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科学社会主义胜利与发展的反思学意义

2017-06-21 08:00陈芳
理论观察 2017年5期
关键词:科学社会主义十月革命反思

陈芳

摘 要:近期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提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思想包括“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且人类常情,必先“认识”乃生“情感”,因此,科学社会主义在首屈一指的“马克思列宁主义”中的地位尤其值得十月革命近100周年后今天的我们去探讨。本文以《意见》为主线,基于反思学思维,探讨追溯科学社会主义的胜利、思索科学社会主义的运用和瞻望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三个方面的意义。

关键词:科学社会主义;十月革命;反思;思想政治工作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17)05 — 0024 — 03

一、追溯科学社会主义的胜利

毛泽东在《祝十月革命二十五周年》中曾提到,“我坚信,今年的十月革命节不但是苏德战争的转折点,而且是全世界反法西斯阵线战胜法西斯阵线的转折点。”〔1〕由此可见十月革命的影响既是历史性的,也是世界性的。根据马克思的“从后思索”思维,科学社会主义作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当我们把它的胜利视为一个盛大结果,通过过程和历史的透视追溯科学社会主义胜利的原因,它和十月革命的爆发所涉及的渊源以及对近100周年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所具有的指导性意义,正是后思的初衷所在。

(一)初识科学社会主义——探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之科学

从理论条件来看,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经济学以及英法的三大空想社会主义在理论方面所带来的成就和存在的一定的局限性,给予了科学社会主义宝贵的经验,堪为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前提。1848年《共產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的问世,一方面是马克思恩格斯呕心沥血合著的结晶,另一方面既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也意味着着这种运动结合后进入新阶段的一种质的飞跃,亦或是社会主义由空想飞跃至科学的突变。马克思主义本身就是一个非分散的整体,是一种科学理论相结合的体系。从世界上第一个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诞生的标志《宣言》来探究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性,无疑具有一定的说服力。首先,《宣言》以唯物史观为基本思想灌入,其中渗透着的关于生产方式与社会的政治生活、精神生活及社会生活的关系,人类社会历史即阶级斗争史、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斗争的意义等基本观点,无一不唯物史观。其次,《宣言》针对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对其历史地位进行了科学的评估。毛泽东曾在《反对资本主义》中特地强调“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2〕《宣言》对资产阶级革命性客观理性的分析,正体现了对历史智慧的认识。再次,《宣言》科学论述到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产物非社会主义不可,并适时将阶级斗争理论和无产阶级专政思想提到日程。“两个决不会”和“两个必然”是对社会主义发展的最为直接和生动的描述。阶级斗争理论、无产阶级专政思想则是指导性思想和线索,牵动着后人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探索。最后,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或共产党的最终目标是《宣言》的落脚点,表达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我们最终的夙愿。

(二)再识科学社会主义——寻十月革命实践之本质

“马克思主义的意义,不仅在于说明世界,更为重要的在于改造世界。”〔3〕曹长盛教授也曾强调,“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在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指引下取得胜利的。”〔4〕科学社会主义与十月革命的关系正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原理。十月革命,一方面,是科学社会主义原则运用于实践的一次真切的体验。当时,基于列宁慎重考虑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的背景、结合俄国实情的基础,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被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之后,社会主义可以在一国先取得胜利的理论才得以被摸索出来,由此布尔什维克党最终胜利也才具有可能性。另一方面,十月革命的胜利作为一种反馈,宣扬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科学思想。十月革命的胜利,不失时机地给予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性有力的证明。

(三)重识科学社会主义——担践行《意见》之责任

马克思较早地提及到,“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5〕这是在传达给我们每个人,必须树立一种旁人无法替代的责任感才能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意见》也强调了“高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使命。”〔6〕《意见》的颁布,既体现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与时俱进的主旋律,也涵盖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精华,因为科学社会主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建设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参与性见证和指导作用。因此,在近期《意见》颁布的教育背景下,我们一定要充分发挥德厚流光的正面影响,最大化激发我们的责任感以实现《意见》所强调的重要使命。首先,在其位,谋其职。“每一不同的事物、不同的运动形式都包含着特殊矛盾,从而构成使自己与其他事物、其他运动形式区别开来的特殊本质。”〔7〕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每个人都应该负责好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其次,赠人玫瑰,手留余香。责任感的培养与加强,往往建立在一种“被别人需要”的意识之上。集体意识的强化、社会责任意识的提高,需要的是每个人的参与。最后,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遵循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寓于《意见》的指导思想中,而如今多元文化、多元网络化的影响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最需要的也是长期坚持,短期的重视并不能取得长久效益。

二、思索科学社会主义的运用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8〕毛泽东强调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传入中国,是因为俄国的中介作用,也就是说,十月革命是我们与列宁、斯大林及马克思恩格斯的引荐人。而进一步追根溯源的话,十月革命是借助科学社会主义的光芒才能发光发亮。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发展得阐扬光大,是引领我们不断超越的旗帜,至关重要的则是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原则,并赋予其与时俱进的中国特色。《意见》一文,不妨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一个生动缩影。思索科学社会主义的运用,可以带给我们以下两方面借鉴意义。

