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刘秀废郭后看阴丽华的人生智慧

2017-06-21 22:16刘勤
名作欣赏·中旬刊 2017年6期
关键词:刘秀

摘 要:光烈皇后阴丽华是东汉明君刘秀的第二任皇后。一直以来,受刘秀在长安求学时“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金句的影响,文人们津津乐道的都是刘秀与阴丽华圆满的爱情佳话。然而,建武十七年,东汉第一任皇后郭圣通被废,作为原配的阴丽华才得以被封为后。因此,文章拟在考察史实的基础上,从内、外因两方面分析阴丽华从贵人到皇后的转变,以及在这转变过程中她身上散发出来的人生智慧。

关键词:刘秀 阴丽华 郭圣通 人生智慧

一、刘秀的立后决定:阴丽华、郭圣通的较量

刘秀作为东汉开国皇帝,他的成功除了自身的文韬武略等因素,也离不开两个曾经在重要时刻帮助他扶持他的女人,即阴皇后阴丽华与郭皇后郭圣通。

阴丽华是南阳郡新野人,其家是当地的豪门大户。《后汉书·阴皇后纪》中并没有提到她的显赫家世。但是在《后汉书·樊宏阴识列传》里,我们可以对她的家世略知一二,“阴识字次伯,南阳新野人也,光烈皇后之前母兄也。其先出自管仲,管仲七世孙修,自齐适楚,为阴大夫,因而氏焉……自是以后暴至巨富,田有七百余顷,舆马仆隶,比于邦君。”{1}可见,阴氏家族的先祖是管仲,因为管修被封为阴大夫而改管姓为阴姓,同时,迁居新野的阴氏家族可谓富甲一方。而光武帝刘秀也是南阳人,因此他们相识也成了自然。《后汉书·阴皇后纪》中说,“初,光武适新野,闻后美,心悦之。后至长安,见执金吾车骑甚盛,因叹曰:‘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2}正是史书中的寥寥数笔,把阴丽华的如花美貌描写得淋漓尽致,而刘秀对其一见钟情也跃然纸上。史书中对阴丽华美貌的记载也让后世文人对阴丽华的外貌生发了更多的想象,由此产生了众多咏叹阴丽华貌美的诗句。南北朝时期的庾信就曾写有“直将刘碧玉,来过阴丽华”(《奉和赵王美人春日诗》)的诗句。盛唐诗人李白就曾盛赞“丽华秀玉色,汉女娇朱颜”(《南都行》),也写有“闻与阴丽华,风烟接邻里”(《寄远十一首》)的佳句。因此,一个是才貌双全的名门闺秀,一个是胸有大志的翩翩少年,命运的机缘巧合将他们紧紧联系到一起。此后,更始元年三月,曾经胸怀大志的刘秀果然在昆阳大战中展现了他卓越的军事才能,以少胜多击败王莽手下大将王寻、王邑。正当刘秀马不停蹄地南下攻打颍阳等地之时,刘秀的长兄刘因被更始帝刘玄猜忌而惨遭杀害。刘秀此时处境艰难,“会伯升为更始帝所害……未尝自伐昆阳之功,又不敢为伯升服丧,饮食言笑如平常”{3}。兄长的不幸遭遇令刘秀痛心,但他只能选择隐忍负重,韬光养晦。而不幸中的万幸是,在当年六月,一直在刘秀身边作战的阴识看重了他的才华,将妹妹阴丽华嫁与刘秀为妻。阴丽华此时嫁给刘秀,对失意的刘秀而言无疑是人生中莫大的安慰。有了阴丽华的陪伴,刘秀既避免了更始帝的猜疑,又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然而好景不长,婚后不久,更始帝打算建都洛阳,刘秀便被派往洛阳“整修官府”{4},出于安全等多方因素考慮,他只好将新婚的妻子送回娘家。这一次的夫妻分别,直至刘秀称帝建立东汉政权才结束。

