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冬梅+任亚平+周杰+周波+贺小红+张连鹏
摘 要:该文介绍一款基于无线路由局域网及手机唯一标识码(IMEI码)的Android手机签到系统。系统由服务器端,教师端及学生端构成,客户端通过HTTP协议与服务器端实现互连,即可进行登录签到等操作。此过程中无线路由控制签到距离,限定时间保证签到时间的准确性,手机IMEI码保证签到唯一性。以此系统的实现优化考勤机制,节约教师点名时间,达到课堂时间利用最大化的目的。
关键词:手机签到 Android系统 IMEI码 HTTP协议
中图分类号:TP39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5(b)-0017-02
为了督促和管理学生,课堂考勤在高校教学管理中至关重要。课堂点名在高校中非常普遍,高校中常使用的考勤方式,主要是教师点名和学生签到,浪费课堂时间且效率低。
而该校的考勤管理模式正是以任课老师上课点名、学生会课堂查勤等方式来管理的。考勤过程繁琐,耽误时间。考勤结果需要进行人工录入统计,麻烦且费时费力,很容易出现误差。这些都是我们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随着科技更新换代,各种签到方案竞相涌出。例如打卡考勤和指纹考勤,此两种考勤方式在某种程度起到了作用,但是由于教室众多,且学生多时造成拥挤,不能真正普及;此外,基于人脸识别的课堂签到系统,需要进行大量的图片识别、处理,而大量图像传输流量并不适用于数量巨大的实时签到。所以设计实现一个方便快捷、適合高校使用的签到系统亟待解决。
Android是一个以Linux内核为基础的半开源移动设备操作系统,可以用在手机,平板电脑和其他移动嵌入式设备上。截止2012年底,Android系统已经成为世界上市场份额最大的手机操作系统。因此,选择Android为开发平台。通过在Android SDK中使用Java作为编程语言来开发应用程序,同时Android系统还提供许多硬件支持,其中包括无线设备。MySQL数据库是开源的免费数据库,因其体积小、速度快、成本低而受到热捧。为多种编程语言提供了API,通过优化SQL查询算法,有效的提高了查询速度。
该系统将Android SDK作为开发环境,以eclipse及MyEclipse为开发平台,主要以Java语言为基础,将MySQL作为数据库,设计实现具有课堂考勤功能的手机应用软件。
1 系统分析
1.1 可行性分析
安卓是个开放平台,Eclipse与AndroidSDK是免费提供的,网络客户端所用软件用户量也都已经配备,因此成本很低。从效益方面看,该客户端主要是为广大师生提供便利、节约时间、提高效率,暂时不会带来任何经济收益,但经过完善后可以考虑作为产品在社会上推广,加上智能思维的广泛传播,相信产品潜在发展空间是巨大的。
1.2 需求分析
1.2.1 非功能需求
(1)良好的人机交互界面,符合用户使用习惯。
系统应具有简洁易用的界面,及时反馈用户操作结果,方便用户理解使用,便于推广。
(2)可维护性及开放性。
能够执行后期的维护,不断更新完善其功能体系。并且系统应具有开放性,方便日后改进发展。
(3)高灵敏度,高响应速度。
系统需有较高的灵敏度,能够以最快的速度识别对比学生信息,响应到客户端。
1.2.2 模块功能需求
学生端:能够登录,进行签到,重置密码以及修改个人信息(见图1)。
教师端:能够登录,查看上课学生信息及签到情况,可以手动修改学生签到情况(见图2)。
2 系统设计实现
2.1 学生端功能设计实现
(1)签到。输入学号及密码登录,若输入正确,弹出姓名并可查看当前课程、任课教师及签到结果,否则提示错误信息。此功能的实现通过获取手机IMEI码确保唯一性,另外通过无线局域网确保签到位置在教室内。
(2)修改个人信息。可以查看并修改个人信息。登录签到成功后可更改自己的个人信息,保持其正确性。此功能的实现通过SQL语句的执行,修改内容,并将其保存入库。
(3)查询签到历史。登录成功后,学生可查询自己以往的签到记录。
(4)密码重置。登录成功即可对自己的密码进行修改。
2.2 教师端功能设计实现
(1) 查看学生及签到信息。教师登录后可查看本堂课学生的部分信息及其签到情况。
(2) 修改签到情况。教师可手动修改学生签到标志,应对学生忘带手机等特殊情况的发生。
(3)密码重置。同学生密码重置功能。
2.3 数据传输
手机客户端利用HTTP传输协议请求服务器端响应,通过POST方式获取数据,并将请求数据打包成JSON格式发送到服务器端,服务器响应并反馈结果到客户端。
3 结语
该系统基于Android平台,利用无线局域网技术及识别手机IMEI码技术限制学生距离并通过编程限制时间开发出来的签到系统。该系统的设计实现减轻了教师点名以及学生会查课的负担,大大节省了课堂点名时间,提高了课堂时间利用率。该系统日后若是加以进一步的更新完善,便可推广到各个高校,Android手机的不断普及与发展,也将为其普及带来巨大市场。
参考文献
[l] EdBumette,著.Android基础教程[M].3版.田俊静,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
[2] 余志龙,王世江.Google Android SDK开发范例大全[M].2版.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
[3] 张高明,马力,赵憬,等.基于Android平台的校园LBS应用研究[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16(3):62-67.
[4] 肖洋,郭平,王莹.在Android平台下利用WiFi技术实现即时通讯[J].中国储运,2011(3):9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