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宝
从穿补丁到成为世界最大的化纤生产国
毛主席曾专门打听“的确良”
原国家计委主任陈锦华曾长期在纺织工业部工作。他生前给我不止一次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毛主席到地方视察都是乘火车专列,到了一个地方晚上也住宿在专列上,但允许身边工作人员进城观光购物,回来向他讲述见闻。有一次,一位女工作人员回来较晩,毛主席问她为什么回来晚了?她说,今天遇到百货商店卖的确良裤子,她排队买了一条,买的人多,所以回来晚了。毛主席问,的确良是什么?为什么那么多人买?她说,的确良洗了不发皱,裤缝不用熨就有,还耐磨耐穿。
毛主席回到北京后找周恩来总理说,听说有一种的确良的衣服,老百姓都喜欢买,为什么不多生产点?周总理回答,我们国家还不会生产。毛主席问,买人家技术和设备来生产行不行?周总理说,那可以。后来,国家集中了当时十分宝贵的外汇,进口了生产维尼龙化纤的设备,1972年开始了中国的化纤生产。四川維尼龙厂、南京化纤厂等都是那个时期建设的项目。
陈锦华主任说,他没法核实这个故事的真伪,但很快纺织部收到了一份国务院文件,这个文件里很多篇幅谈到的确良,所以陈锦华主任认为,这个故事还是可信的。后来陈锦华主任担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后出了一本书,书名是“国事记述”,书中记载了以上的故事。
这本书出版后他赠给我一本,我给他回信也讲了一个故事:
上世纪90年代,我任国家计委投资司副司长。有一次到安徽去,安徽省政府的一位秘书长跟我讲说,在80年代初,穿衣问题还十分困难,多数人都穿打补丁的衣服,纺织原料仍以棉麻天然纤维为主,化纤是紧俏的产品。当时,从日本进口的化肥用完后,将尼龙的包装袋清洗一下,染成蓝色,做成劳动布裤子,由于尼龙耐磨,这样的裤子也只能是公社干部才能买到,8块一条。农民有气,编了个顺口溜:“乡里大干部,八块买条裤,前面是日本,后面是尿素,裤裆含氮百分百,屁股净重四十五。”(尿素一袋45公斤,包装袋染后字迹仍依稀可见)
这可能是个段子,但反映了当时穿衣问题的困难。现在即便是在灾区,也很少看到穿打补丁的人了。中国历朝历代都没能解决全体老百姓的穿衣问题,唐诗中就有“出入无完裙”的诗句。60年代“四清”运动时,我到北京郊区密云县的塘子公社,就在与北京近在咫尺的山区,那里不少结了婚的女子干活时上身不穿衣服。在董必武回忆进北京途中看到的贫困景象也讲到了这个情况。70年代,我在陕西秦岭山区参加三线建设,那时农民靠用鸡蛋换几尺布票。我们这代人没有谁没穿过打补丁的衣服,当年我们离家上学,补衣服、补袜子是生存的基本功,现在年轻人已经无法体会。
穿衣曾与吃饭争抢土地
2014年9月16日,陈锦华老主任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新中国是怎样实现粮食、棉花、煤油靠自己的》。文中一开头写道:1950年4月12日,毛泽东主席在第一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会扩大的第四次会议的讲话中指出:“有三种东西即粮食、棉花、煤油,这是几十年来入口货的大宗,中国的外汇主要买这些东西。只有这三种东西靠自己,经济建设问题才能彻底解决。”毛主席在讲话中还列举了清朝皇帝、北洋政府、国民党政权对这三种东西的漠视,成为政权垮台的重要原因之一。
陈锦华主任在文中指出:2013年中国人口已增加到136072万人,为1950年5.5亿人的246.53%。2013年中国生产的粮食为1950年的4.55倍,远远大于人口增长的2.46倍。中国的粮食自给率高达99%,用全球8%的耕地面积,养活了全球21%的人口。这是了不起的成就,是多少个朝代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问题。
