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祖岗
沉潜在课堂的最底层
祝祖岗
个人档案
祝祖岗,高级教师,全国新教育实验先进个人,江苏省南通市品德学科带头人,南通市优秀班主任,南通市学科培训专家组成员,董一红名师工作室成员,现任教于江苏省海门市实验小学。从教以来,参加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市优质课评比活动,均获一等奖;获江苏省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一等奖;在多个省级教育教学论文评比中获一等奖;发表文章六十多篇。
时光太过匆忙,不经意间就磨灭了我们太多的往事,那些曾经清晰的记忆也渐渐地在我们的生活中模糊、远去。从教路上的许多风景,都渐渐地消失在了那条叫作时光的隧道里。只有那些深深地镌刻在记忆中的往事,才会在不经意间突然占据你的世界,让你重新置身其中。
我一直记得师范读书时的大实习。登上讲台时的欣喜与忐忑,准备教案时的认真和执着,似乎就在眼前。更多美好的记忆,是跟一群天真无邪的学生在一起,“新老师”的称呼给了我莫名的兴奋和快乐。
我的教学生涯是在海门市三厂小学开启的,这是一所有底蕴的老校。那年的9月2日,是我真正踏上讲台的第二个工作日,市教育局领导例行开学工作检查时,竟然在学校领导的陪同下,走进了我的课堂。没有什么特别的准备,也没有特别的紧张,我就按照事先准备好的教案开始了教学。后来才知道,同轨的老师都为我捏了一把汗,因为新上任的语文教研员专业素养超群且非常挑剔。也许是看我还很年轻,也许是真的有所感触,他竟然没有全盘否定我的教学,我只记得他最后跟校长说,你们学校的这个老师基本功很好,可以培养一下。现在想来,那时候的我就像一个懵懂无知的孩子,在仰望“课堂教学”这块迷人的星空,不知道那里究竟有多少颗璀璨的星星等待着我去摘取。
那时候,我发现身边的好多老师都可以担任我的师父。九层之台起于垒土,我开始沉下心来学习他们的课堂教学技艺,学习他们的班级管理策略,学习他们批改作业后的反馈方法。就这样,我跌跌撞撞地走过了工作的第一年。在这一年里,学校的教导主任常带我出去听课,也常来听我的课。这一年里,我听到的大多是鼓励的声音,同办公室的老师们也不嫌弃我经常走进他们的课堂。那时候,印象很深的是学校的教务员张老师,他说我是借书最勤的。不知道是不是我一直叨扰得让他心烦,有时候他竟然会把新来的教育教学杂志登记好直接送过来,说省得我再去跑一趟。
慢慢地,我开始觉得自己就像一个无知无畏而又热情万丈的导演,而学生则是主角。那时候,我喜欢模仿教育杂志上的名师教学案例,但是每次尝试后,似乎都找不到那种让人兴奋的感觉。
工作的第二年,海门市进行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比赛。真的是初生牛犊不怕虎,我主动报名参赛。学校为我组织了精英教师团队进行辅导,我幸运地从片区的比赛中一路过关斩将进入了决赛。当时,我雄心勃勃地想拿个大奖,结果只得了三等奖,心里十分沮丧。那时,像我母亲一样的老校长笑着对我说:“课堂是一个教师的立足根本。进行课堂教学研究,不只是为了参加大赛或获奖,而是为了寻找真正属于学生的课堂,这才是作为教师的根本。你要经常回过头来看看自己的课堂教学。这样,你的进步会更快!”
