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go 之窗
德国国际合作机构
Gesellschaft für Internationale Zusammenarbeit
网站:https://www.giz.de/de/html/index.html
地址:Friedrich-Ebert-Allee 36 + 40 53113 Bonn
电话:+49 228 44 60-0
传真:+49 228 4460-17 66
E-mail:info@giz.de
德国国际合作机构 (Gesellschaft für Internationale Zusammenarbeit,GIZ)是一个在全世界范围内致力可持续发展的国际合作企业,它为全球的政策、经济、生态和社会发展提供前瞻性的解决方案。
GIZ 成立于 1981 年,注册办事处在德国波恩和埃施伯恩,工作遍及世界 130多个国家,拥有约1万7千多名雇员,员工中约有 70% 是所在国家该领域工作的人员。GIZ 为发展中国家、新兴工业化国家以及工业化国家的合作伙伴提供量身订制的高效解决方案,合作领域覆盖可持续经济发展、环境和气候保护等诸多方面。
德国经济合作与发展部 (BMZ)是 GIZ的主要委托人,GIZ 也受其它德国政府部门、其他国家政府和国际组织如欧盟机构、联合国世界银行及亚洲开发银行的委托进行合作,并且也包括私营企业的委托。GIZ 秉持着德国和欧盟的核心价值观,致力于在全世界范围内推动可持续发展、保障人权,至今已经有50多年的国际可持续发展合作经验。GIZ 的服务和合作对象包括德国政府、欧盟机构、联合国机构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政府和机构,也包括一些私人部门。GIZ 在与多方合作的过程中,协助各相关利益主体将政策理念逐步落实,产生实际的经济、社会、环境改善。
GIZ 在中国开展合作已近三十年,作为双边合作机构,GIZ 为中国提供符合改革进程的政策咨询和建议,支持中国构建和谐、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发展目标、推动实现经济增长、社会公正和环境保护三者之间的相互协调。同时,GIZ 还日益加强在低碳经济领域方面的合作,伙伴国专业人才的能力建设也是其主要服务之一。
目前 GIZ 在中国的活动已经深深的融入中德两国紧密的战略性合作伙伴关系框架之中,服务于两国的共同利益。作为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德方伙伴,GIZ 不断拓展中德合作的领域和范围,在环境、气候、自然资源等领域设立了多个合作项目和行动倡议,具体而言,GIZ 目前正在中国开展的环境与气候变化领域的合作项目包括“关于提高中国燃料流动性战略的中德 对 话”(Sino-German dialogue on the promotion of a mobility and fuel strategy in China)、“ 环 境 与 气 候 议 题 的 领 导者 培 训 项 目 ”(Leadership training on environmental and climate issues )、“德中能源伙伴项目”(German-Chinese Energy Partnership )、“中德低碳交通合 作 项 目”(Sino-German cooperation on low carbon transport )、“碳交易机制 的 能 力 建设 项 目”(Capacity building for emissions trading schemes)、“气候保护和电力交通项目”(Climate protection and electro-mobility)、“ 中德 电 力 交 通 合 作 项 目”(Sino-German cooperation on electro-mobility )、“有关影响建筑能效的关键行为主体资质的 项 目 ”(Qualification of Key Actors on Energy Efficiency in the Building Sector)、“土地 利用部 门的气候变化减 缓 项 目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in land use )、“ 中 德 环 境 合 作 伙 伴项目 ”(Sino-German Environmental Partnership )、“凯拉什地区生物多样性 保 护 项 目”(Preserving biodiversity in the Kailash region)、“ 保 护 兴 都 库什-喜马拉雅地区自然资源管理政策可持续性的项目”(Protection of Sustainable Policy Initiatives in the Management of Natural Resources in the Hindu Kush Himalayas )。
整体而言,GIZ 现阶段在中国的环保合作项目较为偏重气候能源和脆弱生境生态保护领域的工作。随着中国局地环境问题的凸显,未来希望 GIZ 能够更多的侧重促进中国改善局地环境质量的工作。
整理/刘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