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悦,王红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黑龙江 大庆 163319)
大庆市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问题与对策
时悦,王红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黑龙江 大庆 163319)
对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水平、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的分析,以及结合实际情况提出的对策,将为大庆市乃至其他资源型城市更好地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参考。以新型城镇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为基础,采用熵值法的测度,分析了大庆市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探讨了新型城镇化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其成因。结果表明,2010-2015年大庆市经济发展、民生改善、保护生态环境的评价值基本表现为持续提高的趋势,但资源保障因素的评价值在近几年的波动较大。新型城镇化的综合水平逐年稳步提升,由2010年的0.256 1提高到2015年的0.676 4。研究表明,虽然新型城镇化的综合评价值逐年提高,但新型城镇化的产业支撑能力明显不足、资源环境压力巨大、民生改善任务依然艰巨。因此,提出政府部门从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破解资源环境压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鼓励企业实施一体化战略和多元化经营,防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反弹等建议,可更好地解决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资源型城市;新型城镇化;问题;对策;大庆市
未来一段时期,是我国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历史时期,迫切需要资源型城市走可持续的新型城镇化道路[1]。作为经济转型的试点城市,大庆市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建设新型城镇化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发展是世界性难题,也是困扰中国资源型城市的重大难题[2-3]。大庆市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也难免会遇到各种问题。经过近些年的发展,大庆市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如何?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存在哪些突出的问题?这些问题的成因是什么?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这些问题的研究对于正确判断大庆市新型城镇化发展状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完善新型城镇化的政策支持体系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对于其他资源型城市更好地推进新型城镇化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强调民生、强调可持续发展和强调质量是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内涵[4]。作为城市体系的一部分,资源型城市的新型城镇化必然更加注重民生、可持续发展和质量。但资源型城市是一种“专业工业性城市”,是在对矿产、森林等自然资源的规模化开发利用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并以资源的开采、加工为主导产业的特殊类型城市[5]。资源的开发特征对资源型城市的城镇化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并表现出明显的周期性特征[6]。由于对资源及其初级加工产品的高度依赖,资源型城市的城镇化具有发展动力的资源主导性、发展模式的高速低质性、发展基础的系统脆弱性和发展轨迹的政策指向性特征[1]。上述特征决定了资源型城市必须及时转型,探索新的城镇化道路,否则资源型城市的城镇化将是不可持续的。有的学者认为资源型城市应该向着经济发展、社会和谐、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方向发展[7]。有的研究成果进一步提出了理想的绿色发展理念,认为资源型区域应该实现由“黑色”发展模式向着具有高效、低碳、集约的经济增长方式,多元、绿色、高附加值的产业结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的“绿色”发展模式转变[8]。也有研究者强调资源型城市的城市化过程应该是城市的人口、经济和地域规模日趋稳定,服务功能逐渐加强,城市的空间布局更加合理,城市与周边腹地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的过程[9]。综合资源型城市的特征,以及已有的研究成果,资源型城市的新型城镇化内涵主要体现在:一是资源型城市的新型城镇化是逐步降低对资源的高度依赖性的城镇化。二是推动城镇化的产业支撑由单一产业结构向多元化产业结构转变。三是城市功能由偏重矿产资源的生产供应基地向服务功能乃至多元化功能转变。四是更加注重经济、社会、环境的平衡发展。
