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下公共图书馆服务创新思考

2017-06-30 02:00张仪
博览群书·教育 2017年4期
关键词:思维创新发展战略互联网+

张仪

摘 要:“互联网+”时代数字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程度逐渐提高,不断朝着协作化、社会化方向发展,这些都对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就主要对“互联网+”背景下公共图书馆建设与服务进行简单的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图书馆服务创新;发展战略;思维创新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技术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这给传统行业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互联网+”是依托互联网平台和互联网思维,对传统行业实行思维方式和经营理念的革新,实现互联网与传统行业深度融合,进而建立新的成长生态创造新的发展机遇。它既为数字图书馆建设注入了新的发展动力,也使得图书馆参与咨询服务适应时代发展的基本需求,对实现现代图书馆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互联网+”时代下公共图书馆的服务现状

1.读者呈现“浅阅读”特征

面对信息的海量膨胀,生活节奏的加快,要更多更快地获得信息,人们的阅读呈现出浅显化特点。如今很少有读者将一本名著从头读到尾,对事物的关注耐心降低,正逐渐改变传统的阅读方式,读者無论是阅读书籍、报纸、杂志,还是网络在线阅读,大多为片断阅读、浅阅读。

2.阅读习惯悄然转变,由看“纸”到读“屏”

互联网时代的阅读已由读书看报等传统的纸质文本阅读转变为包括对声音、图像、视频的接收以及网络在线阅读和下载浏览。读者的阅读方式已从看纸转变为读屏,当前的阅读包含视、听、读三重含义,是一种立体的获取信息的方式。

3.公共图书馆的传统服务方式面临挑战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传统的信息获取方式越来越无法满足广大读者专业化和综合化的信息需求。互联网时代,读者已习惯通过网络向图书馆提出信息需求,图书馆也必须转变服务方式,改变通过直接与用户接触的信息服务模式,利用计算机网络为读者传递信息服务,适应时代的变化。

4.信息需求求新求快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读者对信息求新求快。求新,希望获取最新的信息。对自己感兴趣信息,希望能掌握最新的情况,了解最前沿的资讯;求快,要求能快速查找到所需信息。印刷型信息己远远不能满足读者对求新求快的需要,他们需要借助互联网技术快速地查找到所需信息。

5.新媒体对阅读习惯的影响

在如今的“互联网+”时代,新媒体不断涌现,阅读有了更多的渠道和方式,阅读更加便利化了,阅读内容也更加多元化,人们的阅读习惯和方式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更多人开始了从传统阅读方式向互联化条件下的网络阅读方式转变。

二、“互联网+”时代公共图书馆服务理念创新

在“互联网+”时代,公共图书馆的服务也必须跟上读者阅读方式的改变,在实践中重新定位和创新,图书馆才能获得持续的发展。

1.最大化地开放、融合各种媒介与形式

图书馆在“互联网+”时代必须最大化地开放、融合各种媒介与形式的信息资源,不仅包括传统意义上的纸本与数字资源,还应该收入诸如地方特色文献、地方特色戏曲等资源,以及文字、音像、软件等多媒体信息。最大化的开放不仅是指普通信息资源,还包括各种服务以及核心资源。在数字阅读时代,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优质的内容以及优秀的服务体验。传统的图书馆重“藏”轻“用”,而读者的阅读方式决定数字阅读要向休闲化、实用化倾斜,数字资源的表现形式要符合读者移动阅读的习惯,提供针对个人的信息定制服务,深入到读者的日常生活中去。

2.为读者信息需求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全方位的服务是指图书馆多方面了解读者需求,努力消除读者获取信息的障碍。实现这一点,要做到实体服务与虚拟服务,个性服务与专业服务相结合。按照读者需求从网上订书到馆际互借,从信息定制服务到阅读推广,实现不同信息系统的资源共享。对于图书馆来说,传统阅读与数字阅读不能一刀切,不同的阅读方式是能够实现转化的,只有兼容并举,保存和管理好各种类型的资源,才能顺应读者阅读方式的变化。

3.建立双向导读机制

图书馆导读工作直接帮助读者提高阅读效率,培养读者阅读习惯。传统的图书馆导读工作基本都是单向的,注重的是馆藏资源本身,缺少对服务对象的关注。单向导读缺乏对读者的深入了解,对读者帮助有限。在数字阅读环境下,利用反馈技术邀请读者参与导读工作,建立书评数据库,以读者引导读者,给予读者荣誉,设置“读者推荐榜”,让读者导读成为图书馆导读工作的主体,最大化实现导读工作的价值。数字阅读还能够建立阅读社区,模拟公共空间,根据读者评价、推荐去影响其他读者,让读者的阅读经验能更好地与他人分享。

4.重视读者虚实双重身份的互动服务

互动服务可以是实体的,也可以是虚拟的。互联网各种交互应用已改变了读者的认知方式,如今的读者更愿意以一个虚拟的身份参与互动,图书馆应该重视读者虚实双重身份的互动服务。探索互联网中新的交互技术,向读者提供更加新鲜、放松的互动空间,让读者自由自在的参与图书馆互动,逐渐形成规模,营造图书馆阅读文化。同时,实体互动的感官优势也不容忽视,将实体互动与虚拟互动相结合,经常开展诸如讲座、真人图书馆、阅读沙龙等活动。

