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收果"里有你的甘甜
——记常津果品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常继锋
艰苦创业,大胆创新造就果乡繁荣
今年48岁的常继锋,出身于静宁南部一个农民家庭,高中毕业后,别无选择的他在家务农。1987年,他幸运地谋得了一份在当地供电所当电工的工作,日子也算过得安稳。
凭着静宁县的地理优势,静宁苹果得到了消费者的好评,四川、新疆、广东等各地的果商纷至沓来。面对苹果产量逐年迅速增加,对于从事走家串户职业的他,对农民的卖果难都非常了解。由于当时信息闭塞,他看到有好多好的苹果卖不出去,有些客商故意压价,只能便宜卖掉。这些他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默默地思索着……
常继锋简介:
常继锋,静宁常津果品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党支部书记,2009年,被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省人事厅、省农牧厅授予“全省农村优秀人才”荣誉称号;2009年,被平凉市授予“平凉市劳动模范”荣誉称号2009年,被评为“平凉市中小企业优秀企业家”;2010年,被授予“甘肃省五一劳动模范”荣誉称号;2011年,被评为平凉市非公企业“先进党务工作者”;2011年,被评为平凉市“优秀共产党员”;2014年,被中国质量信用资质评审中心评为“甘肃诚信企业家”;2016年,被农业部评为“全国农村创业创新优秀带头人”。
1997年,他毅然告别了工作10年的农电站,开始了果品购销经营。创业之初的他,没资金、没市场,向亲戚朋友、银行借贷,东挪西凑了8万块钱,满怀希望的第一车苹果卖到广东却赔了5000块钱,但他没有退缩,凭着敏锐的经济头脑和对静宁苹果优良品质的信心,继续在商海里摸爬滚打。
陷入绝境后,他没有跨倒,他思索着为什么山东、陕西这些苹果大省怎么销售那么好。2003年,他前往山东、陕西等地考察,发现冷库储存的苹果比一般苹果每斤能增值0.5元,还避免了收获季节因苹果的积压,平稳卖果价格,又能延长销售时间,提高了收益。回来后,他四处借款贷款,投资200万元,在治平乡建成了静宁周边地区第一家贮量能力达1500吨的恒温气调库,当年建成,当年投产,初次尝试终于成功了。
初次成功的他,没有把自己定位在当前的满足中,他清楚地看到,静宁苹果的蓬勃发展,只靠国内市场,严重限制了静宁苹果产业的发展,他把目光瞄准了国际市场。2005年,他通过考察,和深圳的一位企业家合资,于2005年10月注册成立常津果品有限责任公司,办理了出口经营权和出口的相关证件,当年就和泰国签订了1500吨供销合同,2006年出口创汇88万美元,实现静宁苹果出口零的突破。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产品已销往泰国、新加坡、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印尼、马来西亚等十多个国家,至此累计出口创汇3200万美元。2008年特供奥运会鲜苹果10吨,成为甘肃省唯一一家进入奥运会特供水果的企业。发展至今,公司先后被平凉市政府评为“果业建设先进企业”、“果品产业化经营先进企业”、“出口创汇先进企业”,同时,是国家、省、市的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诚则信,信则赢”,常继锋在当地果农中享有良好的声誉。而这都是他凭着多年的诚信和公平的交易,靠自己的行动和为老百姓带来的实际利益换来的。生意也有赔有赚,但他有个信条:赔多少也不能少农民的。
1999年苹果市场普遍不景气,加上不懂市场行情,苹果低价滞销,全县苹果销售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收购企业纷纷倒闭,拖欠果农资金现象一度引发果农和经销商之间的矛盾。自己土窖收了20多万斤富士,赔了20多万元,但他信守承诺,再次东挪西借,收购苹果的钱一分不少亲自送到了果农手中。他一直觉得:“做生意讲究的是诚信,老百姓把辛辛苦苦种下的果子卖给我,是对我的信任,我生意没做好那是我没本事”。在他看来基本的做人原则,却无形之间让他在果农和邻里乡亲中间建立了良好的信任感。当地都流传一个很好的口碑:“常老五有没有现钱,我爱卖,不害怕”。人们也都称呼起了“常老板”,但对当时的情况这个数目要有多大压力,只有他自己心里知道。
“对于那一年的收购生意他现在还记忆深刻,我没想到那次的举动会让我在果农中赢得那么高的信任,那是我到获得的最大的一笔财富。”他这样说道。
现在,静宁苹果打出品牌了,大量外地客商每年苹果采摘季节涌入静宁争抢货源,苹果收购、储藏竞争激烈,但他与果农建立的长期信任感丝毫没有受到冲击,他的果品公司苹果库存量仍然是最大的,部分果农主动约他订货。“生意人最大的经就是信誉。”他在自己17年的果品经销中,始终践行着自己的这句话。
“静宁的果品产业靠某一个人是做不强、做不大的。”几年来,他出资聘请专家为果农举办各类免费培训班几十期,着力解决果园的认证,同时他经常带领职工深入果园,讲解和引导果农按体系要求操作,使苹果质量达到更多国家的要求。据2013年年底统计,在公司的带动下,直接果品销售收入累计实现4.6亿,农民果品年储藏值达1.4亿,果品收购价由公司成立当年的每公斤2.4元飙升到2013年的每公斤收购价8元,果农果品纯收入由原来的人均1200多元,提升到现在的人均4000多元。公司现对接创建有国家检验检疫总局注册认证的果园25839亩,国家认证中心认证的GAP果园2924亩,总体覆盖农户达4.5万户。
为充分发挥企业在果品产业发展中的龙头带动作用,他每年都紧跟市场变化,以合理的价格收购、贮藏、销售基地的果农所产果品。不仅带动了公司周边农民脱贫致富,同时辐射带动全县果品生产企业向基地规模化、生产标准化、产品品牌化、营销市场化、服务社会化的现代果业发展格局迈进。果品从业人员也大幅增加,从果园到进库再到销售,企业年用工达700多人,带动包装、运输行业年实现劳动力就地转移1400人,创收1400多万,实现了果农增收、企业增效的“双赢”局面。
常继锋出生于普通农民家庭,在农村艰苦环境中长大,家乡淳朴的民风和乡亲们勤劳坚韧的性格对他的影响很大。他说,是家乡的苹果给了他事业奋斗的目标,是乡亲的信任给了他个人的成就,是党和国家的富民政策成就了公司的成长。在他经商办企业的历程中,遇到过不少好人帮忙,令他终生难忘。所以当他富起来时,他主动承担起了一个企业家对社会的责任。
只要是碰见哪个村有公益文化事业,他都会尽一份自己的微薄之力,这点钱帮不了他们什么,但只要看着乡亲们高兴、快乐的生活,他的心里也舒坦。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时刻铭记自己的职责,为四川汶川地震、青海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灾区捐款他都没有落在后面。只有高中文化的他,在创业历程中吃过很大的亏,他深知知识的重要性。但当看到家乡的学生因为家庭困难难以继续学业的时候,他想到了自己的遭遇,竭尽所能给予帮助。
“反正遇见了或多或少都会给。谁都有个难处,帮人一把其实也是帮自己一把。”对于上门借钱的乡亲们,他总会尽自己能力给予帮助,少的1000,多的2000,从来没有让他们空手回去过。说是借,但他从来没有想着让别人还钱,所以每年向他“借”钱的人,他也记不起来有多少了。
(编辑:刘诗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