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展示应用新常态

2017-06-27 12:20Tony
信息化视听 2017年6期
关键词:莫高窟文物数字化

Tony

我曾有幸参观过一次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说实话,参观体验并不好。

乌央乌央的参观人群就跟门票不要钱似的,嘈杂的声音遮盖掉导游的讲解就跟进了菜市场似的,随人潮参观浏览就跟坐地铁排队进站似的。在这种状态之下,不要说享受历史人文熏陶,就连基本的靠近展览物品(如铜车马)仔细欣赏都无法做到,想要拍照留作纪念,满屏都是陌生的人脸。

秦始皇兵马俑数字博物馆的上线,大概不能从根本上分流参观人群,改善游览体验,但也为很多不能到现场的人提供了一个非常不错的参观浏览途径。所谓“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在家就能体会到秦始皇兵马俑作为世界八大奇迹之一的壮阔和神秘。而采用了矩阵全景技术制作的超高精度图片,更是为目前广泛应用的投影机、拼接墙等大屏显示及创意应用提供了最好的素材——窃以为,等到下次的某次展会,一定会被企业拿来作为内容展示,并成为吸睛的亮点。

当然,“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将秦始皇兵马俑以高精度数字形式呈现的做法对于普通观众而言固然称得上惊艳,但对于见惯了“大场面”的专业AV行业人士来说,这大概只能算“小儿科”了,最基本的图像内容只能算是内容创意展示的雏形和初级阶段。

实际上,早在2012年7月,在香港就举办了大型秦兵马俑展览——一统天下:秦始皇帝的永恒国度。展览借助32台投影机以无缝拼接融合,在22米长的浮幕上作 IMAX高清投影播放,再现项羽火烧俑坑及兵马俑被发现出土的经过。通过把秦始皇帝陵及兵马俑坑的影像投影在巨型环回悬浮幕上,令观众恍如空中飞翔,飞越秦岭、骊山和秦始皇陵,重塑秦国完整的历史进程。

这已经远远走在了“200亿像素”的前面。可以说,专业AV在展览展示行业多年耕耘,已经表现出非常高超且成熟的创意技巧和技术支撑,套用新聞联播里的一个高频词,展览展示应用已经进入了“新常态”阶段,具体我们大致可以从保护、还原、互动、科技等几个关键词着手来看。

文物保护,AV在行动

几千年的人类历史长河,为我们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物质文化遗产。但是,它们同样也在时间的侵蚀中,不断退化甚至消失。

以敦煌莫高窟为例,在自然因素作用和人为的破坏之下,莫高窟的彩塑和壁画正遭受着各种“病痛”,加上现在旅游业的兴盛,每天巨大的客流量导致窟内二氧化碳增高、温度湿度上升,给原本脆弱的彩塑和壁画造成进一步破坏。而且这种情况不仅存在于敦煌,云冈石窟、西斯廷教堂、金字塔等全世界范围内的历史遗珍都遭遇着同样的困境。

据悉,敦煌220窟建于唐贞观16年(公元642年),是初唐时期佛教艺术的代表作。出于文物保护考虑,在敦煌原址,这一洞窟很少对公众开放。数字展示中心选址在莫高窟保护区域15公里外,包括游客接待大厅、数字多媒体陈列区、数字影院、球幕影院等。技术人员把220窟内激光扫描数据及7,000多张实景拍摄的高清照片,以虚拟实境技术作后期加工,制成2D和3D动画,让观众于360°环回投影环境内,以1:1比例观赏窟内佛龛、壁画等艺术珍品。

与此同时,数字中心还对莫高窟进行VR虚拟漫游——把洞窟在一个或者多个视点上全景式360°漫游拍摄,全方位记录洞窟所有信息,包括天花和地面,将虚拟漫游技术及三维测量重建技术结合进来,实现了洞窟的逼真再现。

这也是莫高窟积极推进文物数字化的一个成果。敦煌研究院一直致力于对各个洞窟进行数字化记录保存。微软亚洲研究院专门为莫高窟拍摄定制的十亿级像素“飞天号”数字相机,通过自动拼接功能和焦点合成技术,仅用一幅照片就可拍摄一个完整的中型佛龛,实现高精度的色彩逼真的数字壁画采集、存储及处理。

在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的今天,数字化和AV技术为保护文物并将其发扬光大提供了解决之道。通过数字化扫描、记录,再用投影、声光等AV技术还原的方式解决文物保育的难题,正在得到广泛的应用。

