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明国
2015年7月,党中央召开的党的群团工作会议,将群团工作推向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度。重庆作为全国群团改革试点省市,肩负使命、先行先试。万州作为全市6个试点区县之一,不辱使命、积极探索,取得了实践性成果。但试点毕竟是集中性的“火力突破”和“顽疾治理”,纵深推进群团改革,持续去“四化”、增“三性”,各级群团组织依然任重道远。对照中央、市委、区委的工作要求以及广大群众的期盼,还存在一定差距。
一、重庆市纵深推进区县群团改革中存在的差距
(一)“群团阵地”的实效运行有差距
群团改革中,建立了一批群团服务阵地。通过走访调研,除区级及重点打造的区域性群团服务阵地运行相对正常外,部分基层群团服务阵地还存在“牌子挂起来、窗口设起来、资料摆起来”的形式化倾向,服务内容、活动方式、服务实效上还存在差距,一定程度存在有窗口无服务、有阵地无人管、有活动无人来的问题,特别是坐等职工上门的现象较为突出,阵地还没有真正转起来。
(二)“工作力量”的集成运行有差距
虽然多渠道增强群团工作力量是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但在干部的分类管理、统筹使用、业务培训上还存在差距。在区级层面,群团干部存在知识更新不快、工作缺乏激情、创新思维不够等问题;在区级系统及乡镇(街道)一级,群团干部存在兼职现象严重、工作心有余而力不足等问题;在村(社区)一级,群团干部存在没有专人、业务生疏、工作茫然等问题;在兼职群团干部中,存在统计数字大、实际作用小、管理缺抓手的问题。
(三)“党建辐射”的带动运行有差距
主要体现在“非公领域”群团组织的推动建立、规范管理上。前几年特别是群团改革,在调动非公组织群团工作的积极性上,区县群团组织做了大量工作,但效果不理想,仍然存在业主不支持、建会建团步伐缓慢等问题,群团组织空壳化的现象较为突出,工作运转不良、作用发挥不明显。
(四)“网上群团”的热度运行有差距
除共青团组织外,从区级群团机关到基层群团干部队伍,网络信息化水平不高,“网上工会”的运行主要依靠购买服务推进,停留在工作动态、就业信息的反映、发布等浅表层次,网络的能动性服务有些力不从心。2016年末市总工会考核启动职工满意度网络民测投票,区县基层的一些工会干部就对这个新变化很不适应。
(五)“联手联动”的机制运行有差距
尽管群团改革对一些群团组织开展工作、服务职工群众的方式方法进行了改进和创新,但总体还处在探索尝试阶段,属破冰、搭台行动,机制性建设有待固化,职工群众获得感满意度有待增强。
(六)“工作品牌”的成果运行有差距
群团工作品牌尽管有自己的抓手和载体,但持续发挥作用不够,存在过多过滥、不接地气、单打独斗的问题,需求对接、项目支撑、服务方式、统筹推进存在差距,特别是群众获得感还不明显,群团各具特色的品牌还没有真正亮起来。
二、重庆市纵深推进区县群团改革的意见建议
当前,群团改革的“四梁八柱”已经架起,落实改革目标的攻坚期业已到来。在深化改革的道路上,各级群团组织要“扭住关键,精准发力”,在力量集成上下功夫,在难点突破上做文章,让群众在改革发展中有更多的获得感,从而实现工作态度从“消极等待”向“主动作为”、工作方法从“常规管理”向“精细服务”、工作基础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工作作风从“二传手”向“操盘手”、工作导向从“过得去”向“过得硬”五大转变,形成直接服务群众的新常态。为此,提出以下六个方面的建议:
(一)让群团服务阵地真正“转起来”
基层群团服务站点是群团改革的一大创举,是覆盖盲点和飞地的有效举措。就万州而言,区委花大力气规划建设了5个“区域型”的党群服务中心、9个“集约型”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群服务站、687个“融合型”镇乡街道、村(社区)群团服务站(窗口)、2927个“特色型”群团之家,其目的就是以先行服务推动组织覆盖。这些服务阵地的实际运行效果是群团改革成果的直接展现平台,不仅要继续做好“建”字文章,还要在“转”字上下功夫。要在群众集中的建筑工地、商务楼宇、商场店铺、居民楼院等逐步建立更多服务站点,形成“分布合理、遍布城乡、紧贴需求、便捷高效”的一线平台窗口。要按照“六位一体”的工作要求,做强区职工服务中心、区少年宫、区妇女儿童中心。对乡镇(街道)、村(社区)群团服务站(点)的运行模式、运作机制、服务内容、服务标准等进一步梳理和固化,防止供需脱节、“一锅煮”,通过各级群团联席会来派单,实行挂单销号,限期办理、限期回复,以服务对象满意度为主要内容加大工作考核,让群众方便来、经常来、能办事,不能成为摆设、负担。
