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丽静
(广东科贸职业学院环境艺术系,广州 510430)
高职院校产学研用合作教学资源共享途径的研究
——以广东科贸职业学院园林工程技术专业为例
孙丽静
(广东科贸职业学院环境艺术系,广州 510430)
高职院校园林工程技术专业产学研用合作教学的内涵是整合高校、企业和科研院所的各种教学资源,联合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以园林工程技术专业为例,提出“校企协作、产教融合”的产学研用合作教学资源共享的5个有效途径。第一是人才资源共享,包括聘请企业专家为兼职教师,建立“双师型”师资队伍,成立产学研用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建立企业的“教师工作站”和校内的“企业专家工作站;第二是教学资源共享,包括学校、企业、科研院所共享实训室资源、图书信息资源、课题资源等;第三是实践教学基地共享;第四是多元化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第五是共同探索校企同步教学方法。园林工程技术专业产学研用合作教学资源共享取得的显著成效,可为其他高职院校开展产学研用合作教学提供有益的借鉴。
高职院校;园林工程技术专业;校企合作;资源共享
经过多年的探索,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走出了一条独具中国特色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发展的道路。教育部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中明确指出,高职教育要“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增强院校办学活力”,创新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提升我国高职教育的整体质量。这标志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已进入内涵式发展的新阶段。高职院校培养的是适应时代发展的、具有创新能力的高技能型人才,应以协同创新为引领,通过与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协同合作,建立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共享体系,培养出受企业青睐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目前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飞速发展,教育教学资源短缺的问题已愈发凸显。而产学研用合作教学可整合学校、企业、科研院所各种教学资源,实现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共享[1],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高等职业教育资源短缺的问题。
广东科贸职业学院是广东省第三批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有30年的涉农办学历史,在产学研用合作教学、搭建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服务平台方面有着较好的基础。广东科贸职业学院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在2011年申请了中央支持高职院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2012年申请了国家教育部、财政部“中央财政支持的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园林专业建设发展项目”。在此基础上,笔者以广东科贸职业学院园林工程技术专业产学研用校企合作为研究内容,总结了十多年来在高职教育产学研用合作教学以及搭建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服务平台方面取得的成绩。目前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在创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形成了“校企协作、深度融合”的教学模式,开辟了多元化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的途径,为其他农林类高校产学研用合作教学模式的完善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在一般意义上,产学研用合作教学指的是产业界与教育界、科研界的结合和融合[2]。而从学校方面来看,产学研用合作教学就是优化整合学校与企业、科研单位等多种不同类型的教学资源,充分发挥各方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把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学校教育与以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实践能力为主的生产、科研实践教育相结合,开创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教育形式[3]。
高职院校借助产学研用合作教学平台,不仅可以获取更为丰富的实践教学资源,还可以充分利用企业的各种资源,及时了解当前行业企业最新的发展动态和人才需求[4-5],从而更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具有创新实践能力的高技能型人才。
