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鸣
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系教授
清 代的官老爷院子门口看门的门丁,名义上是下人,也就是奴仆,但地位却不一般。这种人大多不是官老爷从家里带来的,而是由人推荐投靠来的“专业人士”,人称长随,其中做门丁的,衙门里叫做“门上的”,属于“爷”字辈。
漫说衙门里的人,就算外面来拜门的官老爷,也得让他们三分。前来拜谒的,都得给门包,即小费。门包是有规矩的,随老爷的官阶不同而不同。如果给少了,门丁肯定是不依的。
一般来说,省内官员前来拜谒省级大员、巡抚和总督,门包数两即可,但是,如果是朝廷的重臣,比如僧格林沁或者庆亲王奕劻这样的角色,要想进他们的门,最低也得五十两。所以,当年庆亲王的门,还真就有穷官进不去,掏不起这份门包。当然,没见过庆王爷,这个官也就没法子上任。
门包不仅得给,而且银子的成色还得足。当年的散碎银两,有好些成分不纯,使用的时候,精明的商家会给你打折扣,因此,收银子的人讲究的是一个纯正的库平银,即官府上缴国库的银子。就像今天的金条,讲究的是国有大银行入库的货色。成色不足也不是不行,但按例得多给,如果不多给,那就有麻烦了。经常有门丁因为来客给的门包成色不足,而翻脸把门包掷回的。你还别说,来客就得老老实实把银子补足了才行。
一般来说,如果门丁属于下人,那么,来客随意打发就是,给多给少,没法跟人计较。但是,官老爷家里的门丁不是一般的下人,所以,不能按打发下人的规矩来。
这个道理,做官的都知道。门丁跟来客计较门包的成色,乃至强索门包,霸道得紧,其实,都有主人在撑腰。按制度,一省的按察使、布政使都是省级官员,只是级别稍低而已,并非督抚的下属。前来拜谒督抚,门丁强索门包,还斤斤计较,如果来客较真起来,告诉了主人,门丁岂不要受罚?事实是,还真的罚不了。督抚顶多当着客人的面意思意思,叫门丁卷铺盖走人,过了这阵儿,还是回来做他的门丁。
清末最后几年,庆亲王奕劻和岑春煊是政敌,俩人势不两立。西太后宠着岑春煊,却又离不开奕劻。所以,总是力图劝和他们俩。只要岑春煊来京,一定要他去见奕劻。
一次岑春煊还真的去见奕劻了,门丁不认识来客,一定要门包。岑春煊扭头就走,回头告诉西太后,说庆王爷家要门包,我没钱。西太后指责奕劻,奕劻回家问清了情况,居然真有此事。他火冒三丈,一叠连声地要打死那个门丁。家人回他说,已经跑了。
以当年奕劻的聲势,抓一个跑了的门丁有什么难的?最后,居然就不了了之了。火消了的庆王爷,在门口贴了一个字条,上面写四个大字:不收门包!此后,门包依旧还是收。
其实,说一千道一万,门丁之所以能借势“微腐败”,就是因为权力专断而且有后门。当官的需要这个后门,找当官办事的人更需要这个后门。没有后门,上面的没法捞好处,下面的没法搞名堂。
后门以及后门通道里的种种猫腻,一定需要有低贱之人为之操办。唯其这样,才不显山不露水。当然,由于上上下下都这样办,这种事儿也就成了公开的秘密。即便如此,大家依旧假装不知,反正潜规则,你潜我,我可以潜你,潜不了你,还可以潜别人。
清代门丁之所以能借势“微腐败”,就是因为权力专断而且有后门。当官的需要这个后门,找当官办事的人更需要这个后门。没有后门,上面的没法捞好处,下面的没法搞名堂。
“机关病”所涉事务很具体,有时事也很小,纪检机关追责时,过重易引起质疑,过轻警示作用又不明显。追责机制不健全,使“机关病”长期未能根治,反复发作。查得严时好转,不严时死灰复燃。
论道 观点
当 下,“机关病”已成为困绕基层政府的常见病症。它的主要症状是“庸、懒、散、浮、拖”,也即人们常说的“懒政、怠政、庸政”、“为官不为”。随着治理力度的加大,人们发现,“机关病”变异了:原来的“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变成了“门易进、笑脸迎、事不办”。
与腐败相比,“机关病”虽不是“心腹大患”,也称得上“顽疾”。它影响工作效率、影响干群关系、损害政府公信力、影响团结协作。那么,“机关病”病因何在,该如何防治呢?