(二)让兼挂职群团干部真正“活起来”
这次群团改革,引入了群团干部兼挂职工作制度,延长了群团工作的手臂,增强了群团工作的群众性。对进入区县群团机关的兼挂职干部,建议市委要统一出台相关文件,明确其政治、经济待遇及考核、使用标准。对区县以下、数量不少的基层兼职群团干部,区县也要对接市级群团部门,出台一些工作补贴、考试录用等激励政策,使其真正成为“一池活水”。
(三)让党建对群建真正“带起来”
“党建带群建”,是群团组织“走对路、扎实干”的政治保障。经济发展是“显绩”,群团工作是“潜绩”,如果主观上不重视,就容易形成制度空转,甚至沦为“烂尾工程”。实践证明,很多时候群团组织的“九牛二虎之力”不及党组织的“一纸号令”。真正将“党建带群建”落到实处,不仅需要共识凝聚,更需要从上至下的制度保障。群团工作的一个重要着力点要把群团改革中出台制度文件落地,推动党领导群团组织制度机制的落实,包括党委常委会每年专题研究群团工作制度、党的群团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政府与同级工会联席会议制度、基层党建带群建制度、党组织书记述职评议制度、党群工作指导员委派制度,等等。当前,“党建带群建”要亟待解決的是群团组织在“非公领域”的有效覆盖问题。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产业工人、农民工,这是一组难题方程式,需要持续推进群团改革中推出的《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群团工作经费补贴制度》《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兼职工会主席岗位补贴试行办法》《职工技能等级晋升奖励办法》等奖励政策,最大限度提升群团组织的吸引力、影响力。
(四)让“网上群团”真正“活起来”
群团组织是做群众工作的,要顺应网格化、网络化、新媒体的时代要求,把“网上群团”作为群团改革重要抓手和平台。经过前期的集中建设,目前初见成效,区级群团机关都建立起了自己的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下一步,主要是如何用起来,让群众通过网络随时参与群团活动,享受便利服务。要重点推动区总工会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平台,与区党政、其他群团横向互联互通,又与市级群团官网、APP、微信公众号等网络服务平台的纵向互联互通。推进“网聚职工正能量、争做中国好网民”主题活动,开展“争当学习型职工”和“党在我心中”演讲网上展评等系列读书活动、首届职工微电影大赛、第二届时代强音线上新声活动,强化对职工的政治引领。
(五)让群团工作手臂真正“长起来”
群团改革不仅是人、财、物的优化调整,也是群体、组织、社会三者之间的能动调适。这次改革,开启了“接长手臂”“联手联动”等新机制,跳出了“增加机构、增加编制”的传统误区,是群团改革的一大亮点。期待中央、希望市委,在党建规划、群团活动、干部管理、实绩考核、新闻宣传等工作安排时,尽可能在顶层设计上增强“大合作”思维,打好“联手”“联动”组合套拳,进一步整合资源,实现群团工作的乘数效应。群团组织要深化、拓展群团改革成果,坚定推行市委提出的“四个联手”,聚合阵地资源,联合品牌策动,以其内部的有效联手来争取更多的外部资源,厚植群团事业发展土壤。
(六)让群团工作品牌真正“亮起来”
群团机关应坚持需求导向,讲究工作技巧,让服务品牌既能聚合资源,又能精准供给,还能扩大影响。就我区而言,区总工会要围绕全市“当好主力军,建功五大功能区”主题劳动竞赛活动,打造“万州工匠”技能品牌,做优“四季帮扶”“法律援助”品牌;团区委要围绕全市“众创先锋”活动,打造“兴业万州”创业品牌,做优“城乡社区市民学校”“四点半课堂”品牌;区妇联要围绕全市“爱心童享”活动,打造“爱在万州”关爱品牌,做优“最美家庭”“留守妇女互助组”品牌。
作 者:重庆市万州区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
责任编辑:宋英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