旨在统筹推进资源型城市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年)》的发布标志着我国资源型城市的发展进入了新阶段[10],但资源型城市发展仍然面临许多经济、社会和环境问题[11]。由于资源型城市是非常复杂的社会经济系统,问题的解决往往需要采取综合性的发展策略[2]。城市转型事关资源型城市新型城镇化能否顺利实施[5],因此,资源型城市转
型问题成为研究者关注的主要方面,并从多个方面对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发展进行了综合性研究[3, 12]。有的学者专门研究了资源型城市发展新型城镇化的某个方面的问题,如新型城镇化的路径[6]、产业转型[13-15]、城市功能定位[16]、政府作用[17]等,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或思路。总体上,已有研究成果丰富且具有建设性,但宏观性、理论性的研究成果居多,针对特定资源型城市的微观定量研究较少。基于此,本文以新型城镇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为基础,构建了资源型城市新型城镇化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的测度,综合评价了大庆市新型城镇化水平,分析大庆市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现状、存在的突出问题,探讨其成因,为大庆市新型城镇化建设与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
1.1 大庆市新型城镇化现状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能够用于指导资源型城市新型城镇化现状评价指标构建的重要文件有《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和《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总体上,前者结合资源型城市的特点列出了相关的指标体系,而后者更具一般性和指导性,且没有专门列出资源型城市的指标体系,因此,本文依据《规划》构建资源型城市新型城镇化的评价指标体系。依据《规划》,资源型城市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应该着重体现资源型城市的经济发展、民生改善、资源保障能力和生态环境保护4个方面,同时,为了尽可能保证评价结果的完整性和科学性,借鉴新型城镇化综合评价的已有研究成果[18-20],将人口发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社会公共服务纳入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考虑可量化、可操作性和数据可获得性,最终形成包括7个方面31项指标的评价体系(表1)。
1.2 熵值法
熵值法是一种客观赋权方法,主要基于收集到的指标信息测定指标权重,并对系统进行综合评价,不受评价主体主观因素干扰,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科学领域。熵值越大,系统越混乱,所包含的有效信息量也越少,对应的指标权重也越小。熵值越小,系统越有序,所包含的有效信息量越多,对应的指标权重也越大。基本步骤如下:
指标数据的无量纲化处理。由于各类指标的数量单位、对新型城镇化的作用方向差异较大,需要将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如果指标值越大对提高新型城镇化水平越有利,则无量纲化方法为:
表1 资源型城市新型城镇化水平测度指标体系Table 1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the new urbanization level of resource-based cities
如果指标值越小对提高新型城镇化水平越有利,则无量纲化方法为:
计算第j项指标在不同年份的比重:
式中:xij为第j项指标在第i年的观察值,m为观察年份数。
计算指标的信息熵值:
计算指标的信息冗余度:
信息冗余度值越大表示该指标的信息量越大,对应的权重也越大。计算指标权重:
计算新型城镇化的综合评价值:
1.3 数据来源说明
所用原始数据主要来源于《黑龙江统计年鉴》(2011-2016)和《大庆统计年鉴》(2011-2015)。由于2016年《大庆统计年鉴》尚未出版,2015年原油储量指标数据来源于大庆市国土资源局网站,每万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数量和每万人拥有卫生机构床位数指标数据来自大庆市卫生局网站,人口城镇化率、互联网用户指标数据来自大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网站,其余指标原始数据全部来自2016年《黑龙江统计年鉴》。
使用熵值法测度了评价指标的权重(表1)和大庆市新型城镇化综合水平(表2)。依据表1,生态环境保护、社会公共服务各有3项指标权重进入前10位,经济发展有2项指标位列前10位。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虽然经济发展对于大庆市新型城镇化发展很重要,但作为资源型城市,新型城镇化更应该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城市服务质量的提升。人口发展类指标中,每万人拥有在校大学生的权重显著高于其他两项指标,说明新型城镇化不再只关注人口规模的扩大,而更加注重人口素质的提升。自2010年以来,大庆市新型城镇化水平逐年稳步提升,2015年的综合评价值达到了0.676 4(表2),较2010年提高了1.64倍。从新型城镇化的各个子系统看,除资源保障的作用波动较明显外,其他方面对大庆市新型城镇化的作用总体上呈现出逐年加强的趋势。
