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晨光 马红苍
摘要:建筑项目施工安全管理是建筑项目顺利完成的重点环节,是实现建筑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题中之义。对此,必须从业务流程优化的视角,分析当前建筑项目施工安全管理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坚持实事求是、创新发展的原则,提出卓有成效的安全管理策略,以促进建筑项目施工现场的优化和改进。
关键词:业务流程优化;建筑项目施工;安全管理;问题;对策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建筑行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并成为了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点。建筑施工,安全第一。在以人为本实已深入人心的当下,建筑项目安全管理是重点。然而,在对一些建筑项目施工安全管理进行调研时发现,仍然存在一些安全隐患,甚至出现诸如房屋坍塌的事故,造成较大的人员伤亡。对此,为了实现建筑企业的利益最大化和伤亡最小化,需要从根源出发,找出建筑项目施工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并从业务流程优化的视角出发,对施工安全管理进行业务重组和完善,从根本上避免安全风险隐患和解决事故的发生,才能确保建筑企业友好又快发展,实现居民“住者有其房,住者有好房”的梦想。
1.当前建筑项目施工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审视
建筑项目施工环节的安全管理是建筑项目全周期管理中的“重头戏”,必须要抓好、抓实、抓细,但是,在实际情况中,由于主客观方面的原因,仍然存在诸多问题。
1.1建筑工程施工队伍的整体水平问题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生产力诸要素中最为重要的要素。建筑施工是人的工作,需要施工人员具有丰富的经验和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然而,我国建设施工队伍整体水平较低却是不争的事实。调查发展,施工人员多以缺乏教育的农民工为主,不仅缺乏专业的施工知识,同时,施工安全意识的缺乏也是施工人员存在的主要问题,大大增加了事故发生的隐患。此外,建筑施工使用较多新技术设备,由于施工人员使用中的不当甚至不会,也造成安全施工隐患。
1.2材料质量问题
在一些建筑项目施工中,一些建筑企业为了减少建筑开支成本,或者存在腐败行为,就会存在偷工减料的情况,这是不正当的节省成本的方式,不符合标准的建筑材料的使用,再加上施工技术上的不过关,加大了建筑项目施工安全管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假使偷工减料发生在建筑结构的承重部位,比如承重墙、楼面等,发生事故的危险性不言而喻。
1.3安全监督机制有待完善
有效的施工安全监督机制是确保建筑项目安全管理的关键。这就需要建设一支专业性强、责任感强、服务意识强的安全监督队伍和一套卓有成效的安全监督管理机制。然而,在对一些建筑企业安全管理进行调查时发现,较多单位对安全监督不够重视,没有专门性的安全监督部门,虽然确定了安全监督制度,但只是为了应付相关部门的检查,没有得到真正的实施,形同摆设。如此安全监督机制,无形中加大了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
2.业务流程优化视角下建筑项目施工安全管理的对策
业务流程优化即是对打破甚至破除原有的工作流程,在可持续发展、创新发展的角度下重新建构一套业务流程。在对建筑项目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时发现,存在施工队伍整体水平、建筑材料质量以及安全监督管理机制等问题,需要嵌入业务流程优化的理念,进行工作流程的重构,才能确保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实现。
2.1从业务流程优化的视角来提高施工队伍的整体素质
建筑项目施工安全管理的危险系数与施工队伍的整体素质成反比例。施工队伍整体素质越高,施工危险系数越小。从业务流程优化的视角来看,就是要优化对施工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包括安全意识培训、施工专业技术培训和安全素质的培训等等。
2.2从业务流程优化的视角来加强建筑材料监管
针对建筑材料质量问题引发的安全生产事故隐患,要加大对腐败领域的打击力度,强化纪委监督检查,避免腐败问题滋生。同时,在建筑材料选用问题上,要加大对建筑材料产品合格证、生产许可证和质量检测报告证明情况等内容的检查,确保建筑材料的“保质保量”。同时,在材料采购上,要实施责任落实制度,形成“谁采购、谁负责”的管理理念,一旦在建筑材料运用中存在质量问题,该停用的就停用,该更换的就更换,要及时到位,否则,就追求责任,从而在建筑材料监管上形成“政府方监管、采购方负全责、使用方监督”的监管机制。
2.3从业务流程优化的视角来完善施工安全监督机制
俗话说:“没有规则,不成方圆。”安全监督制度机制的形成对于安全生产意义重大。对此,在流程优化上,要加大安全监督员的权利,使其具有一票否决权。同时,政府應该在大型建筑项目施工过程中进驻安全监督员,确保监督人员定期进行监督,对施工现场进行勘察,不让次品在施工现场出现,一旦发现不合格的建筑产品或者不合规范的施工程序,要及时制止和整改。此外,在建筑项目施工安全管理制度建设方面,要做好建章立制工作,并确保制度的及时落实和可行性,并要求工作人员严格按照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进行,确保施工中的“安全第一”。
3.结语
总之,建筑项目施工安全管理重于泰山,必须本着对社会负责、对消费者负责的态度来强化安全管理工作,这就需要从业务流程优化的视角,通过施工队伍建设、优质人才的引进;加大对建筑材料的监督管理,选用优质环保、耐用坚固的建筑材料;完善监督管理机制,落实安全生产的责任,构建一整套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来保护建筑企业在社会上的声誉和经济上的利益,最大限度地避免施工安全施工的发生,唯有如此,才能实现建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