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足着力打造特色高效现代农业

2017-06-26 22:22黄克成
重庆行政 2017年2期
关键词:现代农业基地农业

黄克成

大足区属四川盆地丘陵地区,位于重庆市西郊,地处渝西经济走廊。年均气温17.2度,无霜期323天,平均降雨量1004毫米,年度平均日照1279小时,有耕地109万亩,农作物宜种性广,农业生产条件良好。大足区是渝西现代农业的重要板块,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获“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农业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规范化管理和服务”试点区、全国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区县等。近年来,重庆市大足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视察重庆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全市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坚持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为目标,强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破解发展新难题,厚植发展新优势,全区现代农业发展取得了新突破。

一、堅持以特色为灵魂,厚植发展优势

大足地势整体呈“六丘三山一分坝”特点,东南部为低山,中部为浅丘带坝,西部为深丘,资源分布不均,区域特色不同。大足把现代农业示范区作为全区八大功能板块之一来重点推进,构建起“一区二园十基地”现代农业发展格局,助推各区域差异化、特色化发展。

一是坚持科学规划。坚持以资源为基础、市场为导向、科技为支撑、特色为灵魂、生态为根本、效益为目的,加大统筹力度,分园区、分片区、分镇街理顺发展思路及发展重点,以“一区二园十基地”优化区域布局,有效助推优势产业带聚集发展。编制出台《现代农业发展总体规划》、《大足区农业发展指南》等,明确优质粮油、特色蔬菜、伏淡季水果、畜禽、芳香等发展主导产业。建立涉农重大项目库及专家库,明确农业产业化发展“规模化、高效化、特色化、生态化、诚信化”要求,确定涉农重大项目发展目标任务,有效杜绝盲目发展等现象产生。

二是坚持示范带动。突出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载体,充分发挥“十基地”载体作用,“一区二园十基地”初具规模,仅“一区二园”内90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产值就占到农业总产值的50%。“一区”,即现代农业观光旅游区,以龙岗、棠香等镇街为核心,重点发展设施农业、精品农业、服务型农业等,目前已布局雅美佳湿地公园、国家3A级旅游景区荷花山庄等,成功申报5个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1个示范片、全市50条乡村旅游精品干线之一的“龙水湖旅游度假区沿线”、25条乡村旅游精品支线的“雅美佳湿地”和“荷花山庄”一线。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乡村旅游人数达300万人次。“二园”,即东部现代农业科技园,以万古、雍溪等镇为核心,发展优质粮油生产、伏淡季水果等,建成尚然农业、大合蔬菜、古龙茶叶等一大批以发展特色生态种养殖为主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稻鱼同田”“鱼菜共生”新型种养型、“畜——沼——菜(果)”复合生态型等模式得到有力推广;西部特色农业展示园,以三驱、铁山等镇为核心,发展无公害农产品、中药材、农产品加工等,翰锋农业、四季香海、大唐丰域等一大批综合实力强、发展前景好的农业企业落户,优质粮油、绿色果蔬、芳香产业、休闲养生等产业链逐渐形成,其土地最高亩产可达15万元。“十基地”,即建设万亩生态渔业基地,万亩优质粮油基地,万亩地膜双季花生基地,万亩枇杷基地,万亩笋竹基地,万亩葡萄、万只黑山羊基地,万亩果桑基地,万亩水生蔬菜基地,万亩荷莲花卉基地和万亩大棚蔬菜基地,且各具特色、各展其长。

三是坚持品牌建设。强化品牌意识,给予品牌创建资金奖励,成功通过“三品一标”认证52个,全市种粮状元邮桥米业旗下“邮桥香米”获第九届“中国优质稻米金奖”,进入《2015年度全国名优特新农产品目录》。大足黑山羊是继荣昌猪后的全市第二个地理商标,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名录》、《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依托“互联网+”扩大品牌产品销售市场,“宝顶牌”冬菜尖成功进驻“中国调味商城”电商行业,大米、冬菜、粉丝、杂柑等进入电商平台及区内外各大超市,甚至出口到东南亚地区,有效提高了销售量及产值。参与重庆晚报和淘宝合作开发的淘宝网络直播,由区领导推介“大足四宝”,2个小时直播收获84.85万个赞,观看人气达2.6万人,抢购“大足四宝”3000余件、12.6万元。

二、坚持以科技为支撑,夯实发展基础

改善农业生产基础,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而基础的提档升级,必须依靠科技创新和项目整合。

