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课间跑操的实践与思考

2017-07-01 19:26汝春强
中国科技博览 2017年18期
关键词:跑操体育老师课间

[摘 要]随着初中生体质呈逐年下滑趋势,国家教育部,体育总局等单位联合采取措施,力求能够提高学生整体素质,要求学校开展多种多样的课间活动形式,切实落实学生每天活动一个小时。初中体育长跑考试成绩(宁波)从原来的男子3分40改为3分25,女子由3分20改为3分10秒。基于以上几点,我校领导班子协同各科室进行讨论,一致决定将大课间做广播操改为跑操,以提高学生体质。

[关键词]大课间 跑操 200米跑道

中图分类号:V4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9-0216-02

一、跑操实施的必然性

近年来,中学生的体质逐年下滑趋势,力量、耐力、速度等各方面一届不如一届,体育老师挂在嘴边的话就是:“今年的学生没有去年的好”,归根结底就是学生锻炼的时间少了。由于天气的变冷,大课间广播操质量严重下滑,学生动作不到位,锻炼效果微乎其微。学校根据多年经验,并借鉴其他学校跑操经验,于2015年10月进行全面跑操练习。

二、跑操的具体实施方法

1.前期准备阶段

1.1 学校领导班子在行政会议,教师大会上明确表态,将跑操作为现阶段学校工作的重点来抓,统一认识,达成共识。派出政教处,团委,教务处,体育组等科室一行5人前往温州十九中和温州龙湾职业技术学校进行实地考察,学习跑操方法,拍摄视频等资料进行学习。

1.2 从温州进行考察学习后,结合我校实际情况(200米田径场,3个年级共29个班级,1217人),形成以校级领导班子为总指挥,由政教处,团委负责进行我校大课间跑操的规章制度编写,划分场地,明确教师责任。教务处负责进行各班级学生的点名,体育老师进行跑操技术指导(以班级为单位,每位老师负责自己所教班级的跑操技术)。

2.中期练习阶段

学校将跑操练习分为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初步掌握跑操节奏,动作基本一致,第一步启动一致,原地跑能够队伍整齐。第二阶段为行进间跑队伍相对整齐,步伐基本一致,前后班级间距控制得当。第三阶段为跑操整体效果好,队伍整齐,节奏一致。具体练习时间为:大课间,体育课、音乐课,体育活动课。其中大课间,体育活动课进行的是全校原地跑操练习;体育课进行步伐,口令等技术层面练习,音乐课进行听跑操音乐,练习节奏。

跑操平面图:(图1)

2.1 第一阶段为初步掌握跑操节奏,动作基本一致,第一步启动一致,原地跑能够队伍整齐。具体分工是体育组规定将跑操作为体育课热身活动。首先是跑操队形的练习,接着为预跑动作练习。预备声音响起后,听到第一声“哨音”时全体学生提臂,握拳,前脚支持,后脚跟立地,听到第二声“哨音”的时候同时原地迈左脚,然后按照老师口令进行原地跑操练习。体育老师进行辅导纠正,运用口令进行步伐的练习,有学生步伐混乱了及时提醒纠正。音乐课在课上进行10分钟左右听跑操音乐,学生听节奏,找感觉。大课间和体育活动课则进行的是全校跑操练习。按照事先划分好的位置,各个班级迅速在《怒放的生命》这首集合音乐中排队。体育老师进行整队,前后一臂距离,左右间隔30厘米,四排学生要求在2跟跑道之间。广播里放音乐,学生按照体育课的顺序进行练习,在音乐中找节奏,练步伐。

原地练习:(图2)

2.2 第二阶段为行进间跑队伍相对整齐,步伐基本一致,前后班级间距控制得当。在第一阶段进行1个星期左右的时间后学生对跑操已经由了基本的了解,知道如何下一步操作。在此基础上,练习行进间跑操。首先进行的是一圈的跑操练习,不断重复音乐,重复跑操,要求在一圈的距离中队伍整齐,间距得当。其中出现的一个问题就是第一步的出发显得尤为重要。音乐一响,前面的学生敢跑出去,但是由于后面学生心理上害怕,等到有一定间隔再跑出去,后面班级的排头就会追上来。所以学校对这一环节进行重点练习,在经过3天的专项练习后,基本不会出现排尾与排头靠太近的情况。第二个问题就是跑操过程中班级的快慢直接影响跑操的质量。有些班级之间间隔很大,有写班级间隔很小,就会显得整体队伍效果不好,這里就要求排头的四个学生需要进行练习,对速度的控制,对节奏的把握是十分重要的,直接关系到班级的跑操效果。

