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其
【命题综述】
教育部颁布的2017年高考考试大纲(历史部分)进一步优化了历史学科考试内容,删去选考模块“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其余考试内容、考核目标和要求与2016年考试大纲基本一致,只是在细化能力目标要求中突出“辨别历史事实与历史叙述、理解历史叙述与历史结论和发现历史问题”。
高考考什么?怎么考?考试大纲给予了明确的提示,即不拘泥于教材,不回避热点,着重考查考生独立思考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考生要在掌握历史主干知识的基础上,注重运用知识分析社会现象,关注生活、思考生活、热爱生活,培养和提高历史学科能力和核心素养;注重高考试题选材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特点,将不同形式的试题材料转化为有效信息,对其进行分析、比较和评价,并且多角度综合运用历史学科原理和方法探究问题,辨析不同观点,符合逻辑、规范地进行表达和阐释,或者能够找到新发现,得出新规律,提出新结论。
本文以入选2016年中国十大学术热点提名的“历史视域中的丝绸之路”为切入点,进行历史知识梳理和应考方法指导,希望对考生的备考有所帮助。
【热点追踪】
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2016年4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一次集體学习以“历史上的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为主题,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一带一路”建设是我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推行互利共赢的重要平台。习近平指出,“一带一路”倡议唤起了沿线国家的历史记忆。古代丝绸之路是一条贸易之路,更是一条友谊之路。在中华民族同其他民族的友好交往中,逐步形成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特征的丝绸之路精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就是要继承和发扬丝绸之路精神,把我国发展同沿线国家发展结合起来,把中国梦同沿线各国人民的梦想结合起来,赋予古代丝绸之路以全新的时代内涵。
【押题理由】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历史上,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就是我国同中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东非、欧洲经贸和文化交流的大通道,“一带一路”是对古丝绸之路的传承和提升。由此,丝绸之路成为近年来高考关注的焦点和热点。
【知识梳理】
丝绸之路是指起始于古代中国,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商业贸易路线。狭义的丝绸之路一般指陆上丝绸之路。从广义上讲,丝绸之路又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陆上丝绸之路是连接中国腹地与欧洲诸地的陆上商业贸易通道,形成于公元前2世纪与公元1世纪间,直至16世纪仍保留使用,是一条东方与西方经济、政治、文化进行交流的主要道路。它的最初作用是运输中国古代出产的丝绸。因此,当德国地理学家Ferdinand Freiherr von Richthofen最早在19世纪70年代将之命名为“丝绸之路”后,即被广泛接受。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外国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该路主要以南海为中心,所以又称南海丝绸之路。
1.丝绸之路的开通及作用
丝绸之路的开通:①张骞通西域之后,中国丝绸和丝织品从长安出发往西,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运到安息,再从安息转运到西亚和欧洲的大秦。这条商旅要道,就是丝绸之路。②汉武帝以后,还开辟了与南海诸国及印度、斯里兰卡的海上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与中外经济文化交流:①丝绸之路的开通是划时代的重大事件,沟通了东西方的交通。通过丝绸之路,中国与中亚、西亚、南亚诸国进行了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②中国的铁器、丝绸和养蚕缫丝技术,以及铸铁术、井渠法、造纸术先后西传。③两汉之际,佛教也通过丝绸之路由印度经中亚、西域,沿丝绸之路传入中国。
2.从对外贸易的角度理解丝绸之路
