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州市农业畜牧局 徐正凯
林州市夏玉米肥料利用率试验研究
林州市农业畜牧局 徐正凯
通过田间常规和配方施用氮肥、磷肥和钾肥的对比试验,摸清林州市常规和配方施肥情况下玉米氮肥、磷肥和钾肥的利用率现状,为提高氮肥、磷肥和钾肥利用率的效果提供参考依据。
(一)试验材料
试验材料为夏玉米(浚单20)。
(二)试验地基本情况
试验地点安排在林州市城郊乡刘家街邵康庄村村南方向200 m处农户李三民的地块,土壤类型为褐土,质地为中壤土。土体无明显障碍层,地势平坦,肥力均匀,排灌方便。前茬作物为冬小麦,产量为350 kg/667 m2。土壤养分化验为:有机质17.4 g/kg、全氮0.84 g/kg、有效磷5.5 mg/kg、速效钾96 mg/ kg、缓效钾522 mg/kg、pH值为7.6、有效铜0.98 mg/kg、有效锌0.94 mg/kg、有效铁6 mg/kg、有效锰9.59 mg/kg。
(三)试验设计
试验设9个处理,不设重复,分别为:处理1:无肥区;处理2:常规施肥;处理3:常规施肥无氮;处理4:常规施肥无磷;处理5:常规施肥无钾;处理6:配方施肥;处理7:配方施肥无氮;处理8:配方施肥无磷;处理9:配方施肥无钾。
每个小区长10 m,宽2.5 m,面积25 m2,种植4行,每行种植39株,每个小区之间均设埂,严防窜水窜肥,试验地周围设1 m保护行。
(四)田间农事操作记载与管理
1.前茬作物施肥情况:有机肥用量0 kg/667 m2、氮肥(折纯)13.4 kg/667 m2、磷肥(折纯)6.5 kg/667 m2、钾肥0 kg/667 m2。
2.整地与播种:小麦收获后,于2014年6月10日进行旋耕灭茬后,6月21日人工定穴播种,品种为浚单20,播种量为3 kg/667 m2。各小区定苗后的密度一致。定苗密度为4000株/667 m2。
3.施肥:氮肥选用尿素,磷肥选用过磷酸钙,钾肥选用进口氯化钾。磷肥、钾肥及30%的氮肥于定苗后(7月16日)施用,余下70%的氮肥在玉米大喇叭口期(8月8日)施用。方法采用开沟条施覆土,施肥均匀。(各处理肥料用量见表1)。
4.灌水情况:2014年6—9月共降雨35次,降雨量为472.2 mm,无人工浇灌。2014年10月8日收获。
5.除草和防治病虫害情况:2014年6月29日,用50 mL甲氰·氧乐和50%乙草胺75 mL对水30 kg喷雾1次。
表1 各处理肥料用量
(一)植株样品采集与分析
在每个小区中,按 “S”形采样法采样。选取5个样点,每个样点选择2株典型样株从茎基部剪断,将茎叶和穗分开,把穗放进小网袋里,茎叶放进大网袋里。分别在样品袋内标签上标明小区号、处理名称、样品号、试验地点、采样人、采样时间。风干后,保存,用于测定氮、磷、钾养分含量(见表2)。
表2 植株养分测定结果
(二)考种与计产
2014年10月8日收获,小区采用实收测产,每个小区去边行后收中间2行,分别脱粒、晒干、称质量,最后计算每667 m2产量。大区采用理论测产;随机取3个样点。每个样点量10株计算平均行距,在10行之中选取有代表性的20 m双行,计株数和穗数,收获进行测产。考种,选取20个有代表性的样品穗进行室内考种,测量平均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考种计产结果(见表3)。
单从籽粒常量看:配方施肥(处理6)产量最高;无肥区(处理1)、常规缺氮(处理3)、配方缺氮(处理7)产量较低,缺氮降低产量最明显,缺氮对产量影响最大。常规缺磷(处理4)、常规缺钾(处理5)、配方缺磷(处理8)、配方缺钾(处理9)产量结果与配方施肥(处理6)比较,减产幅度较小,缺磷、缺钾对产量影响较小。
表3 夏玉米考种籽粒及秸秆产量
综合分析可得:配方区100 kg籽粒对氮、磷、钾的吸收量分别为2.295 kg、1.455 kg、2.438 kg;常规区100 kg籽粒对氮、磷、钾的吸收量分别为2.234 kg、1.337 kg、2.295 kg;无肥区100 kg籽粒对氮、磷、钾的吸收量分别为1.928 kg、1.249 kg、2.208 kg。配方区氮肥、磷肥、钾肥的利用率分别为31.32%、19.23%、50.59%;常规区氮肥、磷肥、钾肥的利用率分别为28.77%、18.33%、40.84%。
从上述结果可以看出:通过配方施肥后,夏玉米的肥料利用率要比农民习惯的常规施肥高。
因此,必须加大夏玉米测土配方施肥的推广力度,通过调整化肥氮、磷、钾的施用量和施用比例,做到科学、合理施肥,从而提高肥料利用率,使农民进一步增产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