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狼烟

2017-06-21 10:53陈广相
党史纵览 2017年7期
关键词:伞兵东山敌人

陈广相

十万火急援东山

1953年7月16日上午8时,第三十一军司令部作战值班室接到华东军区首长从南京打来的电话,说北京有电话,要直接与周志坚军长通话。周志坚接过电话,方知是总参谋部打来询问厦门前线和闽南地区情况的。周志坚汇报了敌人已在东山岛登陆的情况和军里的作战决心。总参谋部当即批准了第三十一军的请战,要求进一步做好准备,坚决粉碎国民党军的大规模窜犯活动。

为支援东山岛的反登陆作战,总参谋部下令中南军区驻潮汕地区的第四十一军一二一师、一二二师立即派部队赶赴东山。

福建军区首长也下令驻晋江的第二十八军八十二师、驻莆田涵江的该军榴炮团、驻福州的军区高炮营,在该军参谋长陈景三率领下,迅速增援东山。同时,指定周志坚率领第三十一军前指赶赴东山前线,统一指挥反登陆作战。

遵照总参谋部和福建军区首长命令,周志坚立即带领军司令部作战、侦察、通信和炮兵等部门少数参谋人员,乘车直奔东山前线。

由旧镇渡口西前往东山岛有70多公里,第二七二团三营接到命令后,迅即跑步前进,途中遇到客车、货车就招手叫停,动员乘客下车,装载部队奔赴前线。车上的司机和乘客一听部队要增援东山前线,纷纷自动下车,货车司机也就地卸货于路旁。很快,不同型号、颜色各异的车辆汇合成浩浩荡荡的支前大军,载着子弟兵直趋东山前线。

曾在第二七二团司令部任作战训练参谋的陈士淼,后来撰文回顾了奉命驰援东山那十万火急的一幕:“7月16日,东方尚未发白,天气就已经热得不可开交了,我们接到上级机关的急电:蒋军已在东山岛突袭登陆,令你团立即跑步驰援,限10时前到云霄县陈岱镇集结待命。我与叶参谋估量:漳浦距东山县上百公里,途中两次渡河加一次渡海,两条腿哪能赶得到!但军令如山倒,全团10多个战斗连队像出弦之箭在漳(州)汕(头)公路上捷驰挺进。约2个小时,漳(州)厦(门)地区支前车队已经冒着酷暑赶上部队,按预定方案乘车急进。但车辆远远不够,幸好继续跑步开进的后续部队在途中遇到一支广东运粮车队,经说明情况,把车上粮食全部卸下,送部队开赴战场。公路上不时遇到闽、粤两省的长途汽车,司机们二话不说,请旅客就地下车,供部队乘载。但庞大的弹药库仍无车辆,又有一个惊喜出现了,龙溪专署组织的龙海、长泰、漳浦等县的载客自行车队数百辆单车赶到,他们搬的搬、捆的捆,把几十吨子弹、炮弹、手榴弹全部拉光,运到目的地又分文不取,这种一切为了前线、一切服从战争的拥军思想令人感动。”

16日上午9时,第二七二团团长郑克诚率领三营,率先赶到了东山八尺门渡口对岸的陈岱镇。

此时,岛内战斗态势已十分严峻。胡琏以正规军3个团和海匪2个突击大队,在海、空军和坦克的配合下,分多路向我守岛部队猛烈攻击,守备部队腹背受敌,与优势之敌展开激战,急需支援。在八尺门,奉命扼守渡口的水兵连已经渐渐不支,形势十分危急。

见此情形,郑克诚决定不待团主力到达,立即渡海增援。

10时许,通往八尺门渡口的海面骤然热闹起来,三营指战员乘坐的几十只木船向南岸急驶而去。敌伞兵拼命阻击,第九十一师炮兵团山炮营立即开火还以颜色,炮弹像雨点般落在敌炮兵阵地上,腾起团团烟雾。

