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瑞民
不少同学时常为自己的作文而发愁,他们要么没有材料可写,要么对堆砌的材料不知如何巧妙安排,而对课本中的许多现成的材料和技法却视而不见,弃之不惜。当这些同学走进中考考场的时候,面对占试卷分值40%的作文题也只好“望洋兴叹”,但又不能不为之,因此只好绞盡脑汁地东拼西凑,稀里糊涂地应付了之,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损失。试想如此作文,怎能够让阅卷老师为之动容而“大发慈悲”呢?
那么如何让那些与同学们朝夕相处的“伙伴”粉墨登场,走进中考考场,为自己的作文“助一臂之力”呢?
一是巧用教材选材法
所谓“巧用教材选材法”,就是把课文中提供的现成材料巧妙地借用,作为作文的素材。这种方法方便简洁、可靠而又实惠,是中学生学习写作的理想方法。如作文命题“陪伴”,一考生就是将教材素材信手拈来,为“我”所用,使自己的考场作文血肉丰满,给人“似曾相识”但又新鲜可口的质感:
我是个聋哑人,不幸的残缺造就了我内向的性格。我在没有声音的世界里长大,但我并不孤单、寂寞,因为上天在给予我苦难的同时也给予了我一片属于自己的世外桃源,能让我在灯红酒绿的喧嚣中保持内心的宁静……
童年,百无聊赖中我结识了“四大名著”。那是一套画册,文字不多,全是精美的画图。从爸爸把它当作生日礼物送给我的那一天起,它便成了我形影不离的挚友。从此,《西游记》中“毛脸雷公嘴”的孙猴子成了我情有独钟的偶像,他的筋斗云不知陪伴我消磨了多少寂寞的日夜;《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鹅毛扇”是我当时最想得到的“法器”,在幼小的心灵里,诸葛亮的绝世聪明是它神奇的魔力所致,“鹅毛扇”编织了我儿时五彩的梦……
后来,通过“美女蛇”的故事,我认识了鲁迅,于是他笔下形形色色的人物成为我少年时代的陪伴。那时候,我做梦都想见到长妈妈,想听她讲当年她给鲁迅讲过的所有故事;祥林嫂坎坷悲惨的命运,曾经让我哭过一天一宿,或许是因为被狼吃掉的阿毛吧;为了学习雪地捕鸟,我曾经给少年闰土写过信,向他虚心求教捕鸟的诀窍,却始终没有见到他的回信。不知不觉间,少年的时光在期待中悄然逝去,因为有期待的陪伴,在无声的世界里,我居然没有感觉出丝毫的孤独……
长大后,我迷上了文学,每天都贪婪地在世界文化宝库中吸吮营养,《诗经》中“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懵懂诗情,让我如痴如醉;《史记》中尔虞我诈的历史,让我领悟到人性的险恶;保尔·柯察金面对磨难的坚强,让我明白了“扼住命运的咽喉”的价值……
在无声的世界里,有书为伴,我的生活充实、快乐,也很幸福!
读罢这篇考场作文,让人最佩服的是小作者在考场上竟有如此驾驭教材素材的高超能力:一是以书为伴,拓展了素材选用的宽度。对中学生而言,突破写作最大的难关在于素材的积累。很多考生阅读量匮乏,在写作中常常捉襟见肘,力不从心。小作者很聪明,他将选材的目光投向了浩瀚无边的“文学宝库”,通过对古今中外名著内容和人物形象的巧妙加工和点染,生动记述了身为聋哑人的“我”并不孤单的成长经历,内容充实,扣题紧密,底蕴深厚,耐人寻味。二是以书为源,点燃素材爆发点。在材料的运用上,小作者没有展开深度的剖析,而是采用“蜻蜓点水”的方式,将教材中的素材与自己的情感表达进行了有机的整合,教材素材在人物经历的导引下,激情爆发,收到了深化主题、升华情感的功效。
二是嫁接课文构思法
所谓“嫁接课文构思法”,就是将课文所运用的写作技法移花接木,应用于自己所选的材料之上,使材料的安排运用更加完美,更能够体现作者“学以致用”的智慧。如作文命题
