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经济“性别红利”不可小觑

2017-06-22 11:38关邨
中关村 2017年6期
关键词:商界木兰企业家

关邨

我是《中关村》杂志的“铁杆粉条”,每期必读,最让我难忘的是,十多年来每年早春时节3月号刊中,都要凸显“铿锵玫瑰”之色彩,“特别报道”一组有关“巾帼豪杰”的故事。今年记者笔下的“托起生命方舟的医疗行业创业者”胡澜,攻克“显示技术不断创新追梦”的洪晓雯,“为智慧城市制定国际标准”的专家马蓉……旧瓶新华,让人感到“创业如此美丽”,她们的贡献远比颜值高。

由此想开去,“21世纪什么最重要?人才。”日前浏览一篇2017年《中国女性创业者报告》的长文,提出“女性是这个世界上最未充分利用且能起到杠杆作用的资源,下一个30年,女性将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报告者疾呼:必须“为创业女性加速,撬动性别资源的‘杠杆”。经济学家多看重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土地”、“人口”、“改革”等诸多“红利”,却往往忽视了“支持和促进女性创业带来巨大的性别红利”。

“创业是一场无性别运动”,妇女擎起半边天。举目观察当今世界,全球白手创业的企业家“女富豪”,中国占三分之二,位列美国、英国之前。2017年白手起家全球“女首富”也是中国人。中国女性在商界的成功,不仅成为推动性别平等的巨大动力,还成为经济发展的最大亮点。然而,“傲慢与偏见”看待女性的陋习至今难改。一位女企业家直言道,“我不喜欢‘女版马云这个称呼”。无独有偶,有一篇文章的题目竟然也是《别人叫我“女版马云”》。日前又看到清华教授颜宁不愿意称她为“女科学家”……。于是,面对这种隐形歧视,只有了抗争,凭什么只有“女版马云”卻没有“男版董明珠”?“铿锵玫瑰”的这一反诘,让“大男人”无言以对。

“一分钱难倒英雄汉”。资本,是制约女性企业的重要因素。国外的调查显示:2010年至2015年,全球仅有10%的风险投资流向了女性。据测,女性创业企业的年度财务缺口达3000亿美元之多。《中国企业家》调查发现,女性创业启动资金,48%来自自有资金,18%是向家人、朋友的借款,17%来自银行贷款和风险投资支持。可见,女性创业银行贷款和风险投资的使用比例较低。

“一个好汉三个帮”。女企业家寻觅合伙人比“谈恋爱还难”。如果说《中关村》杂志的小编们竭力为“铿锵玫瑰”唱颂歌,那么《中国企业家》8年前孕育的“木兰汇”,旨在倡导女性商业精神,展现女性商业和公益力量,已然结出硕果。一经推出,便得到了木兰汇理事董明珠、何巧女、韩小红等多位商界女性领袖的支持。作为商界女性领袖俱乐部,经过8年沉淀,木兰汇已汇聚中国近半数百亿女性掌门人,成为发掘和传递商业女性领袖智慧的重要平台。木兰加速器将通过互动载体之“标杆学习、企业诊断”,连接和孵化具有潜力的商业女性,共同解决初创企业面临的三大问题——资金、资源和经验,从而帮助创业女性突破自我局限,成就女性商业梦想。

开发“性别红利”,“撬动性别资源杠杆”,既需要女性提升自身能力,更需要打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所谓“自身能力”,系指“宏观战略决策”、“自信抗压的素质”、“人脉资源整合”、“持续创业动力”、“学习新知的灵感”和“交流联谊的热情”等诸多方面。所谓“社会氛围”,主要是转变“根深蒂固的偏见与传统观念”。尽管说创业是一场“无性别运动”,事实上,在男性占主导地位的商业世界对性别的偏见一直存在。专家建议,政府引导,提供有针对性、面向女性创业者的政策、金融、评价系统等方面的支持体系。还希望,在社群活动中,女性通过教育、培训,获得资金,搭建人脉、寻找导师,开拓事业,情感支持,尤其是提高女性在商界的话语权。

古往今来,女性总是不断地扮演各种角色。历史因她们而多彩,故事因她们而生动。毛泽东时代把妇女从“夫权”中解放出来,习总书记对妇女工作寄予厚望,实现男女平等的道路上依然有荆棘。“环顾世界,各国各地区妇女发展水平仍然不平衡,男女权利、机会、资源分配仍然不平等,社会对妇女潜能、才干、贡献的认识仍然不充分”。这正是我们继续努力改进的方向。

猜你喜欢
商界木兰企业家
木兰剧片段展示
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
商界大佬对“20年代”的忠告
若是木兰能网购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
闽籍女企业家共话“转折” :善良、坚持、灵动
滇中木兰的“农资梦”
环保企业家发展前景光明
商界求生
从打工妹到女企业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