在山炮营的火力掩护下,三营奋勇渡过海峡,与危急中的水兵连会合。

11时许,周志堅抵达陈岱镇,在此开设了前线指挥所,与上级和岛内的部队建立了联系。

紧接着,第九十一师代师长黄冠亭率领的师指挥所,以及第二七二团一营、二营相继赶到,进一步加强了东山岛的防御力量,会同守卫牛犊山的部队收复了被敌一度占领的表面阵地。

随后,兄弟部队的增援部队也陆续渡海进岛。从广东潮汕赶来的第四十一军一二二师三六五团和三六一团三营于16日19时车运至陈岱,20时开始渡海进岛,向西山岩南侧高地之敌实施反击,歼敌一部,并接替了公路以西王爹山等阵地,打退了进攻之敌。

16日深夜23时许,第二十八军参谋长陈景三率领八十二师二四四团2个营到达陈岱。

陈景三一下车,就大步流星地冲进了第三十一军指挥所:“周军长,我来向你报到啦!”

周志坚紧紧握住陈景三的手:“老陈,你来得正好,一路上都顺利吧?”

陈景三抹了一把脸上的汗水:“咳,路上很不好走啊,从莆田到这里有20多个渡口,真是耽误事。我带的通信指挥车,在云霄河过不了渡,只好先留在河北岸了,只带着3名参谋单车赶来。我离开云霄河时,军榴炮团仅渡过了4门炮,其余的还在组织抢渡,2个步兵团大部分到了。”

周志坚道:“刚才叶司令员来电话问到你呢,要你到达后立即向他报告。”

陈景三拿起电话,向司令员叶飞报告了部队开进的情况,叶飞说:“周志坚军长在陈岱镇统一指挥反登陆作战,你马上进岛,把岛上的部队全都组织起来,有什么情况及时向周军长报告。”

等陈景三放下电话,周志坚指着桌上的地图说:“这次蒋介石下了大本钱,连伞兵部队也用上了,在八尺门附近地区空投了伞兵大队两个加强中队,企图占据公安八〇团背后的阵地,配合从海上登陆的地面部队夹攻八〇团,同时控制八尺门渡口,阻我增援部队上岛。现在,第九十一师黄冠亭代师长率领师前指和二七二团已经上岛,师指挥所设在牛犊山;第四十一军一二二师先头部队已上岛,其他部队正在抢渡,该部位于王爹山、西城山、赤坑山一线,准备从右翼向敌反击。你部八十二师上岛后,迅速占领牛犊山以北、以西阵地,以便从左翼向敌反击;军榴炮团根据地形情况,在礁美地区占领发射阵地,礁美距敌登陆场约10公里,既可掩护我军反击,又能拦截敌人退路。”

末了,周志坚说:“我马上通知前线部队,你上岛后由你统一指挥反击作战。”

台北与北京同时密切关注着东山战况

台北,福林路60号士林官邸。

蒋介石这天起得特别早,不时地在二楼的卧室里踱来踱去。

“报告,胡琏司令官来电。”

蒋介石一把夺过电报,只见上面写着:“至5时30分,国军在东山岛成功登陆,我一三三团、一三四团等部,正沿湖尾、东沈向樟塘及纵深推进;一三五团沿东沈、五里亭,快速向东山县城挺进;海上突击第一、第二大队沿东山南端分头向虎山、石坛和港口北山进攻;伞兵大队正向八尺门渡口攻击,阻断东山与大陆的联系。敌反抗甚弱,节节败退,我摧枯拉朽,胜利在望……”

“不错!不错!”蒋介石抑制不住内心的欣喜之情,得意洋洋地对宋美龄说,“反攻复国之战,从今天开始了。”

宋美龄笑盈盈地挽住蒋介石的胳膊:“我说嘛,胡琏是员福将,由他出战,没有不奏捷的。”

蒋介石在古色古香的太师椅上坐了下来,发出了一连串号令:

“致电胡琏司令官,对前线将士的忠勇精神给予嘉勉,并希再接再厉,务于今日中午歼灭守敌,占领全岛;”

“命令各地加强戒备,防止共军趁虚而入;”

“通知各新闻单位,以最快的速度向自由世界报道东山岛的胜利消息;”

“立即筹备召开祝捷大会,褒奖党国精英们的壮举……”

