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智库建设过程中要处理好的五大关系

2017-06-21 15:55邱仁富
桂海论丛 2016年6期
关键词:智库智慧国家

邱仁富

摘要:智库反映一个国家的智慧能力,彰显一个国家软实力。我国智库建设总体来说起步比较晚,但是近年来实现跨越式发展,取得很大成就,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但是,在当前智库建设轰轰烈烈的发展态势下,智库建设需要冷思考。为此,至少要处理好以下几对关系:智库建设要处理“智”与“库”的关系、“实”与“虚”的关系、“精”与“众”的关系、“严”与“宽”的关系、“一”与“多”的关系等。只有这样才能推动中国特色新型智库走向健康发展道路,才能为国家出谋划策、献计献策,为实现中国梦提供智慧支撐。

关键词:智库建设;五大关系;中国特色;地方性知识;智慧

智库建设反映一个国家的智慧程度,彰显一个国家的软实力。智库具有思想库的功能,从根本上说是为国家、社会发展出谋划策,体现一个国家知识转化为智慧的程度,也体现一个国家思想的深度和高度。随着国家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由发展起来的问题引发一系列的学术关注和反思,在推进“四个全面”重大战略部署过程中,迫切需要相关智库机构提供更加高效的智力支持。为此,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解决当前社会发展中的“智慧短缺”现象,必须要建构新型智库,积极加强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智库建设,不断满足国家社会发展的需要。

2015年1月,中央出台《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为《意见》)。《意见》指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是党和政府科学民主依法决策的重要支撑、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出要“构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发展新格局”等,为国家今后智库建设指明方向。然而,在国家轰轰烈烈搞智库建设的过程中,要注重冷思考。笔者认为,在智库“热”建设中的冷思考,即要辩证处理好以下几大关系:智库建设要处理“智”与“库”的关系、“实”与“虚”的关系、“精”与“众”的关系、“严”与“宽”的关系、“一”与“多”的关系等。只有这样才能推动中国特色新型智库走向健康发展道路,才能为国家出谋划策、献计献策,彰显智库的智慧,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智慧支撑。

一、智库建设要处理好“智”与“库”的关系

智库建设是世界性重要课题,半个多世纪以来倍受世界各国政府重视。以兰德公司为首的一些智库在整个世界大变革中发挥特殊作用,彰显智库的前瞻性和预测性功能。因而,引发许多国家纷纷效仿,发展智库建设。

据《全球智库报告2014》显示:“目前全球共有6681家智库,其中美国1830家,中国429家,英国287家,是世界智库数量最大的三大国家。”这一数据表明智库的繁荣景象,尤其是美国,成为世界超级智库大国。就中国而言,智库发展就数量而言取得很大成就,表明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非常重视智库建设,不管是官方智库、半官方智库还是民间智库,都在政策、机制等方面进行鼓励和支持,使得我国智库得以后来居上,实现跨越式发展,而以官方建设为重心的智库有比较重大的影响。

根据《全球智库报告2014》,我们发现,在最重要的“全球智库150强榜单”中有7家中国智库入围,它们分别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由此可以看出中国智库建设不但进入国际视野,而且在国际智库建设中影响力在不断提升。

当前,全国各地的智库建设如雨后春笋,可谓轰轰烈烈,各地区不断设立一系列的智库机构,形成“智库群”。一时间,全国上下、大江南北,智库机构迅速崛起,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然而,在我国智库蓬勃发展之际,在全国轰轰烈烈智库建设的浪潮中,我们有必要对智库概念本身进行反思。

何为智库?目前,学术界对什么是智库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定义,各种关于智库的定义层出不穷,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迪克森关于智库的定义比较有代表性,他认为“智库是相对稳定的独立于政府决策机制的政策研究和咨询机构,其研究现实问题,以科学研究方法为基础,以沟通知识与权力、架设科学技术和政府决策的桥梁为目标”。也有专家认为,智库就是思想库,或者智库就是出谋划策的机构等。尽管定义不一,但是总的来说,智库具有几个共同的特征:独立于政府决策机制、服务国家和地方需要、起到咨询作用、非盈利性等。智库建设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公共决策,关系国家的软实力,甚至关系国家的长治久安。为此,新时期国家大力推动智库建设,其意图非常明显,即为“党和政府科学民主依法决策的重要支撑”,为国家治理服务、为民族振兴服务、为人民幸福服务、为国家长治久安服务与国际战略服务等。

