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维峰
打造一座充满发展活力的生态经济先行城市,乔新江在为之努力着,信阳人民也在为之努力着
5月19日,由中国报业协会、信阳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共信阳市委宣传部、信阳日报传媒集团、信阳市旅游局承办的,以“红色老区、绿色茶都、生态信阳”为主题的中国报旅融合发展信阳峰会在信阳召开,来自国内部分中央、地方媒体报社的百余名社长、总编及资深媒体人参加了启动仪式。
信阳市委书记乔新江在峰会启动仪式上围绕“一、信阳好在山清水秀,宜居宜游;二、信阳好在红绿相映,相得益彰;三、信阳好在古洋相伴,厚重闻名;四、信阳好在茶香菜美,别有风味;五、信阳好在区位优越,前景美好;六、信阳好在民风淳朴,好人集聚”六个方面,向与会嘉宾介绍了信阳的具体情况,让人们认识到了一个既拥有深厚历史底蕴,也拥有无限发展活力的信阳。
为寻求信阳的进一步发展,乔新江在充分把握信阳的历史、人文、地理以及经济等各方面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把城市轻轻放在山水之间”的发展理念,围绕发展旅游、扶贫致富、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几大主题,整合境内各项发展资源,形成合力,致力于把信阳打造山水之城、毛尖之都、魅力之市。
整合各方优势,推进生态发展
中国之中,区位交通优越。信阳市位于鄂豫皖三省交界处,处于武汉经济圈、皖江城市带、中原经济区的结合部和国务院《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中的京广、京九“两纵”经济带的腹地,东中部人口密集区的中间位置。同时也是我国东西、南北的十字交汇之处,不仅是江淮河汉之间的战略要地,也是重要的交通枢纽。
乔新江认为,信阳的发展要充分发挥优越区位和便捷交通的优势。“十三五”时期,信阳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着力构建区域性中心城市和全国有影响力的交通、信息和物流枢纽,充分利用信阳市的区位优势,积极融入“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增强加快发展的动力,帶动整个信阳的快速优质发展。
据悉,目前信阳境内不仅有四条铁路和三条高速公路,还有淮河水运,以及明港机场和已经列入国家规划的潢川县机场,所以信阳是公路、铁路、水运、航空加上管道运输,“五位一体”的运输方式都在信阳体现出来。便捷的交通和区位优势让信阳的发展具有无限的潜力。
根亲文化,历史人文丰厚。文化是历史的馈赠,乔新江认为信阳的发展必须充分发掘出文化的特色,打造出信阳的独特魅力。
信阳历史悠久,文化厚重,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西周时期,信阳是申伯的封邑地,秦时设义阳乡,北宋改称信阳。位于三省交界处的信阳不仅兼具豫韵楚风,融合细腻浪漫的楚文化与粗犷大气的中原文化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淮河文化;而且也是中国汉姓的重要根源地,当今汉姓100个大姓中,就有黄、赖、罗、蒋等13个源于信阳或有一支源头在信阳,因此常有一些远走广东、福建等地甚至海外的南迁先民的后裔子孙回到信阳寻根问祖,形成了特色的根亲文化。
同时,信阳也是土地革命时期仅次于中央苏区的第二大革命根据地,是鄂豫皖苏区首府所在地,是红军摇篮、将军故乡,革命战争时期,培育出了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和红四方面军等多支红军主力部队。许世友、李德生、郑维山等百余名信阳籍将军从这里走向全国。红色文化成为信阳的又一特色,是中央确定的全国十二个重点红色旅游景区之一。
基于这些文化特色,信阳市不断挖掘根亲文化和红色文化,建设根亲文化和红色文化研究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工作机制,扩大信阳对外开放、提高对外知名度,增强招商引资的能力,推进信阳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青山绿水,生态环境优良。“山绕绿城城砌玉,城裹碧水水飞虹”是信阳的真实写照,地处我国南北地理分界线、南北气候过渡带的信阳具有优越的气候条件,也造就了其青山绿水的良好生态,被誉为“北国江南”“江南北国”。
乔新江认为,经济的发展不能以生态环境的牺牲为代价,要在精心呵护青山绿水的前提下,发展绿色经济,致力于生态富民。信阳全市森林覆盖率36.11%,境内有530多种野生动物和2000多种植物,居全省之冠,这些都是信阳市发展的良好资本。在城市规划中,乔新江坚持“把城市轻轻地放在山水之间”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念,注重体现“山”的特点、发挥“水”的优势,倾力打造以大别山生态区、沿淮生态走廊、生态经济先行区为主的“一山一水一区”绿色生态屏障,把信阳市打造成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市。再加上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和优越的自然条件,为信阳赢得了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生态建设示范市等荣誉,还连续八届蝉联“中国十佳宜居城市”,连续五年荣获“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让信阳成为一个大家非常愿意来、来了就会留下深刻印象的好地方。