明朝以前,汉、唐、宋、元各朝基本上采取了对外开放政策,中华文明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中国成为周边国家、亚非地区的经济文化中心,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明清时期,由于中国封建制度渐趋衰落和腐朽,加上西方殖民者的到来,对外政策由开放转为闭关自守。汉朝对外交往的主要特点及其原因如下:
特点:(1)以商贸为主,丝织品在通商中占很大比重,具有相当程度的单向性;(2)中外交往以陆路为主,水陆并举;(3)与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等地区的国家交流频繁,对东方文化影响大,形成以中国为核心的文化圈;(4)中国文明通过丝绸之路开始输出;(5)中国开始吸收佛教等外来文化;(6)汉代文明先进,对世界影响深远。
原因:(1)国家统一,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发展;(2)社会经济发展,国力强盛;(3)丝织、冶铁等技术领先世界;(4)张骞沟通了丝绸之路,开创了中外交通新纪元;(5)交通发达,两汉政府保护交通的畅通;(6)科技文化成就辉煌;(7)统治阶级比较重视对外交往。
3.唐朝对外交往的主要特点及其原因
特点:(1)唐朝对外交往的范围更加广泛,且有连续性;(2)领域全面,同亚洲国家的交往最为密切,唐朝是亚洲文化的中心;(3)唐朝对外交往的形式多种多样,有使节往来、技术交流、贸易交流、宗教往来、艺术交流等多种形式;(4)唐朝频繁的对外交往影响巨大,促进了亚洲乃至世界文明的进步,形成了中华文化圈,是当时世界上的文明中心,影响具有双向性。
原因:(1)唐朝政治统一、政权强大,有稳定的政治环境;(2)经济繁荣、国力强大、文化昌盛,处于世界领先地位;(3)唐朝的对外交通比过去发达;(4)唐朝的对外政策比较开放,唐朝政府鼓励外商来华贸易,允许外国人在中国长期居住、任官以及和中国人通婚;(5)中外使臣、商人、留学生以及僧侣的推动等。endprint
4.明清时期对外关系的发展趋向和特点
趋向:(1) 中国与外来侵略势力的矛盾日益尖锐,甚至发展成为大规模的侵略与反侵略的斗争;(2)明清时期的对外政策,由开放到闭关自守。
特点:(1)传统的对外关系达到鼎盛,如郑和下西洋;(2)出现华侨潮,促进开发;(3)自16世纪起,日本和欧洲殖民者开始了对中国的侵略活动;(4)中国人民开始了反殖民、反侵略的斗争;(5)中国开始介绍和引进西方的科学知识;(6)在正当的中外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同时,罪恶的鸦片贸易出现;(7)明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严格限制中外交往。
5.对外交往的路线与范围
中国古代对外交往频繁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海陆交通发达,航海技术进步。汉代开通了丝绸之路,但对外交往以陆路为主,往来也仅限于近邻国家(朝鲜、日本、越南等)。直到东汉晚期才正式和西亚、欧洲有了直接的往来。唐代水陆并重,交流范围更加广泛,交往的国家增多。宋、元、明时期,海陆交通能达亚非许多国家。
(1)两汉时期的丝绸之路
陆路:长安→玉门关或阳关→分南北至疏勒→大秦;西:大月氏→安息→大秦;北:大宛、康居。通过丝绸之路,汉朝与中亚、西亚、南亚诸国进行了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中国铁器、丝绸和养蚕缫丝技术、铸铁术、井渠法、造纸术先后西传;两汉之际,佛教传入中国。
海路:广东沿海港口→向南沿海岸线→印支半岛南下→绕马来半岛→出马六甲海峡→至孟加拉湾沿岸诸国→最远抵达印度半岛南端。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加强了中国和东南亚、南亚各国的关系,从水陆沟通了东西外交圈之间的联系。
(2)隋唐时期的对外交通
陆路:从长安出发,东达朝鲜,西经敦煌可通往今天的印度、伊朗、阿拉伯以及欧非的许多国家。海路从登州、扬州出发,达朝鲜、日本;从广州出发可到达马来半岛、印度、波斯湾。
(3)郑和下西洋
1405-1433年,郑和七次下西洋,访问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地区。
6.对外交往的概况
中国古代对外关系的主流是友好平等,其主要表现为政治外交往来,经济贸易往来和科技文化交流。由此增进了中外双方的了解、联系和友谊,促进了中外双方的交流和发展。明清时期,中国与外来侵略势力的矛盾日益尖锐,甚至发展成为大规模的侵略与反侵略的斗争。
7.视角探新
(1)从阶段特征看我国古代对外交往的特点