甚至可以说,敦煌的数字化工程,已经远远超出了对文物本身的保护,它将整个环境和自然都考虑在内,通过数字化技术达到对莫高窟的保护与利用,解决保护和利用的矛盾。多年后,也许物质的莫高窟已在岁月的风沙中日渐磨损,而数字的莫高窟却将以生动的形态延缓这些珍贵遗迹消逝的脚步,让这些精美绝伦的壁画以数字化的形态永葆青春。

还原历史,让文物“活”起来

讲到还原,很多人可能首先就会想到圆明园。作为中国园林的瑰宝,圆明园在1860年遭英法联军焚毁,成为中华民族永远的痛和耻辱,能将圆明园的场景还原就成了无数人心中的梦想。实体还原就先甭想了,以数字的方式,尤其是虚拟现实的方式进行还原是可行的,可以让大家饱览中华第一园林的风采。

目前,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郭黛教授团队已经完成了所有能够采集到详实信息的圆明园景区的数字化复原工作,精准数字复原景区达全园总量的60%。据悉,为了实现数字圆明园研究成果的应用转化,清华大学团队和圆明园管理处共同承担了2013年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现辉煌——数字圆明园研究及文化旅游应用示范”项目。80余位专业人员,15年专注于遗产保护,10,000余件历史档案,4,000幅复原设计图纸,2,000座数字建筑模型,6段历史分期中的120组时空单元,终于让圆明园这座“万园之园”跨越了310年的时光,再次展现在大家面前。

的确如此,经过漫长的历史时期,一些历史人文遗产往往都遭到严重破坏,一些古建筑也逐渐陈旧腐蚀,甚至已经永远消失在历史长河中。如果重建不仅耗资巨大,而且需要很长的时间。因此,以虚拟现实技术再现昔日本色,既能够完整表现古迹的真实面目,又可以节约成本,节省时间。文物古迹的数字复原,不仅为文物保护提供了有效的数字存档,而且使城市形象、旅游资源宣传信息量扩大,显示不再单一,满足了多方面的需求。

目前,虚拟现实技术用于展览展示,用于古建筑方面的制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功,故宫博物院大型虚拟现实作品——《紫禁城天子的宫殿》、聊城古城的数字复原、清华大学国家光盘工程研究中心所作布达拉宫、莫高窟VR虚拟漫游等,都是非常优秀的成果。

以2016年年初开始运行的“数字故宫”为例,对于那些宫殿建筑中小巧雅致的室内空间,年代久远难以展出的文物珍品,通过“数字之门”拉近与公众的距离,让大家走进“数字建筑”,与近600年古老而神秘的故宫亲密交互,让观众在数字世界里与故宫亲密互动。

由于珍贵书画藏品保存和展出的特殊要求,一些珍品能够呈现在观众面前的机会十分有限。正如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所说,按规定,一些极其珍贵的古书画面世一次就得“藏入深闺”三年不得见人。而数字长卷的推出,正可弥补这一缺憾:高清的文物影像、專业的学术资料、丰富的媒体内容和创新的交互设计,让观众随时随地可以欣赏、探究种种精妙之处。

还原之外,生动、让文物“活”起来,也是数字化在展览展示应用中所极力追求的。这其中最为人所津津乐道的,就是上海世博会期间中国馆展示的“活”的《清明上河图》。

会“动”的《清明上河图》是当年中国馆的一大亮点。该展项以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为蓝本制作,高6.3米、长130余米,约是原图的30倍,以12台电影级别的投影机同时工作,投射的整个活动画面以4分钟为一个周期,展现城市的昼夜风景,其中白天出现人物691名,夜晚出现人物377名。

会“动”的《清明上河图》具备很多新亮点:在原作中,有一艘大船正要穿越虹桥的拱洞,船夫一脸严肃、行人探头张望,但船究竟过桥了没有?新作给出答案:船夫们有的用竹竿撑岸,有的用长竿钩住桥梁借力,有的用麻绳挽住船帮,还有几人忙着放下桅杆以便船只通过……终于,在一番紧张的忙碌后,大船晃晃悠悠地通过了虹桥。至于夜晚的城市是怎样的风景,动态的《清明上河图》也进行了大胆想象。

