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纪成涛
“共生教育”让孩子们“自主订单”
文 | 纪成涛
仪阳街道中心小学地处肥城市区东南,是一所典型的城乡接合部学校。2014年9月迁址新建,新校于2016年9月1日正式投入使用。由于学校位置靠近城区,每年都会有部分孩子转到市直学校上学,用老百姓的话说:“孩子在城里上学,见识多。”我想,他们所说的“见识”,应该包括丰富的课程吧。
所以,在搬入新校之前,我和老师们就一直在思考:面对这样一所硬件设施现代化的学校,怎样才能让山区的孩子享受到更丰富的课程资源呢?不至于让孩子的学习仅限于教科书,而应该让孩子在学科的学习之外也能找到展现自己的舞台;不至于让孩子的知识仅仅为了一张考卷,也应该让他们在生活中找到学科学习的价值。我们想让孩子知道:原来他们也可以选择课程,原来他们就是课程的一部分。
再看看孩子们现在学习的各项课程:语文、数学、英语、科学、品社、音乐、体育、美术、综合实践活动,还有包括地方课程中的环境教育、安全教育、传统文化,再加上学校自主研发的校本课程。从课程的领域、范畴看,这样的设置似乎很全面了。但实际情况是,这些学科所涉及的知识、技能并没有很好地在孩子身上产生化学反应,形成营养成分,助推孩子的成长。也就是说,孩子获得的内容是全面的,但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并不和谐。就像是简单的物理叠加,并没有转化成孩子的能力。
下面,就让我们看一组教学资源:
如何变废为宝?知道哪些垃圾能利用,哪些不能利用,利用表格调查小组内每位同学家和班级一周能产生可回收垃圾情况。通过访问、查资料知道可回收垃圾的用途,谈谈自己的做法。
有趣的粘贴画:会用树叶做一幅漂亮的粘贴画。
了解纸的用途,统计每天每位同学的用纸量。了解废纸的作用,再利用可以节约的能源。写一份节约用纸的倡议书。
了解测量学校各个活动场所的面积,并与省市规范化学校生均占地面积对比看是否达标。
调查身高与哪些因素有关,如遗传、饮食。
大家能否凭借经验看出以上几项属于哪个学科?是不是很像学校开展的综合实践活动?抑或是科学?抑或是学校自主开发的校本课程?其实,这是从三四年级数学教材中撷取的几项实践活动,而这些活动在科学课程中,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在学校的校本课程中,我们也许都曾经见到过。因此,教学内容的重复是课程设置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
所以,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找到一个有效的载体,让孩子能够在实践中综合运用各方面知识,让课程在孩子的身上得到有效的融合。
课程重构,让孩子选择课程。其实我们的出发点是:让孩子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在老师的指导下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样学生的问题就变成了生动的课程资源,知识就变成了他们解决问题的工具。而其中的关键因素,就是老师该如何让孩子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又如何帮助孩子将问题转化为可以开展的研究性课题?