①两汉时期,我国经济发达,科技文化迅速发展,确立了在当时世界上的领先地位,同周边国家和地区的交往开始发展起来,对后世和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由此反映了当时我国历史发展的特征:封建社会的初步发展。②隋唐时期,对外交通发达,对外政策开放,对外交往盛况空前,不但使唐朝成为周边国家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而且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由此反映了当时我国历史发展的特征:封建社会的繁荣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③明代至清初,我国的对外关系从活跃的对外交流逐渐转向闭关锁国。闭关政策严重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阻碍了中国思想文化的进步。由此反映了当时我国历史发展的特征:逐渐由先进走向落后的发展趋势,封建制度的渐趋腐朽和衰落。
(2)从对外贸易发展看我国古代的对外交往
从范围来看,西汉时期开辟了陆上、海上丝绸之路,与西亚、欧洲往来密切。到唐朝时,陆路、海路商业通道都很发达,同印度、伊朗、朝鲜、日本等国都往来密切。明初郑和远航印度洋、红海。从目的来看,官方贸易不以赢利为主,而以加强友好往来为主。从影响来看,外贸伴随着文化交流。西亚不少商人带来了西方宗教,中国科技也伴随外贸西传。外贸促进了民族融合,不少信仰伊斯兰教的波斯人和阿拉伯人来我国定居,长期与中国人相处,互通婚姻,逐渐融合,在元朝时出现了新的民族——回族。
(3)从经济重心的变化看我国古代的交通路线
我国古代经济重心转移的规律是由北向南,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和江南一带;由内地向沿海逐渐转移。两汉时期,南方相对落后,经济重心在北方,此时的交通虽水陆并举,但仍以陆路为主。隋唐时期,南方逐渐超过北方,此时在陆上丝绸之路继续的同时,海上丝绸之路规模扩大。明清时期,我国南方作为经济重心的地位巩固,所以海上交往在明朝中期以前空前活跃(如郑和下西洋、华侨对南洋的开发),直至政府走向闭关。
(4)历史上开通和维护丝绸之路的动力是来自外界,而不是来自中国内部
这条路主要是由中亚、西亚甚至欧洲的人建立的,动力来自他们。回顾历史,不是说中国要去重新控制中亚,而是必须承认,历史上的丝绸之路畅通是以中国对中亚的畅通为保障的。
(5)海上丝绸之路主导权的变迁
15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的孕育成长,一种扩张性的社会体制在西欧出现。正当中国人因为政府的海禁政策而从印度洋上不断退缩的时候,欧洲人却咄咄而来。到了16世纪初,葡萄牙人开辟了从大西洋越过非洲,自西而东进入亚洲的新航线;西班牙人开辟了从大西洋绕过南美洲,自东而西进入亚洲的新航线。葡萄牙人与西班牙人所开辟的新航线,最终都与早已存在于亚洲海域的海上丝绸之路相连接,从而将海上丝绸之路从区域性的海上航線延伸为全球性的交通网络。由此带来的后果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欧洲人逐渐掌握了海上丝绸之路的主导权。海上丝绸之路以中国文明为核心而展开,其兴盛的动力主要来自中国。但欧洲人到来之后,很快就在海上丝绸之路中占据了主导地位。
第二,物质与文化在全球范围内以惊人的速度大规模传播。传统上,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而进行远距离交换的主要是奇珍异兽及奢侈品,而且基本上集中在亚洲。自16世纪开始,千奇百怪的商品、五彩缤纷的文化、形形色色的物种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在全球范围内扩散,其规模之宏大、内容之丰富、速度之迅猛、影响之深远,远远超过此前一千多年的总和。endprint
第三,海上丝绸之路充满了刀光剑影。海上丝绸之路自产生之后,在一千多年的历程中,一直是中外各国友好交往的和平之路,很少见到腥风血雨。但欧洲人的海外扩张之路却是用炮火开辟出来的。16世纪,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各自建立起全球性的殖民帝国。17世纪,被称为“海上馬车夫”的荷兰横行四海。18世纪,英国开始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欧洲人的全球性殖民帝国,都是以海上霸权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鸦片战争标志着海上丝绸之路的结束。
【方法点拨】
高考试题以材料创设情境,设置问题。在新课程理念下,教材已经不是知识的唯一来源,甚至已经不是主要来源。新课程标准强调的是知识来源的多样性,考查的是考生自主发现新知识、运用新知识的能力,因此考核的内容也就不一定与教材的内容有直接联系,侧重对学生运用所学知识阅读和理解材料能力的考查,“题在书外,理在书中”。因此,要注重通过背景材料创设情境、延伸拓展考查历史知识的训练。
高考选择题更多地呈现新材料、新情境;非选择题中的材料不再单纯印证教材的观点,设问的切入角度可能与教材完全不一样。
材料题以提供新材料、新情境、新问题为基本特征,材料形式多样,不仅有文字叙述(文言文、现代文),还有数字表格、柱状图、扇形图、曲线图、地图、实物图、漫画等多种形式的综合。在最大限度提取有效信息的同时,要能准确地解读、分析、评价图表所反映的内容。材料题具有材料来源广(有文字材料、图表材料等)、信息容量大、设问角度活、能力层次高、考查功能全、答案简明扼要等特点。在解读材料的过程中,要注意历史学科是从史料出发,解读史料是把它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之下去进行分析、评价,进而得出相应的结论。论从史出,不要盲目相信历史结论,甚至可以质疑某些历史结论。
