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明平 杨国鑫
赏析重点句子是中考记叙文阅读很重要的考点之一。答这类题目非常需要注意切入点和步骤,通常的切入点及相应解题步骤如下。
一、从分析修辞手法切入
成功的修辞手法可使文章语言生动、形象、传神,精美的文章往往会出色地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因此中考记叙文阅读常会选择运用修辞手法的句子进行赏析。
初中阶段常考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如下:
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事物的××特点。
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事物的××特点。
排比——条理清晰,节奏鲜明,便于抒情,增强文章气势,增加感染力、说服力。
反问——态度鲜明,增强语气,强烈抒情。
反复——强烈抒情,富有感染力,有强调语气、强化内容的作用。
对比——突出描写对象的××特点。
夸张——突出事物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对偶——句式整齐,音韵和谐,语气铿锵,互相映衬,互为补充。
解题步骤与格式:1.明确句子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2.用与该修辞手法相应的效果词(如“生动形象”“突出强调”等词语)指出句子的陈述对象,并结合具体的语境分析修辞手法的作用;3.分析该句子在使用修辞手法后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从分析描写方法切入
描写方法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事件、景物等具体描绘出来的一种手法。从描写角度赏析也是中考记叙文阅读“句子赏析题”的重要命题方向。描写一般分为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两种,有时还会有细节描写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等的描写之中。
解题时要根据描写的种类来选择切入点。
(一)从人物描写的角度分析
人物描写的目的是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刻画人物的性格,突出人物的精神面貌,从而更深刻地表达文章的中心。人物描写的方法主要有五种,它们各自的作用如下:
外貌描写——交代了人物的××身份(或地位、处境、经历等),表现了人物的××心理状态(或××思想性格等)。
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生动传神地表现出人物的××心理(或心情),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或××精神品质)。
心理描写——形象生动地反映出人物的××思想,揭示了人物的××性格(或××品质)。
解题步骤与格式:1.明确句子运用了哪种描写人物的方法;2.用与描写方法相应的效果词指出句子的陈述对象,并分析人物描写的作用,如刻画了人物的什么性格特点、突出了人物怎样的精神面貌等;3.分析该句子在使用描写方法后表现了人物什么样的情感(或内心世界)。
(二)从环境描写角度分析
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所处的具体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其中,社会环境是指能反映社会、时代特征的建筑、场所、陈设等景物以及民俗民风等;自然环境是指自然界的景物,如季节时令、风霜雨雪、山川湖海、森林原野等。环境描写的作用主要有:交代要素(时间、地点、人物活动场景等)、交代社会背景或家庭环境、渲染××的气氛、烘托人物××的心情、揭示人物××的性格、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为下文写××做铺垫、深化××的主题等。