20世纪90年代初还没有流行“教学反思”这样的说法,但是老校长的话发人深省。我开始有意识地反思自己的教学,开始学着记一些教学札记。现在想来,“教学反思”真的是我成长路上的一个法宝,它是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的桥梁,是理论与实践的对话。杜威说:“反思是对经验进行重构或重组,使之增加经验的意义并增强指导后续经验方向的能力。”这正符合教师的职业特点,也非常适切地引领着我的成长。
好在当时学校有全国优秀教师沈翠萍和多个海门市教研组成员,他们常常毫无保留地为我指点迷津。我也开始更多地去关注别人的课,开始学着借助外力进行自己的课堂教学研究,广泛涉猎关于课堂教学的种种书籍,并尝试着在自己的课堂里逐步地实践。
后来,陆陆续续地,我开始执教各级各类公开课,开始尝试着在课堂教学中表达自己的观点,也开始听到了一些真诚的褒奖。在南通市的基本功大赛、说课比赛、征文活动中,也开始陆陆续续地得奖,“一等奖”也不再是我遥不可及的目标了。
就这样,我走过了教育生涯中最宝贵的十年。其间,有过憧憬,有过迷茫,但更多的是自己脚踏实地的努力。非常幸运,工作的第十个年头——2000年的夏天,我接到了海门市实验小学姜敏校长抛来的橄榄枝,顺利地调入了这所百年老校。
江苏省海门市实验小学名师、优师如云。当我真正成为其中的一员时,心里陡然升腾起一种紧迫感。果戈理说,优秀的涵义不是“单向度”的,而是一个复杂的“意义群”,他们朝不同的时空、不同的维度释放出不同的“内燃的火光”。当时,我清醒地认识到,自己要做的就是自觉地追随同伴们的节奏,和他们一样,从不同的维度为学生点亮“内燃的火光”。
在教学的路上,我坚持面对学生,苏醒一份灵气,擦亮一颗慧心,努力确定一个个全新的审美角度,帮助学生走上知识积累和精神成长的跑道,让课堂弥漫着自由、温暖的气息,散发着一种美好、圣洁的光辉,升腾起一股直抵人心的力量,并把教室里每一个孩子的心都裹挟其中。在教学的路上,我开始不断地尝试,并且幸运地获得了不少锤炼自己的机会。我先后在海门市、南通市、江苏省乃至全国新教育开放周的讲台上执教公开课,在昆山、镇江、南通、海门的教师培训活动中做各类专题讲座,并产生了积极的反响。
印象最深的是去南通市通州区上课。当时我执教的是苏教版《品德与社会》五上《爸爸妈妈我想对你说》一课,备课时,我开发的课程资源中,涵盖了较多的家长因素。虽然在自己学校里的试教很顺利,也很有感染力,但是我后来了解到通州区川港小学有较多的留守儿童,要想挖掘家长资源很难。要想上好课,只有另辟蹊径。我知道留守儿童有很多话要跟父母说,而出外打工的父母也同样深深地牵挂着自己的子女。天底下,父母的心是相通的。当我以一个父亲的身份走进课堂,当孩子们一个个掏心窝地和我对话,当听课老师在课后热泪盈眶地向我竖起大拇指的时候,我知道自己真正地找准了前进的方向。那天的评课环节,南通市教研员陈培玉老师感谢我为大家献上了一节好课。南通“六县一市”的老师们都让我说说是如何驾驭这样一节 “真实而又充满真情”的课的。现在想来,其实我遵循的是“儿童德育”的教学观,这也正是我当下追寻的教学方向。
2009年,通过一轮轮残酷的PK,我终于站在了江苏省优质课评比的舞台上。回望磨课的经历,收获其实远远多于那张一等奖证书。课堂上虽然很多的预设最后都没有用到,但是陪我一起备赛的特级教师和教研员的指导,让我对课堂有了更深的理解。
“翻过一座山,才能看见一片海。”学校的阅览室是我最喜欢的地方之一。我一直记得肖川教授在 《教育的理想与信念》一书中说的一席话:“伴随感悟和体会,淡淡的喜悦在心头升起,浮荡的灵魂也渐归平静,让自己始终保持一份纯净而又向上的心态,不失自信地契入现实,介入生活,创造生活。”这段话给了我不断学习的力量。
