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秋萍,匡颖文,郭冀萍,钟伟华
1.湖北省十堰市妇幼保健院中医科(十堰 442000),2.湖北省十堰市太和医院康复科(十堰 442000)
补肾调周法联合针灸治疗脾肾阳虚型排卵障碍性不孕症30例
陈秋萍1,匡颖文1,郭冀萍1,钟伟华2△
1.湖北省十堰市妇幼保健院中医科(十堰 442000),2.湖北省十堰市太和医院康复科(十堰 442000)
目的:探讨补肾调周法联合针灸治疗脾肾阳虚型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效果。方法:将60例脾肾阳虚型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补肾调周法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补肾调周法配合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血清E2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LH水平及妊娠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降低(P<0.05)。结论:采用补肾调周法联合针灸治疗脾肾阳虚型排卵障碍性不孕症,临床疗效较好。
临床中将正常性生活的伴侣,在未经任何避孕措施情况下,一年内仍未出现妊娠则称为不孕[1]。虽然不孕非致命性疾病,但会给患者及家庭造成严重心理创伤,影响身心健康[2]。近年来,随着环境质量的恶化,临床中不孕不育的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且世卫组织分析认为,不孕不育即将成为仅次于肿瘤、心脑血管的三大疾病之一[3]。有学者采用补肾调周疗法对不孕患者进行治疗,结果显示其可有效促进卵泡发育,提高临床受孕率[4]。因而笔者对我院收治的60例脾肾阳虚型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作为本组研究对象,探讨补肾调周法配合针灸疗法对患者进行治疗,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脾肾阳虚型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依照入组时间编号并参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患者年龄22~32,平均(26.39±3.01)岁;病程12~52月,平均(27.37±9.94)个月;原发性不孕21例,继发性不孕9例。对照组:患者年龄21~30岁,平均(25.24±2.64)岁;病程13~49个月,平均(23.46±10.83)个月;继发性7例,原发性23例。两组患者年龄、病程等一般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在月经第2至第4天时,空腹行基础性激素,包括黄体生成素(LH)、泌乳素(PRL)、促卵泡激素(FSH)、睾酮(T)及雌二醇(E2),若患者性激素检查结果异常,则在经前期进行干预治疗,使性激素回归正常范围[5-6]。对照组采用补肾调周法进行干预,患者在服用养阴奠基方的基础上,采用补肾调周中药进行治疗。经后期方:熟地、丹皮、白芍、山萸肉、茯苓、炒白术、川断各10 g,党参、菟丝子、白扁豆、淮山药各15 g。补肾促排方:柴胡6 g,熟地、桂枝、当归、川断、丹皮、丹参、赤芍、山萸肉、川芎、鹿角片各10 g,淮山药、菟丝子、路路通各15 g,鸡血藤20 g。经前期方:鹿角片、熟地、柴胡、丹皮、仙灵脾、白芍、山萸肉、紫石英、茯苓、炒白术、川断各10 g,合欢皮12 g,党参、菟丝子、泽兰叶、白扁豆、淮山药各15 g。上述药方加300 ml水煎煮至100 ml,后滤取药汁重新加300 ml水煎煮至100 ml,混合两次药汁口服,2次/d。优势卵泡直径≥16 mm时采用补肾促排方干预,排卵后采用经前期方干预,经周第5天至优势卵泡直径<16 mm时,采用经后期方干预,连续治疗3个经期。同时叮嘱患者平时注意饮食规律、情志调畅、劳逸结合。
观察组在补肾调周法基础上联合使用针灸方案治疗,具体如下。①月经周期第5天起,每天1次在三阴交穴、神阙穴使用艾条悬灸30 min,局部潮红,在卵泡直径至10 mm×10 mm。②在卵泡直径大于10 mm×10 mm后,在关元穴、气海穴、足三里穴、双侧子宫穴、三阴交穴进行针灸,依照体形调整针刺深度,反复提插捻转,至局部出现酸胀,得气后使用温针灸在足三里穴、子宫穴进行针灸,每隔1d1次,留针30 min。③当患者优势卵泡直径≥18 mm时,选用子宫穴、气海穴、关元穴、双侧三阴交穴及子宫上两寸针刺,向会阴部放射,子宫及其上两寸加一组电针,选用连续波,每次30 min。后B超复查若顺利排出建议当日同房,若未排除则再行针灸1次,次日B超复查若仍未有效排除,则放弃本周期。
3 疗效评价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进行评估,具体分为无效:治疗后症状、B超检查均未出现明显改善;好转:未受孕,卵泡成熟排出;痊愈:卵泡发育成熟直径18~25 mm,持续时间>3个月经周期。临床疗效指数<33.3%视为无效,临床疗效指数在66.7%至33.3%之间视为有效,临床疗效指数≥66.7%视为显效,临床疗效指数≥90%视为痊愈。
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使用计数资料使用百分率(%)表示,应用卡方检验,以均值±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分析组间差异,若P<0.05则认为差异存统计学意义。
1 血清中性激素检查结果 本组研究结果显示,经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中FSH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血清中LH水平升高(P<0.05),且E2水平降低(P<0.05),见表1。