干好干坏一个样,干事者变成了“机关油子”?
宗旨意识淡化是根本原因。现实生活中,一些干部为人民服务的意识淡化,不把工作当做毕生追求的事业,而是当成谋生的手段、无奈的选择,工作中遇到问题绕着走。由于理想信念动摇和宗旨意识淡化,面对纷繁复杂的工作事务,往往就会觉得负担重、压力大,产生职业倦怠,就会有“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太平官”心理,就会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旁观者”心理,出现“软、懒、散”问题。
“形式主义”诱发“机关病”。在一些基层政府工作人员身上,很容易发现形式主义问题。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一些机构不考虑基层实际,头天布置工作,第二天甚至当天就要求报数据材料,使基层疲于应付,从而造成以“形式主义对形式主义”等不良现象。工作责任压不实,“浮、拖”就容易出现。
激励机制不完善。很多机关为求稳定,在考核中走过场,奖励分配“吃大锅饭”,在很大程度上打击了相当一部分人的积极性。干得越多,责任越大,出错机率也更大,久而久之,大家都不愿意多干了。由于激励机制滞后,一些长期需跑基层的干部也不愿下去了,部分人员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大大减退,成了“机关油子”。
追责机制不健全造成反复发病。一是取证难。比如何为“庸”,少有定量标准。再如推诿扯皮既然会发生,涉事人员就找得到理由,如职责不明、多头管理等,追责较难开展;二是涉及广。对“机关病”,基层机关不少人习以为常,追责中常因“罚不责众”而使追责不彻底;三是处罚难。“机关病”所涉事务很具体,有时事也很小,纪检机关追责时,也常比较为难,追责过重易引起质疑,追责过轻警示作用又不明显。追责机制不健全,使“机关病”长期未能根治,反复发作。查得严时好转,不严时死灰复燃。
内外监督,让“机关病”无处藏身
加强教育,提升宗旨意识
建立完善的公务员培训教育制度。重点围绕理想信念和宗旨意识的巩固提升科学设定培训课程和培训内容,周期性、循环式、体验式地推进教育培训,提升培训实效。
营造崇廉尚实、风清气正的政治氛围。通过报刊、广电、网络等,树立正面形象,曝光反面典型。通过廉洁文化建设,打造一批好家庭细胞,以点带面促进干部宗旨意识提升。
分类激励,激发工作活力
健全考核评价机制。以定量考核为主,定性考核为辅,目标考核融合过程考核,完善考核评价。要积极引导乡镇、街道、部门根据各工作岗位确定的工作职责进行量化考核,避免“人情分”“照顾分”。
加大奖优罚劣力度。实行职务职级并行后,加大对基层优秀公务员的鼓励和对不称职公务员的惩戒,打破“太平官”观念。
落实淘汰制度。严控公务人员入口关,完善试用期制度。严格年度考核结果的运用,对于不合格、不胜任的,要从严落实淘汰制度,从制度层面纯洁公务员队伍。
内外监督,让“机关病”无处藏身
严格执行好已有的“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等,避免失之于宽、失之于软。
建立工作岗位的责任清单、任务清单、目标清单、时间清单,以岗定责,以责定人,使公务人员明责尽职,使工作督办和追责方便易行。
建立相应追责机制,明确各级政府和纪检监察机关治理“机关病”的职责,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齐抓共管,形成合力。
还要加大督查暗访力度。不间断巡回检查,抓住一批、曝光一批“机关病” 典型,形成威慑。此外,定期开展“机关病”治理专项通报,将涉事人员在媒体上曝光,引导社会和群众参与监督“机关病”,使其无处藏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