“ 童心”,有一篇满分作文《长大的童心》让我们佩服小作者在考场上的非凡智慧:
小时候,我喜欢爸爸坚实的背,宽宽的,很安全。夕阳下,爸爸总是背着我,不知疲倦地给我讲故事,带着甜甜的笑。而我,总是乐得手舞足蹈,时而用手拉着爸爸的耳朵,调皮地嚷着:“爸爸是猪八戒!”爸爸笑得更灿烂了:“去高老庄找妈妈吧!我的小笨猪……”
父女俩的笑声,洒满了回家的路。哦!童心在爸爸的背上。
小时候,我喜欢爷爷满脸的胡子。他总是一把将我抱起,用那满是胡茬的嘴亲吻我的小脸蛋,然后在我脸上轻轻地蹭。酥酥痒痒的,惹得我咯咯地笑个不停。“爷爷,为什么我没有胡子呢?我也想要您这样的胡子!”我歪着脑袋问道。“等长大了就会有了呀!傻丫头!”爷爷抚摸着我的头慈爱地说着。我满足地点着头,信以为真。
爷爷的笑意,一点一点揉进了我的头发。哦!童心在爷爷的胡子里。
时间如白驹过隙,滑过爸爸的背,掠过爷爷的胡子,穿过我的指间,而我的童心也长了。
现在,爷爷的背不再直,不再挺,爸爸也背不动我了。
余晖下,我会轻轻地捶着爸爸的背。“闺女,爸老喽……”爸爸的神情透着无奈,透着悲哀。“爸爸,那您以后就和妈妈在高老庄好好享受吧!女儿来养你们!”我故作轻松地说着,却捶得更卖力了。爸爸听了,欣慰地笑了,静静地闭上了眼,享受夕阳。
我的童心,装进了责任与孝心。
现在,爷爷的胡子成了白色,将爷爷满是沟壑的脸衬得愈发慈祥。而我,终是没长出胡子。“爷爷你骗我,我还是没有长胡子!”我撒娇地问道。爷爷点燃一支烟,默默抽着,氤氲的烟笼着我的眼。朦胧中,我看见,爷爷仍是一脸慈爱,一个劲儿地说:“会长的,以后就有了……”我会心地笑了,爷爷善意的谎言,斑斓了我整个童年。
我的童心,装进了理解与善良。
哦!长大的童心,让我感受到亲人的爱,让我收获到成长的真谛!
这篇作文被评为满分的理由:其一,精心构思,结构严谨。小作者把课堂上学过的余光中先生《乡愁》的构思技法应用于自己的作文中,以“小时候”和“现在”来布局全文。前一部分均以“小时候”起笔,以“童心在爸爸的背上”“童心在爷爷的胡子里”两个相同句式收尾;后一部分均以“现在”起笔,以“我的童心,装进了责任与孝心”“我的童心,装进了理解与善良” 两个相同句式收尾。最后以直抒胸臆的形式表现主题,突出感悟。其二,小作者巧妙联想,情真意浓。小作者的“童心”并不局限于年龄和成长时段,而是将目光投向长大的过程中,具体选取了爸爸和爷爷的变化,突出了他们是如何使自己拥有天真淳朴的童心的,然后由人及理,抒发了在成长过程中如何保持童心、拓展童心,突出了“童心在长大”这一主题。其三,用笔简省,自然过渡,从“小时候”的感受亲情和欢乐,到“现在”的收获成长的真谛,时间跨度大,心理变化波澜起伏,这中间一定有很多事情,可是小作者只选取了四个场景,其余一笔带过,只用了“现在,爷爷的背不再直,不再挺,爸爸也背不动我了”这一过渡段将相关内容有机地联系在一起,行文鲜活,前后内容达到完美的融合。
考试与平时的写作训练不同,没有良好的竞技状态,就会造成考试的失误,考不出自己的实际水平。因此,在考场上无论是巧用教材选材法,还是嫁接课文结构法,都要注意以下几点:
1.借用教材素材进行写作,绝对不能够照抄照搬,而是要根据主题的需要,对选用的教材素材进行再创造,只有这样,作文才会有自己的特点而让阅卷老师刮目相看。
2.借用教材素材切忌滥用,不能毫无选择地将自己认为好的材料全部都用上去。如果作文只需要一段材料,那就应该把类似的素材放在一起,辨别出它们的异同,从而选择出其中最合题旨的一段。
3.借用教材素材一定要反复咀嚼原文,搞清楚所选教材素材的含义,切忌断章取义,更不要歪曲作者的原意。有些文章还要弄清其时代背景,以免弄巧成拙,适得其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