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配合颈肩安方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156例

2017-07-03 15:50:28熊广明吕计宝湖北省赤壁市中医医院针灸科湖北赤壁437300广西壮族自治区国际壮医医院推拿科广西南宁530000
中医外治杂志 2017年3期
关键词:针灸科根型风寒

熊广明,吕计宝(.湖北省赤壁市中医医院 针灸科,湖北 赤壁 437300;2.广西壮族自治区国际壮医医院 推拿科,广西 南宁 530000)

*通讯作者。

针刺配合颈肩安方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156例

熊广明1,吕计宝2*
(1.湖北省赤壁市中医医院 针灸科,湖北 赤壁 437300;2.广西壮族自治区国际壮医医院 推拿科,广西 南宁 530000)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口服颈肩安方和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探讨该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是否具有优越性。方法:针刺结合颈肩安方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156例。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疗效治愈率:3周愈显率为55.13 %,51.28 %;48周治愈率为57.69 %,28.21 %。结论:针刺配合颈肩安方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远期疗效优于单纯针刺。

神经根型颈椎病;针刺;颈肩安方

颈椎病是指颈椎骨质增生,项韧带钙化,颈椎间盘变性退化、突出等改变,刺激或压迫颈神经、脊髓、血管及颈部交感神经等产生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常见类型有神经根型、椎动脉型和交感神经型[1]。本病多发于40岁~60岁的中老年人,近年来有年轻化趋势,对人群的正常生活影响也越来越大,因此研究防治本病的社会意义也越显重大,然而诸多类型中,神经根型颈椎病发病率最高,据李式[2]统计约占60 %。

1 临床资料

312例患者来自2012年7月~2015年11月在赤壁市中医医院针灸科及广西国际壮医医院推拿科住院部和门诊的患者,均符合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诊断标准[3],中医辨证为风寒阻络证[4]。排除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及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和精神类疾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2.1.1 针刺方法

取穴:颈夹脊(3~7)、天柱、后溪、曲池、合谷、外关,穴位均参考沈雪勇[4]取穴法,颈夹脊(3~7)直刺0.8寸~1.0寸;天柱直刺0.8寸~1.2寸;曲池直刺1.0寸~1.2寸;后溪直刺0.8寸~1.0寸;合谷、外关直刺0.8寸~1.2寸,快速进针,缓慢捻转提插得气,平补平泻,留针30 min,每隔10 min行针一次,时间1 min,每日1次,5次后休息1 d,连续治疗3个周期。

2.1.2 中药口服

我科自制的颈肩安方冲剂(主方为葛根、威灵仙、羌活、鸡血藤、白芍、姜黄等),1次1包,1 d 3次,共服3周,服药期间避风寒、禁烟酒等。

2.2 对照组

同治疗组针灸治疗。

3 疗效分析

3.1 疗效标准

参照2009年中国康复医学会颈椎病专业委员会《颈椎病诊治与康复指南》。

3.2 治疗结果(见表2~表3)

表2 两组3周后疗效比较 例

表3 两组48周后疗效比较 例

4 典型病例

李×,女44岁,因“颈项部反复疼痛3 a,加重伴右上肢麻木2个月”就诊。颈椎CT:颈4/5,5/6椎间盘轻度突出,颈椎退行性改变。经外院及社区门诊针灸,推拿等治疗1个月余,症状稍有好转,伏案过久及遇冷加重,舌淡红,苔白腻,脉沉缓。予针刺颈夹脊(3~7)、天柱、后溪(右)、曲池(右)、合谷(右)、外关(右);口服颈肩安方。针刺治疗2周,服药3周。随访4个月,患者觉颈项部劳累后稍有疼痛,无上肢麻木及畏寒等不适,嘱患者避风寒,勿伏案,低枕平卧。

5 讨 论

神经根型颈椎病为现代医学的一个病名,但中医经典著作中对本病所表现出来的症状却早有记载,如“颈筋急”、“项强”、“颈肩痛”、“肩背手臂痛”等。《内经》就明确指出了导致本病的重要原因为风寒湿邪,风为百病之长,湿性重浊,寒性凝滞,邪气夹杂而至易导致颈项部经络闭阻、气血运行不畅而发病。本病病机乃机体正气不足为本,风寒湿邪侵袭为标。本疗法针刺取穴能疏经通络,祛风除湿,活血止痛,促进人体经络通畅,阴阳平衡。另外配合口服我院自制的颈肩安方,从整体调整脏腑气血,共奏祛风除湿、活血通经之功,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均肯定。颈肩安方以葛根、桂枝为君,解肌发表,宣散风寒,药力直入太阳经脉,为颈项上肢疼痛要药;臣药以白芍柔筋缓急止痛,当归、鸡血藤养血活血,温经通脉,川芎活血通经,行气开郁,祛风除湿,四药以养血活血,通经活络止痛为主,使风寒痹阻,气血凝滞之经脉得通,则疼痛自止;羌活入太阳经脉,袪风湿,散表寒,威灵仙入膀胱经,祛风湿,通经络,佐助君药发散风寒;姜黄为使,行气破血,通经止痛,引药达肩,与葛根、桂枝、羌活合力,引药直达病所。全方以散风寒、通经络为主,兼顾养血活血,药力直达病所。

本疗法充分体现了中医学的辨证论治和整体观念。该疗法运用了针刺和中药两种特色治疗,局部取穴和循经取穴相配合相得益彰,另口服中药温经散寒祛湿,通经养血整体调理脏腑而达到巩固疗效的目的。正所谓:“针灸治其外,中药调其内”,内治和外治结合,疗效倍增,也是中医治疗颈椎及相关病的一大特色和优势,虽该疗法在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上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仍存在很多不足,如纳入症型不全,观察例数较少,疗效观察时间不够长等,在今后研究中应该不断改进。

[1] 万红棉,杜冬青,马兆勤.近十年针灸相关方法对颈椎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影响的研究概况[J].中医外治杂志,2013,22(6):44-46.

[2] 李增春,陈德玉.第三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纪要[J].中华外科杂志,2008,46(23):1796-1799.

[3] 孙 宇,陈琪福.第二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纪要[J].中华外科杂志,1993,31(8):472.

[4]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86.

[5] 沈雪勇.经络腧穴学[M].第2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9:53-251.

修回日期:2017-04-21

本文编辑:李 昕

R681.5+5

D

1006-978X(2017)03-0035-02

熊广明(1983-),男,2012年毕业于广西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系,硕士研究生学历,主治中医师。现在湖北省赤壁市中医院针灸科工作。研究方向:针灸治疗中风病及疼痛相关疾病。

2017-04-12

猜你喜欢
针灸科根型风寒
冬读古诗御风寒
机电安全(2022年1期)2022-08-27 02:15:26
风寒感冒忧,来碗“神仙粥”
基层中医药(2021年1期)2021-07-22 06:56:56
感冒,要分清风寒还是风热
感冒,要分清风寒还是风热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手术治疗
针灸科人性化护理管理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分析
PBL与传统带教法在针灸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效果评价
针灸科本专业学生的临床带教工作探讨
针药结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2例
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8例
中医研究(2013年11期)2013-03-11 20:2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