随着一迭声“是”的回答,各方官员都喜气洋洋地“遵旨”分头落实去了。

蒋介石的嘉勉电通过电波传到“高安号”军舰上,胡琏备受鼓舞,望着东山岛上不断升腾的硝烟,他突然觉得饥肠辘辘,这才想起临近中午,而早餐还没进呢,遂令勤务兵在甲板上支起遮阳伞,端来酒菜,与柯远芬、陆静澄、萧锐和黄震白等一干将领狼吞虎咽地吃喝起来。

中午,台湾各大报纸抢先刊登了十分醒目的头条新闻:“国军成功突袭东山岛,揭开了反攻大陆的序幕”;“国军登陆一举成功,共产铁幕已被打开”……

美国各大电台也以最快的速度,报道了台湾海峡的战事,一家电台自以为是地宣称:“国民党军在东山岛的成功登陆,将有可能改变国共在海峡两岸的军事实力对比……”

北京,中南海。毛泽东接过秘书送来的东山岛敌情报告,仔细地看了看,然后点燃一支香烟,深深地吸了一口。对于老对手蒋介石这次进犯东山,他并不感到突然。

“哼,美国的‘西方公司也参与策划这次进攻了。”毛泽东轻蔑地笑了笑。

“好吧,既然联手来了,那就陪你们斗上一斗!”他站起了身,走出书房,叫上秘书和司机,乘车前往总参谋部作战室,他要亲自了解战况,并与福建军区司令员叶飞通话。由于当时北京与福州还没有直达线路,电话先打到南京的华东军区司令部,再由军区副参谋长张翼翔在中间一句一句地向两边传话。

毛泽东关切地问:“叶飞啊,东山岛的战况如何?”

“报告主席,胡琏出动1万余人在海空军配合下抢滩登陆,我守岛部队打得英勇顽强,各地的增援部队正在快速赶赴东山,我们一定会粉碎敌人的进犯阴谋。”

毛泽东满意地点了点头,又问:“守东山那个团的主官是谁啊?”

叶飞答道:“团长游梅耀,是个久经磨炼的老红军了,指挥打仗有两下子,这次表现得很出色。”

毛泽东又关切地说:“叶飞,你们在组织东山岛反登陆战的同时,要加强其他方向的戒备,警惕胡琏搞声东擊西,分散吸引我们的注意力,然后从别的地方打进来,因此,你们的兵力够不够?需不需要增援?”

叶飞的回答底气十足:“请主席放心,我们一定严密注视敌人的动向,我现在手上还有一个军的机动兵力尚未使用,就是准备对付胡琏声东击西的,不怕他从其他方向打进来。”

毛泽东脸上露出了赞许的神色:“你们的部署很好。这次,蒋介石仗着有艾森豪威尔这个后台老板支持,下了很大的赌注。因此,你们一定要全力以赴,坚决打好这一仗,给蒋介石以狠狠打击,让他输个彻底,输个精光,我在北京等待你们胜利的捷报!”

战局开始扭转

东山岛战场仍然硝烟弥漫。

第二七二团团长郑克诚率领三营一上岛,就以一个连接替水兵连守卫八尺门阵地,掩护后续部队渡海,并与公安八〇团取得了联系。

随着第二七二团三营的到达,东山岛的防御力量一下子增强了许多。敌伞兵见占领八尺门、阻绝解放军大部队增援的企图已难以实现,进攻势头顿减,这意味着岛上的攻防转换已经开始。郑克诚把握战机,命令三营会同水兵连向敌伞兵发起反击。

敌伞兵收缩兵力,退守附近几个高地。经过一番激战,三营九连、十连于11时40分分别冲上59.3高地和78.2高地,歼灭了盘踞于此的敌伞兵。接着,九连配合十一连猛攻张家东侧高地,一举端掉了敌伞兵指挥所。敌伞兵顿时动摇溃乱,大部向前坑洞方向、一部向建宅方向溃逃,企图与从海上登陆的敌人会合。

“追!”郑克诚命令三营及随后进岛的二营分路追击,民兵和群众也张开了搜捕伞兵的天罗地网。

五连四班冲上一个高地,正巧一群敌伞兵从另一侧爬了上来。战士们当即扔出一排手榴弹,炸得敌人鬼哭狼嚎,连滚带爬地逃了下去。

四班长带领战士跟踪追击,追到一片甘蔗地时,敌人失去了踪影。四班长望了望隐隐晃动的甘蔗秸,炸雷般地大喝一声:“别再躲了,赶快滚出来投降,否则就开枪了!”