事实上,与其去纠缠如何给智库下定义,倒不如琢磨智库到底要干什么、能干什么。笔者认为,智库建设,顾名思义,是“智”和“库”的集合,表达两层意蕴:一是“智”,即智慧,有一定智慧去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和思路,而且这个解决方案比较“高明”。二是“库”,即这种智慧在寻求解决问题方案过程中形成一定的智慧库;而“库”即为研究一定方案需要建立很多的库,数据库、资料库、档案库、人才库等。当前,许多人一谈到建设智库,首先想到的就是挂牌、搞中心、设基地、弄编制,建设数据库、资料库等。对智库不同的理解,其建设结果或许不同,甚至大相径庭。

笔者认为,智库建设,关键在于“智”,而不在于“库”,以能否提供智慧支撑为衡量标准。进言之,智库建设的关键在于能否给国家社会发展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案更加有智慧、更加高明、更加科学。至于是否建成“库”,即是否要建数据库、资料库、档案库、虚拟实验库等,不能一概而论。为此,要正确处理好“智”与“库”之间的辩证关系,可以把握两点:一是智库建设,实质上就是贡献智慧,贡献谋略、提供策略,这个才是核心;二是智库建设,有的需要物理空间、数据条件等,有的不一定需要,不能一概而论,不能依照统一的模式去建。要打开体制的窗口,鼓励和支持一些不需要建数据库、资料库等一些智库的存在和发展,让更多鲜活的对策能够快速出来,为国家献计献策。反之,如果只注重“库”的建设,而不注重“智”的建设,那么就等于把智库建设的“虚”与“实”混淆在一起。

二、智库建设要处理好“实”与“虚”的关系

在把握智库建设中的“智”与“库”的关系之后,必须要处理好“实”与“虚”的关系。智库建设本来是为国家社会提供谋略的,但智库本身不能成为谋略的一部分,或称为谋略本身。古人云:“兵道者,诡异也。虚则实之,实则虚之。”(《孙子兵法》)实实虚虚、虚虚实实,长期以来成为一些人思考问题的思维方式,如何处理好“虚”与“实”关系是人们处理事物关系的大难题。

对于如何处理“虚实”关系问题,有学者提出“以虚求实”“以实求虚”的二分法。就前者而言,“虛”是手段,“实”是目的。“人们活动中往往从一些模糊不清的心理意象出发,用标签或招牌去取代事物的本质,然后运用‘挂羊头卖狗肉的方式,去谋求看得见、摸得着的个人实惠。在这个过程中,那种虚幻不实的心理意象和弄虚作假的形式主义,恰好都是为了达到某种具体实惠的‘求实产物。”“以虚求实”这里把“虚”只理解为获得实际利益的一种手段,获得实际利益才是真实目的。如“借船出海”“挂羊头卖狗肉”“空壳空饷”等现象。例如,有的高校在学科建设过程中,一些交叉学科、新兴学科建设就出现“借船出海”的现象,甚至出现“挂羊头卖狗肉”的现象,成为圈人、圈地、圈权、圈利的工具。当前,要避免有的地方以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为名,大刀阔斧地建智库,圈人圈地,搞地盘、搞山头,以图政府投资,获得个人实惠。这种思维方式在当前智库建设中必须要打破。进言之,智库建设不能一哄而起,要真正把心思放到国家社会发展亟待破解的难题之上,真正着眼于国家面临的重大危机、重大困难之上。为国家社会发展献计献策,从而为国家社会的发展做出智库实实在在的贡献,避免圈人圈地圈钱,力戒搞形式主义。