解题步骤与格式:1.明确句子运用了环境描写的方法;2.结合语境分析这些描写具有的作用。
三、从分析关键词切入
一些句子之所以精美,主要是因为使用了生动传神、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在赏析句子时,联系语境,抓住句中的关键词语(可以是动词、形容词,也可以是副词、数量词等)来分析,可深入地理解句子。
解题步骤与格式:1.解释词语的本义和语境义(一般侧重于语境义);2.看该词运用的修辞手法或描写方法,又或者该词的感情色彩;3.分析该词的表达效果和表达的思想感情。
对于以上三大切入点,我们在赏析句子时又应如何选择呢?一般是根据题干对赏析角度的要求进行选择。如果题干没有指明角度,如“请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等,这时要优先考虑从修辞手法切入,其次是考虑描写方法,最后考慮分析关键词。如果找不到上述三个切入点,还可以从表现手法、表达方式等角度切入。总之,记叙文语言的特点是具体生动、形象鲜明,中考记叙文阅读的句子赏析题,就是旨在考查对这一特点的理解。只要本着“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篇不离中心”的原则,无论从哪种角度赏析句子都能顺利完成。
·实战链接之典型题解·
【原题回放·2016年湖南张家界卷】
锄
卢海娟
①磨得发亮的小三角形铁板,连接一个曲线玲珑的颈部,再配上细圆纤长的木把,这就是锄。
②仲夏,三五把锄高挂在房檐下的横木上,锄板乌黑、巨大,锄把雪白的是新锄;锄板发亮、细瘦,锄把油亮泛黄的是老锄。从春到夏,它们一直被农人扛在肩上,或是握在手中,它们既是卫士也是杀手,一直游走在日渐蓬勃的田垄上。把锄向前一递,再向后一拽,田垄被揪起薄薄的一层,疯长的野草瞬间便失去了依托,与土地剥离开去。野草被铲除,田里的土也被松过,爱撒娇的庄稼们像是被搔到了痒痒穴,一个个笑逐颜开,很带劲地向上长,向上长。
③铲头遍地时,庄稼们还是可爱的小宝宝,很享受农人像伺候小孩子一样的精心侍弄;铲二遍地时,庄稼们已长成了风华正茂的少年,英姿飒爽的,努力聚集起生命的能量。那些对庄稼呵护有加的农人有时会把他们的土地铲上三遍。大半年的时间,他们扛一把锄头,飘进雾里;又扛一把锄头,戴月归来兮。一杆纤细、令人敬重的锄,把农人和庄稼紧紧地联系起来,农人的日子就像庄稼一样,在季节里欣欣向荣,单纯而又明媚。
④曾经,锄是少年的我们手中最为痛恨却又不得不整日握紧的农具,我还记得铲二遍地时玉米长得一人多高,掣着锄,穿行在玉米的方阵中,玉米叶拉伤了赤裸的手臂、脖颈,汗水浸湿了头发、衣服,闷热、痛楚,劳动的艰辛让我几乎落泪。而且,每天一大早就要去除草,露珠打湿了衣裳,我总是会长出满身的荨麻疹,奇痒无比。那时,锄就是刑具,让岁月暗无天日,让少年的心遍布茧花,受尽磨砺。像许多孩子一样,就是为了彻底摆脱锄,我才拼命读书,决心跳出农门。
⑤“田园几换主,梦归犹荷锄。”如今,房檐下再没有谁会把锄挂上横杆,农具都住在气派的仓房里。偶尔的,也会看到一把老旧的锄孤零零地呆在落满蛛网的一隅,锄板锈迹斑斑,锄把灰暗枯朽。就算田里长了草,也全然没有锄什么事了,农人看中的是五花八门的农药、除草剂,这是个属于科学技术的时代,那个需要农人身体力行、手工操作的家伙已无法跟上时代的步伐,注定要被淘汰。
⑥扣了薄膜的田不需要锄。使用塑料,可以把不知好歹的小草晒死、憋死,庄稼们大可以无忧生长。倘若根系呼吸困难,无法吸收足够的养分,那也不必努力向下长,色彩斑斓、味道刺鼻的肥就在地表,绝对能做到对庄稼进行按需分配。庄稼们没有了扎下根茎吸收来自土地的极少养分的艰辛,变成了轻浮懒散的富二代、富三代 ,它们一个个长得肥头大耳、膘肥体壮,却再没有了从前的滋味,倒是满载着农药和除草剂的毒素残留,让以食为天的“民”顾虑重重。
