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韦曦
电影有故事片和纪录片,但将两者结合的情况却十分罕见。本月20日上映的国产电影《冈仁波齐》正是用拍摄纪录片的方式拍了一部故事片,导演张杨用长达两年时间,讲了一个“真实的”藏族村民朝圣的故事。这部豆瓣评分7.8的艺术片迎来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一方面认为“在两小时中感受心灵的洗涤”,另一方面也有不少“晦涩生硬不真实”的评论。“叫好不叫座”,似乎又是一次艺术片面临的挑战。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张杨(上图)谈起了拍摄艺术类电影的思路和情怀。
在虚构中寻找真实
环球时报:请问如何理解“用纪录片拍摄的剧情片”?
张杨:这部电影是有预设剧情的,所以它不是纪录片。电影的拍摄手法都是摆拍,所有的镜头都是按电影的方式拍摄。其实所有的事件都是真实发生的,演员也全部都是素人演员,我们只是在大量镜头中捕捉细节后,用电影的手法将其表现出来。
其实就算是拍摄纪录片,一样需要做裁剪、做筛选,当镜头放在那里时就有了表演的成分。我无非是用这样的方法,尽量还原一种真实的状态。
环球时报:《冈仁波齐》的演员们都是非专业演员,他们在面对镜头时,会不会刻意去表现自己更好的一面,掩盖自己的缺点?
张杨:会的,而且这是常常会出现在纪录片中的问题。但是我们这部电影不是纪录片,所有的东西都是设计好的。有些情节可能本来就不是当时发生的,或者是发生在其他人身上,我们需要的是演员用表演去表现出真实感。
追求多样的题材
环球时报:《冈仁波齐》首映时,排片率并不是很好。您认为近几年纪录片或艺术片在国内的空间是否有所拓宽?
张杨:对于这部电影,我们的预期是很小的。这两年的纪录片相对来说,不管是排片还是票房,都比较低,所以其实我们也没有对这部电影抱太大期望。不过,经过发行公司的努力,这部电影的口碑也不错,确实在观众中引起了一定的反响,这本身也挺超乎我们的预料。
环球时报:最近观众经常讨论的好莱坞大片,像《加勒比海盗5》《变形金刚5》等,口碑都不是很好。您认为中国观众是不是已经对大片有一种疲倦感,开始寻求题材更宽泛的电影?
张杨:观众的需求一定是多样的,并不是单一的。但我们的电影市场所提供的东西太单一,确实缺少好电影。其实观众都不傻,他们要看好电影,只是市场上缺少真正能满足他们需求的电影,所以一旦出现一两个好作品,观众一定会去追这样的好片。
环球时报:像您这样的艺术片导演,有没有自己想拍一种电影,但还是需要市场来提供支持的情况?
张杨:在艺术片导演的概念中,就算拍的一部电影赔了,导演一样还是得接着做喜欢的艺术片,不能因此就去拍
商业片,还是得有自己的坚持。我们在拍电影的时候,也不断在“电影”这个概念中去寻找新的可能性,也可以说是一种不断寻求自我突破的方式。当然我相信,还是有一些有情怀的投资人,他们希望看到不一样的电影。
作为导演,进行宣传、接受采访等等都是必须完成的工作。对导演来说,最幸福的时候当然是创作的过程,但是在拍完电影准备上映时,还是要配合投资公司去做电影的发行。有时候,电影已经摆在那里,我就不愿意说那么多了,有电影已经足够。
国内外关注点不同
环球时报:西藏是很多人都感兴趣的地方。但有些人说,这个电影只是靠“卖西藏”,您怎么看待这种评论?
张杨:我认为,这部电影更多还是我个人对西藏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包括这片地域的文化和宗教。我对这里的事物,是抱着非常客观,同时又非常尊重的想法去表现。我相信,我的电影和其他很多表现西藏的电影是不一样的,这种“不一样”观众是能从影片中看出来的。
环球时报:这部片子在国内上映之前,已经在一些欧洲国家上映过,当时外国观众给了您什么样的反馈?
张杨:无论是在鹿特丹电影节、美国的西雅图电影节,还是多伦多电影节,这个电影的反馈一直非常好。我们也认为,来参加电影节的这部分观众,一般都是会欣赏艺术电影的观众,他们对电影的诉求和标准还是非常高的。美国的一些主流媒体也对这部电影评价非常高。
环球时报:国外的反馈跟国内会有不一样的关注点吗?
张杨:我觉得都差不多。从电影的角度来说,国内观众可能对地域、对西藏了解更多一点,分析得更深入一些。但是国外观众的评价更多的还是关于电影本身,首先看到的还是这个电影作品,他们更多地会从电影艺术的角度去评论它。
环球时报:现在很多艺术类电影在国内上映前,都会去国外的电影节做一些展映。是不是艺术电影“被逼无奈”需要“出国镀金”,回来之后知名度才会好一些?
张杨:这是全世界艺术类电影的一个规律。电影节是一个重要的平台,它不光是一个展映的平台,同时也是一个买卖的平台,一个发行的平台。艺术电影得到的投资不多,但它在全世界各种电影节里走过一两年,通过展映,通过买卖海外版权,有些甚至能收回成本。很多艺术品,它们的目标不是要在市场获得多少回报。这种情况不光是在中国,其他国家的艺术类电影都要走这样一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