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亦弛
这几天,外公外婆家的老房子要拆迁了,这本是一件好事,可是我却高兴不起来,因为我的童年是在那儿度过的。
今天,我要故地重游,去回忆我美好的童年。爸爸开车带我来到了那条熟悉的小街,因为拆迁,临街的店家和住户都搬走了,以前十分热闹的街巷变得有些冷清。走进小巷,还是原来的石板小路,还是原来的斑驳墙壁,只是路边长了许多野草,看着有些荒芜。顺着小巷走一段路,就看到一扇贴着“福”字的木门嵌在灰蒙蒙的墙上。这门里头,就是外公外婆曾经的家了。
门被上了锁,还贴着封条,我们进不去。可我真想进去看看呀——那个大家一起吃饭的大饭桌是否还在?楼梯旁我的涂鸦还依稀可辨吗?二楼的大柜子还可以躲猫猫吗?卧室里的那把摇椅还会吱呀摇晃吗?
浮想间,我们继续往前走,眼前的一切都那么的熟悉。小巷的尽头,一转弯便豁然开朗,那是一个宽敞的后院。走进去,一丛爬山虎映入眼帘,虽然生机勃勃,却将后院衬托得更加荒凉。“这……”我惊讶得说不出话来。现在这里已经被拆得不成样了,就连那个小房子也成了一片废墟。看到这里,我感到非常伤心。
记得以前,我和妹妹经常来后院玩,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是我们快乐的源泉。外公的三轮车就停在那边。我还记得后院那个小房子是邻居奶奶烧饭的地方。哦!门口的那个小石墩,外婆家的小猫咪总喜欢卧在那里打盹。那时候,猫咪一边眯着眼睛打盹,一边看我和妹妹还有邻居的小伙伴在这后院玩耍,可一转眼……
為什么都变了呢?为什么我的童年“百草园”要消失呢?为什么时间流逝得这么快?为什么?
点评
跟随小作者的脚步,我们去小作者外公外婆的老房子走了一遭。“热闹的街巷”变得“冷清”,“路边长了许多野草”“灰蒙蒙的墙”……眼前的荒芜与内心的难过相呼应。小作者在老房子门前一连几个问句,充满了感伤,流露出小作者对老房子的不舍。习作结尾的一段回忆把我们拉回到小作者快乐的童年,几个“为什么”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了小作者的难过。
(武丽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