就后者而言,“以实求虚”即以实实在在的手段去获得未来的理想追求。“它的出发点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客观事实,但它追求的东西却是这些事实背后那看不见摸不着的什么‘规律性”。“以实求虚”强调,从“实”出发,从现实的实际出发,在实际的活动实践中去追求现象背后的实质性东西、规律性的东西。当前我国智库建设“以实求虚”,就是要从国家、社会、公民个人层面探索现实存在的问题、从现实发展出发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出发。以解决实际问题为抓手,研究国家社会发展的长远利益问题。诸如,当代中国发展的外部压力问题及其破解之道、内部经济下滑压力问题、人民内部矛盾凸显问题、重大安全事故问题、群众信仰匮乏等问题,从现实的实际问题着手,为化解问题提供对策建议,为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实现中化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智慧和力量。

事实上,智库建设除了“以虚求实”“以实求虚”的思维方式之外,还需要坚持虚实结合、辩证统一。针对当前智库建设,要列出负面清单,什么是“虚”的,什么是“实”的,哪个阶段要解决哪些重大问题,需要什么样的团队,需要什么样的对策等。要有明确的指向性,坚持问题导向,以问题倒逼智库转型或者升级,以问题倒逼智囊团建设和人才培养出新招、出新思路。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唯有从问题出发,才能为我国智库建设提供更加有效的思路。坚持问题导向,就是要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推动智库建设,实现虚实结合、辩证统一,化解“以虚求实”“以实求虚”各自不足及其带来的缺陷。坚持虚实辩证统一内在地包含着要让大众参与智库建设,贡献智慧的力量。

三、智库建设要处理好“精”与“众”的关系

智库建设之所以要避免圈人、圈地、圈权、圈利,关键在于要处理好“精英智库”与“大众智库”的关系。精英和大众是一种相对的区分法。长期以来,智库建设形成一种固定思维,谈智库是高大上的事,而高大上的东西应该由精英机构或精英团队来承担。因而,形成一种观念,智库建设是国家的事情,是精英阶层的事情,跟大众群体关系不大,这种思维的缺位将严重影响我国智库建设。

当前,我国智库建设非常重视精英群体的力量。根据《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提出的总目标:“到2020年,统筹推进党政部门、社科院、党校行政学院、高校、军队、科研院所和企业、社会智库协调发展,形成定位明晰、特色鲜明、规模适度、布局合理的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体系,重点建设一批具有较大影响力和国际知名度的高端智库,造就一支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德才兼备、富于创新精神的公共政策研究和决策咨询队伍,建立一套治理完善、充满活力、监管有力的智库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充分发挥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咨政建言、理论创新、舆论引导、社会服务、公共外交等重要功能。”这里重点是发展精英团队,并就继续打造精英团队、增强智库功能提出更为宏大的战略目标。这一点非常必要,毕竟这些机构现在已成为国家智库建设的重镇,其作用不可忽视。在未来的国家智库建设中起到极端重要的作用。

但是,毋须讳言,官方的精英机构及精英团队既有很大的优势,也有很多的弊端。优势不可扼杀,缺陷不容忽视。最典型的弊端之一是体制机制的障碍,即智库建设目前构建一个膨大的智库队伍和物理空间,但是投入和产出不成正比,甚至由于体制机制的障碍,使其难以更好地发挥智库的功能。许多智库机构几乎难以担当智库的角色,甚至沦为谋生的“地盘”和“营生”。如此将有可能贻误国家发展的战略机遇,面对国际局势的复杂多变,国内局势的复杂性,如果智库不能及时提供有效的对策和方案,将给国家发展带来极大风险。

针对这种现象,引入“大众智库”建设,可以为“精英智库”提供补充,起到补充作用,甚至可以探索智库建设的另外一条路径,即体制外的建设路径,此所谓“高手在民间”。在鼓励大众创新的时代,智慧的成长和贡献,将决定智库的灵魂和意义之所在。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常态下,万众创新,包括精英团队,也包含草根百姓,他们都应该成为我国智库建设的重要力量。鼓励万众创新内在地包含着万众的智库功能。激发、激活群众参与智库建设的热情是我国智库未来发展的重要思路,毕竟大众智库具有一些独特的优势:

