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2017-07-01 09:51谢冬梅
学周刊 2017年21期
关键词:小学语文方法

谢冬梅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课堂中各种教学方式层出不穷,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新课程改革的步伐。但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宗旨是通过教育理念的转变和教学方式的改变,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不管教学方式如何改变,教育改革的初衷是不能改变的,要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实效性,全面提升学生语文学习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实效性;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21-0086-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21.051

实效性是课堂教学的生命,能使教师和学生双方都获得发展,成为所有教师教学所追求的目标。在新课改思想的倡导下,有些语文教师为了追求课改的效果,做足了表面文章,在一定程度上确实也起到了应有的效果,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语文教学的宗旨是夯实学生的语文基础,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素养。那么,如何让小学语文课堂真正体现课改的精神,并达到语文教学的宗旨呢?

一、什么样的语文课是有实效性的语文课

新的课程改革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学好语文课程对于学生以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所以,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就显得更有价值。从教学的目的性来说,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指的是,通过语文课堂教学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成为教学活动的“主角”,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素质的效果。因此,课堂教学的真正意义是提升学生的能力。一节语文课首先是一堂学生品味课,使学生通过研读、识记、理解等,感悟文章的美,包括语言美、形式美、思想美,在品味的过程中提升语文素养。其次,语文课还是欣赏课,教师通过各种手段让学生受到感染,使学生在文章意蕴的感染下,情感得到同化,思想得到提升。再次,语文课堂还是充满兴致的课堂,通过课堂教学手段的运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人,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会得到提升。总之,有效的语文教学课堂是丰富而有内涵的,学生通过富有激情的学习,掌握了知识,提升了能力,这才是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

二、在新课程理念下,怎样教学才能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新课改指出,学生应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和组织者,这样的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灵活、生动,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展示自我的机会,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课堂气氛充满了活力和激情。但是,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有限,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既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又能在课堂教学中学到更多的知识和能力,这是语文教师必须关心的问题。

(一)注重与学生的交流、沟通,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叶圣陶先生说:“教师对学生是极有帮助的。所谓帮助,主要不在传授知识,而在于引导学生自己去求得知识,也就是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自己去解决问题。”所以,教师要在平时的教学中给学生灌输多质疑的思想,鼓励学生养成善于发现问题,并能够积极大胆地质疑问题的习惯。古语说得好,学习的精神贵在能够提出疑问,只有在经常提出疑问中才能有所进步。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不知质疑,不敢质疑,到敢于提问和善于提问,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课堂教学的效果。

(二)注重正确的方法引导,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新课改的思想就是教师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懂得自己去學习。教师要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如何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上来。所以,语文教师要在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上多下功夫,通过正确的途径让学生懂得如何去学习,知道怎样去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学生的这种自主学习的能力,是学生主体作用发挥的表现。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只要是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给学生如何去学习,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这才是教学的最高境界。

(三)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兴趣是决定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对于小学生来说更是如此,学生有了兴趣就会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就会有参与课堂教学的意识,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小学生的学习激情就好比将要点燃的火把,具有很强的爆发力,教师如果能够点燃学生学习的激情,就会起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就看你能不能点燃这‘火药。”所以,教师要通过多种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燃学生渴求知识的火把。

(四)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氛围,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要想提高课堂实效性,使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学到知识,活跃课堂气氛也是很重要的一种方式。教师可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让语文课堂真正“活”起来。语文课堂教学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来活跃课堂气氛,可以交替使用演讲的形式、小组讨论的形式、师生互动的形式,使学生在每一堂语文课上都能感受到新意,这样的课堂气氛才能充满激情和活力,课堂教学效果才会更好。同时,教师也要注意,不能为了过分追求课堂气氛的活跃,而脱离了教学内容的主旨,喧宾夺主。所以,教师要有章有序地采用不同的方式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的指导下,课堂效果好与不好,主要看的是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也就是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实现学生知识、能力、情感的共同提高。广大语文教师要深入领会新课改的思想,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关注课堂实效,让每一堂语文课都有实实在在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王克军.提高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几点措施[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1(5):83.

[2] 强红蕾.从六节课堂实录看小学语文课堂合作学习的实效性[J].新课程研究(下旬), 2011(8):39-41.

[ 责任编辑 李爱莉 ]

猜你喜欢
小学语文方法
学习方法
可能是方法不对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赚钱方法
捕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