利用课余生活让学生了解。
(二)提高会鼓表演的专业性、创新性与观赏性
在会鼓表演的节目编排和创作中,可以考虑由当地政府推荐有一定艺术基础的人员参与,在保留会鼓表演的粗犷和淳朴的基础上突出特色,提高观赏性。同时,可由政府推荐会鼓传承人到上一级进修,提高传承人的艺术创造、鉴赏能力,挖掘会鼓与其他乐器合奏的可能性,增加表演的多样性。加强力度,多样化宣传。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应该利用多种方式进行会鼓文化的宣传。在过去,由于交通的闭塞,一切的宣传手段都过于单一。当今时代的迅速发展,使得信息技术的不断完善,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丰富。对于各类事物的宣传手段也称出不穷。如专门的网站宣传,各大新闻网站、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的推广,电视广告宣传等等这些都是现今主流的宣传方式。所以,会鼓文化的宣传必须要充分利用到这些平台,这样才能提到知名度。
(三)大力推进壮族会鼓和壮族会鼓文化产业化
一是发展壮大壮族会鼓文化旅游产业。如组织开展对壮族会鼓传说发源地、壮族会鼓传承基地的旅游探胜等活动。同时开展节庆游、村屯田园风光游、农家美食游等。二是开发生产“中国会鼓之乡”系列文化品牌工艺品。如生态壮族会鼓服饰、壮族会鼓文化乐具、民间体育器具等;选好图腾,在制作新鼓时,在鼓上附装饰物,如青蛙等,或是制作一些可爱的卡通类会鼓饰品。三是壮族会鼓产业化,艺术特征必须符合时代特征。马山会鼓,挖掘整理工作到现在不过几年时间,为什么能走进上海世博会,风靡全国?主要在于它那欢乐明快的鼓点,高亢的节奏,能一下子震撼观众。四是壮族会鼓产业化,要有两条线路支撑:出音像产品,走舞台演出之路。要紧紧抓住市场经济脉搏,把会鼓表演这个具有千年历史的古董和市场经济紧密结合起来,经过包装宣传,对外进行有偿演出。广西出名的《刘三姐》歌剧,走的是先形成音像产品、后搭建《印象刘三姐》大舞台演出之路,推出“印象刘三姐”实境剧。借鉴这个成功模式,可以先投资兴建“中国会鼓之乡●马山壮族会鼓文化展示馆”,以图片、文字、实物等多种形式,多角度、全方位介绍壮族会鼓地域特征、习俗特色、民风民俗等,充分展示深厚的壮族会鼓文化底蕴,弘扬和传承壮族会鼓文化遗产,之后推出《印象壮族会鼓》等深度开发产品;继续引导有实力的村屯传承保护基地与公司联姻,走市场化展演道路。这两条路,要分清哪条是创品牌的,哪条是创利润的,切实形成产业化之势。
在推进壮族会鼓传承与发展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要处理好传承和创新两者之间的关系。壮族会鼓根植民间,遍布乡村角落,它无穷的艺术魅力,在于它的民族味。壮族会鼓有混鼓、狂欢鼓、花灯鼓等多种打法,中间还有各式各样的插曲鼓,表演时,除了主角鼓外,还有锣、钹等充当配角,这些配角以洪亮、清脆的声音来点缀鼓点,使整个演出既震撼人心又悦耳动听。2007年以来,马山县在传统基础上做了大胆创新,在会鼓表演中加入山歌对唱,使其更有可看性;2012年,区、市文联有关专家对马山壮族会鼓表演进行指导,在传统基础上加入了现代元素。但在推进壮族会鼓产业化的同时,要特别注意在总体上保持民族特色,失去了民族的韵味,壮族会鼓将走向穷途末路。
二是要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发展思路。政府要在保护、传承会鼓方面起到主导作用,要安排配套经费和建立组织机构开展会鼓文化的挖掘、整理和保护,做好后续人才的培养工作,使宝贵的民族艺术代代相传。近年来,马山县白山、百龙滩等乡镇,会鼓传承人凭着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主动献身于民族文化事业,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三要坚持三个贴近。只有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的文化,才更有吸引力和凝聚力。民族民间文化艺术来自民间,是民众自娱自乐的产物,是民众喜闻乐见的东西。马山县在推进壮族会鼓传承与发展中,必须走大众化路线。东北二人转,为什么能红遍祖国的大江南北?就是它那简单的形式,通俗的唱腔,一看就懂,一学就会,是民众喜闻乐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