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议题设置在民族地区广播中的作用

2017-06-30 23:04李媛
中国广播 2017年6期

李媛

【摘要】走基层大型采访活动《走进林芝·看人间净地》是大型主题新闻议题设置的成功案例,它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个时代背景下,成功策划的主题鲜明、亲和力强、新闻点突出的新闻议题,新闻议题设置应该成为民族地区广播傳播的有力手段,不仅在大型采访中运用,在日常报道中也可以发挥其效力。

【关键词】新闻议题设置 大型主题采访 走进林芝 民族地区广播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我国民族地区多处于偏远、人员相对稀少、经济欠发达区域,新闻传播也相对弱势。加大民族地区的新闻报道力度,充分展示我国少数民族百姓生活工作现状和当地日新月异的经济发展面貌,是这些地区民族广播努力追求的目标。但是,怎样提升当地新闻报道的水平和吸引力是一个难点,这些地区远离经济发展中心、社会生活平稳且相对单调,很难形成新闻热点,而新闻又是以追新、追热为驱动力,因此,强化新闻议题设置,主动制造新闻热点成为有效的传播手段。

2016年5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以下简称中央电台)、西藏人民广播电台、西藏林芝市委宣传部联合组织的《走进林芝·看人间净地》走基层大型采访报道活动,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新闻“三贴近”的深化落实,也是新闻工作者履行职责使命的生动实践。本次活动力求创新主题宣传报道,组织了中央电台和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广播电台记者以及五省(区)藏区藏族自治州广播电视台的30多名记者,在为期半个月的时间里行程3000多千米,深入林芝市巴宜区、米林县、波密县、墨脱县等地进行实地采访。通过广播连线报道、录音消息及专题和网络、微信音视频以及采访札记等各种体裁采制新闻报道300余篇,分别在中央电台《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中国广播报》及五省(区)藏区主要新闻频率、网络、微信公众号中播出、刊发及推送。

记者用生动的笔触、精彩的镜头和纪实的音视频,记录和反映了西藏边境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稳定、民族团结、民生改善、环境良好和精准扶贫的成就。宣传报道集中突出,在广大受众特别是西藏全区及其他四省藏区形成了舆论热点。社会各界广泛认为,《走进林芝·看人间净地》走基层,走出了广播的特色、气势及影响力,传播效果显著。

一、新闻议题设置的原则

《走进林芝·看人间净地》走基层是广播媒体宣传西藏、主动设置新闻议题的成功案例。新闻是为追逐热点而生,人们的关注视线往往集中于政治经济社会发达地区。从国内来讲,北京、上海、广东及沿海经济发达区域的被关注度较高,而偏远地区除非发生突发性新闻事件才会被人们所关注。那么,偏远的民族地区怎样才能吸引人们的目光呢?办法就是一个:“没有”新闻,主动设置新闻。设置新闻有几个必备的条件,即:新闻议题的时代性、新闻议题的贴近性和新闻议题的独特性。

(一)时代性原则

关于新闻的定义,国内外新闻界颇有争议。我国新闻界一般认同陆定一在1943年给新闻下的定义,即: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毫无疑问,新闻应该是时代潮头正在发生的故事。一个故事即便再热闹如果脱离当今时代,也影响不了人们的生活,更谈不到让受众去记忆、去体会。所以,设置新闻议题的第一个条件就是赋予它时代性,即:这个新闻要有时代意义。

林芝位于我国西藏自治区东南部,聚居着藏、汉、回、怒、门巴、珞巴、独龙、纳西、土家、傈僳等10多个民族及尚未确定民族成份的僜人,藏族占总人口的90%以上。在新中国成立之前的历史上,林芝是一片荒滩野岭,贫瘠不堪,农牧民过着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野人”般的悲惨生活。林芝市墨脱县是全国最后一个通公路的县。在漫长的岁月长河里,墨脱一直被称为“高原孤岛”,进出物资靠马帮驮运。每年11月至次年5月,冰封雪裹,与世隔绝。2013年10月,墨脱公路嘎隆拉隧道全线贯通,墨脱人才终于实现了走出大山的梦想。

