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景融
设计意图:
比较两个物体的长度时,成人很自然地会用标准单位(厘米、英寸)来表达测量的结果,而幼儿往往习惯于从知觉上直接比较:“这个长,那个短!”这样的直接比较看似简单和不够精确,却是幼儿进一步学习用工具测量、间接比较的基础。特别对于小、中班幼儿来说,直接比较的测量方法给予他们与材料互动的机会,帮助他们理解数学语言、丰富数学学习经验。中班数学活动“比一比,刚刚好”就从“测量”这一幼儿数学核心经验入手,创设生活化、游戏化的学习环境,引导幼儿以观察比较为主要探究方法,在与熟悉事物的互动中理解和运用直接比较的测量方法,体验自主探究学习的乐趣。
目标:
1.对自身及周围事物进行观察比较,尝试以身体部位为参照物,用对齐、重叠等方法寻找长度、高度等相仿的物体。
2.乐意参与操作活动,体验与同伴一起动手动脑的快乐。
准备:
1.经验准备:
活动前,通过音乐游戏“我的小手爬呀爬”理解身体各部位的名称,如肩膀、脖子、大腿、小腿、胳膊、手肘等。
2.材料准备:
(1)教具:PPT课件,可连接显示屏的相机。
(2)学具:活动室内布置各类幼儿常见的玩具。第一类,长度不一的娃娃家、理发店等的玩具;第二类,可插接、延长的玩具,如雪花片、积塑、磁力棒等;第三类,较大型可叠高的玩具,如奶粉罐、薯片罐、纸砖、泡沫积木等。
过程:
一、初步理解“刚刚好”一词的含义
1.引入话题。
师:看,我今天穿了一件新衣服。买它的时候,我还担心它不合适,回来一试,刚刚好。你们知道“刚刚好”是什么意思吗?
2.集体讨论,理解“刚刚好”的含义。
师:看看我的衣服袖子,怎么样?嫌不嫌长?短不短?腰围的大小呢?嫌不嫌大?小不小?
师:看来,我的衣服真的不大不小、不长不短,刚刚好!
(析:从教师自身入手发起的话题,往往能引发幼儿的好奇心和参与兴趣。在这一环节,教师巧妙地用口语化的“刚刚好”一词来概括对长度、大小的表述,为接下来的操作环节留出较大的创造空间。)
二、初次操作,尝试运用对齐、重叠的直接比较方法寻找與手掌一样长的玩具
1.教师提出问题,师幼讨论操作方法。
师:今天,我们就来玩个“刚刚好”的游戏。请你在活动室里找一个和你们的小手刚刚好一样长的东西。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吗?
师:怎么才能知道这个东西和你们的小手一样长呢?怎么比?
师:和小手贴在一起比一比,从小手的哪里比到哪里?(从手指尖到手腕。)
2.幼儿积极寻找,自主完成任务。
教师随机指导:提醒幼儿以自己的手掌为参照物进行比较测量;鼓励幼儿自主操作,积极选择长度适宜的玩具。
3.幼儿交流分享,用简单的数学语言讲述自己的发现。
师:你找到了吗?你怎么知道它和你的手刚刚好一样长呢?
师:你能做给我们看一看吗?它和你的小手比,谁长、谁短?
师:看看××小朋友找到的玩具,你们猜一猜,会不会和他的小手一样长?他为什么要用三个雪花片连在一起呢?两个行不行?
(析:此环节中,操作前的师幼讨论有助于幼儿理解掌握对齐、重叠的直接比较方法,明确参照物“手掌”的长度范围。操作中,幼儿自主探究,可选择某一合适的现有玩具,也可将两个或几个玩具拼接到需要的长度。操作后的交流分享给了幼儿个性化展示的机会,幼儿可通过演示、语言表述等方法展示自己的操作过程和结果。)
三、再次操作,自主选择参照对象,灵活运用已有经验进行比较测量
1.师幼讨论出新的操作任务。
师:除了小手,我们还可以用身上什么部位玩这个“刚刚好”游戏呢?(头、脚、手臂。)
师:这一次,你想从哪里比到哪里?
师:你想找一个与什么一样长的东西?如果差一点、不一样长怎么办?
2.幼儿以身体某一部位为参照寻找相同长度的物品。
教师随机指导:鼓励幼儿扩大材料的选择面,灵活运用拼合、插接的方法找出长度合适的物体。
3.幼儿交流分享,展示自己的操作结果。
师:完成任务了吗?谁来说一说,你找到了什么?它和你身体的哪个部位刚刚好一样长?
师:×××、×××这两位小朋友用的都是子弹头玩具拼出来的东西。看看拼出的东西一样长吗?猜猜和他们身体的什么部位刚刚好一样长?
(析:此环节中,幼儿充分运用了上一环节积累的操作经验,对材料的改造利用成为他们关注的焦点。同时,自选身体部位也让本次操作更富趣味性、多样性。)
四、同伴合作,挑战更难的操作任务
1.教师提出更难的合作任务。
师:刚才,我们用身体的不同部位玩“刚刚好”的游戏。如果请你用自己的整个身体来玩行吗?那就请你找个好朋友,两个人合作搭一个高高的东西。记住,搭出的东西要和你们其中一个人的身体刚刚好一样高。能做到吗?
2.幼儿两人合作,运用不同材料垒高并比较高度。
教师随机指导:鼓励幼儿大胆运用材料垒高并注意作品的稳定性。
3.用多媒体设备现场展示幼儿的操作结果,分享成功的经验。
师:我把你们和你们的作品都拍下来了。看一看,这是谁和谁的作品?和谁的身体刚刚好一样高?
师:这个作品和×××小朋友刚刚好一样高,和××小朋友比呢?那你们猜猜,×××小朋友和××小朋友谁高谁矮?为什么?
(析:此环节中,幼儿与同伴合作将已有的直接比较测量经验与垒高经验结合起来。“跳一跳够得到”的操作任务让他们感受到了挑战成功的快乐。同时,教师借助多媒体设备将幼儿的操作过程和结果直观地展示了出来,并启发幼儿以垒高的作品为表征物,通过间接比较的方法推测两个同伴的高矮,为今后进一步学习用工具测量打下了基础。)
延伸活动:
1.在阅读区投放绘本《刚刚好》,鼓励幼儿看看说说,进一步丰富测量比较的经验。
2.在建构区开展“为小熊安家”的主题游戏,鼓励幼儿为玩偶小熊搭建高度合适的房子、宽度合适的马路,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