⑦是的,没有了锄,庄稼们一样会战胜野草,连年丰收,粮食储备得大仓满小仓流;没有了锄,少年们仍然会像庄稼一样一茬一茬地长大,走出乡村,走向各地。锄成了落后时代的代言,只有在极偏远的地方,我们的父辈偶尔还会荷一把锄,去自家的小菜园侍弄一畦绿色的蔬菜,那是些不够肥壮不够饱满的植物,只有它们还停留在我们的记忆里,一如岁月里锈迹斑斑被人遗忘的锄。
(第18题)结合语境,赏析下列语句。
(1)野草被铲除,田里的土也被松过,爱撒娇的庄稼们像是被搔到了痒痒穴,一个个笑逐颜开,很带劲地向上长,向上长。(从修辞的角度)
(2)偶尔的,也会看到一把老旧的锄孤零零地呆在落满蛛网的一隅,锄板锈迹斑斑,锄把灰暗枯朽。(从词语的角度)
【答案解析】(1)首先,明确修辞手法:句中的“爱撒娇”“痒痒穴”“笑逐颜开”等词,都是用来写人的行为和情态的,是拟人的修辞手法;此外,“向上长,向上长”重复两次,是反复的修辞手法。其次,用效果词指出句子的陈述对象,并分析拟人和反复修辞的作用:拟人赋予庄稼们以人的动作和情态,生动形象地(效果词)写出了庄稼在野草被铲除后的愉快、轻松和自由(陈述对象);反复的手法则突出强调(效果词)了庄稼们被锄头铲草后的勃勃生机(陈述对象)。最后,分析该句子在使用修辞手法后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笑逐颜开”“很带劲地向上长,向上长”,透露出作者对充满生机的庄稼的喜爱之情。根据以上分析,可以这样组织答案:
此句运用了拟人、反复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庄稼在野草被铲除后的愉快、轻松和自由,强调了庄稼生长的勃勃生机,表现了作者对充满生机的庄稼的喜爱之情。
(2)首先找出句中的关键词,有“老旧”“孤零零”“锈迹斑斑”“灰暗枯朽”等,这些词语的本义显而易见,故可不解释,直接解释语境义:这些词语写出了锄很久没用,腐烂得不能再用,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再看这些词语运用的修辞手法、描写方法:“孤零零”“呆”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落满蛛网”运用了环境描写。最后,分析表达效果和表现的思想感情:“孤零零”“呆”等詞将锄拟人化,生动形象地写出锄长时间被冷落的情形;再联系上下文,此时锄的“老旧”“锈迹斑斑”“呆”在“落满蛛网”的角落,与上文锄挂在屋檐下的状态形成对比,渲染了凄凉的氛围,烘托出作者内心的失落和伤感。组织语言将以上分析串联起来,即可得出答案。请同学们尝试把回答补充完整:
“ ”“ ”“ ”“ ”等词语写出了锄 。“ ”“ ”等词语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锄拟人化,生动形象地写出锄 的情形;“ ”还运用了环境描写的方法,渲染了 的氛围,此时锄的 与上文锄 的状态形成对比,烘托出 。
【原题回放·2015年广西南宁卷】
黑发底下
①父亲如书,我是他的再版。
②年轻时,我们都顶着一头坚硬的黑发,它仿佛含有铁质,根根向上挺立如戟。抬手轻轻地拍打,会发出稠密结实的“嘭嘭”声,像电流穿透掌心击中身体。在我们个体生命的海拔上,它高高在上乌黑茂盛,像油亮油亮的煤一样不说话,我们在它底下日复一日地生活着。
③小时候,我们一家生活在山区,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一到星期天天麻麻亮,父亲就独自一人蹚着露水,一根扁担挑起两只箩筐,走上弯弯山道,到几十里外的深山里去挑煤来烧。傍晚踏着夕阳挑了满满两箩筐煤回家,正赶上吃晚饭,一只杏儿大的杯子已经善解人意地倒上酒立在了他面前。他端起酒,贴近唇边轻抿一下,放下了,又端起吸了一口,脸变红了,仿佛浑身的困乏与疲累也被一阵风消解走了。母亲就在这时瞥见了他黑发中躲来躲去的几根白发,惊呼道:“哟,你都有白头发了。”说着她拨开发丝,小心翼翼地拔下,摊到父亲掌中。
④那白发寥寥几根,躺在父亲掌心,枕着纵横的掌纹,银光闪亮,像是会发光的羽毛。