表2 大庆市新型城镇化水平评价结果Table 2 Evaluation results of the new urbanization level of Daqing City
2.1 经济发展对新型城镇化的基础性作用逐步加强
经济发展因素的综合评价值由2010年的0.030 1提高到2015年的0.097 9,增幅高达225%,说明经济发展作为大庆市新型城镇化的基本动力的作用显著加强,这主要得益于大庆市国民经济的高位运行和产业结构的多元化发展。大庆市国民经济总体处于较高水平,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受宏观环境以及资源约束的影响,2014年和2015年大庆市国内生产总值连续两年下滑,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形成了一定压力。但总体上,大庆市这两年的经济总量仍然位于全省前列,远高于除哈尔滨之外的其他地级市,人均GDP则位列全省第一,并且遥遥领先于省内其他城市。三次产业结构正向合理区间调整,产业结构多元化效果初步显现。2015年第二产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为65.4%,较2014年下降了13.38%。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逐年下降,由2010年的55.5%降到了2015年的31.99%,降幅达42.36%,说明大庆市对油气初级资源的依赖性正在降低。以非油经济为主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初见成效,2014年的产值占大庆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比重达到6.8%,较2013年提高15.25%。2015年第三产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为28.1%,较2014年提高了41.92%。非油经济、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表明,工业一股独大的产业结构正在逐步改善,新型城镇化所需的多元化产业结构正在形成。
2.2 民生改善成效显著
2015年民生改善因素的综合评价分为0.058 7,是2010年综合评价值的3倍多,说明民生改善对大庆市新型城镇化的作用正在提升。由于石油开采的特殊性,大庆市也存在依矿建厂、依矿建城的现象,形成了大批因油气开采而建设的棚户区。随着新型城镇化的逐步推进,大庆市逐步加大了棚户区改造的力度。2015年全市完成老城区改造5 000户,农村草泥房改造1.3万户。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大庆市强调城镇化建设与油田建设的协调发展,充分考虑油田职工的生产生活需要,在生产生活设施、社会服务方面予以支持。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持续提高。2015年大庆市城乡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了34 407元和13 202元,分别比2014年提高了6.5% 和6.1%,收入水平和增长速度都位于全省前列。促进市民就业取得重要进展。大庆市采取多种措施促进大学生就业和失业人员再就业,近几年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控制在4%左右,例如,2015年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比2014年降低2.38%。
2.3 生态环境保护效果明显
根据综合测度结果,生态环境保护对大庆市新型城镇化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主要是因为大庆市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越来越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2007年9月国家下发了《节能减排全民行动实施方案》,依据该方案,大庆市于2008年发布了《大庆环境处罚自由裁量权细则》,明确了环境保护部门的权利和责任。此后,大庆市环境保护部门陆续且及时地在网上发布国家、黑龙江省及大庆市有关环境保护的标准、规范,监督和规范企业等相关单位的环境行为。近些年来,大庆市单位GDP能耗逐年降低,有效缓解了经济增长对资源环境的压力。同时,大庆市也加大了环境污染的整治力度,通过公布环境监测结果,公布重点排污企业名单等方式,有效遏制了污染物排放。2015年大庆市公布了74家重点排污企业名单,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当年全市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氨氮排放量及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比2014年降低1.56%、2.9%、2.65%和22.24%。空气质量明显改观,2015年大庆市全年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319天,优良率高达87.4%。此外,城区绿化是大庆市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内容,2015年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5.5%,较2014年提高0.2%。
2.4 资源保障对大庆市的新型城镇化具有明显的支撑作用
2015年资源保障因素的综合评价值为0.041 1,是2010年的4.78倍,说明油气资源有效保障了大庆市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值得注意的是,近几年来,资源保障因素的综合评分表现出明显的波动性,这主要是因为石油资源衰减加快,开采难度加大,导致石油产业的持续发展能力下降[21],进而反馈到城镇化的建设过程中。