离开了阴丽华的刘秀,很快就遇到了他人生中第二个重要的女人。更始元年十月,由于河北各郡反叛,才到洛阳不久的刘秀又被更始帝派往河北镇慰诸郡。刘秀刚到河北就得知王郎在邯郸称帝的事实,且代表更始政权前来的他成为了悬赏缉拿的对象。他再一次陷入尴尬处境。他想要和王郎决战,又担心真定国倒戈,腹背受敌。于是他派将领刘植游说真定王刘扬,使其归顺。真定王刘扬几番权衡利弊,决定向刘秀示降。同时,为了政治结盟的稳固性,他提议让刘秀迎娶自己的外甥女郭圣通。郭圣通既是真定王室后裔,又是汉代皇室宗亲,“父昌……娶真定恭王女”{5},恭王是汉景帝七代孙,此外郭家在河北一带也享有盛誉。政治联姻将郭圣通带到了刘秀面前。而联姻对双方是最好的选择,因此更始二年春,刘秀在真定迎娶了郭圣通。随着郭圣通嫁给刘秀,刘扬的军队也归顺了刘秀,这为刘秀打败王郎奠定了坚实的军事基础。可以说,郭圣通既是舅舅刘扬的筹码,也是刘秀打败王郎的砝码。此后,在郭圣通的陪伴下,刘秀平定了邯郸,在河北声势日益壮大,最终脱离了更始政权,为登基称帝做好准备。

公元25年6月,刘秀在河北城称帝,建元建武。同年10月,刘秀定都洛阳并派傅俊将阴丽华迎入宫中。立后问题在此时变得尤为尖锐。政权刚刚稳固,立后已然不是刘秀个人情感倾向所能决定的,它上升到了国家层面,成为棘手的政治问题。从家庭背景来看,虽然阴家是富甲一方的豪门望族,但是两汉以来,政治上有建树的不多。而郭家

是刘氏宗亲,汉代皇室后裔,身份更为尊贵。从拥护力量上看,虽然东汉政权是南阳、河北等多地豪强共同打拼的结果,可是河北真定军队的归顺,对政治大局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这个功劳和郭圣通密不可分。更为关键的是,建武元年,郭圣通已经为刘秀诞下了皇长子刘强,而长期与刘秀分离的阴丽华此时并无子嗣。综合考虑,朝廷之上立郭的呼声较多。但刘秀在个人感情上是有所徘徊的,《后汉书·阴皇后纪》中记载:“帝以后雅性宽仁,欲崇以尊位,后固辞,以郭氏有子,终不肯当,故遂立郭皇后。”{6}可见,在这场立后较量中,处于劣势的阴丽华识大局顾大体,主动拒绝了刘秀的提议并主张立郭氏为后。因此,建武二年,刘秀将郭圣通册封为皇后,将长子刘强立为皇太子。阴丽华作为共患难的原配,维持其贵人身份。

二、郭后被废:阴丽华从贵人到皇后的转变

《后汉书·郭皇后纪》中提到郭后嫁给刘秀,用了“至真定,因纳后,有宠”{7}几字。显然,刘秀对新婚的郭圣通是宠爱的,不然也不可能与其育有众多子嗣。然而,建武十七年,刘秀用一封简单的诏书改写了既定的历史,诏令废除郭后,改封阴丽华为皇后。关于这个重大历史事件,《后汉书·光武帝纪》记载简略,即“冬十月辛巳,废皇后郭氏为中山太后,立贵人阴氏为皇后”{8}。其中并没有写明废后缘由。但是《后汉书·郭皇后纪》中提到,“其后,后以宠稍衰,数怀怨怼”{9}。说得最为详细的是《后汉书·阴皇后纪》:“十七年,废皇后郭氏而立贵人。制诏三公曰:‘皇后怀执怨怼,数违教令,不能抚循它子,训长异室。宫闱之内,若见鹰。既无《关雎》之德,而有吕、霍之风……阴贵人乡里良家,归自微贱。‘自我不见,于今三年。宜奉宗庙,为天下母。”{10}综上所述,刘秀废郭后的直接原因是郭后数怀怨怼,数违教令。郭圣通对阴丽华怨怼其实是正常心理,毕竟刘秀年轻时就许下豪言壮语要娶阴丽华,阴丽华没有封为皇后,刘秀更是想要加倍补偿她,这就引起了郭后的不满。但是郭后作为皇后,数怀怨怼显然不够有母仪之范。诏书中还将其比作吕、霍,可见郭后此时确实做得有些过分了。而从建武十七年局势看来,各地反抗斗争逐渐平复,但是之前郭圣通的舅舅刘扬谋反以及河北各地叛乱,已然让刘秀感到不安。在这种不安的氛围下,刘秀废郭后来削夺外戚权势也在情理之中。

