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卖鱼郎,一颗慈善心

2017-06-24 13:09整理项力
至爱 2017年5期
关键词:服务队摊位慈善

整理、图|项力

小小卖鱼郎,一颗慈善心

整理、图|项力

1 在田林社区的“买汰烧”队伍中,杨晓月这个名字代表着“质量过硬、童叟无欺”。他的鱼摊挂着“本摊位鱼,无理由退”,因此虽然不是高峰期,他的摊位前依然聚着不少顾客。顾客宁可舍近求远,也要到他那里买鱼。

2 常买菜的人知道,现在的鱼有时会带着泥土气和柴油味。可在杨晓月的鱼摊不会出现这样的鱼,因为他的老家安徽巢湖盛产鱼类,他6岁下湖捕鱼,野生鱼和人工养殖鱼、喂绿色饲料和喂激素的鱼,他只要看几眼闻一下,便知好坏。每开发一个新品种,他都会在家里先试吃,确保没问题才会上市销售。

3 杨晓月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做生意,那时短斤缺两、以次充好的现象还比较常见,可他没有“同流合污”。水产同行还曾因他的正直,乘他不在时在他的鱼池里偷偷地投放洗衣粉,搞死了好多鱼;甚至联合起来排挤他。就算这样,杨晓月仍不忘初心,坚持着良心生意。他给儿子取名“缘正”,希望他一生与正气结缘。

4 杨晓月是家中的老幺,2岁时父亲因病去世,母亲一人将4个儿子拉扯大,坚强的母亲教诲他们兄弟4个“宁愿饿死,也不能偷东西吃”。等到生活稍微好转,母亲还将偶遇的一个流浪女带回家照顾,告诉他们“人在做、天在看,多做点好事不吃 亏”。

5 16岁那年,杨晓月和哥哥两人兜里揣着70元钱来到上海,在工地打了半年工后,经老乡介绍去宜山菜场卖水产。离家的27个年头里,他一直谨记着母亲教导的6个字:“走正路,做好人”。

6 2002年,田林五、六、七村居委会主任邱桂笙收到了一封特殊的“求助信”,希望居委会提供小区特困户名单,“求助人”正是杨晓月,他想免费给特困户送鱼,因为有一天收摊后他将一位残疾顾客送回家,发现他家非常困难,就萌生了为困难户送鱼上门的念头。

7 当拿到特困户名单后,他还嫌数量少。凑满了10户以后,杨晓月开始每周为他们送一次鱼。他并没有以次充好,反而送又好又贵的鱼。时间一长,那些特困户自己觉得不好意思,找到居委会要求把送鱼时间改成逢年过节。

8 田林五村80多岁的张奶奶和智力有残疾的女儿相依为命,靠退休工资和救济金生活。9年前,母女俩搬来五村后,杨晓月就开始给她们家送鱼:河鲫鱼、花鲢鱼、鳜鱼、鳊鱼……翻着花样送。每次送去的鱼都是又大又新鲜,逢年过节还要自掏腰包买些面、米、鸡蛋,一起送上门。

9 其实杨晓月的家境并不富裕,一家三口到前年才有了一间30多平方米的房子。守着徐汇区最大的菜场里最好的摊位,从1992年一直干到现在,20多年愣是没有赚到什么钱。钱到哪里去了呢?原来做好事杨晓月是有名的“大手大脚”,除了特困户,只要小区条件不好的顾客去买鱼,杨晓月要么不收钱,要么少收钱,这样怎么能发 财?

10 讲起自己的善举,杨晓月没有觉得自己做了多么惊天动地的事情。身边的同行一个个忙着攒钱置房买车,杨晓月很坦然,在他眼里,一条鱼值不了几个钱,却让那些生活不能自理或者经济困难的困难群众,能深深体会到社会大家庭互相关心的人间至 爱。

11 一年、两年过去了,杨晓月在田林社区里渐渐地名气越来越大了,他参加了田林社区的“螺丝钉志愿者服务队”。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他也得到了大家的帮助。这支服务队成立于2003年,经常开展便民服务─免费上门理发、平价开锁修锁、修理小家电、疏通管道等。

12 2017年1月7日,在第23届“蓝天下的至爱”慈善晚会上,杨晓月和“螺丝钉志愿者服务队”被邀请到现场。接受了叶惠贤老师的采访后,他们被赋诗一首:“二八立志离村庄,只做爱心卖鱼郎。疏星路遥观世界,芳草无名绿四方。长江东南大上海,长江西北系故乡。此生报国为民计,随我中华复兴邦。”许多领导看了节目都表示深受感动。

猜你喜欢
服务队摊位慈善
江苏省射阳县的“书法拥军志愿服务队”
水果摊的主人
蒋王社区:打造“侨之家”、同心桥服务队 以侨为“桥”架起为民服务“连心桥”
慈善之路
慈善义卖
一个摊位富了一家人
慈善组织相关知识问答
慈善组织的登记、认定和终止
春运路上的“花甲服务队”
母亲的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