党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全国建成小康社会。小康社会“一个都不能少”,自然条件差的林芝人民怎么办?无疑是全国人民关心的重点。林芝市委提出“确保到2018年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020年实现更高水平的全面小康”。2016年首先要实现371户、1500名贫困群众易地搬迁,全力确保11,172人精准脱贫,实现巴宜区、米林县脱贫摘帽。这就是一个新闻点,林芝人民要脱贫奔小康的奋斗目标能不能实现?在努力实现全国建成小康社会的今天就有了时代意义。

《走进林芝·看人间净地》走基层大型采访报道活动借这个时代背景选择林芝作为采访报道活动的目的地,走进林芝,让大山深处地区为建设小康社会增色。

(二)贴近性原则

贴近性是新闻价值的表现之一,也就是说,一条新闻因与受众相关而得到受众的更多关注。

《走进林芝·看人间净地》看似与全国普通百姓生活隔相甚远,但由全国建成小康社会这个主题把林芝与普通百姓连在了一起,那里的一举一动与国家经济生活的大目标也紧紧相关。建成全面小康使人们与大山深处的林芝有了贴近性,我们关心那里每一天的变化。《走进林芝·看人间净地》走基层大型采访报道活动应需而成,它贴合了广大受众的心理需求。

采访报道更是以贴近性原则选点采访、选材报道,尽量把真实可信的、能反映西藏当地人民精神面貌的内容呈现给大家,让受众对当地的发展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如:青海省黄南州电视台记者看卓措采写的录音报道《秘境墨脱不再遥远》、四川广播电视台记者尕波采写的新闻报道《巴宜区注重发展特色产业》均以体验式报道,生动展现墨脱通公路后,巴宜区发展特色产业,从贫困走向富裕的时代主旋律;云南省迪庆州广播电视台记者扎西顿珠采写的报道《珞巴织娘巧手纺织五彩新生活》,围绕林芝“非遗”文化传承、民生旅游,以行进式报道反映珞巴族群众民生改善的成就,且以藏语康巴话播出。这些报道都是以当地基层百姓生活为切入点,对当地经济发展给予全面、正面描述,视角平等就会使受众产生亲切感,甚至是代入感。

(三)新奇性原则

内容事件的新颖性、独特性是新闻报道是否引人入胜的又一关键因素。新闻要“新”,就是说新闻要使受众有新奇之感。

林芝地处西藏东南一隅,又有世界上最高的大山相隔,那里人们的生活很少被外界所关注,那山那水,我们知之甚少。加上林芝又在中印边界附近,新奇而又神秘,必然激发受众的好奇心。《走进林芝·看人间净地》走基层大型采访报道活动给了广大受众一个解开神秘、了解新奇的契机。采访活动的报道得到社会各界好评,形成舆论热点。

二、大型新闻主题采访是重要、有效的议题设置

大型新闻主题采访活动是国内新闻媒体的一种重要、有效的新闻议题设置。大型新闻主题采访在发挥新闻主题宣传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并有过成绩斐然的历史。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内主流媒体在宣传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先进人物事迹、重要历史事件等方面经常采取组织大型新闻主题采访的方式,以集团式采访、矩阵式大规模报道吸引国内外人们的注意力,在关键时间节点取得“燃爆式”宣传效果。2015年适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国内各大主流媒体在纪念日前夕,派出多路记者,采访抗日老兵、寻访抗日遗迹,大篇幅、持续地报道有关中国抗日战争内容的新发现、新共识,很好地烘托了中国政府举行抗战胜利70周年大阅兵活动,表达了中国人民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崇高愿望,宣誓了中国人民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坚定立场。

由此可见,大型新闻主题采访往往是媒体在某个阶段要表达特定事件或主题所采用的新闻手段。例如:为了充分展示中央新一代领导集体关于“一带一路”倡议的伟大意义及实施效果,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从2015年开始陆续推出“一带一路进行时”大型主题直播活动,从福建泉州出发,在全国20多个城市和口岸举行直播采访。宣传“一带一路”国际、国内经济大合作,无疑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近一段时间甚至是近几年的新闻宣传工作重点之一。

