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回乌镇

2017-06-23 20:59兰可可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7年4期
关键词:小桥流水溪河乌镇

说起江南,我是很向往的,一直想去看看美丽的梦里水乡,看看幽静的小桥流水。

到乌镇时,正值夏天,气温很高,阳光也很烈,我的兴致怎么也提不起来,只是懒懒地跟着人群向景区走去,渐渐地,我看到了依稀挂着红灯笼的青石房顶,跟我梦里见到的一样,我的内心开始欣喜起来。

终于,我和同事们都走进了景区,这真是一个纯粹的历史小镇,没有雕琢,也没有修饰,然而却古韵犹存。我不由停下脚步,站在一排青石房的屋檐下,看着小巷中那历尽风雨洗礼的斑驳墙壁,呼吸着这里散发出的历史深邃与厚重,静静地倾听着溪水诉说着那些古老的陈旧往事,我仿佛回到了“朱雀桥边”,回到了《似水年华》。

此时此刻,我已经没有了炎热带给我的燥热,也没有了旅途留下的疲惫。微微的风中,我似乎看到了戴着旧毡帽的车夫在阁楼间拉着黄包车在穿梭,车上坐着穿着旗袍,摇着纸扇的贵妇;我看到了几个小孩,手里举着棒棒糖在小巷里嘻戏打闹;我看到了坐在屋檐下刻着满脸皱纹的老爹,手把着长长的烟竿,一边咳嗽,一边抽着水烟;我还看到了阁楼上被推开的窗户旁,站着窈窕淑女,正望穿秋水,等着情人的到来……这里的水、这里的桥、这里的人家,那样静谧安详,真的让人恍若隔世。

乌镇是典型的枕水人家。文学大师茅盾先生对他的家乡是这样描写的:“……人家的后门外就是河,站在后门口,可以用吊桶打水,午夜梦回,可以听得橹声,飘然而过……”。这里的民居一部分延伸至河面,下有木桩或者石柱打在河床中,上架横梁,搁上木板。水阁是真正的“枕河”,三面有窗,凭窗可览溪河风光,夜晚可听见枕下流水潺潺,别有一番情趣。当炊烟袅袅升起时,屋后石阶上蹲满了在水边洗菜的妇人,她们一边捋着蓝布头巾,一边与对岸的邻居攀谈……就是这千年的水阁,没有奢华,但他默默地陪伴着这里勤劳善良的人们度过了一个又一个平凡而实在的日子。

乌镇那条静静的溪流,是迤俪的车溪河,她得古运河之灵气,绵延数十里,一头挑着东吴,一头牵着越国,相伴着悠悠荡荡地流淌了几千年!汩汩水流,不舍昼夜,在古镇里穿行,赋予古镇以灵动的生命。溪水清澈透底,静静地蜿蜒着,偶尔也发出清脆的微波荡漾声,在那涓涓流水中,映照着江南人温柔体贴、朴实无华的性格。远处,一条条乌蓬船在水中轻轻地摇曳着,徐徐漂来,船中不停地传出清脆悦耳的歌声,那是纯朴的船娘戴着斗笠站在船头,一边摇着橹,一边唱着不老的传说。

清溪流水之上横卧着一座座远古的桥,每座桥都形态各异,有的藏于碧绿垂柳间,有的被爬满了多年的绿藤,有的横卧两条长廊间,有的是长长的阶梯架在两岸,有的是古色古香的木质桥,有的是凝聚风霜的青石桥……站在桥上,望着水上偶尔腾起的丝丝白雾,不禁想起枫桥夜泊的故事,又想吟诵“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半烟半雨浮桥畔,渔翁醉着无人唤”的古诗。远远望去,这些桥真的很古老了,似乎承载着百年的沧桑,然而他们却依然巍巍挺立在那里,我感受着他们的古朴和雅致,仿佛看见在桥上正演绎着久远的过去那一个个动人而又美丽的爱情故事!

且不说古朴典雅的香山堂药店,不说精雕细刻的江南百床馆,也不说有着朴实清纯的宏源泰染坊,只说说乌镇的小桥、流水、人家,就令人如痴如醉,尽管穷尽笔墨,也难已勾勒其中的美景。

当然,若能有幸在这样的江南水乡终老一生,真是人生的一大福分。当满头苍苍白发时,在溪水旁的茶馆里品一品回味悠长的杭白菊,看杯中菊瓣轻轻舒展;在青石桥的酒楼里与故友喝着醇厚香甜的三白酒,飘飘欲仙……夕阳西下时,坐在那高高低低的小桥台阶上,看行云,看流水,回首前尘往事,想必也心境悠然。

我踏上长长的青石路,静静地沉浸在这迷人的景致里,恍惚梦里一般。树的影,桥的影,旧宅的影,早已隐没在水里。乌镇,已然是我的梦中情人,紧紧地拽住了我的脚步,使我无法离舍而去……

作者简介:

何亞兰,女,湖南人,现居益阳,就职于益阳市地方税务局,笔名:兰可可。

猜你喜欢
小桥流水溪河乌镇
轻轻松松聊汉语——去乌镇
叶茂林作品
小桥流水人家
美丽的泗溪河
美丽的泗溪河
小桥流水人家
在乌镇做一场戏剧的梦
乌镇,来过便不曾离开
宛溪河矮塔斜拉桥索塔鞍座区应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