3.1 新型城镇化的产业支撑能力有待提升
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大庆市的产业结构表现为一边倒的格局,以石油及其相关产品为代表的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了绝对优势。自2010年以来,大庆市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占比逐年降低,第三产业占比稳步提升,到2015年,第二产业在大庆市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较2014年降低了近10个百分点,但仍高达65.4%,第三产业较2014年明显提高,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了28.1%。值得注意的是,2015年大庆市三次产业结构的调整是建立在国内生产总值较2014年下降的基础上的,尽管第三产业较上年有较大增幅,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就业机会,但经济总量下调所形成的就业压力依然是很大的。“一股独大”的现象在第二产业内部则更加突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80%以上来自油气开采、石油加工及炼焦。战略性新兴产业、非油经济的发展虽然促成了大庆市的产业多元化格局,但形成新型城镇化所需的强有力的多元产业支撑尚需时日。资源型城市处于成长阶段时,由于资源开采规模的不断扩大,资源性收入持续增长,这种单一的产业结构尚可支撑城市发展的需要,一旦资源可开采量减少或资源耗尽,第二产业的占比明显下降,如果没有其它非资源依赖型产业作为缓冲,城市将面临严峻的经济社会问题。
长期以来,以油气资源为基础的生产加工为大庆市的经济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城市发展的诸多工作都围绕石油产业展开,大量的资源被吸引并锁定在石油产业。资源型产业的快速发展对非资源产业的技术进步、管理创新和人力资源开发具有挤出效应,从而抑制非资源产业的发展[3],并逐步形成“一股独大”的产业格局。这种单一的产业结构为大庆贴上了鲜明的“资源型城市”功能标签,在给大庆带来繁荣的同时,也正在成为大庆市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主要限制因素。尽管大庆市较早进行了城市转型的探索,但对石油资源的高度依赖性制约了城市对其他产业的投入和支持,再加上石油资源的战略属性,使得相当一部分石油资源产生的收益并没有留在大庆,在石油资源减产的巨大压力下,要同时支持石油产业和非油产业的发展,政府部门确实面临巨大的挑战。
3.2 资源环境压力依然巨大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国家对石油等能源的需求量巨大,作为国家重要的石油储备和供应基地,大庆市一直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按照《规划》的分类,大庆市属于成熟期的资源型城市,处于这一阶段的资源型城市虽然会遇到比较明显的资源约束,但开采量依然很大,仍然是国家各类资源及其产品的重要供应地。在资源约束趋紧的情况下继续满足国家对石油的大量需求,无论是开采成本还是开采难度都会大幅上升。由于开采难度和开采成本的大幅增加,相关企业一般都没有动力进行较大的技术创新,如果采用现有的开采技术继续开采,就很可能对资源环境造成更大的破坏。
城市的资源高度依赖性特征对资源环境形成巨大压力。虽然以石油为主的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比过高存在明显的弊端,但不可否认的是,石油资源为大庆市城镇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在非油产业还没占主导之前的过渡期内,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对石油资源的依赖性还是比较强的。大庆市一方面要满足国家对石油资源的大量需求,另一方面要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资源环境面临的压力无疑是巨大的。
大庆市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产品也主要以石油资源为基础,且多以原油开采及加工为主,这也增大了对资源环境的压力。近些年来,大庆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能耗有逐年递增的趋势,2010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能耗为1 393.8万吨标准煤,而2015年则提高到1 593.6万吨标准煤,提高了14.33%。
接续产业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的风险较高。“十三五”期间,大庆市除重点扶持石油采掘业外,还将大力发展石油化工、铝业和新材料等产业,这些产业都是高污染风险的产业,使得大庆市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面临再次被污染的压力。
3.3 民生改善任务艰巨