大型新闻主题采访又是一种有效的宣传方式。再以《走进林芝·看人间净地》为例,如果没有此次大型新闻主题采访活动,西藏林芝由于地处偏远、远离人们视线,很难出现在报纸版面上或是广播电视的节目中。正是此次大型主题采访,才使林芝再次走进人们的眼中和耳朵里,中央电台记者采写的报道《墨脱,一朵正在盛开的莲花》在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中播出,《中国广播报》记者采写刊发的文稿《生态旅游发展为村民增收带来实惠》,西藏电台记者采写的《南伊沟的价值》《扎木镇——川藏线上的一颗明珠》等在《西藏新闻联播》节目中播出,云南省迪庆州广播电视台记者采写的报道《住藏家品民风》、青海省黄南州电视台记者采写的报道《德兴村成为墨脱最美小康示范村》等在四省藏区不同民族语言广播中播出。同时,西藏电台集结出书,《走进林芝·看人间净地》新闻作品集中收录了藏文11篇,汉文59篇。这次活动有传统平面媒体、广播、电视,还有网络、微信音视频等新媒体,形成了多媒体立体式的传播效应,共同聚焦林芝。

三、精准的新闻议题设置扩大了广播在民族地区的影响力

全国少数民族人口中藏族人口占600万,主要分布于西藏、青海、四川、甘肃、云南五省区。西藏是藏族聚居的核心地区,全区95%的群众使用藏语。加强藏语广播形势紧迫,一是由于是受交通、自然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制约,藏族群众特别是农牧民群众更加渴望科技信息和文化生活,而这时收听藏语广播就成了藏族人民群众获得信息的主渠道;二是在反对“藏独”分裂势力斗争形势下,要从讲政治和维护国家安全的高度,加强和重视藏语广播,抢占舆论制高点。

一直以来,西藏人民广播电台新闻节目中心就主动开展一系列重大主题的新闻议题设置采访宣传和直播报道活动,连续几年开展了《新春走基层》《发现美丽新西藏》《万里高原江河行》《追梦喜马拉雅》《幸福欢歌50年》《家在西藏》等系列主题宣传报道。

在日常新闻宣传工作中,西藏电台也注重和打造了一批既有时代特点又具有本土文化和民族特色、针对性强、感染力强、受众喜欢的节目,在节目播出前,节目组都会做大量的案头工作,找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新闻议题,把西藏群众关心的新事物、新变化,变成话筒前热议的新鲜话题,用声音全面记录西藏自治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极大地扩大了广播的影响力。

中央电台作为国家级媒体也时时关注西藏的变化和动态,强化国家广播声音在西藏的影响力。此次中央电台藏语广播和五省区主要广播机构藏语媒体的《走进林芝·看人间净地》联合采访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加强中央电台藏语广播与各省区藏语广播机构的横向联合,加强交流互通,探索全国藏语广播更广意义上的融合发展。

针对近几年“藏独”极端分子在境内外的煽动、欺骗宣传,中央电台藏语广播主动出击,策划了一组以“珍爱生命,追寻幸福生活”为主题的《追寻幸福生活——佛教生命观解读》系列节目,在认真听取领导和专家的政策指导和意见建议的基础上,专门抽调新闻采编和民族语言翻译等业务骨干组成报道组,深入藏区采访,从众多高僧大德中挑选出8位代表性人物,以权威的声音和正确的解读,引领舆论导向,有力地压制了“藏独”分裂势力的猖狂气焰。为了让“中国梦”的基本内涵在藏区群众中深入人心,经过精心策划,2014 年“两会”期间,中央電台藏语广播开创性地推出了一组涉宗教内容的报道《美丽中国·共同梦想》,邀请宗教界的代表委员进行访谈,畅谈他们心中的“中国梦”。报道先后播出了对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九世赛赤呼图克图活佛赛赤·确吉洛智嘉措、西藏那曲镇孝登寺第七世珠康活佛珠康·土登克珠、大昭寺寺管委主任拉巴、色拉寺经师扎西坚参以及汉传佛教学诚法师等一批宗教界著名人士的独家专访,共制作了16 篇广播作品,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反响。

可以说,有针对性的、精确的新闻议题设置,可以在非常短的时间内集合受众的关注,引发高峰热点,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

(作者单位: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本文编辑:李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