生活总会创造一个个令人意外的惊喜。通过选拔,我进入了江苏省品德学科骨干教师培训班。专业共同体的引领,正式开启了我的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之旅,让我踏上了专业成长的快车道。我开始认真地反思自己教育教学中的得与失,并梳理成文,投给各地的教育杂志。当我的论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当我陆续收到 《江苏教育》《四川教育》《天津教育》《福建教育》等杂志的样刊时,我收获了自信。我一直记得撰写《理念,蕴含在课堂里》一文时的情景。那次出差,我观摩了优秀的课例,聆听了鲁洁教授的讲座,也想到了自己的课堂,百感交集,回来后六千多字的文章一气呵成。后来,文章发表在《中小学德育》上,并作为重点推介文章,标题出现在该期杂志的封面上。
在特级教师周益民的影响下,我开始关注课题研究,意识到课题研究是教师智慧生成的重要途径,它可以沉淀教学思考,深化自己对教学的认识。我一步一个脚印地跟着智者前行,先后主持和参与了江苏省、南通市教育科学“十一五”立项课题、“十二五”规划课题,且这些课题都已经成功结题。新申报的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已经作为普教重点课题,成功立项,并且拉开了研究的序幕。
慢慢地,我习惯了在工作中不断反省,努力更新,并让自己对教育教学过程的反思,如点点火花般聚集变成耀眼的光束,照亮自己的专业成长之路。
记得在江苏省班主任基本功大赛的颁奖大会上,我作为小学组唯一的获奖选手上台发言。我发言的第一句话就是“感谢我的学生!”工作了26年,学生一直是我生命中最亲近、最重要的伙伴。
沉下心来,徜徉在教育教学的路上,其实值得我感恩的不仅仅是我的学生,还有我的领导和同伴。从2007年开始,我先后担任教导处和教科室主任。2016年,我开始走上校级领导岗位,肩负起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任。
为学校教师的专业成长贡献自己的力量是我坚守的方向。组织全校教师学习充电,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主旋律。每个学期“种子教师成长营”的活动中,我们都会围绕一本经典教育专著开展学习活动。我会列出具体的读书章节,组织全校教师对教育专著进行研读和实践。青年教师的主题阅读沙龙,对每一位教师都是一次精神的召唤,常常吸引很多教师参与。让人欣喜的是,每次都会有老师主动请缨主持沙龙。“课堂上,你有教学机智吗?”“你的课堂里有多少次合作?”等和一线教学贴近的沙龙主题,更是拨动了大家的心弦。
“要有好的学校,先要有好的老师”这是陶行知对教师作用的认识。海门实小一向追求“满园春色”。促进教师的成长,关键在于唤醒教师自我发展的内驱力。结合学校实际,我和同伴们开始了深度建构“生长课堂”的研究,用“仁、爱”的教与学的方式,以更大的自主呼唤学习智慧,在自学、对话、交流、操作、实验等过程中,师生努力追寻不断生长的情智意趣,以及带着走的教与学的能力。
我们敦促每个教师都形成自己的研究方向,都能紧紧围绕自己已有的问题进一步思考、提炼,逐步形成自己的个性化的课题。与此同时,我们邀请有关专家对老师们的课题进行指导。就这样,在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资助课题“以‘能仁’为核心的学校文化发展的深度建构研究”等六个省级课题结题的基础上,2016年底,我们学校又有五个省级课题得以成功立项。
还没有来得及好好品味岁月的芳香,26年的光阴就这样匆匆而过。我就像经历了一场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的旅行。我始终觉得,不必太在乎这一路走来的一个个小小的驿站和短暂的停留,而应在乎沿途的风景和看风景的心情。当年华未老、岁月还在时,我们应该认认真真地过好自己的教育生活,用生命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相信这一路上,总会有欣喜。因为沉潜在课堂里,就会看到最美的风景。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市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