大庆市一直比较重视民生改善问题,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改善民生,取得了显著成效。但随着改革的逐步推进,一些关于民生的突出问题正日益凸显出来。一是受资源约束趋紧,国际石油价格波动等因素的影响,未来一段时期大庆石油产量调减压力较大,在石油价格总体低迷的背景下,相关企业的收入以及员工的收入会受到一定的冲击。二是作为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调整势在必行,伴随经济结构调整必然出现下岗失业人员,许多人员所掌握的技能往往具有较强的专用性,很难适应其他岗位的需要,就业必然存在困难。三是城乡居民收入面临较大的反弹压力。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主要方面,大庆市在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方面的效果是非常明显的,2010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到2.49∶1,2011年降到了近5年最低,但此后表现出波动性提高的趋势,2015年达到了2.61∶1。未来一段时期内,受石油开采量调减的影响,全市经济增长压力较大,农民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以及转移支付收入很难大幅增长。微观层面上,农户经营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是限制农民增收的主要原因。此外,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进,会有越来越多的农业转移人口进城务工,这些人员的工作、子女教育、社保、医疗、养老、保险等问题需要解决。
4.1 依靠产业转型升级为新型城镇化提供强大动力
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升新型城镇化的产业支撑能力。产业转型升级是资源型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根本途径。未来一段时期,应以大庆市“十三五”期间重点培育的油气开采、石化产业、汽车制造业、铝业和新材料产业、食品加工业、装备制造业、生物医药、新能源等领域为主攻方向,做大做强非油骨干产业,逐步形成具有较强支撑能力的多元产业结构。具体而言,需要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引导石油、炼化企业通过技术革新实现产业升级,充分发挥石油、炼化企业的技术优势和资金优势,为大庆市持续推进产业转型创造条件。二是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建立健全产业转型配套制度为接续产业和替代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特别要注重企业创新环境、投资环境、创业环境的培育,以期逐步解除资源产业对诸多资源的锁定和挤出。三是围绕多元支柱产业的发展,大力发展金融、保险、计算机软件开发、管理咨询、科技研究等现代服务业,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不仅能够支撑大庆市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而且由于现代服务业具有显著的规模经济特性,能够解决城镇化过程中的就业,促进城市经济增长[22]。四是充分发挥大庆市地处“哈大齐工业走廊”中心地位和“哈大齐北绥”西环城市圈重要地位的区位优势,以产业承接、物流配送、商品集散、现代化服务为主要内容,带动多元化产业做大、做强,降低对石油产业经济的依赖性,逐步打造出多元化非油经济主导的产业新格局。
4.2 多措并举破解资源环境压力
积极争取国家在资源环境保护方面的支持。随着开采量达到最大,处于成熟期的资源型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也达到峰值,生态环境呈现恶化态势[23],在没有较大的技术突破的前提下,如果继续大规模开采并不能显著提高经济社会效益,还会对环境造成巨大破坏。大庆市作为国家最重要的石油战略储备基地,对确保国家能源战略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国家有必要在这一阶段给予大庆市更多的政策倾斜。综合考虑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大庆市可以向国家争取有关石油开采、生态环境保护的重大技术革新项目,以期在石油开采,环境保护方面取得新突破,更重要的是通过重大技术创新项目的支撑,延长石油产业的成熟期,推迟衰退期,这样既能确保国家石油能源的供应,又能为大庆市经济社会转型争取宝贵的时间。
降低对石油资源经济的依赖。由于矿产资源经济效益高,相关产业培育过程简单,导致资源型城市形成路径依赖式的发展模式[11],而这种依赖性的持续存在,势必对资源环境造成越来越大的压力。大庆市减少对石油产业的依赖主要途径在于:一是尽快制定产业转型发展规划。大庆市目前正处于成熟期,完成转型发展还有一定的回旋空间,但要赶在石油资源枯竭之前完成转型,任务也是非常艰巨的。尽快完成成熟期的大概期限的评估,以此为期限,制定大庆市产业发展转型规划,明确各阶段转型目标、任务、步骤及时间表。二是为多元支柱产业的发展争取和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不仅要大力发展大庆市“十三五”规划中提出的多元支柱产业,还要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和县域经济,这些产业都将成为大庆市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资金来源。
多途径引导和约束企业环境行为。逐利的本性往往使企业忽略资源环境的承载力,因此,很有必要对资源型企业的经营行为加以约束和引导。一是通过贯彻执行相关政策和制度,使部分资源环境成本在企业实现内部化。在石油资源有序开发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企业在石油开采、生态补偿方面的成本分摊比例,将企业的环境行为内部化。二是引导相关石油企业开展绿色环保的开采技术研发与运用,政府可以在研发投入以及技术推广应用方面给予一定的支持。
