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胃肠病与精神心理障碍因素共存的相关因素分析*

2017-06-26 07:52刘若吟邵卫华黄绍鹏
黑龙江医药 2017年5期
关键词:共病功能性精神

刘若吟,邵卫华 ,黄绍鹏

(1.佛山市南海区妇幼保健院,广东 佛山 528247,2.佛山市南海区第七人民医院,广东 佛山 528247 )

功能性胃肠疾病(FGIDs)发病机制复杂,至今尚未明确,临床对其定义是一类慢性、复发性消化道疾病[1]。据统计,近年来随着生活压力增大、节奏加快,越来越多的患者出现消化道系统疾病,其中FGIDs约占40%~50%,患者表现为恶心、呕吐、上吐下泻、腹胀等症状,其中源于社会、工作等方面压力引起的精神心理因素与FGIDs发病因素逐渐受到关注[2]。为深入了解FGIDs与精神心理因素共病的影响因素,以期为临床预防及治疗提供参考,特展开此次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04—2016-07间于佛山市南海区妇幼保健院消化内科收治的FGIDs患者1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焦虑、抑郁程度进行分组,FGIDs组122例,共病组58例,其中FGIDs组男52例,女70例,年龄22~60岁,平均年龄(45.2±9.7)岁;共病组男25例,女33例,年龄23~62岁,平均年龄(50.5±7.3)岁。患者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临床症状均符合罗马III标准[3];(2)均为成年人,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及理解能力,能够完整参加本次研究;(3)均了解此次研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存在器质性消化系统疾病或代谢性疾病,可能影响研究结果者;(2)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3)合并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及重要脏器病变者;(4)不配合及中途退出、资料不完整者。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评估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精神症状,由本院的消化内科、精神科进行诊断,其中临床症状评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FGIDs症状持续>6个月;(2)3个月内出现上腹部疼痛或餐后饱腹不适、烧灼感。精神心理症状评估采用复合性国际诊断交谈表(CIDI)[4]。

1.3 观察指标

对所有患者的焦虑、抑郁及消化道症状进行评分。其中焦虑评分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5-6],抑郁评分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7],拟定HAMA评分在7~13分为轻度焦虑,14~20分为中度焦虑,≥21分为重度焦虑;拟定HAMD评分7~16分为轻度抑郁,17~23分为中度抑郁,≥24分为重度抑郁;消化道症状评分参考李秀萍[8]研究者引用的标准:0分表示无症状,1分表示轻度,需医护人员询问才能回忆起有症状,2分表示中度,患者自觉症状存在,但对生活无较大影响,3分表示重度,自觉症状明显且严重影响生活。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HAMA、HAMD评分比较

两组HAMA、HAMD及消化道症状评分比较,FGIDs各项评分显著低于共病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多因素分析

年龄、婚姻状况、负性生活事件、生活质量评分均影响FGIDs及出现精神心理共病的独立因素(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HAMA、HAMD评分 分

表2 两组患者多因素分析

3 讨论

功能性胃肠疾病患者发病缓慢,多好发于20~54岁人群,且女性多于男性,本研究的男女比例符合文献报道,但临床对此疾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不仅广大患者不了解功能性胃肠疾病,医学界对此类疾病认识也存在不足,临床诊断较为困难[9],大多数学者倾向于皮质—边缘系统痛觉传导/调解异常,影响患者睡眠、情绪给学习等心理活动,此外,脑—肠轴活化也是影响因素之一,FGIDs患者存在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皮质激素的增加诱发肠神经系统重塑,使患者产生持久的疼痛症状及内脏高动力状态[9-10]。患者临床表现以胃肠道症状为主,表现为上腹部不适、餐后饱感,伴有食欲不振,精神症状可表现为失眠、焦虑、恐惧、头痛等,患者还可出现“恐癌”感,因此临床治疗除了对症药物治疗,还需从心理方面进行调整,予以综合治疗[11]。李菁等[12]研究者通过对200例FGIDs患者及50例健康人群进行调查显示,FGIDs患者在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等方面评分均显著高于健康人群,且文化程度低者的FGIDs患者人际关系、精神心理障碍评分显著高于文化程度高者(P<0.05),容易放大疾病的危害性,处理较为复杂的人际关系能力不足,生活中出现较多的负性事件,促进精神心理障碍的出现,但本研究显示FGIDs患者出现精神心理障碍因素与文化程度无明显关系(P>0.05),这可能与患者生活环境有关。本研究通过对180例FGIDs患者进行研究,显示有58例FGIDs患者合并精神心理障碍因素,对两组患者进行焦虑、抑郁评分,显示共病组患者的HAMA、HAMD及消化道症状评分明显高于FGIDs(P<0.05),分析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显示年龄、婚姻状况、负性生活事件、生活质量评分均影响FGIDs及出现精神心理共病的独立因素,这与陈峰文[13]等研究结果类似,说明FGIDs是一种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典型疾病,林初稿治疗不仅仅关注各种躯体症状,还应关注患者心理、精神症状调节。

综上所述,功能性胃肠疾病患者及共病患者均存在一定程度的抑郁、焦虑等心理症状,其中年龄、生活质量评分、负性生活事件及婚姻状况均是疾病及精神障碍共存的影响因素,临床应予以重视,加大对健康教育。

[1] 徐三荣.功能性胃肠道疾病罗马诊断标准的历史变迁及标准Ⅳ[J].中华诊断学电子杂志,2016,4(3):184-189.

[2] 刘静,贾林,雷晓改,等.功能性消化不良伴体质量减轻患者的临床特征、生活质量及其精神心理因素分析[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13,30(8):446-449.

[3] 吴晰译.罗马III功能性胃肠疾病(中文翻译版)[M].北京:科技出版社,2008:1-27.

[4] 廖金敏,王希林,刘粹,等.社区人群高血压共病焦虑抑郁障碍患病率和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4,94(4):62-66.

[5] THOMPSON E.Hamilton Rating Scale for Anxiety (HAM-A).[J].Occupational Medicine,2015,65(7):601.

[6] 石林艳,杨正贵,陈晓琴.腹痛患者焦虑情况及临床影响因素探讨[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5(9):15-17.

[7] 王刚.痴呆及认知障碍神经心理测评量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126-129.

[8] 李秀萍.护理干预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2,2(4):151.

[9] 邢益门.药物联合心理干预治疗功能性胃肠病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20):2213-2214.

[10] 邱惠明.对精神障碍与功能性胃肠病(FGIDs)关系的认识[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476-477.

[12] 李菁,张涛,田宇.功能性胃肠病患者的精神心理因素调查[J].中国社区医师,2016,32(3):16-17.

[13] 陈锋文,何宏梅,吴斌,等.功能性消化不良和神经精神心理因素的共病分析[J].重庆医学,2016,45(23):3220-3222.

猜你喜欢
共病功能性精神
基于十二指肠异常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研究进展
老年共病管理理念在老年医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虎虎生威见精神
抑郁状态与慢病共病的老年人健康状态的相关性及干预疗效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一种功能性散热板的产品开发及注射模设计
拿出精神
老年人“共病”问题概述
不同功能性聚合物在洗涤剂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