表1 血清中性激素检测结果
2 妊娠率对比 观察组妊娠10例,妊娠率为33.33 %,对照组妊娠4例,妊娠率为13.33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182,P=0.001)。
3 临床总疗效对比 观察组痊愈10例(33.33 %),好转17例(56.67 %),无效3例(10.0 %)。对照组痊愈3例(10.0 %),好转22例(73.33 %),无效5例(16.67 %),经卡方检验比较,两组临床总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910,P=0.086)。
4 中医证候积分 观察组治疗前中医症候积分为(22.31±3.27)分,治疗后降低至(14.28±1.23)分(t=12.589,P=0.000)。对照组治疗前中医症候积分为(21.38±4.38)分,治疗后降低至(13.27±2.83)分(t=8.518,P=0.000),经t检验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均无统计学差异(t治疗前=0.869,P=0.389;t治疗前=1.798,P=0.081)。
5 中医证候疗效调查结果 观察组痊愈3例(10.00 %),显效21例(70.00 %),有效3例(10.00 %),无效3例(10.00 %)。对照组痊愈1例(3.33 %),显效22例(73.33 %),有效3例(10.00 %),无效4例(13.34 %),经卡方检验比较,两组临床总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73,P=0.761)。
传统中医理论认为,补肾调周法是依照患者子宫内膜、卵巢生理周期变化情况并结合生殖轴理论创立的调整月经周期的方法[7]。有研究认为,排卵障碍不孕症的辨证应以重肾为首,中医认为治疗该病时,应以纠正肾虚为先[8]。后天性脾肾生化不足、先天性禀赋不足可能导致患者肾脏功能异常,若不及时纠正则可能导致患者出现肾虚[9]。肾主藏精、主生殖,传统中医理论常将肾功能与生殖功能密切相关,辨证治疗不孕症过程中,应始终贯穿肾虚等变化,故在治疗过程中,注重补肾。在治疗过程中,调周法是临床中最具有适应性的治疗方法,其具有诸多优势,如在基于正常月经周期进行调节并强调论治未病,具有系统性和整体性。采用调周法可系统的调治,并依照患者病情病变进行局部治疗。采用针刺治疗可有效激活脑内多巴胺系统,诱发FSH及LH等激素水平发生变化,促进卵泡破裂、排卵。不孕患者在排卵期采用针灸疗法进行干预,有效疏通经气,促使卵泡破裂,提高排卵率。
本组研究发现脾肾阳虚型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采用补肾调周法配合针灸治疗后,可发现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观察组血清中LH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且E2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妊娠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经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降低。采用补肾调周法结合针灸法可更有效的促进患者卵泡发育,促进卵泡排出。
[1] 张云霞.经阴道超声监测卵泡发育在不孕患者中的应用[J].陕西医学杂志,2016,45(8):1042-1043.
[2] 苗群英,王佩红,赵 莉,等.汉中市不孕症患者病因调查分析[J].陕西医学杂志,2016,45(8):1094-1096.
[3] 孙 婷, 许小凤.复发性流产的中医药现代研究进展[J].中医药导报, 2015,(12):97-99.
[4] 邢 玉, 刘艳霞, 佟 庆.中医药辨证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临床研究进展[J].环球中医药, 2016, 9(7): 887-891.
[5] 罗舒茜,沈莉丽,张晓甦.清利活化法论治宫腔黏连[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1):78-80.
[6] Mascarenhas M N, Cheung H, Mathers C D,etal. Measuring infertility in populations: constructing a standard definition for use with demographic and reproductive health surveys[J]. Population Health Metrics, 2012, 10(1):1-11.
[7] 刘颖华, 刘玲玲, 侯丽辉,等.补肾疏肝调周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40例[J].辽宁中医杂志, 2016,(7): 1436-1437.
[8] 应敏丽,徐旭群, 王佳曦. 中药调周法对卵巢储备功能下降患者性激素和卵巢动脉血流的影响[J].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6,(5): 58-60.
[9] 尤 虎.夏桂成教授“调周法”治疗月经病的处方用药经验[J].中医药导报, 2015,(22):14-16.
(收稿:2017-01-10)
*湖北省十堰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项目(16Y83)
不育,女性/中医药疗法 @补肾调周法 针灸
R271.14
A
10.3969/j.issn.1000-7369.2017.06.024
△通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