“别开枪,我们投降。”两个满身是泥的伞兵,哆嗦着从甘蔗地里爬了出来。

四班长带着大家继续向前搜索,忽然发现右前方路旁一个土堆有些异样。战士许庆森冲上前去,用刺刀挑了一下。这个“土堆”竟然动了起来,随着泥土簌簌落下,一个浑身直抖的伞兵举起了双手。

水兵连副排长林土墙带着几个战士搜索时,发现两个敌伞兵躲在石缝里顽抗,便让副班长谢感从侧后迂回,自己从正面猛地冲了上去,大喝一声:“缴枪不杀!”一个伞兵慌忙丢枪投降,另一个正想反抗,几支黑洞洞的枪口已齐刷刷地对准了他,他只好乖乖地放下了武器。

就这样,解放军、民兵和群众并肩战斗,把逃窜藏匿的敌伞兵一个个搜了出来。

战至13时30分,敌伞兵大队除80余人逃至港西与登陆之敌会合外,其余全部被歼或被俘,大队长李上校和一名队长张少校毙命,中尉分队长张永春等被俘。号称国民党军“精锐之师”的伞兵大队,不仅没能达成控制八尺门、断绝东山与大陆联系的企图,还差点被一网打尽,真是偷鸡不着反蚀把米。

伞兵失利的消息传到“高安号”上,胡琏大惊失色,他怎么也想不通,这批伞兵经过美军长期精心训练,从降落伞、武器到通信工具等都是美国提供的新装备,有着很强的战斗力,即使攻不下八尺门,也不至于如此一败涂地。

黄震白在一旁提醒说:“一定是共军主力上来了。”

胡琏哼了一声,心道:“这不可能。”

3个小时之前,当情报官报告共军大部队正向东山岛增援时,胡琏心不在焉地说:“不可能吧?被炸毁的九龙江大桥不是还没修好吗?我算共军的增援部队最快也得三四天才到。”胡琏在战前曾反复盘算,一旦战斗发起,共军肯定不会使用守备厦门的主力,能够增援的部队远在泉州、莆田地区,距离东山岛有三四百公里的路程,而共军又缺少可供载运的汽车,行军一向都是靠步行,加之途中河流众多,道路不畅,长途赶来增援快则三四天,慢的话要走六七天。为了保险起见,他还下令空军把九龙江大桥和从漳浦到东山公路上的其他3座桥梁都炸毁了。而且在7月14日中午,空军在侦察时还说九龙江大桥仍未修复。

所以,胡琏对情报官的报告并未放在心上。

后来,当伞兵大队报告有数百名共军增援进岛时,胡琏仍主观地认为,这几百人大概就是公安八〇团驻大陆的那个营,充其量不过是驻漳浦的那个团,泉州、莆田等地的共军主力绝不可能来得如此之快。胡琏哪里知道,解放军有的是战胜困难的办法,经过军民同心协力,短短两个小时就在九龙江上建起了一座便桥,增援大军铁流滚滚般地直取东山。

过于自信的胡琏,不相信解放军克服困难的坚强毅力,也不相信人民战争的巨大威力,他把伞兵的惨败归咎于洋顾问汉密尔顿,愤愤地对黄震白说:“都是那独眼龙干的好事,若不是他固执己见,伞兵已占领西埔镇多时了!”

第二七二团歼灭敌伞兵后,团长郑克诚率领主力向牛犊山侧后集结,命令十二连向公云山阵地实施反击,恢复了被敌一度占领的阵地。

18时許,一营主力增强牛犊山及其三号阵地的防御,接替二号阵地的防御任务,并击退了敌人向二号阵地的数次攻击。

胡琏的孤注一掷

惊天动地的枪炮声中,黄昏悄悄地降临,如血的残阳把大海映得通红。

“高安号”上,胡琏对一天来的进展十分不满,烦躁地在甲板上走来走去。

“东山岛之战关系到国际视听,务盼协力以赴,于黎明前予以攻占。”蒋介石的一纸电令,更给了他巨大压力。

参谋长萧锐少将见状献计说:“东山共军苦战竟日,眼下已是强弩之末,咱们只要连夜猛攻,定可在共军主力到来之前结束战斗。”

