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厚而平

2017-06-26 22:39陈蓉
知识窗 2017年6期
关键词:宰相家族土地

陈蓉

《管子·形势》中说:“山高而不见,地不易也。”意思是说,山高有看不见的时候,但地不会改变。大地是永恒的,一个人只要不忘土地,他也就是恒久的,而大到一个家族,甚至一个民族也是这样。

“一村演廿四史兴衰,自西周历魏晋,无论隋唐,薪火竞相传,几经物换星移,独把高风遗后世;九岭开两千年鼎盛,非良将则名臣,更多彦士,川流争不息,谁可披霄决汉,尚留大任待来人。”这副对联描写的是一个不忘土地、始终敬重土地的家族——山西省运城市闻喜县礼元镇裴氏家族。

裴氏家族所在的村叫裴柏村,这个有着两千多年历史、人口千人的村庄,占地只有3平方千米,也没有什么排场的建筑。但是,裴柏村有一个如雷贯耳的名字——中华宰相村,因为裴氏家族在历史上,曾先后出过宰相59人、大将军59人,正史立传与载列者有六百余人,七品以上官员多达三千余人。在唐代,裴度还被封为“晋国公”。

无论裴氏家族的人做了多大的官,有多少人做官,但他们都非常敬重土地,眷恋土地。裴安祖,南北朝时期北魏人,是被封为“闻喜侯”裴骏的从弟。裴安祖虽说美名远播,但他一生不爱做官,一心在家乡带领子弟们胼手胝足地耕种。孝文帝对他敬重有加,亲自登门,拜他为安邑令。裴安祖却婉拒道:“感谢皇上的厚爱!我还是安安心心治好我的家,这也是对国家的贡献。”

“天之所生,地之所产,足以养人。”在裴氏家族的一些人看来,人生在世,有土地就足够了。不过,大多裴氏族人认为,做了官才会有更大的为国家做贡献的舞台。做了官后,他们更是敬畏土地,以土地作为自己生命的基础及归宿。

裴志灏曾任清乾隆年间的安徽宁国府同知。在他的任上,宁国发生大灾荒,朝廷所拨赈谷,因路途遥远一时运不来。于是,裴志灏拿出库银,就近买谷赈灾。因为此事未经存案,裴志灏被人中伤,罢职回到家中。有了可劳作的土地做后盾,他没有半点儿低落和沮丧,每天起早贪黑,辛勤耕种,并“修族谱,立义学”,家族沒有因为他的罢官走向衰落,反而日益兴旺。乾隆六十一年(1796年),裴志灏因其高寿和德行,又被皇帝征召赴京,参加了千叟宴。

不忘土地,乐于山林、田园,能使得人与自然和谐,于山水间得到心灵的安顿之所。“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这样的艰辛,只有勤劬耕作的人才能体会到。

裴潜是曹魏时的清阳亭侯,那时盛行厚葬之风,但裴潜临死前命家人为他从俭办丧事。故此,他的坟墓中只置备了一个座位和几件瓦器。唐僖宗时的宰相裴坦,儿子娶同朝为官的杨收之女。大喜之日,陪嫁抬到府上,金玉器皿和饰物满箱满栊。裴坦一见,立刻命人撤去,严词指出:“乱我家法。”

俭以立德,“天地氤氲,万物化醇”。敬畏土地,不忘土地,就会品行高尚,心灵纯洁,受到世人敬重。唐太宗所定43名功臣,裴寂排名第一。唐代文学家、思想家柳宗元说:“惟裴氏之卿,世服大僚,观唐宰相世系表,独先裴氏列史。”唐玄宗给裴宽赠诗曰:“德比岱云布,心如晋水清。”南宋诗人胡邦衡写道:“北往常思闻喜县,南人怕入买愁村。”

“天高而明,地厚而平。”一个人,一个家族,始终不忘土地,就会不忘根本,因德厚而平稳,就能恒久不磨。

猜你喜欢
宰相家族土地
一个人需要多少土地?
唐朝吃饭那些事儿
皿字家族
宰 相
走进植物家族
家族中的十大至尊宝
猫宰相识破谎言
土地流转信托模式分析
分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