交互、沉浸式体验

2016年信息化视听行业年度十大热词之一——《知音号》项目也是将“活”演绎到了极致。今年的4月26日,《知音号》全球盛大公演,以上世纪初大汉口的商业文化为故事背景,从五福旅游码头露天部分拉开序幕,随后邀请观众登上大型轮船,分层移步观看触及心灵的武汉故事。

三层各具特色的船体空间,灯火通明的主甲板餐厅,浮沉晃动的近百间客房——其中二层舱室内住着充满故事色彩的旧时人物。游客可以随意进入房间,寻找及感受昔日重来的流动风景——千年古城,容纳多少悲欢离合,船在漂,人在漂,故事在漂……时过境迁,物换星移,知音号划过岁月的长河,船上的每个角落都发生过、发生着或即将发生不可预知的故事,而观众就是故事的一部分。

在动态《清明上河图》130余米幕廊前,观众在不同的地点还可以感受到流水声、吆喝声、牛马叫声狗吠声驼铃声、孩童的打闹声……仿佛置身于900年前北宋热闹的集市里,成为其中一员。

在“一统天下:秦始皇帝的永恒国度”不少展区也添加了与观众的互动元素。在“发现地下王国”中观众可见到自己与兵马俑一同出现在荧幕上,并与它们进行交流,而“兵俑工房”中,观众可以手触屏幕为兵俑重新上色。

在展览展示应用中目前还流行起一种互动墙的解决方案,操作屏幕上的动物、花草等元素,通过上色、签名等编辑,可以“跃然”显示到前方大屏幕上。成为吸引观众,与观众互动的重要体验元素,应用场景广泛。

有时候,参观博物馆看到一件十分珍贵的文物,远远的在玻璃里面陈列,外侧还有栏杆阻隔,观众始终有一种“雾里看花、意犹未尽”的感觉,无法真正做到和文物零距离接触。二维码+3D立体交互展示就可以弥补这个不足。这也是比较简单基本的交互形式。

鬼斧神工,科技的力量

近来,随着数字技术和运用方式的进一步发展成熟,多媒体展示技术已经在博物馆陈列展览中不断渗透,采用声、光、电等多媒体技术和自动控制手段,把幻影成像、实时人景合成、虚拟、激光、三维动态成像乃至VR、AR、全息技术等高新技术结合传统的展示内容,合成脚本,产生全新的展示效果,增加了展示的可看性和参与性。同时,网络的普及和技术实现的定制化、个性化也极大程度上拓宽展览展示的外延。实体展示网络化、远程化的同时,完全虚拟的展示主题也在相继出现。

例如,隶属于加拿大文明博物馆的加拿大虚拟博物馆,是加拿大的一个拥有500个虚拟展品的在线博物馆,用户可以在网上探索有关于加拿大的历史、文化、科学和艺术方面的知识。馆内有虚拟展览、教育资源和90万幅图像,都是英、法双语,馆内展出的内容由加拿大各大博物馆共同提供,由加拿大历史博物馆管理。

这一思路,似乎给了展览展示更大的发展想象空间。

有数据统计,“虚拟景区”在中国的日平均搜索量是12,200次,这无疑可以为展示实体带来更多的来自互联网的游客。

数字化文物意义深远,为文物保护工作以及文物展出方式开辟了新途径。谷歌对全球的博物馆进行高清扫描的工作早已着手进行,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那些曾经岌岌可危的文物都将实现全面数字化保存。这不仅能够永久保存文物信息,同时也为文物真实再现提供了基础。

总结

“在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这个主要矛盾,将贯穿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保持了平稳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各界对高品质创意服务的需求持续快速增长,这为以展览展示为代表的文化娱乐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提供了广阔发展空间。据统计,我国有博物馆超过5,000家,每年举办20,000余展览,年接待观众人次超过6亿。这无疑是一项具有强大吸金能力的产业。

无论展览展示的内容或技术实现怎么变,人们对于展览展示项目的参观这一核心需求并不会发生根本改变,技术可以改变的是参观方式和信息的表达、沟通、传递方式,也包括展览展示的经营、管理方式。以技术手段为基础,以数字化、信息化为主导的展览展示应用,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将体现出我们所探讨的保护、还原、交互等特性,进入“新常态”发展阶段。

猜你喜欢
莫高窟文物数字化
文物的栖息之地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文物的逝去
文物超有料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莫高窟,走过千年
莫高窟第245窟主尊定名考
莫高窟第445窟的造像组合与功能
数字化制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