三、“互联网+”时代公共图书馆的创新路径

1.充分利用新技术,节省人力,提高服务效率

图书馆可以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更好的满足读者需求。以“互联网+RFID技术”建设城市街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将RFID技术、网络技术及自动控制技术于一体,在社区、广场等各种公共场所,建立24小时自助图书馆,延伸服务。读者不必到图书馆,也不受图书馆开馆、闭馆时间的限制,可以在方便的时间、邻近的地点快速完成借阅、归还图书。

2.基于移动终端的数字化图书馆打造

图书馆要加快移动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更好地满足广大读者随时随地的碎片化阅读需求。建立移动数字图书馆,为移动终端用户提供24小时在线阅读服务模式,读者只需在移动终端上安装APP,即可免费阅读电子书、报纸、有声读物、视频等。endprint

3.打造与读者沟通互动平台

打造与读者沟通互动的在线平台,拓宽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模式,提升信息服务能力,同时满足了读者及时了解图书馆信息的需求,提升图书馆与读者之间沟通率。利用微信、微博、QQ等即时社交工具,与读者建立起无时不在的沟通联系。通过在线平台,读者通过手机就可接收图书馆发布的新书推荐、读者活动公告、节假日开放情况等信息。读者也可以通过在线平台对图书馆资源和服务进行咨询,通过文字、图片、语音等形式與读者全方位沟通和互动。

四、“互联网+”时代公共图书馆的未来展望

随着“互联网+”深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人类知识仓库——图书馆也深受其影响。“互联网+”时代,传统图书馆如何更好地为读者服务,如何借助互联网的东风实现自身的转型升级值得探讨。

1.图书馆与本地书店合作,实现现采现借

“互联网+”实体书店,实现图书馆读者在书店现采现借,通过移动终端连接图书馆图书管理系统,对读者在书店选购的图书进行审核,如图书符合馆藏要求且没有超过现有在馆副本数,读者在书店指定的柜台做简单加工即可外借。

以浙江省杭州市图书馆“悦读”服务计划为例,杭州市图书馆与本地书店合作,实现杭图读者在指定书店现采现借。运行模式如下:读者进入杭图指定的书店,在书店总服务台连接杭图借阅图书专用WiFi账号和密码网络,下载杭图悦读服务APP,完成软件安装和用户认证后,在APP中找到“扫码查书”栏,扫描图书背面的ISBN条形码,屏幕上立即显示出这本书的条形码号、图书名称、出版时间、出版社、作者等信息,最重要的信息是最后两条:一条是“馆藏数量:1”,另一条是“您还可使用悦读购买数量:9”。此显示信息表示该书还可以借阅9本,接下来,书店服务员拆开书封,在书中贴上芯片和磁条,在页首盖上杭图公章,即借书成功,整个流程不超过3分钟。

2.跨界合作:提供多样化服务

(1)图书馆与快递合作,实现送书到家。联合生活服务网站,如美团、糯米等,提供检索入口,将图书分成不同读者群,形成准标准化产品,快递给不能到馆读者。以安徽省明光市图书馆为例。明光市图书馆在全国率先推出“点菜式”“外卖式”快递送书上门服务,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以往,读者要借书,必须亲自到图书馆去,有的读者因交通不便、工作繁忙、天气等原因,很难前去借书。为了解决读者借书难的问题,明光市图书馆致力于打造互联网+文化生活方式,创新推出了O2O服务模式,利用第三方团购网络平台提供借阅服务。读者在美团网订购借书证后致电图书馆提交验证码和个人信息,即成为图书馆正式注册读者;持证读者在线支付2元同城配送费,即可以在家“点书”,一个工作日内心仪的好书送上门。

通过“点菜式”借阅服务,读者不仅借书方便快捷,还可以在团购网上评价晒图,与图书馆进行互动。图书馆也通过第三方平台扩大了影响力,吸引了更多潜在读者走进图书馆、利用图书馆。

(2)图书馆与生活服务网站合作,实现活动团购化。将图书馆的活动作为一个商品接入生活服务网站,读者如果需要参加此项活动,通过网站团购方式即可。

以安徽省明光市图书馆为例,明光市图书馆通过互联网团购平台——美团网面向社会1分钱发售图书馆“小小手学插花”亲子花艺沙龙活动,活动受到广大市民热烈欢迎,上线即被抢购一空。家长们纷纷表示,通过美团网及时了解到图书馆活动,报名方便快捷还可以评价晒图,与图书馆进行互动,孩子也喜欢上图书馆的阅读氛围。图书馆工作人员也表示,通过美团平台发售图书馆活动,推出这种全新的服务方式,不仅没有增加图书馆的人手和经费负担,还充分利用团购网站的渠道扩大了图书馆服务的影响面,吸引更多潜在的读者走进图书馆。

五、结语

综上所述,“互联网+”环境下,运用互联网技术对公共图书馆进行创新与改革是大势所趋。公共图书馆要及时转变服务观念,树立积极的心态,并积极引入“互联网+”战略思维,在创新思维基础上进行探索,打破传统模式的束缚,进行服务创新,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增强服务的主动性、专业性,并以读者为导向,建立读者真正需要的图书馆服务模式,实现图书馆服务的变革与转型,从而提高公共图书馆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1]互联网思维下图书馆服务变革探讨[J].冯国权.图书情报工作.2015(02).

[2]当图书馆遇上“互联网+[J].张兴旺,李晨晖.图书与情报.2015(04)).endprint

猜你喜欢
思维创新发展战略互联网+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