“此计大妙,正合吾意。”于是,胡琏重新调整部署,加强攻击力量,将预备队第五十三团调至西港、下湖地区,严令各部向牛犊山、公云山、王爹山等地猛烈攻击,妄图于17日拂晓前一举突破我主阵地。

16日深夜23时,孤注一掷的国民党军向牛犊山等3个主阵地发起了比白天更为疯狂的进攻。顿时,各种子弹宛如千万条银蛇在夜空中狂舞,炸弹爆炸腾起的硝烟令人窒息,枪声、炮声和厮杀声连成一片,把东山岛搅得天翻地覆。

第二七二团和公安八〇团指战员依托阵地顽强抗击,随后进岛增援的第一二二师三六五团、第一二一师三六一团三营和第八十二师二四四团也加入了战斗,狠狠打击进攻之敌。

太阳从海平面上冉冉升起,东山岛在弥漫的硝烟中迎来了新的一天。

陈岱镇,坐镇指挥的周志坚已两夜一天没有合眼了,但他却丝毫没有倦意,增援部队顺利进岛,会同公安八○团坚决顶住了敌人的猖狂进攻,成功地控制了战局。眼下,第一二二师三六五团等部正向西山岩西南侧高地之敌实施反击,并接替和控制了王爹山一线阵地;第八十二师二四四团会同第二七二团一部,向牛犊山以东和东南侧一线高地之敌实施反击,夺取东山保卫战的胜利已只是时间问题。

周志坚站起身来张开双臂做了几下扩胸运动,随后,转身对参谋说:“命令第二七二团,全面接替公安八○团的防务,防止胡琏狗急跳墙。”

自15日黄昏出发以来,胡琏倒是睡过一觉,但他仍然精神委顿,满脸沮丧。也难怪,经过一夜的激烈拼杀,牛犊山等3个主阵地一个也没能得手,还白白丢失了几百条性命,他哪能有好心情呢!

此时的胡琏,不得不承认解放军主力部队已经进岛,他后悔自己过于自信,他也无法理解只有千把人的共军守备团为什么会有如此顽强的拼劲和韧劲,更百思不得其解增援的共军主力部队为什么来得如此之快。事已至此,继续打下去不过是徒劳的挣扎,必须妥筹善后之策。

全线大反击

17日上午10时许,周志坚得到前方报告:“霞湖一线之敌又连续向我牛犊山、公云山和王爹山等阵地攻击,同时,约一个团的兵力向湖尾海滩方向运动。”

“哦?”周志坚判断,在我增援部队不断进岛,反击力量大大增强的情况下,敌可能惧歼撤逃。他决心不待增援部队全部到达,即发起全线反击,歼灭敌人。他一面命令炮兵部队压制湖尾滩头,封锁敌人海上退路,同时给陈景三打电话,要他部署已进岛的第二四四、第二七二、第三六五团等部对敌展开迂回包围,聚歼敌人于湖尾地区。

这时,在王爹山方向的第三六五团发现敌人有撤退征候,立即主动发起追击。

在第二七二团指挥所,郑克诚也发现山下的敌人开始向后撤退,大喊一声“敌人逃跑了”,立即命令各部出击。

10时30分,各部队以迅猛的动作,分路向敌展开全线反击。哪里有敌人在逃窜,就追向哪里。东山岛上,到处是消灭敌人的战场,到处是埋葬敌人的坟墓。

从中路出击的第二七二团,好似猛虎下山,从牛犊山翻过山脊压下去,又越过公云山阵地,连克西港、霞湖、南山、顶西坑、山前等村落,直指湖尾山。

与此同时,右翼第一二二师三六五团和第一二一师三六一团三营从王爹山、西城山一线大举出击,连克赤坑山、石坛、圩仔等地,直取双虎山。双虎山地处东山岛中心,是新县城西埔镇的屏障,该山南瞰西埔湾,北制西埔一带开阔地,东与庙山相对应。敌人如果丢了双虎山,亲营、湖尾海岸就暴露在我军面前,逃路就很容易被切断,因此拼命抵抗,但在第三六五团和三六一团三营疾风暴雨般的强攻之下,很快败下阵来。追击部队乘胜前进,继克西埔、梧龙、官路尾、杉寮后,一路直取亲营海岸断敌退路,一路向湖尾山发展进攻。

