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凝式的书法作品赏析

2017-06-21 00:39王明忠
青年文学家 2017年17期

摘 要:杨凝式,人称杨少师,唐五代时的大书法家,其为人豪爽、率直、放荡不羁,故而人称杨风子,少师书师承于二王、颜真卿、柳公权,其书,潇洒散淡,天真烂漫,直追晋唐气韵,其绝世佳作有《神仙起居法》、《韭花帖》、《夏热帖》、《卢鸿草堂十志图跋》四件墨迹,其书对后世影响深远。

关键词:杨凝式;《韭花帖》;《神仙起居法》;《卢鸿草堂十志图跋》;散淡;意与法

作者简介:王明忠(1991.11-),男,汉族,祖籍山东聊城,硕士研究生在读,现就读沈阳师范大学书法教育研究所美术学专业。

[中图分类号]:J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17--01

一、人物概述

杨凝式,字景度,华阴人,因后汉时任太子少师,故又称“杨少师”,因装佯,时人称为“杨风子”。杨凝式率性狂放,不拘小节。又擅长诗歌,工书法,又爱题壁,黄庭坚云:“遍观僧壁间,杨少师书无一不造秒入神。”苏轼认为自颜真卿柳公权之后笔法衰绝,加之唐末丧乱,人物凋落,文采风流,扭地尽矣,只有杨凝式“笔迹雄杰,有二王、颜、柳之余,此真可谓书之豪杰,不为时世所汩没者”杨凝式以己意作书,又不失法度是宋尚意的先导。

二、杨凝式的书法作品及其艺术特色

杨凝式的书法墨迹作品有四件《神仙起居法》、《韭花帖》、《夏热帖》、《卢鸿草堂十志图跋》,少师不受时世所困,豁达放纵不羁,随性而发。我们先简单地谈一下其中的三件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1.《韭花帖》

今观少师《韭花帖》的章法来看此帖介于行、楷之间,布白舒朗。行与行之间参差错落,形成一种节奏感,且间距较大,字与字之间也各不相连,却能交相呼应。《韭花帖》潇散雅逸,有魏晋风度。

从结字和用笔上来看,字型大小随字之笔画多少自然变化,在用笔上有右军《兰亭》遗韵,黄山谷也是对杨少师大大的赞赏:“世人尽学兰亭面,欲换凡骨无金丹。谁知洛阳杨风子,下笔便到乌丝栏。”“乌丝栏”什么意思呢,本来是指,古代尺牍、公文上黑色的界格,此处借指晋人尺牍,有特指晋人风神潇洒的书法意境,山谷的意思是说少师深得羲之真意,有晋人风神潇散之气,由此我想起袁昂《古今书评》中所述:“王右军书如谢家子弟,纵复不端正者,爽爽有种风气。”这就是后人所称之谓的魏晋风度,我认为杨少师已达到这种境界。

从字的势态来看,字的势态整体平正稍有欹侧,但略发有散淡之味,如同观其倪瓒之山水画也,倪瓒山水画给人以散淡之情。因此董其昌也说:“少师《韭花帖》略带行体,潇散有致,比少师他书欹侧取态者有殊,然欹侧取态故是少师佳处。”

总观《韭花帖》散淡、雅逸,如品茗,让人着迷,经得起细细品鉴。清曾协均《题韭花帖》“始知纵逸雄强之妙,晋人矩度犹存,山谷比之‘散僧入圣非虚议也。”

2.《神仙起居法》

今观少师《神仙起居法》,此帖为行草相间,形成雨夹雪之式,观其名就有禅意。此帖有字字相连处,也有不连处,相呼应带一气呵成,成一笔书。此帖乃少师书写古代医学上一种健身按摩的方法,细看此帖,虽为少师随意之作不假思索,但用墨浓淡相宜,时有枯笔,是一种自然书写状态。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少师书写的情景,他提笔蘸墨挥洒于纸上,写到没墨成枯笔时,复而蘸墨,此自然也,这种墨色的变化如潺潺流水。

从此帖的章法来看,字与字和行与行之间的距离较大,为此我想到了黄道周、张瑞图的草书章法安排由此而来,他们把字与字之间的距离挤压,把行与行之间距离拉大形成一种疏可走马,密不透风的视觉效果。

从此帖的字势态上看,字之势态欹侧中求平正,正如玄宰所言“欹侧取态,故少师佳处”,字之大小变化全任随性,放纵自如,由此我想米芾书多欹侧是否处于此乎?我们回过头来细分析一下少师书写的一个状态,如“行住坐卧处,手摩胁与肚”,从这一行我们看出“行、住”二字与“与、肚”二字没有相连,它们之间形成一种首尾呼应,而“坐卧处”和“手摩胁”乃一笔写成,它们之间又是一种呼应关系。在这行中字形打破常规结构、大小,错落聚合相间。然纵观全篇字与字之间的连带之法和整篇章法的处理妙在于师鲁公《祭侄稿》之法,此《神仙起居法》虽放纵雄强,但不失法度。

对此帖的疑点,在此帖中“冬、残”二字,在连带的处理上值得思考,“残”字的写法不符合字笔顺的书写规律,先写右边再写左边部分,是不合草法的,我个人觉得少师在处理这两个字的时候,无非是其更具连续性,顺畅性而已,同时也反映了少师草法的熟练程度。

总观,《神仙起居法》尽得天真烂漫,宋四家深受影响。

3.《卢鸿草堂十志图跋》

今观少师《卢鸿草堂十志图跋》,此帖为行书。我个人认为元倪瓒的山水画风格气韵和他有相似之处,后明王原祁仿浩然《草堂十志》虽有其形,墨色稍有凝滞且气韵不足。浩然深得山水画中,高远、平远、深远三远中平远之趣。此《卢鸿草堂十志图跋》为少师题最出名《草堂十志》的跋。

觀此帖整体给人的感觉是用笔浑厚沉重,强健有力,有颜鲁公之意也。古人云:“得意忘形。”少师得鲁公笔意而区别与鲁公行书之字形,鲁公之书如君子,冠佩而立,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吾觉少师书如风流浪子,游于高山密林之中,因此使我想到清代刘熙载在《书概》中云:“景度书机括本出于颜,而加以不衫不履,遂自成家。”

细分析此帖字距紧密,行距稍疏,字之大小相互错落,随字笔画的多少而变其大小也,墨色浓淡相间,加有枯笔。总观《卢鸿草堂十志图跋》,此帖得颜书神,对后世学颜有很大的启发,正可谓似与不似之间方得其精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