(一)“人与环境互相创造”教育氛围的渲染

人和环境都有能动性和受动性,正如马克思所说,“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9〕其实马克思所言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加强与改进相得益彰。纵观《意见》一文中的基本原则,既从宏观上提出了坚持党对高校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又从微观上对教育模式、教育方式方法等提出要求。将宏观与客观方面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融合到一起,就是我们要努力营造“人与环境互相创造”的教育氛围。高校是飞翔梦想的一片蓝天,是拨开迷雾的希望,因此必须重视思想文化阵地建设的管理工作,充分利用高校环境的可感性和可创性,有利的高校教育环境必然有利于思想政治工作的展开。另一方面,人塑造自身是可以通过改变环境来提高要求的。《意见》之所以强调要从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方面入手进行强化,就是因为无论于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而言,既不能“重生轻师”,也不能忽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当师德师风与学风同时规范,教育环境自然被无形优化。因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贴近师生思想实际,引导师生共同在适应教育环境的前提下,能动地塑造自己的同时优化环境,共同改进新形势下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二)哲学社会科学教育功能的发挥

《意见》中简明扼要地提到,哲学社会科学的育人功能不得被忽略。新形势下,《意见》强调必须以具有“三中国”(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学科体系建设为重点,并突出高校马克思理论学科的引领作用。总结《意见》中提到的基本原则、指导思想及各个方面的突出强调工作,强调务必发挥哲学社会科学教育功能,是因为第一,哲学社会科学理论从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必须建设好理论基础,从而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具体开展,这种实践意义上的重大工程服务。第二,虽然党的十八大以来,高校意识形态领域主流总体来看积极健康向上,但是因为多元网络化的时代影响,不免掺杂着负面的色素,所以必须进一步净化和营造。而哲学社会科学,首先对教育者德育得要求相对更高,对受教育者更重视培养他们的思想文化素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如若出现问题,则更容易被及时发现并扼制。第三,哲学社会科学虽然在学科育人中强调以德服人,但它的草靡风行更体现在实践中。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哲学社会科学的教育,归根结底,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而不是把紧紧灌输受教育者纯理论。哲学社会科学教育的根本目标就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充分发挥其教育功能,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也具有一定的探索意义。

三、瞻望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

反思学的最终意义,就是通过现实追溯历史,通过现象透视本质之后,对思维进行再思维和思考,挖掘出事物深层次性意义。也即是说,勇于探险未知事物、和对象的一种潜在思维。那么,继对科学社会主义胜利的追溯及其运用的探讨,结合《意见》的主要内容,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来瞻望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

第一,坚持的长期性。正如《意见》中所传达的,如今,在高校阵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三进”(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持续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力追求,这些令人欣慰的转变其实归功于党始终紧密联系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始终高度重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对我国发展进步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始终时不我待地完成重大的政治任务和战略工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真理和规律是客观的,而追求真理和认识客观规律却是永无止境的一个过程,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需要我们发挥自觉能动性的同时,更需要的是我们一种坚持不懈、自强不息的精神。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最终是为了我国自身的发展,是一个持续的永恒的探索进步过程,由此,科学社会主义的精华,是我们长期的财富。

第二,引导的创新性。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改革创新是《意见》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其实也暗中启示我们创新是一个国家发展进步的生命和灵魂。科学社会主义所涉及的内容、原则、思想等,从本质上说都是服务于实践的。十月革命至今近100年的胜利,就是一个不老的鲜活的实例。但是从毛泽东思想到邓小平理论、科学发展观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不难發现,每一个时代都具有一定的时代特色。我们不仅要坚持,还需要创新。因此,在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必须与时俱进地结合实际进行创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正是恰到好处地体现了这一点。

第三,成长的突破性。做任何事情,有目标才有动力。现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就是我们中华儿女共同的目标,“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就是我们共同的追求。然而这种长远目标的实现,必须需要我们进行划分,只有脚踏实地按部就班地完成阶段目标,才能看到长远目标的曙光。《意见》中之所以提倡部门协作常态机制的建立,就是因为只有各司其职的同时互相帮助,才有实现各自实现小目标的可能性从而最终实现共同心愿。那么,阶段目标最为关键的便是,只有不断突破,才能在阶梯上迎刃而上。科学社会主义如同一个鲜活的小生命,从理论中破壳而出,从实践中不断茁壮成长。在漫长的成长过程中,所有的进步都源于它的突破。这种突破,既需要对它的理论持续完善,又需要在实践中永恒探索。

〔参 考 文 献〕

〔1〕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90.

〔2〕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15.

〔3〕顾海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26.

〔4〕曹长盛.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胜利〔J〕.科学社会主义,2007,(04).

〔5〕吴倬.人的社会责任与自我实现——论自我实现的动力机制和实现形式〔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01).

〔6〕源于新华社网页:〔E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7-02/27/c_1120538762.htm

〔7〕李秀林,王于,李淮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83.

〔8〕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471.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2.〔责任编辑:谭文富〕

猜你喜欢
科学社会主义十月革命反思
十月革命,有什么重大意义
俄国十月革命与苏维埃
民主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原则区别探讨
市场经济条件下,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必须坚持
浅析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及其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历程中的地位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中学生早恋案例分析及反思
新时期中学美术课教学方法的思考
当代社会政治思潮对中国的影响
科学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