其一,大众智库具有小而精、短小精干的优势。大众创新必然会催生大众智库的功能,大众智库是万众创新的结果。大众智库跟官方智库不同,呈现“小而精”的态势。许多机构不一定有大量的数据库、图书库等资料库和物理空间,但是,他们从现实的小问题人手,解决小问题,逐渐形成具有现实意义的智库,他们提供的对策建议往往更加体现现实性、更具有针对性。

其二,大众智库为国家智库注入新的血液,大众智库建设是挖掘民智的根本路径。推动万众创新,其目的是为了搞活经济,推动国家治理,为社会经济发展注入动力。智库之间如何挖掘民众的智慧,将是推动国家智库建设的关键。毛泽东指出:“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这是真正的铜墙铁壁,什么力量也打不破的,完全打不破的。”“依靠民众则一切困难能够克服,任何强敌能够战胜,离开民众则将一事无。”坚持走群众路线,是智库建设的重要思路。智库建设离不开民众的力量,离不开民众的智慧。人民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是国家智库建设的重要支撑。为此,应发挥群众的智慧,从群众的日常生活中、工作中挖掘智慧,以填补一些大型机构智库的不足。而且,大眾智库植根于万众创业的前沿阵地,在各行各业的创业最前沿,其智库功能更加凸显时代价值,此所谓“春江水暖鸭先知”,它可以补充大型智库建设的不足,以更加多样、更加鲜活的、更加有效的对策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献计献策。

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推进我国智库建设,既要发挥官方智库建设的功能,又要在加快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智库群之外,在体制机制方面不断改革创新,推动“大众智库”的培育和发展,让更多的群众参与国家社会发展的出谋划策之中,让百姓的智慧更加直接、更加有效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因此,必须要不断发展“大众智库”,只要能够提供智慧,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就应该不拘一格用人才。智库建设要开辟这样一个渠道,让万众参与国家决策,让万众为国家社会发展献计献策,贡献智慧和力量。

四、智库建设要处理好“严”与“宽”的关系

智库建设建什么,怎么建?以什么样的标准来衡量,以什么样的评价指标体系去评价,关系智库建设的成败。智库建设如何建构一套评价指标体系,使之更符合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实现智库建设与服务社会良性互动?这就需要要多维度考察“严”与“宽”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严进宽出。所谓“严进宽出”,主要是智库建设的准入门槛很高、很严格。但是一旦建立起智库机构,如何评价智库的贡献,评价智慧贡献率,也就显得比较含糊。考核宽松衍生一些机构“以虚求实”。当前,除了国家层面提出要设立新型智库,各省市也不同层面上提出智库建设。在各单位申报智库评比的过程中,已有研究基础很重要,应严格把关,宁缺毋滥。挤进这个门槛在很多地区很严,有的地区可谓是削尖脑袋往里挤。让一些基础相对薄弱又极为有发展潜力的机构望洋兴叹。但是,一旦申报获得批复,也就意味着“严”进成功了,如何出成果、出智慧,为国家出谋划策,这些评估和考核也就没有那么具体了。这样“宽”的考核往往让一些机构钻了空子。这种现象在未来智库建设过程中要及时避免,即要解决名副其实、名配其位、德配其位的问题。

二是宽进严出。所谓“宽进严出”,主要是智库建设的准入门槛比较低,比较宽。但是,对智库建设过程的考核非常严格,对智库的成果鉴定非常严格,从而避免一些人“借船出海”,打着建智库的旗帜,干其他的事情。“宽进严出”实行比较宽松的准人机制,让所有想做智库、愿意从事智库工作的人和机构能够实现其意愿;形成一套对成果考核非常严格的运行机制和监督机制。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智库建设的水平,才能提高智库决策咨询的能力和水平。因而,智库建设可以考虑实现双轨制:一方面,不管是官办,还是民办,即体制内和体制外的智库,要积极鼓励,不断激发民众参与贡献智慧的热情;另一方面,对已建起来的智库机构要严格考核、严格把关,推动智库多出谋划策,形成以官办智库建设、民办智库建设相互竞争、相互促进的格局,实现体制内、体制外共同开花,协同创新共同发展的格局。

