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监控系统在智能变电站中的实践研究

2017-06-30 12:35方志斌
科技与创新 2017年12期
关键词:电力监控系统网络管理智能变电站

方志斌

摘 要:在计算机、通信技术迅速发展的情势下,人们逐渐加大了对智能变电站的建设力度,并将其合理纳入发展规划中,以保证电力企业得以长远发展。与此同时,由于电力监控系统各项功能比较强大,将其应用于智能变电站的建设中,可为变电站的运行提供有力保障。在对电力监控系统进行分析后,对其在智能变电站中的实践进行了具体阐述。

关键词:电力监控系统;智能变电站;网络管理;顺控操作

中图分类号:TM63;TM7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5913/j.cnki.kjycx.2017.12.155

所谓“智能变电站”,主要是指通过先进的集成等手段,对环保与可靠性较高的智能设备进行科学应用,以满足数字化和网络化等基本需求,从而保证设备运行过程中更好地实现数据测量和采集等操作。除此之外,智能变电站还能实时监控电网的运行情况,并发挥自动控制和智能调节等功能,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与原有变电站相比,智能变电站需要通过电力监控系统的合理应用,才能达到稳定运行。

1 电力监控系统解析

在变电站中应用监控系统,可以达到相关设备的实时监督和控制,从而更好地掌握设备运行情况,为工作人员更好对其进行远程管理奠定基础。而监控系统则是借助“四遥”功能得以顺利运行,即遥控、遥信、遥测和遥调,以便实时监控变电设备的具体运行状况,并为后台工作人员进行数据归档、统计分析提供依据。而在通信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不断取得进步的同时,监控系统出现了较大变化,其系统功能更是得到了显著优化和完善,例如电网监控、电量监测、事故记录等功能。

智能变电站内监控系统的实践一方面能减少运营成本,促使变电站可以高效运行,降低事故造成的不利影响,另一方面能及时发现潜在风险以及隐患,为变电安全、稳定运行提供有力保障,例如,监控系统的应用主要是借助数据分析能力,及时掌握电能损耗情况,通过系统结构的优化,实现节约资金的目的。另外,如果检测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设备故障现象,监控系统可以及时发出警报信号,通过应急预案的落实,更好地对故障予以控制、处理,进而降低故障带来的不利影响。

2 电力监控系统在智能变电站中的实践

在智能变电站中,监测系统的实践主要表现为网络管理、顺控操作、智能告警、对软压板予以检修、GOOSE和SV监测几方面,以下将对其进行详细阐述。

2.1 网络管理

对于智能变电站而言,在站控层、过程层进行通讯时,均是在网络基础上实现的,因此,在网络通讯过程中,应将交换机作为重点。其原因为交换机的正常工作与变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密切相关,对交换机运行进行强化显得至关重要。而智能变电站内监控系统的应用,需要以网络管理的增加为主,利用SNMP协议,从而对交换机的运行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并从中获取相应的信息内容,为工作人员进行监测、使用提供便利。

2.2 顺控操作

智能变电站的不断推广,促使其中的刀闸操作面临全新变化,即程序化操作,可以将其称为“顺控操作”,主要是利用运行状态的不同对其进行具体转化,然后将操作票录入运动机、后台机等相关装置,再进行具体操作。例如,在某间隔,从运行转换为检修,通过程序自动操作,以实现设备运行状态具体转换。通过实际应用发现,顺控操作优点相对较多,不仅能降低运行人员的工作压力,还可以缓解运行人员与变电站间的矛盾,从而达到无人值班的目的,使其操作在更具安全性的同时明显提升变电站的运行效率。

2.3 智能告警

在原有變电站中,对于电力监控系统来讲,往往是在获取事件报文之后,根据先后顺序予以警告,一旦出现变电站相关事故,其事件数量会持续增加,最终无法掌握事故发生情况,造成较大的事故危害,促使事故处理工作效率不断下降。但智能变电站的监管系统则不同,因其告警功能具有智能化的特点,可以依据间隔数据及主设备参数,对信息予以检索,并以时间先后顺序对其排列,然后结合事件发生类型,对保护、测控信息进行划分,为工作人员更好查阅提供便利。而在此基础上,工作人员仅需利用简单操作,即可直观掌握实际发展情况,为更好地处理事故获取更多处理时间。

2.4 对软压板予以检修

在智能变电站运行过程中,电力监控系统的运用还能实现保护装置的全面检修,并根据软压板运行状态,采取相应解决措施。在完成一系列检修工作后,应实施软压板的校核,使其达到正常标准值。与此同时,对软压板进行监测时,其监控系统可以将实际情况进行直观展现,具体呈现于显示界面,借助相关措施的应用,以保证其实时值和标准值相同。在对系统进行定期检测时,如果校核值、实时值存在偏差,则会发出相应告警,在完成保护装置的认真检修后,以人为触发的形式判断软压板状态前后是否相同。

2.5 GOOSE和SV监测

智能变电站中光缆的应用可以更好地改善传统电缆存在的不足,而GOOSE接线方式的运用则直接取代了原有电缆电气的连接,致使传统电力检测方法无法得到有效应用,最终造成通讯过程频繁出现问题。如何才能更好地解决GOOSE和SV监测问题,已经成为当前重要的研究话题。OIS参考模型主要分为7个不同层次,例如物理层、网络层等,以数据链层为核心组播通信,GOOSE效果和SV值主要是通过接收方予以判断,然后根据通讯状态,通过网络传输的方式送至监控系统。而在电力监控系统中,利用二维表方式,实现以上两者的监测工作。

3 结束语

电力监控系统的实践能更好地实现配电系统的智能化建设,促使用户的用电水平得到明显提升,并从某种程度上减少电力设备整体运行成本。而对智能变电站进行管理时,将电力监控系统进行合理应用,能更好地达到智能与节能目的,属于智能变电站主要部分之一。因此,提升监控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能有效降低用电成本,充分发挥其在智能变电站中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刘青,傅代印,郑志勤,等.基于一体化监控系统的智能变电站顺序控制模块互换性研究[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3(21):92-97.

[2]张小易,彭志强.智能变电站站控层测试技术研究与应用[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6,44(5):88-94.

[3]马杰,李磊,黄德斌,等.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全过程管控平台研究与实践[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3(2):67-72.

〔编辑:刘晓芳〕

猜你喜欢
电力监控系统网络管理智能变电站
新时期企业网络管理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运行中的天津轻轨SCADA系统
电力监控系统在电力生产中的应用
电力监控系统在供配电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网络管理技术的应用分析
关于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优化探讨
浅析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的运行诊断及其调试
智能变电站过程层二次设备调试技术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