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家英
2013年暑教学习会上我对“新教育”有了深层次了解,之后,我感觉自己是与新教育有缘的——自我感觉我在课堂上开展的读书活动就是新教育的课程实践。下半年,我辞去三年校长后又重新负责起学校工作。这一学期,我经常请教胡雪娟主任(这一年她从下面的学校调去县教研室做主任),我带领全校师生开始读书并整理好学校图书室。2014年春季在胡主任的督促、指导下我把学校读书活动开展起来了。这一年,我和老师、学生们在精神上都很受益,也改变了老师们多年来只教书不读书的怪现象,改变了这个学校多年来在村民及上级领导们眼中的印象。
是啊,串起记忆中那早已散落的明珠,是为了借助昔日这面反射镜来照亮当前的人生之路,增强憧憬未来的信心和勇气。同时我也知道,回忆毕竟是远了、暗了的暮蔼;希望才是近了、亮了的晨光。失去了对往事的回忆和对未来的希望,就难以把握现实。把握不了现实的人是一个散失自我的人。在人生和世界的激流中,他必然会像初冬从树上飘落下来的最后一片枯叶,在西风残照中孤零零地漫无目的地飞舞。所以我不愿意老呆在蛹中,我要挣脱茧的束缚,去追求心中的那个梦。
2014年,这是个特别的年份,这年我让读书活动进了课表、进了课堂,我让不愿读书的老师们读起了《给教师的建议》《教学勇
气》……我让只看学习成绩的校
园有了朗朗书声。5月,我决定参加了“新教育首届种子教师培训会”。6月,我带着同事参加了”新教育洛阳培训学习会”。
把握生命里的每一分鐘,让读书与我如影相随。9月,我被派到县实验小学学习交流,我接了三年级一个班的语文课。当然,接这个科目是为了更好地实践新教育的课程。开学一周后,我便在班上开展起了“晨诵、午读”。由于我所带的班是重新组合班级,开学第一周,班级学生不确定;开学第二周,班级老师(班主任)不确定;开学第三周,还有16名孩子的课本以及这两个科目的练习册没着落;一度孩子们“人在曹营心在汉”。为了“笼络”孩子们的心,我决定用晨诵诗歌来“安抚”孩子们。于是9月5日我们开始了每日一诗晨诵。头两周,孩子们根本不会诵读,就像“和尚念经”!孩子们改不掉原来的唱读,书写一塌糊涂。曾经在办公室批改作业时我受到同事们的“打击”——你们班作业好乱哦!在教室我也忍不住“大发雷霆”(声音高了一点,但,我还是忍住了性子面带微笑),抱怨孩子们不争气!每当这时,喜喜的话语“相信种子,相信未来”、在种子教师群里一次次看到老师们的鼓励话语及种子们的昵称“静待花开”让我又淡定下来!
是啊,静待花开!和胡雪娟主任聊天,她一句句“慢慢来,花期有长有短,有的花开得慢些,有的花虽然开得快,小心落得也快哦,相信种子,相信种子的潜能……”于是,我开始沉潜,反思,我时刻警醒自己“不着急,慢慢来”“孩子是捧着长大的”用这些话语我时常自己告诫自己。教师节,我在班上开始了“午读”。这天一大早,我刚在办公椅上坐下,几个孩子就来给我送礼物(鲜花)!早自习晨诵,我刚进教室,晨诵诗本刚放在讲桌上,几个孩子在班长谭金林的带头下纷纷给我呈上“节日礼物”,有鲜花、有写绘,我当时高兴的呀,无以言表!(这才几天啊,孩子们竟然对我产生了“感情”!)中午,为了“回报”孩子们对我的爱,我带了几本《新教育一年级》。8月在孩子们午读时间,我继续讲《新教育一年级》中的故事,谭金林一眼就发现了我讲的故事原来是《新教育一年级》里面的,他不顾我正在讲故事,一点“面子”也不给我留,举起《新教育一年级》大声地自顾自地说:“老师讲的故事是这里面的!”孩子们瞪大眼睛,嚷嚷着都想要书,于是,我们的共读《新教育一年级》就这样开始了。
10月,晨诵诗如期进行着,午读也在孩子们的“自愿”下开展着,我们从“师生共读到现在的个别“分享”,孩子们在我的引导下一次次感觉到新鲜,争着当“个别”。(分享时我会给这个孩子照相)当然,孩子们每天也在进步着。国庆后第二周,我和班主任老师商量着我们又建立了班级QQ群,每天,我和班主任老师都会在群里对当天表现优秀的孩子进行表扬,我们还在群里经常鼓励家长、孩子,给家长们上传一些积极向上的文字,传传我的“育儿经”,上传孩子们在学校表现的照片、作业照片,以此激励孩子向着优秀靠拢,慢慢进步。许多家长进入群了,他们也很热心,非常配合,在群里他们都遵从我的约定“不许抱怨、不许告状”的原则,我们交流很顺畅。期中检测后,课堂上孩子们专注了很多,纪律也好了很多,尤其是每每课堂夸赞多时,个个孩子都能专心听讲,作业完成得很好,字漂亮了许多,卷面干净了许多。真应了新教育种子老师们的口头禅“相信种子,相信未来”。
12月24日西方节日平安夜,一大早我正拿起U盘、课本准备进教室与孩子们一起晨诵圣诞节日诗歌,抬头,办公室门外三五成群的孩子们手上拿着漂亮的盒子,我起身示意他们上楼,我马上进教室,只听孩子们七嘴八舌:“老师节日快乐!祝你平安!”但是可爱的孩子们对中国节日却知晓不多!我问国庆是什么时间,有的竟然告诉我1985年新中国成立!我问清明,回答我吃粽子的时候!这么可爱的孩子们“逼得”我在晨诵、午读开展中试着渗透、摸着做起了“农历课程”。“农历课程”也就这样被孩子们“逼”着开启了。于是,冬至日我顺手拿出自己为新教育解读的特别晨诵诗《小至》,2014年最后两个农历节气冬至、大雪开启了我们的农历课程,从这开始我所带的班级孩子们知道了农历节气,了解了农历节气在农耕中的重要性。(农历节气当天我会把准备好的相关诗歌更换开学初的晨诵诗,除了诵读我会要求孩子在我的解说下抄写诗、画相关画。)
2015年元旦后一周我们结束了本学期课程。为了迎接期末检测,在校领导再三提醒下我暂时停了晨诵、午读。记得一个周二的中午我
上完课站在教室外小憩,调皮的王滨同学走近我神秘地问:“老师,我们不晨诵了吗?那,下午做完作业我
可以读书吗?你下学期还会给我们看《夏洛的网》这样的电影吗?……”
“当然会。”我毅然回答孩子们。
我不是圣人,也不是怪人,我迫切地渴望成功。我付出,当然希望有收获,我知道成功不会从天而降,而是需要有足够的付出。只有珍惜时间,牢牢地抓住现时的每一分钟,以最有效的方式投身于自己制定的目标中,才是美好前程的最为可靠的保证,否则,就会在一个个五光十色的梦想肥皂泡中蹉跎岁月,留下难言的遗憾,我不愿自己的一生在遗憾中耗过,所以在我最困惑、最无助的时刻我常警告自己“坚持!”
“把握生命中的每一分钟,全力以赴心中的梦,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放寒假那天我减少了给孩子们的机械作业加了一项读书作业。我坚信,只要把握现时的一分一秒,那么我的未来就不会成为一场虚无缥缈的梦,被遗憾包围着,无奈地萦绕在心空。
(作者单位:陕西汉阴县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