此外,“严进严出”或许能提供高质量的决策咨询报告,但是,是否能够适应当前国家发展的需要,值得商榷。而“宽进宽出”的智库建设思路将使得智库建设流于形式,甚至沦为圈人、圈地、圈权、圈利的“名利场”。因此,如何正确处理好智库建设的“宽”与“严”之间的关系是一个需要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要恰到好处,把握好这个度。什么意义上要严格,有什么意义要“宽猛相济”,推动体制创新,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社会发展需要的智库建设之路。

五、智库建设要处理“一”与“多”的关系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智库建设也是如此。智库建设不能千篇一律,必须要注重多样性发展,这就需要处理好“一”与“多”之间的关系。

所谓“一”,主要是指智库建设要服务国家发展大局,体现国家重大需要,体现中国特色的社会发展需要。这是主流。所谓“多”,就是为人服务国家大局,根据不同省市、不同地区的地方性特色,建设具有地方性特征的新型智库。进言之,智库建设要体现层次性,必须要处理好国家与地方的关系,既要重视国家层面上的智库建设,又要重视各地方层面上的智库建设。从而形成地方性智库服务国家战略需要,符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之需要,形成“一”引导“多”,“一”统领“多”,“多”服从“一”的智库建设格局。

其一,以“一”为主,发展“多”样。在坚持“一”为主导的情况下,积极开发智库的多样性发展,以“一”导“多”。自国家提出智库建设的重大决策以来,各省、市积极采取多种措施推动地方性智库建设。以上海为例,近年来上海采取多项措施推进智库建设,依照“世界眼光、国家使命、协同整合、支撑有力”的原则,出台了《加强上海高校新型智库建设的指导意见》,成为上海智库建设的指导性意见。上海出台的这个文件主要针对高校而言,其核心在于围绕上海四个中心建设需要来建构上海高校智库,依托上海高校相关学科优势,整合上海高校资源,凸显上海地方性特征。诸如上海第一批设立的智库围绕上海社会发展需要和整合现有学科优势,如华东师范大学“周边合作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院”、上海大学的“基层治理创新研究中心”等,围绕现有的学科优势,根据上海发展需要,不断培育上海高校智库建设,共同研讨“上海实践”。而其他地区的省市也围绕地方性社会发展需要,发展地方性智库建设。这样就形成中国智库多样性发展格局。

其二,推动“一”和“多”互补。服务国家战略布局,服务国家社会治理是推动智库建设的总的指向,如何发展多样性的智库来补充国家整体发展战略需要,将是推动地方性智库多样性发展的必然要求。为此,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国家级的智库主要是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体现国家意志和价值取向,这种智库建设高瞻远瞩,既放眼全球,又立足中华民族长远利益发展,体现“一”的方面;二是地方性的智库要与国家级的智库形成良性互补,彰显地方性特色。避免与国家级的智库搞恶性竞争、相互拆台。要进行优势互补,形成与国家级智库协同发展、共同为国家社会发展出谋划策。同时,要协同好各省、市之间的智库建设,布局长远,尽量避免重复建设,既要尊重地方特点和发展特征,又要避免搞千篇一律的智库模式,防止恶性竞争。尊重差异、发展多样是地方性智库发展的重要思路,积极推动地方性智库协同发展,共同攻关重大历史和时代课题,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人类文明、为国家长远发展献计献策,奉献智慧。

参考文献:

[1]全球顶级智库排名出炉

中国7家智库上榜[EB/OL].http://finance.people.com.cn/n/2015/0122/c1004-26434190.html.

[2]张新培,赵文华.研究型大学与高水平智库协同发展及启示[J].中国高等教育,2014(8):6-10.

[3]阮纪正_虚与实[J].哲学研究,1993(5).

[4]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EB/OL].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5/0120/c1001-26419175.html.

[5]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39.

[6]毛泽东.毛泽东军事文集:第二卷[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381.

责任编辑任浩明

猜你喜欢
智库智慧国家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把国家“租”出去
微智库
微智库
智库能为我们做什么?
建智库,话担当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
智慧决定成败
智慧往前冲,统计百分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