充分评估接续产业对资源环境的负面影响。产业转型是资源型城市的必经之路,但不是一转了之,更不是一转就灵。从生态环境保护的角度看,接续产业的选择要慎之又慎,因为资源型城市的生态环境都比较脆弱,已经经不起新产业的再度污染。因此,在选择接续产业时需要充分评估相关产业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及其可控程度,环评不过关的接续产业坚决不上,环评过关的项目很有必要建立科学严格的管控机制,防止本已脆弱的生态环境再度被破坏。
4.3 多途径解决民生问题
鼓励和引导资源型企业实施纵向一体化战略和相关多元化战略。通过延长产业链条,实施纵向一体化战略有助于以石油为主要产品的企业实现多次增值,这样既可以相对减少石油的开采,缓解资源环境压力,同时也可以提高企业和职工的收入,还可以减轻企业减员增效的压力。在继续经营石油开采及其加工业务的同时,可以引导大庆市的石化企业实施相关多元化战略,向开采辅助、开采技术设备的研发和生产以及相关的配套服务设施建设等方向拓展,这样不仅可以使石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得到充分拓展,还可以在相关领域逐步形成新的竞争力。等到石化企业的相关多元化业务发展到一定阶段时,抓住时机向非相关领域拓展。
发展一批劳动密集型产业,解决农业转移人口的就业问题。目前来看,大庆市重点培育的接续产业以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企业为主,这类企业虽然对经济转型有重要作用,但吸纳就业的能力有限。实践中,劳动密集型产业吸收了大量农业转移人口,对缓解就业压力发挥了重要作用。大庆市可以考虑以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为契机,鼓励和引导辖区各区县结合各地的资源状况、市场状况以及基础设施情况,发展一批农林牧渔产品加工、包装、储运等企业,解决一部分农业转移人口的就业问题。此外,随着城镇化的逐步推进,必然会出现一些要求较多劳动投入的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也可以借此吸收一些农业转移人口。
大力发展以家庭农场为主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高农民收入,防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反弹。近些年来,大庆市农村居民的收入大幅提高,但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依然有扩大的压力。解决这一问题固然离不开良好的政策环境,但根本上还是要依靠农民自身增收能力的提高。家庭农场具有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特征,能显著提高农民收入。依据大庆市人民政府网站公布的数据,2015年大庆市共有家庭农场2 920户,户均产值比普通农户高出10.27万元。大庆市正在加紧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这为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提供了非常有利的发展环境,应该在现有基础上,大力发展家庭农场,促进农民增收。
[1] 张文忠, 王岱. 中国资源型城市的城镇化特征和发展路径选择[J].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14(6): 12-17. Zhang W Z, Wang D. Discussion on characteristics of urbanization of Chinese resource-based city and the path selection in promoting its development[J]. Natural Resource Economics of China, 2014(6): 12-17.
[2] 王利伟, 冯长春. 资源型城市发展演化路径及转型调控机制——以甘肃省白银市为例[J].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3, 32(5): 66-70. Wang L W, Feng C C. Evolutionary mechanism and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resoure-based city: Taking Baiyin of Gansu as an example[J]. Are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2013, 32(5): 66-70.
[3] 支大林. 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的困境及破解对策[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4): 13-21. Zhi D L. The plight and countermeasures of transformation and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resource-based city of China[J]. Fujian Forum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 edition), 2015(4): 13-21.
[4] 单卓然, 黄亚平. “新型城镇化”概念内涵, 目标, 规划策略及认知误区解析[J]. 城市规划学刊, 2013(2): 16-21. Shan Z R. Huang Y P. An analysis of the concept, goals, contents, planning strategies and misunderstandings of new urbanization[J]. Urban Planning Forum, 2013(2): 16-21.