粮食问题的解决大家都关注到了,穿衣问题的解决没有解决粮食问题讲得多,但同样是最了不起的成就之一。1972年,中国引进石油化纤技术装备,当年化纤总产量占全部纺织原料的5.5%。到2013年,化纤产量达到4121万吨,占全部纺织原料的比重高达80.4%,成为世界第一化纤生产大国。不仅解决了14亿人口的穿衣问题,还岀口到全世界227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量占全球纺织服装贸易总额的38%。这是多么了不起的成就。解决全国这么多人口的穿衣吃饭问题,还能向全世界提供纺织品,功莫大焉!我们要记住老一辈创业之艰难。
陈锦华主任的这篇文章讲清楚了中国靠什么来解决14亿人口的穿衣问题。上世纪70年代前,中国的纺织品全部靠棉、麻、丝等天然纤维,要和粮食争地,有限的土地资源要解决吃饭问题,又要解决穿衣问题,不堪重负。而现在化纤占全部纺织原料的80.4%,棉、麻等天然纤维只占一个小头,这是解决中国穿衣问题的根本,也就是说解决中国的穿衣问题要感谢石油化学工业。
化纤装备国产化是关键
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中国开始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最初引进的13套重大装备中有几项涉及到石油化工的化纤产品。例如,辽阳化纤厂、江苏仪征化纤厂。1991年,我在担任国家计委投资司原材料及加工工业处处长时,仪征化纤厂是我国最大的化纤生产企业,厂长任长俊是从辽阳化纤厂调来的,后来相继担任纺织部副部长、中石化副总经理。当时,仪征化纤厂是9个单元,每个单元6万吨聚酯生产能力,以后改造提升到9万吨。聚酯所需的原材料精对苯二甲酸(PTA),由邻近隶属中石化的扬子乙烯的一套年生产能力22.5万吨的PTA装置提供。在当时,22.5万吨PTA和6万吨聚酯均属最大规模,设备全部靠进口。那时聚酯和长丝、短丝都是市场的紧俏货。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各地上了一批6万吨聚酯和22.5万吨PTA项目。例如,浙江绍兴的地方国营企业浙化联,湖南湘潭聚酯和海南省海口聚酯等,这些企业曾经辉煌一时,可惜的是,后来在发展大潮中装置显得落后,有的破产了。这段时期,外商投资的化纤原料企业也纷纷建设起来,例如珠海美国阿莫科公司的22.5万吨PTA(现在归BP公司了)、厦门的台资企业翔鹭等。一批民营的化纤企业也成长起来,并且以江浙一带居多,例如浙江荣盛石化 、浙江恒逸化纤、江苏三房巷等。后来一些民营化纤原料生产企业居然超过了国有大企业,当年鼎盛一时的仪征化纤已经不再是行业的龙头老大。而民营企业浙江恒逸的聚酯年生产能力达到370万吨,超过了仪征化纤。
在这个发展过程中,生产装置的国产化和生产规模的大型化起了重要作用。在1999年之前,60条聚酯生产线全部是引进的,后来大力抓了化纤装备的国产化,单套聚酯的生产能力可达30万吨,仅国产化后价格的降低就至少为企业节省1000多亿元的投资。同时,还向印度出口了900吨/日生产能力的聚酯装备。
2002年,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拨专款支持作为聚酯原料的PTA的国产化研发,我国已经成功研制了年产百万吨级的生产装置,最大可达到年产150万吨,设备价格降低了40%。民营的逸盛石化成为世界上最大的PTA生产商,年生产能力达到1350万吨。
中国一跃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化纤生产国,同时也是化纤设备的重要生产国,这才使化纤占了全部纺织原料的80.4%,不再与粮争地。
这是我国石化工业为解决14亿人口穿衣问题做出的贡献,也是一代纺织人和石化人筚路蓝缕拼力奋斗为祖国富强做出的奉献。
责编:郭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