除却上述郭圣通自身的原因和政治上的考虑,阴丽华能被立后也源于她自身的智慧。主要归结为以下几点。

(一)以退为进、顾全大局的品格

建武二年,原本是阴丽华离后位最近的时机。刘秀当时提议立她为后,可是聪慧的阴丽华立马拒绝了。因为她懂得母凭子贵的道理,懂得权衡利弊。在关键时刻,她不仅考虑到了自己的不足,还能从国家大局出发,这种品质是刘秀所看中的。此时阴丽华虽然辞了后位,但是她的这种退让,为她后来成为皇后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因为她的忍让,会让刘秀更加愧疚和感激,会使得刘秀更加珍惜她。不仅如此,她的退让,也以德服人,令群臣心悦诚服。同时,正如前所述,此时的她和郭后相比还不够资格获取后位。既然如此,她选择了大度从容,选择了以退为进。这并不是说她知道今后能有机会成为皇后,而是这种退,无疑是最好的方法,它避免了难堪又获取了尊重。这个选择,为她日后成为皇后埋下了伏笔。

(二)谨慎沉稳的特质和谦逊守礼的家风

与郭圣通外露型的性格不同,阴丽华显得更加安分守己、沉稳内敛,这也是她能被立后的关键。她对自己的身份有着清醒的认识,无论是贵人还是皇后,她从没有因为自己的得势为家族成员封侯封爵求得便利。正如章帝时期的大臣第五伦在奏章中所说:“近世光烈皇后虽友爱天至,而抑损阴氏,不假以权势。”{11}我们从后汉书中记载的一则史料也能得到佐证:“九年,有盗劫杀后母邓氏及弟,帝甚伤之,乃诏大司空曰:吾微贱之时,娶于阴氏……以贵人有母仪之美,宜立为后,而固辞弗敢当,列于媵妾。朕嘉其义让,许封诸弟。未及爵土,而遭患逢祸,母子同命,愍伤于怀……”{12}诏书是建武九年阴丽华的母亲和弟弟被盗贼杀害时,刘秀为了安抚她追赠其母弟爵位时所下。重点在“许封诸弟。未及爵土,而遭患逢祸”几字。可见,刘秀在光武二年阴丽华退让后位时就准备封荫她的弟兄,到光武九年都没有实现承诺。可以推测,无论是阴丽华的弟兄还是她本人,对封爵赐土都采取拒绝态度或者说理性态度。毕竟西汉时期,只有皇后的外戚才能封侯。阴丽华恪守本分,其谦逊守礼的家风同样也体现在她的哥哥阴兴身上。

还是上述阴丽华母弟罹难的这件事,刘秀又打算给时任宫廷随从的阴兴封关内侯,并且亲自把印绶放到他面前。但阴兴是这样回应的:“臣未有先登陷阵之功,而一家数人并蒙爵士,令天下觖望,诚为盈溢。臣蒙陛下、贵人恩泽至厚,富贵已极,不可复加,至诚不愿。”{13}阴兴以没有冲锋陷阵杀敌的功劳拒绝了刘秀的封赐。一向安分守己的妹妹阴丽华向他询问这样做的缘故,阴兴反而用长辈的口吻教育她说:“贵人不读书记邪?‘亢龙有悔,夫外戚家苦不知谦退……富贵有极,人当知足,夸奢益为观听所讥。”{14}从阴兴的一番话,我们感受到了阴家良好的家风。阴氏兄妹用实际行动给刘秀吃了定心丸。虽然刘秀与阴丽华的爱情值得称道,但是作为新莽末年群雄逐鹿的胜利者,刘秀对自己打拼下的江山非常珍惜,他对所有的外戚也是有所提防的。此时阴丽华兄妹拒绝封赐的行为,符合刘秀对外戚柔性打击的政策,因此深得刘秀信任。加上阴丽华谨慎沉稳的特质,与刘秀的个人性格相符,刘秀重新立后的打算也越来越强烈。

(三)善良温和、心胸开阔的品性

郭圣通被废,除却其他因素,她恃宠而骄、偏执任性的个性引起刘秀的不满也是重要因素。反之,阴丽华被立,则与她善良温和、心胸开阔的品性不无关系。我们从她安于贵人位置、劝刘秀立郭后可以看到这一点,也能从她担任皇后甚至皇太后以后的做法中得到印证。