[5] 张维宸. 新型城镇化视角下的资源型城市转型[J].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13(11): 24-27. Zhang W C. Transformation of resource-dependent cities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new urbanization[J]. Natural Resource Economics of China, 2013(11): 24-27.
[6] 何雄浪, 毕佳丽. 我国西部地区资源型城市发展与新型城镇化路径研究[J]. 当代经济管理, 2014, 36(8): 67-72. He X L, Bi J L.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and new urbanization path of the resource-based cities in Western China[J]. Contemporary Economic Management, 2014, 36(8): 67-72.
[7] 刘纯彬, 张晨. 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内涵的理论探讨[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9, 19(5): 6-10. Liu C B. Zhang C. Theoretical discussion on the connotation of green transformation of resource-based cities[J]. 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09, 19(5): 6-10.
[8] 孙毅, 景普秋. 资源型区域绿色转型模式及其路径研究[J]. 中国软科学, 2012(12): 152-160. Sun Y, Jing P Q. A Study on green transition mode and transition path of resource-based regions[J]. China Soft Science, 2012(12): 152-160.
[9] 张复明, 景普秋. 资源型区域中心城市的产业演进与城市化发展[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7, 17(2): 121-126. Zhang F M. Jing P Q. Industry evolution and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on resource-based regional central city: A case study of Taiyuan City[J]. 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07, 17(2): 121-126.
[10] 陆大道. 我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迈入新阶段[N/OL]. 中国经济导报, [2013-12-5]. http://www.ceh.com.cn/epaper/unifl ows/ html/2013/12/05/A02/A02_44.htm. Lu D D.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resource-based cities in China has come into a new stage[N/OL]. China Economic Herald, [2013-12-5]. http: //www. ceh. com. cn/epaper/unifl ows/ html/2013/12/05/A02/A02_44. htm.
[11] 张生玲, 李跃, 酒二科. 路径依赖, 市场进入与资源型城市转型[J].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16(2): 14-27. Zhang S L, Li Y, Jiu E K. Path dependence, market entry and transformation of resources-based city[J]. Economic Theory and Business Management, 2016(2): 14-27.
[12] 《改革》服务中央决策系列选题研究小组. 新一轮东北振兴的体制机制, 区域合作与资源型城市转型[J]. 改革, 2016(9): 59-67. Research Group of Reform Servicing Central Decision-making. System mechanism, regional cooperation of a new round of the northeast revitaliz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resource-based city[J]. Reform, 2016(9): 59-67.
[13] 曾坚, 张彤彤. 新常态下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问题, 对策及路径选择[J]. 理论探讨, 2017(1): 81-86. Zeng J, Zhang T T. The problems, countermeasures and path selections of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of resource-based city under the new normal[J]. Theoretical Investigation, 2017(1): 81-86.
[14] 陈妍, 梅林, 胡宇娜. 东北资源型城市转型过程中产业结构升级演变研究[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6, 30(12): 20-27. Chen Y, Mei L, Hu Y N. Evolution and upgrading of industries in resource-based cities in northeastern China[J]. Journal of Arid Land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16, 30(12): 20-27.
[15] 李大垒, 仲伟周. 资源型城市接续产业的模式选择研究[J].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5(3): 13-19. Li D L, Zhong W Z. A study of mode selection for continuous industries in resource-based cities[J]. Journal of Jiangx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2015(3): 13-19.
[16] 秦鹏, 李亚菲. 资源型城市的功能回归及其制度实现[J].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013(1): 91-95. Qin P, Li Y F. Functions regression and system implementation of the resource-based cities[J]. Journal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Graduate School, 2013(1): 91-95.
[17] 郭海霞. 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国际镜鉴[J]. 重庆社会科学, 2015(11): 50-57. Guo H X. The international reference in the transformation of resource-based cities[J]. Chongqing Social Sciences, 2015(11): 50-57.
[18] 赵永平, 徐盈之. 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综合测度与驱动机制研究[J].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14, 14(1): 116-124. Zhao Y P, Xu Y Z. A study on development level comprehensive measure and drive mechanism of the new urbanization[J].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2014, 14(1): 116-124.
