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禁姬
没有正确的引导和教育,闲暇也可能成为陷阱。闲暇的放任自流,不仅容易使学生虚度光阴,误入歧途,而且会影响个人的成长、家庭的幸福、社会的和谐。本文选取沈阳市朝鲜族小学的留守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对该市朝鲜族6所小学约300名留守儿童通过问卷调查及访谈调查等发现,沈阳市朝鲜族小学的留守儿童闲暇教育开展不足,应引起各方面重视,并采取措施给予他们更多关爱。
一、留守儿童的特点
(一)父母赴境外务工占比
较大
父母赴境外务工的占97.8%,其中八成以上是去韩国。许多孩子觉得离父母很遥远。除了聚少离多以外,沟通更加不便。
(二)留守儿童与父母分居时间较长
因为务工者在国外,来往费用高,不能经常回国,甚至有相当一部分就是为了多赚些钱,不想中途回来。
(三)留守儿童监护成分比较复杂,隔代抚养为主,有的监护已商业化
留守儿童的监护人有: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亲戚、老师、保姆、邻居、朋友,也有无任何关系以监护留守儿童为职业的所谓代理家长等等。其中隔代抚养占约70%。监护留守儿童也成了“热门职业”。
(四)留守儿童集中地并不只是农村而是城乡都有
我国绝大部分留守儿童主要是因为农民工大量进城务工而形成,并且主要集中在农村。但沈阳市朝鲜族留守儿童在农村、郊区、城市都普遍存在,分布较均,数量上也没有显著差异。
(五)留守儿童的经济条件相对优越
朝鲜族留守儿童的父母大多出国挣钱,他们的家庭收入相对较高。父母们为了弥补缺失的亲情,以“金钱”作为主要载体与亲子沟通,在学习和生活上尽量满足孩子们的物质要求。
二、留守儿童闲暇生活的现状及原因
(一)闲暇时间比较充足
许多代理家长,以作业辅导班、补课班来代替他们对孩子学习的辅导,但是总体上看孩子们的闲暇时间还是比较充足的。统计显示,60%以上的留守儿童每天可自由支配时间为1小时以上,30%以上留守儿童每天可自由支配时间为2小时以上。
(二)闲暇活动质量处于较低水平
首先,留守儿童的闲暇活动单调、无计划性。闲暇生活本应五花八门、丰富多彩,沈阳市朝鲜族留守儿童除了看电视、和同学玩就是看课外书。
其次,留守儿童的闲暇活动比较被动、受约束。闲暇时间经常妥协服从学校、老师、家长的安排或者是为了完成某件事、某个任务而进行不愿做的闲暇活动。
再次,留守儿童闲暇活动交往面窄。留守儿童进行闲暇活动时仅限于与住在附近的同龄人直接交往。现代家庭几乎都是独生子女,考虑到安全因素,不允许留守儿童外出,导致孩子们的活动范围变得更加狭窄。
(三)闲暇活动场所有限
辅导班、广场、朋友或亲戚家是留守儿童的主要闲暇活动场所。因为足球场、篮球场、羽毛球场等太少,一些学生只能利用小区或道路进行体育活动。电影、话剧、音乐会等文艺活动收费高,代理家长也不重视,导致留守儿童活动场所受限制。
(四)闲暇教育滞后,引导管理不到位
政府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义务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上;社区也难以负起它在闲暇教育中的责任;学校虽组织了许多丰富多彩的活动,但只是以学生在校为主,并没有真正把闲暇教育纳入学校管理之中。
三、对加强留守儿童闲暇教育的建议
留守儿童的存在,对社会来说是一种担忧;对学校来说是一个难题;对家长来说是一种遗憾;对老师来说是一种艰难;对孩子们本身来说,应该是一种痛苦。
(一)加大宣传,让社会尽职、学校尽责、家长尽心
解决好沈阳市朝鲜族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关系到个人的成长、本民族人员素质,关系到民族经济和社会和谐发展。有關部门应通过行政手段、借助新闻媒体和互联网推动共青团、关工委、妇联等采取有效行动,给予留守儿童特殊的关心和关爱,各自担负起应负的责任。其实,目前不缺有关留守儿童教育的政策、制度、文件,缺的是贯彻执行的力度和持续性。
(二)学校要充分发挥留守儿童闲暇教育的指导作用
首先,学校可适当增设闲暇教育课程。闲暇教育是一个引导、启发的过程,无固定的教学模式,强调潜移默化。闲暇教育课程包括:独立形态的闲暇教育课程①、渗透形态的闲暇教育课程或由一些社会闲暇教育团体和休闲咨询机构开展的闲暇教育活动课程。许多闲暇教育专家认为,可在学科教学中渗透闲暇教育理念,通过体音美、书法、棋类等各种课程渗透闲暇教育。②也可通过独立的闲暇教育课进行闲暇教育讲座。
其次,通过进行有意义的活动,弥补课堂教学中所不能获得的知识。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注重活动中育人,同时让学生从中体验消闲方式,提高消闲水平。活动的范围也不要囿于有限的固定的学校范围内,多创造走向社会、亲近大自然的机会。如:春秋游、参观工厂、学农活动、野外生存训练等,让他们在实践中不断提高闲暇知识与技能。
最后,通过家长会、学校教育开放日、家校练习卡等途径,主动与家长进行沟通,进行科学有效地闲暇教育指导,帮助家长解决实际教育中的问题的同时,通过亲情电话、建立留守儿童网站等多种形式,让留守儿童与在外务工的父母进行交流,积极营造和谐氛围,并促使监护人重视对留守儿童的闲暇教育。
(三)家庭要发挥留守儿童闲暇教育主阵地作用
家庭应成为闲暇教育的主阵地。但恰恰相反,在留守儿童闲暇教育中家庭教育是最为薄弱的环节。家长必须要做到赚钱与教育子女两不误,最好留一方在家,履行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减少对孩子心理、身体、学习等方面的负面影响,决不能以牺牲孩子的成长与未来作为代价,来换取眼前的得不偿失的利益,如果孩子出了问题,挣再多的钱又有何用。
(四)社区要充分发挥留守儿童闲暇教育中的桥梁作用
留守儿童所在的社区应开展各种适合留守儿童年龄特征的思想品德教育、文艺、科技、体育、公益劳动等活动,起到益智、培德的作用、学校教育的补充作用。尽可能多提供丰富多样的闲暇活动设施和场所。鼓励社会力量创办
“留守儿童托管”正规机构,解决在外务工的家长的后顾之忧,或建立留守儿童之家,定期开展活动,要做到学校放假社区就开学,让留守儿童教育不留时间和内
容上的空白,防止思想道德教育“5+2=0”③的尴尬情况。
参考文献
[1]卞国哲.实现朝鲜族留守儿童健康快乐成长的途径和方法.吉林市基础教育信息网,理论研究,2011-11-17.
[2]张鹏 罗磊.闲暇教育:您准备好了吗.科技日报,2010-8-26,第7版.
注释
①王子.《闲暇教育学:理论建构与实践走向》,《教育评论》,2000年第2期。
②单振涛.《闲暇教育:高等学校不可忽视的实践领域》,《昌潍师专学报》,2000年第6期。
③“5”指5天在校接受教育,“2”指周末回家、走出校门接触社会。“5+2=0”说的是学校正面教育被社会“负面影响”抵消掉了。选自《文汇报》,作者:陈永弟。
(作者单位:沈阳市苏家屯区朝鲜族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