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万祥
摘 要 “沟通——协调——创新”“三位一体”或“多位一体”“多位一线”的作用于学生的教育和培养,才能激活教育教学,使之充满活力,创新发展,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综合型创新人才。
关键词 教育教学 沟通 协调 创新
中图分类号:G627 文献标识码:A
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高新高智能人才,必须实施‘沟通——协调——创新发展的全过程。因为:教育不是单一的说教,而是全社会全人类的大问题,只有调整思路,实施以下措施,教育教学才能充满活力,才能与时俱进创新发展。
1沟通
沟通是一种情感的交流,一种信息的互换,既可弥补情感的缺失,又可抚平心灵的伤痛,激荡出思想的火花;既能消除误解平息怒火,又能达成共识互相激励。所以在人生成长的各个驿站,都需要沟通。沟通和理解是人类心灵的共同桥梁。
1.1学校,家庭,社会(环境)三方的沟通
作为‘教育对象的人,在成长过程中,离不开社会,家庭。学校三方的教育培养。然而人的成长首先是家庭,父母,父母是第一任老师,是孩子的楷模;学校是传授知识,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社会环境造就各种人才,为人才成长提供锻炼升造场所,所以人的成长离不开三位一体的直接教育和间接培养。三方必须通过多形式互相沟通,同一目标,言行一致,衔接互补,使学生受到良好的培养和教育,并形成合力——即全社会重视教育教学的良好氛围。
1.2师生之间的沟通
学校教育关键是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必须建立平等,融洽,民主,和谐的新型的师生关系。只有这样,教育教学过程中有什么问题,成功和失误,会通过师生之间的互敬互信的亲切交往,谈心,达到心灵的沟通,调动其积极性,兴趣性,因而知识难点,问题,误会通过沟通会迎刃而解。有时也会作为科任老师,特别是班主任掌握学生动向,了解学生心态,调整教育教学思路的主渠道。
1.3学校领导以及科任教师之间的沟通
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的管理者决策者和主导者实施者——领导和科任教师,为了培养真正的人才,创立良好的校风,学风,班风,应经常进行沟通,对个别或全体学生进行“弹性目标”或“统一目标”下的因材施教和多方迂回教育,达到优势互补。
2协调
沟通时为了协调发展,在目标一致,各方沟通下实施协作,互相调整思路,多方面多渠道多形式地作用于“受教育者”从不同侧面采取教育教学结合,直至达到目标。
2.1学校,家庭,社会的协调
学生受到各方的教育,接受的知识各不相同,若一方发现问题和不足,三方均需沟通协作,及时调整教育教学思路和方法,才能灵活机动科学合理地促其健康发展。
2.2学校的办学体制及各部门间的协调
学校的一切工作是为了学生的成长,因此,学校的体制,工作历程,活动计划及教研组年级组的各项活动安排均需围绕“总目标”而实施,并在实施过程中互不冲突。达到互促互进协调发展,取长补短,又可调节教育教学中的新分配,使之全方位的施与学生。
2.3课业间搭配协作科学合理
同级同班学生之间的课业协作,也需符合各自特点和科学性,使之轻重缓急,劳逸结合适宜,有利于身心健康和提高智能。
2.4科任教师的授课,课业量的适宜及教法的协调
同级科任教师,既要根据学科特点又要根据学风,班风特点。不断调节授课方式,教法,课业量等。杜绝千人一法,千篇一律,死板教条。因此采取集体办公,年级组的协调时很符合中小学的具体特征的,有利于教师对学生的全面了解,教师之间的取长补短,探究钻研,特别是学校领导,班主任更能通观全局,筹划谋略,及时调整管理方式,适时更新管理机制。
3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迎接未来科学技术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在新的教育教学体制和新课标的要求及实施中,更加要求教师在发展中教研,创新,在创新中钻研,发展。
3.1继承传统精华,为创新铺路
开拓进取,大胆创新。要继承传统精华,使之为创新所用。这样才能在实践和实验中创新,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3.2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多媒体,白板,梦想教室等)创新发展
在学生适应和接受的情况下,大胆使用现代化教学设备的教学,与时俱进,学习新信息,探究新概念,更新新方法,全面创新发展。
4“三位一体”创新思维的培养和实施
4.1营造民主的课堂氛围,激发创新思維
爱因斯坦说:“教育所提供的东西,应当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领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巨的任务去负担。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应积极营造信任和尊重开启学生创新的心扉,点燃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在评价和肯定中激发创新思维的热情。
4.2采用丰富的导入手段,启发创新思维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学习有无兴趣,是能否积极思维的重要前提。为了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我在教学中,采取一些新颖、直观、奇特的手段,使学生注意力集中、情绪饱满、兴趣浓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4.3设计递进的问题情境,引导创新思维
总之,只有做到“沟通——协调——创新”“三位一体”或“多位一体”“多位一线”的作用于学生的教育和培养,才能激活教育教学,使之充满活力,创新发展,才符合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目的,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综合型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 爱因斯坦著.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M].商务印书馆,1979(1):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