大课间跑操练习:(图3)

2.3 第三阶段为跑操整体效果好,队伍整齐,节奏一致。前2个阶段进行了约3个星期的时间,跑操已出具成效。在此基础上,学校将音乐改为10分钟,加长跑操距离,学生在几天的适应后完全能够较好的完成。学校借此时机趁热打铁进行本月跑操比赛,以此调动班级凝聚力和学生集体荣誉感,巩固跑操成果。学生的耐力水平,身体素质都得到了较好的发展。

跑操比赛:(图4)

退场:(图5)

三、后期完善阶段

随着时间的推移,跑操虽已形成良好的氛围,大课间跑操也“看上去”井然有序的进行。其实,在一段时间后也出现了许多不得不解决的问题。

3.1 跑操意识淡薄,随意性大:在经过了较长时间的跑操后,学生已经熟悉跑操流程,对待跑操也没有像以前那么重视,排的不那么整齐,跑步快点慢点也无所谓等等情况时有发生,导致班级凝聚力分散,随意态度在班级内蔓延,严重影响跑操质量和班级氛围。

3.2 跑操请假人数越来越多:至从时间改为10分钟后,明显跑操请假的人数逐步加多。腿痛,例假,抽筋,拉伤等等请假层出不穷,不排除有学生是利用请假来逃避跑操。

3.3 跑操讲话严重:初期跑操时,班主任重视,全程陪同,跑操质量和纪律能够保障。形成固定模式后,班主任站在边上管理,学生就在跑操时讲话,聊天,甚至打闹情况都有发生。

3.4 部分学生途中退出:这个问题主要发生在耐力差,体质差的学生上。在跑到5分钟后就开始坚持不住,采用系鞋带的方式或者直接撤出队伍,站到跑到外面等逃避跑操。

看到以上存在的问题,眼看初具成效的跑操将大打折扣,笔者和各科室老师急在心里。经过静心思考,以及于各科室进行讨论,最终根据学校实际情况进行了相应的改革,效果明显。

3.5 对策:

3.5.1 利用国旗下讲话和班主任会议的机会,提出存在问题,要求学生和班主任加强跑操纪律意识,每次跑操结束后由体育老师进行总结和点评,在教师值周时,派4名值周教师在田径场四个角落进行打分,出现跑操说话或者打闹等违纪行为进行扣分,跑操结束后交由政教处进行统计,跑操差的班级进行五项竞赛扣分,并且在下次跑操前进行广播通告,每月进行跑操比赛,评选出跑操优胜班级,进行相应奖励。。

3.5.2 应对请假人数多的办法是:首先則是由班主任进行把关,例假学生须有父母签字,再是由教务处对请假的学生进行点名登记,每周汇总。除例假外,其余所有请假必须有医院开具证明,如没有证明的学生将扣班级五项竞赛分数,在期末体育成绩上进行相应体现。并且对于请假又说不出具体情况的学生由专门体育老师组织进行走鸭子步。

3.5.3 培养集体观念,鼓励学生贵在坚持:在跑操时通过语言鼓励学生坚持完成,学校每月举行班级跑操比赛,奖惩分明,以此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增强班级凝聚力。

四、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经过3个月的实践,跑操相比较与广播操更加能够起到锻炼效果,对于提高学生耐力水平和班级凝聚力、荣誉感是十分有效果的,10分钟约1500米距离的时间和运动量完全适用于初中年级,虽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只要能够制定合理的规章制度,人人参与,并且能够按照制度落实到位,跑操是完全可以在学校中铺展开来的。

4.2 建议

跑操是一项全校参与的活动,如果仅仅是靠政教处或者体育老师等单方面进行实施是不行的。只有在校领导重视的情况下,各科室、班主任、体育老师等同心协力下才能完成的一项工程。每个学校的场地、班级、人数是不一样的,在指定规章制度的时候一定要合理安排好进退场顺序和位置,跑操队形,安全距离等等。最好能够到有跑操经验或者跑操好的学校进行实地考察,然后结合自己学校实际情况进行统筹规划,切勿照搬照抄。

作者简介

汝春强,1990年2月,2012年毕业于浙江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中学二级教师,现为学校团委副书记,目前负责学校大课间管理工作,对大课间内容,纪律等进行统一指挥。

猜你喜欢
跑操体育老师课间
我们的体育老师
小学生课间创意跑操酷似贪吃蛇
做班级里的“跑操教头”
课间10分钟
课间10分钟
关于课程化视角下的大课间跑操的实施与对策研究
体育老师生病了
“酸甜苦辣”的跑操
体育老师教你语文
体育老师教数学需从长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