高职院校实行产学研用合作教学,可将学校、企业、科研院所的资源整合优化,充分利用三方的教育教学资源,如经验丰富的科研人员、先进的实验实训条件、充足的科研经费以及真实的工作场景等,以弥补高职院校教学资源不足的缺陷。因此产学研用合作教学的内涵可以界定为是一种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利用高职院校、企业和科研院所不同的教学条件和教育资源,把高职院校教学与生产、科研实践紧密结合,实现各种资源的优化整合与共享,实现学生与工作岗位“零距离”对接,培养专业技能过硬和就业竞争力强的高层次人才,最终实现企业和学校的双赢[6]。
园林工程技术专业产学研用涉及了高等院校、生产企业、科研院所和行业协会等,因此园林工程技术专业产学研用合作教学资源共享模式应为“校企协作、产教融合”,见图1。
图1 “校企协作、产教融合”的产学研用合作教学资源共享模式
园林工程技术专业产学研用合作教学资源共享模式通过以“高职院校”为主体,以“科研院所”为依托,以“企业”为基地,搭建协作的平台,建立教学资源共享机制,建设面向现代服务业、新兴产业和现代农业的特色品牌专业。合作教学的同时还可以打造教学、科研团队,提高高校的社会服务能力。
(一)人才资源共享
1.聘请企业专家为兼职教师,建立“双师型”师资队伍
高职院校从行业、企业或科研院所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专家、能工巧匠担任园林工程技术专业的兼职教师,承担相应的课程教学任务。企业专家可以更好地把握行业未来发展的方向,掌握企业对园林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目前“计算机辅助设计”“园林工程资料管理实训”“园林工程造价”“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盆景制作与养护”等课程已聘请多位企业、行业专家为兼职教师,参与了专业建设中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专题讲座、课程设计、实训室建设、指导学生园林综合实训和顶岗实习、指导校内教师和学生进行联合科研等工作。广州市白云区公园管理中心的何永强高级工程师现已成为园林工程技术专业的带头人,参与了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同时,学校还聘请了8名企业行业技术骨干和能工巧匠作为兼职教师,其中2人为兼职骨干教师,承担了大量的专业实习实训课程。
参加企业生产实践是提高教师专业技能的重要途径,也是开展校企合作的主要内容之一。园林工程技术专业每年选派多名校内专任教师到校企合作单位参加为期不少于1个月的社会实践活动,学习企业最新的生产技术和先进的用人理念,掌握行业最新的发展动态,并将其融入到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中。
2.成立产学研用教学指导委员会,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
广东科贸职业学院充分利用广东农业职教集团和广东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园的教学资源与实训条件,成立了园林工程技术专业产学研用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主要由专业带头人、教研室主任、骨干教师和广州市白云区公园管理中心、广州华景园林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广州珧凯园林设计有限公司、广州林华园林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广州昊卉园林有限公司、广东园林协会等企业院所的专家组成,每年召开1~2次产学研用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议,根据行业动态,调整人才培养方案,确定专业发展方向。同时开展了“厂中校”“校中厂”合作办学机制与教学管理质量体系的建设,保障人才联合培养模式的顺利实施。
依托产学研用工作指导委员会这个平台,校内教师可以参加企业调研及社会实践活动,带学生到企业参观学习,而企业也需要校内教师到企业帮忙解决一些技术难题,并向学校提出人才培养的要求,这样学校和企业“零距离”对接,能有针对性地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
3.建立企业的“教师工作站”和校内的“企业专家工作站”
通过校企合作,广东科贸职业学院在深圳中科园林花卉有限公司、深圳丰景景观设计公司和广东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园创建了3个“教师工作站”,同时在学院建立了园林设计、建筑设计、园林工程招投标3个“企业专家工作室”。“教师工作站”和“企业专家工作站”共同实施人才培养工作,实现校企人员互聘互兼,共建共享。园林工程技术专业的师生负责广东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园区的环境设计和改造,开展园林设计、苗木生产、绿化管理、苗木产品营销方面的科研和教学等工作。
园林工程技术专业的师生还利用自身优势,为企业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为企业解决各类技术问题。目前已为广东省装饰职业技能鉴定站开办了两期景观设计师职业技能培训班,培训人数达250人次,得到了学员的好评。2012年,园林工程技术专业的骨干教师被广东省科技厅批准为农村科技特派员,同时被佛山市高明区聘为技术顾问,为该区的园林绿化建设进行技术指导,每年为企业培训员工60多人次,主持并参与了多项企业园林工程建设项目。
(二)教学资源共享
1.学校、企业、科研院所共享实训室资源