⑤天难得地飘起了雪,越飘越大。冬夜沉静如石,落入幽深漆黑的古井中,漫长而冷清。逼仄的厨房里,头顶一豆灯光,炭炉傍墙站立,烧壶沉默不语。父亲注视着我和弟弟,就像牧人盯着两只瑟瑟的羊羔羔,问道:“你俩谁给我拔白头发?一根一分钱。”正在打瞌睡的我们顿时来精神了,抢着拔。
⑥父亲的白发不多,稀稀疏疏地像微薄的雪花撒入广袤的黑土地,倏忽拧身捉迷藏似的躲了起来,在灯下实在不易察寻得到。每拔到一根我们都像发现新大陆似的,溅起一片响亮的欢呼。一晚上下来,收获并不多。
⑦然而,明明头天晚上拔光了,可过了一夜,父亲的白发又蹿出了一些,似乎拔的速度总也撵不上蹿的速度。一到晚上,无所事事的我们还是乐意拔,我们只是觉得自己长大了,父亲坐着我们站着,我们与父亲一样高了。一个个冷寂无聊的冬夜很快蹑手蹑脚地溜走了,我和弟弟同时分享着一个心照不宣而自鸣得意的秘密。
⑧等我们都上学了,父亲不再叫我们拔了。生活的困窘和难以排遣的忧愁日渐沉重地压迫着他,他的白发越生越多,几乎占了“半壁河山”,一眼望去触目惊心。我想他除了怕耽误我们的功课,可能连他自己都泄气了,听任那些白发喧嚣地恣肆疯长。
⑨后来,父亲被癌魔缠身,惊心动魄的手术后,千篇一律地吃药、打针,不厌其烦地化疗、放疗,头发快掉光了,露出了空荡荡的头皮。一根不剩地失去了无比珍爱的头发,他不得不戴上了帽子。不知为什么,我竟觉得掉了头发的父亲是丢了羽毛的孔雀或凤凰,在人群中间有些落寞。
⑩有一天我忽然提起儿时拔白头发的事,父亲一愣,马上孩子似的笑了,瘦削的脸颊上猛地腾起了两片火烧云,沉浸在对往事的愉悦回忆中。良久,才慢悠悠地说:“那时你俩真淘气,老是拔了黑发糊弄我。”
[?]秘密像包袱被父亲轻描淡写地抖开了,我有些无地自容。在岁月面前,一天天变老的父亲曾束手无策,试图借助剔除白发来抗拒生命的一次次落雪,赶在大雪封山以前挽留住某些悄悄远行的记忆,这很像一个农夫靠铲掉稗草来保护庄稼的成长。可我们顽皮的行为却在加快岁月流逝的脚步,我们以帮凶和同谋的身份与父亲鲜明对立。
[?]今天这个日子,在父亲积雪一样飞速消融的生命海拔上,我多么想为他种下一头黑发,让他重新骄傲地穿过人群,像煤被阳光点燃。
[?]但岁月如箭,一经射出,拒绝回头。
(第23题)下列句子分别使用了什么描写方法?简要分析其作用。
(1)冬夜沉静如石,落入幽深漆黑的古井中,漫长而冷清。逼仄的厨房里,头顶一豆灯光,炭炉傍墙站立,烧壶沉默不语。
(2)有一天我忽然提起儿时拔白头发的事,父亲一愣,马上孩子似的笑了,瘦削的脸颊上猛地腾起了两片火烧云,沉浸在对往事的愉悦回忆中。
【答案解析】(1)首先,通过“冬夜”“古井”“厨房”“灯光”“炭炉”“烧壶”等词语,可看出该句运用了环境描写的方法。其次,环境描写的作用是:“幽深漆黑”“漫长而冷清”意在渲染山区冬夜的冷寂,烘托了一家人的无聊心情;再整体分析第⑤段内容可知,这段环境描写还为下文兄弟俩抢着为父亲拔白头发做了铺垫。
请同学们根据上述分析,组织答案语言:
(2)首先,通过“一愣”“孩子似的笑了”“瘦削的脸颊”“腾起了两片火烧云”等,可以判断出本句运用了神态描写。其次,神态描写的作用是:“孩子似的笑了”突出当“我”提到拔白头发的往事时父亲的表情;“沉浸”表现了父亲回忆往事时愉悦的心情。
请同学们根据上述分析,组织答案语言:
【参考答案】
2016年湖南张家界卷 18(2)老旧 孤零零 锈迹斑斑 灰暗枯朽 很久没用,腐烂得不能再用,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 孤零零 呆 长时间被冷落 落满蛛网 凄凉 老旧、锈迹斑斑和被冷落 挂在屋檐下的橫木上 作者内心的失落和伤感。
2015年广西南宁卷 23(1)此句运用环境描写的方法,渲染了冬夜沉静和幽暗的气氛,烘托了一家人无聊的心情,为下文写“我”和弟弟在灯光下为父亲拔白头发做铺垫。
(2)此句运用神态描写的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我”提到拔白头发的往事时父亲愉悦的表情,表现了父亲对美好往事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