[19] 张宏乔. 新型城镇化水平测度及空间分异分析——以河南省为例[J]. 城市学刊, 2015, 36(5): 41-45. Zhang H Q. Evaluation of regional new urbanization level and analysis on its spatial differences: Taking Henan Province as an example[J]. Journal of Urban Studies, 2015, 36(5): 41-45.
[20] 沈宏超, 洪功翔. 新型城镇化质量测度指标体系及实证研究——以安徽省为例[J].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5, 36(3): 412-418. Shen H C, Hong G X. New urbanization quality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and its empirical application: A case of Anhui Province[J]. Research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2015, 36(3): 412-418.
[21] 车晓翠, 张平宇. 东北振兴以来大庆市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J]. 经济地理, 2012, 32(5): 99-102. Che X C, Zhang P Y. Evaluation of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apacity of industry of Daqing City since the revival of northeast China[J]. Economic Geography, 2012, 32(5): 99-102.
[22] 江小涓. 服务业增长: 真实含义, 多重影响和发展趋势[J]. 经济研究, 2011(1): 4-15. Jiang X J. Growth of service industries: True meaning, multiple influences and trend[J]. Economic Research Journal, 2011(1): 4-15.
[23] 朱爱琴, 曾菊新, 唐承财. 资源型城市生命周期优化调控潜力测评[J]. 人文地理, 2013, 28(5): 69-75. Zhu A Q, Zeng J X, Tang C C. Measuring the potentiality of regulation on the lifecycle of resource-based city[J]. Human Geography, 2013, 28(5): 69-75.
(责任编辑:童成立)
Study on the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new urbanization in Daqing City
SHI Yue, WANG Hong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Heilongjiang Bay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Daqing, Heilongjiang 163319, China)
The 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level, the main problems and their causes of the new urbaniz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will provide reference for Daqing and other resource-based cities to promote the new urbanization process. Applying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and entropy method,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development level and discussed the prominent problems of the new urbanization of Daqing City during the period of 2010-2015. Results show that the valu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improvement of citizens’ livelihood, and the protection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esent continuous improving trends. However, the value of resource safeguard had some fluctuations in recent years. The comprehensive level of the new urbanization showed a steady increasing trend, increased from 0.256 1 in 2010 to 0.676 4 in 2015. Studies also show that although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value of the new urbanization increased year by year, the industrial supporting ability was obviously defi cient,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faced great pressure, and the improvement of citizens’ livelihood had serious challenges. To solve the main problems and further raise the level of the new urbanization, the Government should promote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reduce the pressure 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develop labor-intensive industries, encourage enterprises to implement the strategy of integration and diversifi cation, and prevent the rebound of income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resource-based cities; new urbanization; problems; countermeasures; Daqing City
F291
A
1000-0275(2017)03-0405-08
10.13872/j.1000-0275.2017.0027
时悦, 王红. 大庆市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问题与对策[J].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7, 38(3): 405-412.
Shi Y, Wang H. Study on the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new urbanization in Daqing City[J]. Research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2017, 38(3): 405-412.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3YJA820034);大庆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DSGB2017013);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XDB2012-08)。
时悦(1976-),男,黑龙江绥化人,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农业经济理论与政策研究,E-mail: shiyue76@126.com, shiyue_76@byau.edu. cn;王红(1980-),女,辽宁岫岩人,硕士,讲师,主要从事农业经济理论与政策研究,E-mail: ashley@byau.edu.cn。
2017-01-09,接受日期:2017-03-31
Foundation itteemm::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Ministry of Education of China (13YJA820034); Key Project of Soci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Daqing of China (DSGB2017013); Dr Scientifi c Research Foundation of Heilongjiang Bay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Corresponding authhoorr:: SHI Yue, E-mail: shiyue76@126.com. shiyue_76@byau.edu.cn.
Receiivveedd 9 January, 2017; Accepptteedd 31 March,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