校企合作后,学校、企业、科研院所可以共建、共享先进的实训室和实验仪器设备,共同开展教学、科研、职业技能鉴定和工程项目的开发研究工作。广东科贸职业学院与广东省农机研究所合作兴建了1 000 m2现代化的智能化温室,总投资150万元,主要进行苗木、花卉栽培、育苗技术的教学和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训。2014级园林工程技术专业林晓莹同学主持的2016年广东省“攀登计划”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就是在智能化温室研究完成的。
目前园林工程技术专业的实训条件已较为完善,实训设备1 233台(套),总价值417万元。新建了园林规划设计实训室、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实训室、园林工程仿真模型实训工场3个实训室,可以满足开展课程实训和景观设计师、园林工程施工员的职业技能鉴定的需求。新建的10 000 m2的室外园林工程实训场具备地形改造、园路铺地、水体景观、景观建筑、假山工程、给排水工程、植物配置和工地模拟等8大项目的实训功能,除了满足园林工程技术专业的课程实训,也可以面向社会开展花卉园艺工、绿化工、园林施工员的技能培训工作。近期学院还新增了4 000 m2(含露地和室内)园林测量实训场地,并配备了工程测量职业技能比赛专用的电子水准仪和全站仪等,为学生参加高职园林测量专业比赛提供了硬件和场地。
2.学校、企业、科研院所共享图书信息资源
广东科贸职业学院图书馆有藏书100多万册,其中电子图书60多万册,尤其是园林工程技术资料书籍作为特色馆藏,在品种和数量上都比较丰富。而企业和科研院所也都设有图书馆或资料室,拥有相关领域最新的文献资料。通过三方图书馆和资料室的相互开放,实现图书信息资源的互补,同时满足学校、企业、科研院三方各自的需要。
3.学校、企业、科研院所共享课题资源
企业和科研院所承担着许多高级别的科研课题和项目,高职院校可与企业、研究院所联合,共同开展科研工作。专任教师可通过校企合作科研项目参与企业的研发[7],还可与企业做横向课题或联合申报科研项目,实现课题资源的共享。广东科贸职业学院与广州兆森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联合申报了基于“海绵城市”视角的城市绿地水源涵养功能研究的课题,并获得立项。在这个课题中,企业与学校有着明确的分工。企业主要结合自身优势,指导湿地植物的筛选,负责海绵城市模型的建立。学校主要负责制定调查方案、城市绿地涵养水源的外业调查和数据处理等工作。校企发挥了各自的优势,实现了互补。
(三)实践教学基地共享
企业和科研院所在技术和理论方面都有良好的软硬件设施,这是高职院校提升办学实力不可或缺的外部条件。广东科贸职业学院与广州市昊卉花卉园林有限公司、广州市花卉研究所、广州兆森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和科研院所分别共建了大学生校外实习基地,共同培养大学生。园林工程技术专业采用了“2+1”的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前两年在学校完成课程学习,第3年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每名学生都有2个指导老师,1名由企业专家、能工巧匠担任,为学生在实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技术问题答疑解惑,还有1名校内指导老师,主要负责跟踪学生顶岗实习情况,并进行必要的指导和问题的反馈,搭建起学生和学校沟通的桥梁。
学生在大学生实践基地和顶岗实习单位真实的工作岗位上进行实习,可以培养学生园林工程技术的专业技能,最终实现学生与工作岗位“零距离”对接。
(一)多元化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通过产学研用合作教学资源的共享,学校可以利用更优质的创新实践条件来开展学生的课外科技和创新实践活动,多元化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学院设立了创新实践基金,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申报项目、撰写园林工程项目投标书、绘制园林工程的平面图、效果图、施工图等,让学生尽早接触实际工作流程,树立创业的信心。
其次,学校还分批次组织低年级的学生利用寒暑假到企业、科研院所参观或参与部分园林工程的实践活动,初步了解科研院所或企业的工作环境和园林工程项目施工的过程,使学生在学习园林工程相关课程中,更加明确学习目标,提升学习动力。
第三,学校可以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大学生技能竞赛,让学校、企业或科研院所的专家共同担任指导老师,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
(二)共同探索同步教学
广东科贸职业学院针对园林工程技术的专业特点,进行了同步教学的探索。学校根据课程进度,组织学生参加企业的实际工程项目,教师结合课堂讲授内容,带领学生到企业工地现场进行实训,使园林工程的各个施工工艺能够与课堂教学内容同步。企业兼职教师带领学生开展校内工程施工和绿化养护,模拟企业工程施工的真实场景,进行园林设计、施工和养护的学习。在专兼职教师共同指导下,学生自己设计,自己采购材料、工具,进行施工养护。结合真实案例开展同步教学,不仅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增强了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也提高了学生适应未来工作的能力。
(一)建立了“校中厂”“厂中校”等多元化实践教学基地
1.“校中厂”实践教学基地
