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腾+何连顺+米造吉+李斌水+马静+张仲良
摘 要:精氨酸作为人体的扮必需氨基酸,其功能性作用及药理作用逐渐被人们所重视,发酵法以其成本低、生产清洁等优势,成为当前精氨酸的主流生产方法。本文主要通过研究发酵过程中的OD、PH、补料、溶氧等过程的控制,实现精氨酸发酵水平的提高,实验发现在PH=7的条件下,一次补料,高溶氧有利于发酵的进行。
关键词:L-精氨酸;发酵;过程控制;优化
中图分类号:TQ9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7)09-0200-02
1 精氨酸简述
精氨酸是一种α氨基酸,具有调节血糖、保护肝脏、增强人体免疫力、延缓衰老、促进功能抗疲劳、促进伤口愈合的独特生理功能。精氨酸的制备方法有发酵法、化学合成法和蛋白质(如明胶)水解物经离子交换分离提取法,目前用发酵法较多,但不是高产酸率的品种。我国的发酵法生产水平更低,故当前国内精氨酸以动物蛋白为原料生产更有经济价值。国外如日本等发达国家基本都采用先进的发酵法,而国内的发酵方法尚处于研究阶段,故此,国内L-精氨酸的生产主要是抽提法。但是抽提法收到原料、环保等限制,具有明显的生产局限性。
2 优化设计
2.1 优化思路
发酵工艺的优化在发酵行业起到很大的作用,尤其是在发酵生产中,它是提高发酵指标的一项非常有用的技术手段。发酵工艺优化各因素之间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为了提高发酵生产水平,人们首先考虑的是菌种的选育或基因工程的构建。而实际上,发酵工艺的优化,包括生物反应器中的工程问题,也同样非常重要。发酵环境条件的优化是发酵过程中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最重要、最难掌握的技术指标。温度、pH值、溶氧、搅拌转速、氨离子、金属离子、营养物浓度等的优化控制,依据不同的发酵而有所不同。同时,微生物在生长的不同阶段、生产目的代谢产物的不同时期,对环境条件可能会有不同的要求。因此,应该在生物反应器内,使温度、pH值、溶氧、搅拌转速等不断变换,始终为其提供最佳的环境条件,本实验以溶氧和PH为主要内容进行验证。
2.2 检测方法
(1)仪器:722分光光度计,上海保兴生物设备有限公司 07-F28发酵罐30L,BR16012发酵罐70L(2)试剂与溶液:1)混合试剂:8-羟基喹啉5g加双乙酰水溶液2.5ml,用正丙醇定容至100ml;2)氫氧化钠溶液:(3/7)mol/l;3)精氨酸标品溶液:先配成1%的精氨酸标准溶液,临用时再稀释100倍。(3)样液的测定:取3根试管,分别吸取样品、精氨酸标品、和蒸馏水各0.5ml,分别加入3.5ml3/7N的氢氧化钠溶液,最后分别加入混合试剂1ml摇匀后,在水浴锅30℃水浴20分钟。用722分光光度计在520nm处检测吸光度。(4)数据处理与计算:精氨酸含量=-×稀释倍数。
3 溶氧控制优化过程与讨论
3.1 第一次实验方案及结论分析
3.1.1 过程控制方案
溶氧控制:发酵罐溶氧控制在15%~25%,当溶氧低于15%后,开始调整转速,每次10r。补料控制:采用流加方式补料,根据溶氧回升情况确定补料起始时间。控制过程中,在发酵周期26h左右,溶氧开始回升,溶氧超过35,开始补料。分20次补完。前十次每小时补料一次,每次100ml;后十次每两小时补料一次,每次100ml。补糖控制:发酵罐初始糖为8%,在培养过程通过测验样来确定补糖时间与补糖量。中间控制残糖为2.5-2.0%。计算补糖量时,以3%目标含量为基准。当残糖过低时,一次性补糖至残糖2.0%。PH控制:接种前调节PH为7.00。培养过程中PH下降过,这时向罐内通氨水控制PH7.00。发酵罐发酵过程中,PH根据OD生长情况调整:
3.1.2 分析与总结
DO回升时间提前,前期补料后溶氧无变化,精氨酸积累高峰48~54h,还原糖浓度偏高时生长情况好于还原糖浓度低时,泡沫难控制,消泡后溶氧下降幅度超过15%。
3.2 第二次实验方案及结论分析
3.2.1 过程控制方案
在实验一的基础上,根据结果,进一步调整过程PH控制方案。
以下为两批次的实验数据(二-三),见表2-3所示。
3.2.2 分析与总结
通过对上面的数据进行分析,更改PH后对精氨酸菌种生长影响不明显,产酸有增快趋势,残糖控制不稳定,波动范围比较大,提高还原糖水平后无不良影响。
4 总结
4.1 工艺优化结论
在PH全过程控制7时,适宜精氨酸发酵,高溶氧控制有利于发酵进行,一次性补料方式相较于多次过程补料方式有利于发酵水平提高。
4.2 实验的不足之处和展望
本课题对不同控制条件下精氨酸发酵过程进行研究,对结果进行分析测定,用于精氨酸发酵放大生产的指导,但实验整体存在着很大的不足。由于时间仓促,实验组数太少,不能完整反应各个条件下的发酵过程。未能对温度等控制参数进行试验验证。未对菌种选育、放大进行研究。没能对不同发酵菌种的影响进行分析验证。显色法检测精氨酸含量,存在一定的误差,对结果分析可能造成偏差。
参考文献
[1]张义萍.L-精氨酸产生菌的选育及其发酵条件的优化[D].江南大学,2006.
[2]王霞,陶文沂,孙志浩,许正宏.L-精氨酸发酵研究进展[J].工业微生物,2000(4):50-54.
[3]孙莹,L-精氨酸生产发酵条件研究[D].陕西科技大学,2007.
[4]许虹,窦文芳,许泓瑜,等.不同供氧水平对L-精氨酸分批发酵过程的影响[J].化工学报,2008(9):2296-2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