由左翼发起进攻的第二四四团,首要目标是歼灭盘踞柯塘山的敌人。柯塘山位于牛犊山东北侧,这里有敌约2个连的兵力,凭借几个地堡和一些壕沟,仍进行着垂死的挣扎。

担任突击任务的二连二排,在排长张建孝带领下发起攻击。柯塘山又陡又滑,敌居高临下疯狂阻击,二排两次冲锋均未奏效,张建孝身负重伤,副排长李永斌牺牲,全排仅剩下9人,被敌火力压制在一块大石头后面。在这紧急关头,五班班长张学栋挺身而出,端起机枪奋不顾身地向上冲去,当他冲到距敌地堡10米处时,胸部和腿部已7处负伤,他咬紧牙关,向敌地堡投去一颗手榴弹,将敌机枪炸哑。他强忍伤痛向前爬去,爬到敌地堡射击孔下方时,地堡里的机枪又响了。张学栋正想往射孔里塞颗手榴弹,不料一摸腰间手榴弹已用完了。“决不能让敌人的机枪肆意逞凶!”张学栋毫不犹豫地挺起身子,朝着地堡射孔扑了过去,像志愿军英雄黄继光一样,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紧紧地压在敌人的射击孔上,为夺取柯塘山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张学栋舍身堵枪眼的英雄壮举,极大地激励了后续部队的战友们,大家怀着复仇的怒火,继承烈士的遗志,奋勇扑向敌堡,消灭了负隅顽抗的敌人。

胡琏原想利用满潮之机进行撤退,但其部队被我紧紧咬住,无法按时登上停靠在海边的舰船。时至中午,仍然不见上岛指挥作战的陆静澄中将到来。一直等到下午2时,这个以“稳健”著称的指挥官才带着残兵败将出现在海滩上,可是满潮的时间已到,登陆舰只好关起舱门让整个舰身浮起,几千人拥在海滩,只有用水陆两用车接运,一次只能载三四十人,人多车少,人人急于逃命,争抢上船,海滩上一片混乱。

胡琏见此情形,只好下令空军飞机和海军舰炮拦阻解放军追击部队。他后来在《金门忆旧》中回顾了这惊魂一刻:“召唤侦察机负责人而告之曰:迅即飞回,代表胡司令官,亲向总长报告,不可经过任何人转达,只说:‘我军撤退,请求空军扫射轰炸。该员曰‘诺,转头飞回。所幸机群掩蔽上空,舰炮齐轰尾追我军的大队敌军,目见弹下如雨,尘雾上腾,敌乃雌伏。”

折腾了两个多小时,海滩上的逃敌才全部登舰。胡琏刚松了一口气,陆静澄却失色道:“不好,袁国征的一三五团还没上来。”第一三五团担任后卫阻击任务,陆静澄竟然忘了,舰上的官兵纷纷讥笑陆是饭桶,狗屁的“稳健将军”。有人哀叹道:“陆静澄在战前牛皮哄哄地说,要在调往台湾之前打个胜仗给国人看看,咳,让这样的蠢材指挥,不全军覆没已是万幸了。”

无奈,全舰队只得返回接袁国征部。待袁国征带少数残兵上了舰,只听他一个劲地哀求说:“再等一等,还有打阻击的弟兄没上来。”舰上官兵一迭声地高叫着:“别等了,快开船,不然全得赔上性命”。

这时,各路反击部队已逼近湖尾海滩,胡琏慌忙下令起锚,丢下残部仓皇逃窜。当时我军既无飞机,又无舰船,只能眼看着敌人逃之夭夭,各部遂在岛上搜剿残敌。

至17日18时战斗结束,解放军共歼敌3379人(其中俘715人),击落飞机2架,击毁坦克2辆,击沉小型登陆艇3艘,取得了东山保卫战的胜利。

“东山岛的胜利是全国的胜利”