有孩子问: “老师,大部分庄稼在冬天都不能生长,为什么会有‘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的谚语呢?如果我们能给麦子罩上大棚会不会更好呢?”于是我们就在校园里建起了全国首个“小麦大棚”,结果可想而知:麦子长得很高,但就是不结穗。孩子们从中学到了:小麦只有在低温下才能“分蘖”,才能结穗的知识。这其中,课程已然变成了孩子们丰富的生活体验和劳动创造。
“一斤豆子能发多少斤豆芽?”这是四年级的一名同学提出的问题。因为这个班有一名同学家长是卖豆芽的。所以解决这个问题的最直接的办法就是问问那位同学的家长。但是,我们没有这样做,而是引导孩子利用近一个月的时间,经历了这样的过程:学发豆芽——市场调查——作对比——得出结论——鉴别豆芽质量。在这个活动的体验过程中,知识变成了孩子手中解决问题的工具。
每一个项目的展开,我们都要经历这样的过程:
项目研究改变的是教师和学生的思维方式,它让孩子对身边的事物始终充满着好奇心,并把这种好奇心转化为创意设计。
一枚小小的鸡蛋,在孩子们看来也会有数不尽的学问。怎样鉴别生熟鸡蛋?鸡蛋煮熟前与煮熟后质量有区别吗?红皮鸡蛋与白皮鸡蛋有什么不同?煮熟鸡蛋需要多长时间?蛋壳的力量有多大?鸡蛋怎样才能摔不破?一系列的问题都成了孩子们研究的对象。尤其是在“鸡蛋怎样才能摔不破”这个创意研究活动中,孩子们居然设计了降落伞型、泡沫型、海绵型、气球型、支架型、吸管型等36种设计方案。然后,我们将这个项目研究成果制作成微视频传到学校的资源中心,家长、学生都可以随时登陆了解项目研究的内容,也可以对研究成果进行评价。
从这个过程中我们看到:只要给孩子一个平台,他们的创意会趋向无限大。而在这样的探索、学习过程中,孩子们的创意思维已经渗透到学习生活中。研究“信息传递方式变化”,孩子们会尝试用图例展示成果;制作单元预习、复习计划,孩子们主动学习用思维导图形式;孩子们会用唐僧西游的路线图来表现他们的阅读收获,还会对照原著来分析原著与剧本之间的区别。
作为学校来讲,我们终究培养什么样的人,取决于:我们能为孩子提供哪些课程资源?我们又能为孩子搭建怎样的展现舞台?这正是我和老师们一直探索和追求的,怎样才能让孩子在各自喜欢的领域都能获得展现自我的机会呢?
我们结合学校提出的“共生教育”理念,立足学校的实际情况,明确了“小学生形成的基础素养”应该包括九个方面,即团队素养、思维素养、学习素养、阅读素养、技术素养、身心素养、艺术素养、人文素养和信息素养。基于这九大基础素养,我们又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资源进行了优化组合,设置了五项课程内容,具体包括:人文课程、科学课程、技术课程、生命课程、艺术课程。学校将所有的课程实施纳入课表,让孩子们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课程。
怎样让课程真正落地,提升课程的实施效益?成为最大的难题。于是,从“共生教育”理念出发,我们设计了学生学习的三个阶段,即生成、对话、回归,从而让学生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自主学习。这就需要我们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助学资源,所以,我们创建了一个原创性、本土化的资源中心:共生教育在线。
在共生课程体系中,学科课程属于必修课程,而综合课程属于选修课程,由班级、学生自主选择的。每一项综合课程都有自己的二维码,家长、学生“扫一扫”就可以直接进入电子教材或视频教程,学习就没有了时空的限制,随时就可以发生。
对于孩子而言,课程选择的动机往往就是原始的好奇心,因此在课程实施初期就出现了很多“半路跳槽”的事情,刚开始是出于对项目的好奇,但实际参与其中之后却又倍感乏味,于是有的孩子选择匆忙跳出。究其原因,其实是学生对课程内容不了解。“共生教育在线”将所有课程内容全部呈现给学生,学生可以线上浏览课程内容,在家长的帮助下学生可以通过网上选课平台慎重选课,这样孩子们选择的课程更有针对性。而在课程内容上,教师将教学内容分要点录制成教学视频,可以帮助学生随时进行自主学习。比如,有的教师将剪纸的技术要点分解为折纸方法、画纹样、剪纸三部分,学生在选择课程之后,就可以自主学习了。而上课的时候,教师只需要针对学生的技术困难和技术要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即可。对于其他的每项课程,我们都将课程研究思路和内容制作成思维导图和电子学材的形式,推送至资源中心,学生都可以提前观看、学习。
此外,学校还开设了TED晨会课程,学生发展中心每学期初会根据学校德育计划精选TED资源,将链接或视频上传至共生教育在线,班主任可以根据班级的情况自主选择。
课程于孩子而言,已经不仅仅是装在书包里的教科书了,更不仅仅是那些已有的经验。如今,课程还是孩子对未来的探索,在探索的过程中孩子们也有了自己的想法和体验。
(作者单位:山东省肥城市仪阳街道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