具体而言,材料处理的基本方法为:
第一,通读材料,对材料进行整理,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处理材料的关键在于“有效性”,即能够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找出材料的关键词或短语,把握材料的时间、人物、事件要求的范围,能够用它来有效地回答问题。注意开头和结尾所给材料“引自哪里”,或“出自哪里”,或“谁说的”,据此可直接或间接推理出所述事物的时间、空间概念。要从材料提供的情境入手,读出其中包含的显性和隐性等各方面的信息,如:时期、区域、人物活动内容、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等方面的信息。要抓住关键词提供的信息,如:朝代、地名、人名、物名、历史名词等方面的信息。
第二,回归所学知识,归纳与材料有关的历史内容。要注意的是,应以利用材料中的有效信息为主,结合所学知识为辅,同时结合教材提供的历史环境,形成完整的历史概念和历史发展过程及阶段性特征。
第三,将提问中的提示词当作中心来组织材料,把握方向;将落脚点放在提问的方式或方法上;组织材料时要有结构性、层次性,如按时间顺序排列,按内容方面排列等。
第四,材料题包括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对于选择题,在完成上述过程后,以设问词为核心,把握判断的方向,依托材料进行正确判断。在回答非选择题时,要从历史原因、历史再现、历史影响、历史归纳、历史总结、历史启示等方面审清题意,按要求提炼有效信息,按设问要求组织答案进行答题,高度概括、归纳,不需要展开,即使是要列举史实,点出时代及历史概念即可。要条理清楚、逻辑严密地表达自己对问题的认识。
★切记要充分运用材料的有效信息。答案中有部分内容就是直接来自对材料的有效信息归纳。
图文材料型题是以地图、插图、壁画、漫画、图表、图形、实物景观图等图画情境材料为命题切入点,结合相关文字情境材料叙述而组合的试题。图文材料型题通过运用“图”来提高考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对历史情境的再现能力,对文字材料的理解能力,从而使考生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答问题的思维分析能力。
解答图文材料型问答题包括了读图、读文字材料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可以结合题目设问,组织有效信息进行答题。
高考试题选用的材料呈现“不拘泥于教材”的特点,所选材料内容有一定的开放性,材料体现的观点或是对教材观点的补充,或是与教材观点相反。考生必须按照题目要求,从材料出发,准确提炼概括观点,再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判断,切忌抛开材料,照搬教材观点,思维固定化。
【真题示例】
例1 (2015·浙江卷)“丝绸之路”是古代沟通东西方文明的桥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汉唐以来“海上丝绸之路”被称为“瓷路”
B.以罗马为中心的地中海地区称中国为“丝国”
C.明清政府的严格管理限制了丝路商贸繁荣
D.15世纪以前的丝路贸易不具有全球化意义
分析:本题通过“丝绸之路”是古代沟通东西方文明的桥梁的结论,通过历史叙述进行推论。题干从“下列说法不正确”的角度设问,考生应从否定项的角度进行判断。汉唐以来“海上丝绸之路”被称为“瓷路”的表述不符合历史,故正确选项为A。
答案:A
例2 (2015·北京卷) 丝绸之路东起中国西安,西至埃及亚历山大。
陆上丝绸之路是东西方交往的重要通道,分为东西两段,东段主要在今中国境内,其正式开通源自张骞通西域。汉与西域的交往主要通过河西走廊;南北朝时期,由于河西走廊被割据政权占据,南朝与西域的交往主要通过今青海境内的青海道进行;唐朝统一后,又恢复了在丝绸之路中的主导地位;11世纪西夏崛起,青海道和河西走廊被切断,北宋只能向北渡过黄河,再由河套地区向西跨入西域。从元朝起,河西走廊成为中西方交往的稳定通道。
阅读图1和上述材料,从中概括古代陆上丝绸之路的历史特点。
分析:本题提供图和教材之外的新材料,旨在考查考生提取材料信息、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阅读材料可以获取的信息:主题为古代陆上丝绸之路,时间为从西汉至元朝,区域核心为河西走廊、青海道,核心内容为在不同历史时期,中原王朝沟通西方的线路有不同选择,以及陆上丝绸之路是由多条交通道路构成的交通网络等。在获取材料信息的同时,结合所学知识,即陆上丝绸之路的开辟、中外交流等基本史实,可以形成古代陆上丝绸之路的基本知识面和基本特征,在此基础上,结合设问形成合理的答案。endprint
答案:古代的丝绸之路不是一条单一的交通线,而是由多条交通道路构成的交通网络。受政治形势影响,不同历史时期,中原王朝沟通西方的线路有不同选择。总体上看,自汉朝之后,丝绸之路未曾完全中断,河西走廊在丝绸之路东段居于主导地位。