建武十七年,当了十几年贵人的阴丽华终于一跃成为母仪天下的皇后。此时郭后被废,改封为中山王太后,居北宫。太子刘强心情无疑是难以平复的。惶惶不安的太子请求刘秀废除自己的太子之位,改封藩王。太子本无过错,刘秀不忍心。直到建武十九年六月,才决定将其改封为东海王,诏书说:“《春秋》之义,立子以贵。东海王阳,皇后之子,宜承大统。皇太子强,崇执谦退,愿备藩国。父子之情,重久违之。其以强为东海王,立阳为皇太子,改名庄。”{15}刘秀没有立马废掉太子刘强,作为一个父亲,他有他的不忍。阴丽华了解刘秀,并没有在自己得势之时落井下石,立马要求立新太子。她用她善良温和、心胸开阔的品性去体贴刘强。正如楼旭青在《汉光武帝的情感世界》里所说:“纵观二千年的封建王朝史,太子被废后,鲜有善终者,只有东汉的废太子得以悉数保全。”{16}刘强能被保全既有刘秀的不忍,也有阴丽华的善良成全。阴丽华对废太子刘强的态度为后世起了一个很好的表率作用。永平元年,藩王刘强生病,显宗刘庄派太医前往治疗,并且令刘强的四个弟弟到鲁国看望他。显宗皇帝对刘强的关怀也体现了其母亲的态度。阴丽华对刘强的健康也是非常关心的,废太子刘强临终前的上疏对这一细节的描写就让人动容。上疏写道:“臣蒙恩得备蕃辅,特受二国,宫室礼乐,事事殊异,巍巍无量,讫无报称。而自修不谨,连年被疾,为朝廷忧念。皇太后、陛下哀怜臣疆,感动发中,数遣使者太医令丞方伎道术,络绎不绝……辜负重恩,衔恨黄泉。”{17}刘强的话感人肺腑,阴丽华的宽厚慈爱也可見一斑。面对生病的刘强,阴丽华和天子刘庄尽最大的可能救治他。刘强去世后,皇太后阴丽华和天子刘庄一起出幸津门亭发哀。

阴丽华一以贯之的善良温和、心胸开阔的品性成就了自己从贵人到皇后的逆袭,也成全了以废太子刘强为代表的郭圣通一族,最终赢得了他人的尊重。

三、结语

阴丽华不愧是古代贤妻良母的典范。在她身上,凝结了众多中华传统女性的美好品质。无疑,发出“娶妻当得阴丽华”之叹的刘秀是深爱着她的。但是,刘秀毕竟是一个政治家,他的立后、废后背面难免有诸多政治考量。因此,阴丽华能从贵人转变为皇后,不仅仅凭靠刘秀的宠爱,更多的是其自身的智慧。外在的美貌并不是决定因素,而内在的智慧和情商才铸就了一代贤后。阴丽华经过十六年的等待,终于位列中宫。后位的来之不易,也使她严格要求自己,用更加宠辱不惊的从容态度看待余生。刘庄即位,成为皇太后的她成功地帮助儿子刘庄册立了马援幼女为后。历史证明,阴丽华的眼光是正确的,这位马皇后不负她的厚望,也成为了历代贤后的典范,她就是俭朴自持、待人和善的明德马皇后。从阴丽华的选人眼光,我们也可以窥见她的人生哲学和智慧。历史上,帝后的婚姻中不幸居多,但是阴丽华和刘秀鸾凤和鸣,可见她的人生智慧为她幸福圆满的婚姻起了不容忽视的作用。阴丽华用她的美好人生经历告诉我们:美好是需要等待的,美貌与智慧并重才是近乎完美的女性。

{1}{2}{3}{4}{5}{6}{7}{8}{9}{10} 〔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129—1133页,第405页,第9页,第9页,第402页,第405页,第402页,第68页,第403页,第406页。

{11} 〔宋〕司马光编著,〔元〕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57年版,第43卷。

{12}{13}{14}{15}{17} 〔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405—406页,第1131页,第1131页,第71页,第1424页。

{16} 楼旭青:《汉光武帝的情感世界》,《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第14页。

参考文献:

[1] 范晔撰,李贤等注.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5.

[2] 司马光编著.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1957.

[3] 楼旭青.汉光武帝的情感世界[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4] 宇为.刘秀和他的皇后阴丽华[J].人生与伴侣,2014(7).

[5] 黄宁.刘秀废黜郭后的政治动因探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3(8).

[6] 区永圻.汉光武帝刘秀研究综述[J].中国史研究动态,1995(1).

作 者:刘勤,暨南大学文学院中文系中国古代文学专业2015级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唐宋文学。

编 辑:张晴

猜你喜欢
刘秀
王霸誓死追随刘秀
刘秀如何克制亲情私欲
一只蝼蛄里的尊重
刘秀苦寻同窗
“差强人意”不算差
一只蝼蛄里的尊重
一只蝼蛄里的尊重
刘秀苦寻同窗
刘秀“柔道”兴汉二三事
宋弘拒绝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