基于良好的生态发展,信阳突出“原生态”的特点,发展农业生态园,打造信阳的区域农业格局,引领美丽乡村建设,至今已建成2个国家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3个国家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点,11个村落入选河南省“美丽乡村”创建试点,5个村落进入了河南省特色旅游村名录,19个村落进入中国传统古村落名录,2个村落为中国最美休闲乡村,信阳生态发展成就斐然。
茶香飘远,特色品牌闻名。好山好水育好茶,信阳是著名的绿茶之乡,对信阳毛尖茶有着深厚情感的乔新江对信阳茶产业的发展做了更为细致的规划:以中国毛尖之都的命名为起点,把握一带一路战略的政策东风,发挥资源优势,丰富产品种类,打造特色文化,提升产业综合实力,全面推进茶产业的发展。
信仰的茶文化历史悠久,考古发现表明2000多年前这里已经开始人工栽培和生产茶叶。早在唐代,信阳茶叶声望已炙。陆羽《茶经》有述:“淮南以光州上,义阳郡、舒州次。”唐《地理志》载:“义阳土贡品有茶。”宋苏轼曾赞曰:“淮南茶,信阳第一。”
著名的“信阳毛尖”和“信阳红”红茶都出自这里。“信阳毛尖”被誉为绿茶之王,曾获得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国家优质食品银质奖、全国茶叶博览会金奖、中国昆明世界博览会茶叶金奖等奖项,驰名中外。“信阳毛尖”茶。作为主产地的信阳浉河区2004年被国家林业总局命名为“中国茶叶之乡”。置身信阳,茶园遍布,茶叶飘香。目前,信阳人民正在充分发掘茶优势,发展茶文化,倾力打造中国茶都。
以茶为核心,发展茶文化,从1992年开始信阳茶文化节已成功举办了24届,成为信阳发展的独特品牌,来自五湖四海的商家游人在这里以节会友、共享商机、共谋发展,让这座因茶而兴、因茶而名、因茶而荣的城市在新的发展时期焕发出新的活力。
以文化为引领,推进“文旅”结合
山美水美,茶香菜香,优越的自然生态条件和丰厚的历史人文资源成为信阳市生态发展的优势所在。“把城市轻轻放在山水之间”是乔新江的浪漫规划,乔新江说,长期以来,信阳始终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牢牢把生态优先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同时,首先把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放在第一位,完善防止監管机制,持续改善和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把生态理念融入城市规划和建设的整个过程当中,真正实现“把城市轻轻地放在山水之间”。
基于生态发展的大目标,信阳市重点打造生态旅游产业。乔新江说,虽然5A级景区确实是信阳的短处,单个景点的力量太薄弱。但信阳市目前正在做景区整合,联手打造5A级景区,探寻信阳发展的新路径。在规划景区发展时,重点突出“三个板块”:西部板块涵盖鸡公山、罗山县南部山区,建设国际山地度假旅游目的地,成为引领大别山山地度假带的龙头;中部板块涵盖新县全境和光山县南部丘陵地区,培育集山地生态、红色文化、山乡风情于一体的国内一流山地休闲度假区;东部板块涵盖商城县东南部山区、固始县南部山区,形成国家山地度假集聚区。
在推动生态旅游发展的过程中,信阳市不仅注重资源的整合,同时也注意品牌的打造,推动“文旅”融合,将当地丰富多样的生态文化、红色文化、乡村文化、佛教文化、建筑文化等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旅游业深度融合,成为信阳旅游注入持久动力,打造信阳市旅游发展的独特魅力。
重点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突出豫楚文化、红色文化、生态文化等特色,融山水生态理念于城市建设之中,整合文化资源,建设城市文化地标,打造区域文化旅游中心城市;二是立足“山、水、茶、红、泉、寺、根”等特色资源,扶持建设了一批红色小镇、茶乡商镇和文化产业园区;三是加强对古村落、古民居、古街古镇古树的抢救性保护,特别是对古村落的连片保护与开发,使之成为乡村旅游的卖点。
截止2016年底,信阳市规模以上的旅游村(点)125个,农家乐片区10个,规模以上休闲农庄150个,农家乐2500多家,约有5万人从事乡村旅游点和“农家乐”的经营活动,带动农村剩余劳动力3.8万人,人均年收入达到2万元,占总收入的60%以上。其中,有1.7万人参与旅游经营脱贫,占全市脱贫人口的20%。
“把城市轻轻放在山水之间”是信阳市的发展理念,也是乔新江书记的发展梦想。充分发掘信阳市的各项优势和潜力,进一步提升信阳对外开放水平,拓展对外发展空间,带动经济发展,打造一座充满发展活力的生态经济先行城市,乔新江在为之努力着,信阳人民也在为之努力着。
责任编辑 陈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