通过校企合作,广东科贸职业学院与深圳中科园林花卉有限公司、深圳丰景景观设计公司和广东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园创建了3个“教师工作站”。在广东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园设立了“企业教师工作室”,由园林工程技术专业的教师负责园区内的园林绿化工程设计和改造工作。
2.“厂中校”实践教学基地
目前广东科贸职业学院已与广东贝林建设设计公司合作建立了园林建筑设计校内工作室,由企业投入制图电脑,设立园林工程项目。校内工作室采用了以“企业专家”为主、学院教师为辅的专业教学工作机制。学院还与广州华景园林建设有限公司、深圳中科园林公司合作共建园林设计、园林建筑、园林招投标工作室,组建“厂中校”校企合作机构,在制度层面规范校企双方的责权关系,确保校企合作能够有序、健康、持久的开展。
(二)实现了教学资源共享的持续性和常态化
通过高职院校产学研用工作指导委员会这个平台,保障了产学研用教学资源共享工作的常态化和持续性。目前园林工程技术专业聘请广州市昊卉花卉园林有限公司、广州天琥设计公司、广州兆森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广州市瑶凯园林有限公司、深圳中科园林公司、广州市白云区公园管理中心等多位专家为学生开展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园林盆景、园林工程等专业讲座,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受到教学督导和学生的一致好评。
(三)校企合作取得了丰硕的教学成果
自1999年园林工程技术专业(高职)开始招生以来,分别与广州市昊卉花卉园林有限公司、广州兆森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广州市瑶凯园林有限公司、深圳中科园林公司、惠州大亚湾芳园绿化有限公司等十几家公司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共同建设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其中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个,获省级校企合作开发科研项目3个。同时还共同开发建设了“园林测量技术”“盆景制作与养护”“绿化养护技术”“观赏树木应用”4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和省级精品资源开放课程。园林工程技术专业教师申请的“基于工作过程的绿化养护技术课程改革与实践”课题成为2014年度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培育立项项目。近年来,园林工程技术专业教师共发表30多篇学术论文。
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方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近几年学生在全国农林类高职院校园林景观设计比赛中获得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获广东省职业技能比赛高职组园林景观设计项目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2009届、2011届学生毕业后分别成立广州兆森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室内设计工作室等,经过多年运营,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学生动手能力、创新创业能力、职业素质和技能都得到很大的提高,学生的就业率连续多年超过98%,毕业生普遍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有些学生工作仅一年就担任了园林公司的中层领导,还有的成为园林项目经理等。
[1] 李燕萍,吴绍棠.产学研结合培养人才的新模式[J].中国科技产业,2010(2):106-108.
[2] 杨运鑫,罗频频,陈鹏.职业教育产教深度融合机制创新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4,35(4):39-43.
[3] 张燕,张洪斌,鲁晓丽,等.产学研用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模式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14(19):152-153.
[4] 吴菱蓉.育人视角下的行业特色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分析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5(33):30-32.
[5] 丁承学.基于学生利益需求的高职教育校企工学互动合作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15(11):118-121.
[6] 张大蓉.职业院校产学研用、校企协同战略内涵研究[J].商业经济,2014(12):118-124.
[7] 宁豫昌,边传周,马辉.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运行机制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12(1):89-92.
(责任编辑 王 伟)
2015年广东省高职教育农业类教学指导委员会教学改革项目“涉农高职院校产学研用合作教学资源共享的研究与实践”;2016年广东科贸职业学院质量工程项目“园林生态技术应用”,项目编号2016YXQHZ-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