1.中国首倡的“一带一路”合作构想作为携手发展、合作共赢,共同走出全球经济金融危机的新主张得到了上合及金砖成员国的积极响应,以推动相关各国基础设施建设为宗旨的亚投行、“丝路基金”、金砖银行也得到五大洲诸多国家的实质性支持。这体现了( )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走向没落 B.世界霸权面临激烈争夺
C.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必要性 D.经济区域化的加速发展
2.习近平总书记在访问中亚国家哈萨克斯坦和东南亚国家印度尼西亚时,先后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一带一路”建设是基于新安全观的周边外交大战略,承载着丝绸之路沿途各国发展繁荣的梦想。从这段材料中可以看出新时期我国外交政策的特点是( )
①积极开展睦邻友好交往 ②积极参与地区合作与交流
③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④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A.①②④ B.①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 “一带一路”传承着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代丝绸之路精神。它不是中方一家的“独奏曲”,而是各国共同演奏的“交响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日报客户端《有关“一带一路”,这是见过的最漂亮的图解》
材料三 “马歇尔计划”从1948年开始执行,共有15个欧洲国家接受援助。到1951年底,美国共向它们拨款131.5亿美元。“马歇尔计划”解救了一些西欧国家的燃眉之急,促进了经济恢复,巩固了西欧的资本主义秩序。美国借此把从政治经济上控制西欧、“遏制共产主义”与维护本国制造商、出口商的利益联系在一起。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选修3
材料四 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发展到今天,人类社会越来越朝着安危与共、荣损相依的命运共同体迈进。“一带一路”顺应这一潮流,摒弃制度模式偏见,超越意识形态藩篱,抓的是发展这个最大公约数,想的是自己要过好、也要让别人过好,信的是众人拾柴火焰高、互帮互助走得远。沿线国家既有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也有搞资本主义制度的;既有信奉佛教的,也有以伊斯兰教立国的;既有认同西方价值观的,也有秉承东方理念的。“一带一路”致力于沟通这些差异,促进求同存异基础上的相互协调,发掘聚同化异带来的互补潜力,为建设共同发展的世界添砖加瓦。
——《人民日报》2015年2月13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的丝绸在古罗马的市场上能卖到每磅12两黄金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20世纪前中国经济总量占全球份额的状况,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3)“一带一路”构想提出后,有学者称它为中国版的“马歇尔计划”,也有学者认为两者有本质区别。根据材料三、材料四和所学知識说明两者的不同。
【参考答案】
1. C 2. A
3.(1)原因:中国丝绸制作精良,质量上乘;中国丝绸深受古罗马人的喜爱和追捧;运输的曲折艰难。
(2)状况:长期居于领先地位;近代以来虽有下降,但到1870年仍居世界第一位。
领先原因:中国古代农业、手工业发达,长期领先世界,商品远销海外;新航路的开辟和殖民扩张使世界市场出现并得到拓展。
下降原因: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逐渐瓦解中国的自然经济,客观上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手工业品和农产品在商品流通中的比重加大,国内外市场不断扩大,到1870年虽有下降仍居世界第一。19世纪中后期,英国成为世界工厂,中国的领先地位被取代。
(3)①背景不同。“马歇尔计划”出现在冷战时代,带着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具有时代局限性。而“一带一路”诞生于全球化时代,摒弃了制度模式偏见,超越了意识形态。
②理念不同。“马歇尔计划”以美国为主导,对欧洲的援助建立在不对等的关系上,就像是美国的“独奏曲”。而“一带一路”坚持平等协商,充分尊重各国的自主选择,是一首各国共同演奏的“交响乐”。
③目的不同。“马歇尔计划”的最终目的在于大国争霸,在根本上服务于美国的“遏制战略”;而“一带一路”意在通过互联互通,实现合作共赢的目标。endprint
求学·文科2017年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