东山岛战斗后,周志坚在总结时说:“国民党进犯东山岛,是其逃台后对大陆沿海发动的规模最大的一次登陆窜犯。为此,敌人进行了较长时间的准备。其参战部队使用的降落伞、武器到通信工具等,都是刚刚换上美国提供的新装备,很有点阵容……敌溃逃时,丢在海滩上的各种弹药有150吨,铁丝网有100多吨,还有大量的准备架设电话和构筑工事的物资和器材,打算攻下东山岛以后就不走了,要把东山岛变成‘第二个金门。但是,不管其美国主子怎样策划和支持,不管怎样进行长期的充分准备,也不管怎样隐蔽企图、保守秘密……所有这一切都被我们粉碎了。”

叶飞也总结说:“我们这次为什么能打得好,首先是前线指挥官不机械执行命令,照当地战斗情况需要,下决心打,不撤。前线指战员的极端坚强,这是国民党军队所学不到的……东山战斗解决了我们一个问题:敌人随时可能集中绝对优势兵力来侵犯我们,我们能不能顽强地抵抗?南日岛的失败是一个连没有能坚持到晚上。敌人一开始来是集中的,我们是从分散到集中。东山这个部队能够坚持,证明完全可以用少数部队依靠地形抵抗强大优势敌人,争取主力增援消灭敌人。”

当叶飞向陈毅报告战果时,陈毅说:“东山战斗胜利的意义不在于杀敌数量多少,而在于把敌人的计划彻底粉碎了。这不仅是军事上的很大胜利,而且是政治上的很大胜利。”

毛泽东接到东山岛反登陆战取得胜利的捷报后,高兴地说:“东山战斗不光是东山的胜利,也不光是福建的胜利,而是全国的胜利。”他还说:“你们头脑要冷静,不要轻敌,现在美帝、蒋介石就是看中你们福建了。”“我们还要准备比东山更大規模的战斗,把敌人消灭在水上,如上来了,消灭他在陆地上,不要怕。”当毛泽东得知守备部队在战斗中有些伤亡,当即从他的家乡抽调1个营以作补充。不久,从湖南韶山调来的1个营500余人,加入了公安八○团的序列。

开始时福建前线部队指战员都是把东山保卫战当作一次局部战斗来打的,并没有意识到这次战斗具有全国性的意义,后来领会毛泽东的话,才解了其中涵义:蒋介石、胡琏之流组织的对东山岛的窜犯,是在美国策划下进行的,与朝鲜战场上的停战谈判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一仗打不好,势必影响停战谈判签字;东山岛的胜利,把美蒋的反动气焰打了下去,仅仅过了10天,美国代表克拉克便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历时两年之久的朝鲜停战谈判终于落下了帷幕。因此,东山战的胜利不只是局部的胜利问题,而是关系到全局的胜利。

东山岛保卫战的胜利,也给予美国“西方公司”沉重打击,自此以后,“西方公司”逐渐终止了支持国民党军对大陆的袭扰活动,并于1955年初寿终正寝,其“业务”由美国中央情报局设在台湾的“海军辅助通讯中心”接管。

“西方公司”的关门,是宋美龄的伤心痛事。“西方公司”成员霍洛伯后来在《中国海上突击队》一书中这样写道:“东山战役之后不久,公司的在台负责人德莱尼(Robert Delaney)邀请她到公司的宾馆,亲自向夫人宣布了‘西方公司将结束的坏消息。这是一个情绪激动,气氛凝重的会见,蒋夫人的反应好比听到一位‘密友死亡般的震撼,她听完简报后,一语未发,就孤独地满怀悲伤地离开了。那是一个阴雨天,只有一位随从为她撑着伞,德莱尼目送蒋夫人在雨中踽踽独行乘车离去,那情景好比‘西方公司和中华民国关系死亡时的丧礼。”

(责任编辑:徐嘉)

猜你喜欢
伞兵东山敌人
东山由义井
走进东山学校,寻找理想信念的力量
红红的苹果
东山书院
小伞兵
稀奇古怪的敌人
稀奇古怪的敌人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小刺猬与小伞兵
结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