一是加强基础建设。始终将改善农业基础作为重点工作来抓,不断增强现代农业发展后劲。针对丘陵地区地形地貌特征,近年来有效整合千亿斤粮食田间工程、农业综合开发、农村土地整治等项目,建成高标准农田23万亩,整治农田8万多亩,试点实施农机深松耕地4500亩。探索实施小田改大田、小土变大土等“宜机化”土地整治6万亩,突破了丘陵地形农机化生产瓶颈,有效解决农机化“最后一公里”问题,被列为全市打造新型现代农业综合开发重点项目区,顺利承办全市的农综开发重点项目区建设会。

二是壮大设施农业。大棚等设施农业是显著提高抵御自然风险能力的不二法宝。近年来,大足通过争取、整合各类项目资金,依托重庆兴农担保等金融机构,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建成设施农业1.7万亩,其中钢架大棚、温控智能大棚等达6000多亩,无土栽培从无到有。同时,显著提高了土地产出率,如大棚蔬菜亩均产值均达到2万元以上等。

三是强化农机化服务。不断提高农业机械化生产程度,是解决劳动力不足的关键点,更是提升劳动生产率的助推器。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原则,推广适合丘陵地形生产的农机具,实施全程社会化服务,培育农机专业合作社等,全区农机总动力达61万千瓦,农机化率达52%,在全市率先引进机械化育秧生产线、烘干机、油菜直播机、小麦播种机、挖藕机等新型农机等,受益农民超过95%。

三、坚持以产业为抓手,提升发展效益

立足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经营,延伸产业链,完善供应链,提升价值链。

一是巩固粮油基础性地位。牢固树立无粮不稳的忧患意识,着眼藏粮于地,深入开展粮油绿色高产高效创建、稻油轮种等;突出藏粮于技,推广秸秆腐熟还田、测土配方施肥等绿色种植方式及新品种,建成40万亩优质粮油基地,总产量稳定在45万吨,保障有效供给。深化粮油增产增收潜能,依托邮桥米业、双福油脂、双桥正大饲料、健佳科技公司等深加工企业,促进种加销一体化,显著提高粮油产品效益。

二是做强特色优势产业。坚持调结构、扩规模、上档次,连片规划建设,实施果蔬钢架大棚、水肥一体化、品种品质升级改造等,运用科学化、信息化、工业模式管理,全力打造特色高效农业示范区。建成10万亩枇杷、3万亩葡萄、5万亩莲藕、3万亩冬菜等基地,获评“全国枇杷标准化示范区”、“重庆市早熟优质葡萄示范基地”等。深挖地理商标大足黑山羊扩量提纯,建成30万只黑山羊基地,建立6个地方标准,其品牌价值上升到1.83亿元。同时,大力推广鱼菜共生、稻鱼同田等生态渔业养殖模式。

三是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将乡村旅游作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切入点,通过以基地建设、休闲娱乐、餐饮住宿、特色旅游产品等为内容的乡村旅游发展,推进农工商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体系建设,實现现代农业引领乡村旅游,乡村旅游提升现代农业。结合大足石刻、龙水湖度假区、玉龙山风景区等独有的物质文化遗产、自然风光,综合开发田园风景、生产要素、农家生活等,打造市级精品乡村旅游线路,建成近600个家庭农场、农家乐及四季香海、雅美佳等赏花识香基地,形成大足冬菜、玉龙山食品、荷花荷叶茶等农产品品牌,确保游客有耍、有看、有吃,还有带。

四、坚持以改革为动力,释放发展活力

创新是引领农业农村发展的第一动力。破解“三农”难题,必须坚持不懈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推进农业农村综合性改革,释放发展新动能。

一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推动发展“粮食—畜牧—林果”生态循环农业,促进五大特色产业提档升级,增加市场紧缺农产品生产,实现由生产导向向消费导向转变。狠抓“舌尖上”的安全,加强产地环境保护和源头治理,建立健全从田间到餐桌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可追溯体系;完善信用信息记录,逐步建立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的信用体系运行机制。

二是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坚持以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不动摇,推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规范化管理和服务改革试点,引导规范有序流转,鼓励发展多种形势适度规模经营,构建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增加农民财产性、经营性分红收入。全区区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198家,农民专业合作组织749个,组织化程度达到63.4%,农村土地集中经营率达40%。

三是盘活农村闲置资产。依托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破解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特别是农业企业设施用地问题。组织完成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清产核资,共清理出资产账外增加额13亿元、农用地172万亩。在4个社区进行农村集体资产量化确权改革试点,人均净资产达2492元,农民收入显著增加。投入资金2000万元,在17个村(社区)试点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力,确保农民持续增收。

作 者:重庆市大足区农业委员会主任

责任编辑:马 健

猜你喜欢
现代农业基地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用好现代农业科技,多种粮、种好粮”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现代农业离不开化肥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砥砺奋进 打造现代农业强市
现代农业
我的基地我的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