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共享单车只是“看上去很美”

2017-06-21 12:11尹祖光
职工法律天地 2017年11期
关键词:单车

□尹祖光

本刊特稿

别让共享单车只是“看上去很美”

□尹祖光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2016年,以共享为理念的短时租赁单车在全国各大城市风靡起来,各种品牌和各种样式的共享单车出现在大街小巷。以笔者所在的城市南昌为例,去年年底,还只有摩拜、OFO、永安行等少数几家共享单车企业投入运营,如今,已有近十家共享单车企业在南昌抢滩登陆。共享单车发展速度之迅猛以及受欢迎程度超出了人们的想象。

作为共享经济的一种新形态,共享单车不仅解决了人们“最后一公里”出行的问题,更以其便捷、环保等优势,直接改变了很多人的出行方式。但随着它们的流行,问题也接踵而来。

前些时,一篇关于共享单车的微信文章,刷爆了各类人群的朋友圈,文章还配发了一组图片。图片中,各种品牌的共享单车,让人惨不忍睹。主要分两种,一种是破坏:拔掉座椅的、座椅上扎针的、卸轮胎的、拆脚蹬子的、涂改号码牌的;另一种就更恶劣了:挂树上的、扔河里的、推家里的、上私锁的,把小黄车刷漆改装之后占为己有的。有人说共享单车成为了市民素质的“照妖镜”。我们暂且不去讨论这种说法是否有失偏颇,但乱停、破坏以及占为私有等乱象,给人们的出行添了堵却是不争的事实。

共享单车遭遇的种种尴尬

也许上述那篇微信文章中所列举的有些现象属于极端的个例,但共享单车所遭遇的各种尴尬却有目共睹。前不久,南昌市民王女士向媒体反映,在地铁 1 号线彭家桥站附近停了多辆永安行和 ofo共享单车,却因为有人加了私锁不能使用。实在看不下去的她拨通了某媒体的投诉热线,她在电话中气愤地说道:“这些人太过分了,如果都这样做,那还谈何共享?”

除了给共享单车加装私锁外,媒体也曾曝光过使用者将共享单车放在单位院子、搬到家门口、骑进自家车库等行为,让共享沦为“私享”。笔者办公的大楼里有很多家单位,今年春节以后,大楼下面的院子里经常可以看到色彩各异、款式不同的共享单车无序地停放着。我不解地对单位的年轻同事说:“院子外的马路边就有共享单车的停放处,那些人为何要将单车停在院子里呢?这样一来,别人想用车的话不就找不着车吗?”同事说:“这些人要的就是这个效果!目的就是为了把‘共享’变为‘独占’。”至于一些使用者只图自己方便,往往在到达目的地后,便将共享单车随意停放,就更是见怪不怪了。可谓“走到哪儿,停到哪儿”、“停在哪儿,扔在哪儿”。有些人明明知道附近不远(有时甚至不超过10米)有指定停放处,但他们还是不愿多这走几步路,怎样方便怎么停,想停哪儿就停哪儿!

笔者住在青山湖边,晚饭后去湖边散散步已成习惯。近来,散步时经常能看见一伙小学生模样的孩子骑着共享单车在湖边你追我赶。一来觉得小孩在湖边骑车不安全,二来觉得用共享单车去“飙车”不合适,于是有一次,我便问他们:“你们的父母知道你们在这儿玩车吗?”没想到其中一个小男孩很不友好地对我说:“关你屁事!是我妈妈用手机扫码让我玩的,她付了钱的。”对此,我只能摇头。按照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规定,驾驶自行车、三轮车必须年满12周岁。最近,上海市已表态——严禁12岁以下孩子骑行共享单车。

不久前,南京市民刘先生在用车时赫然发现,骗子在共享单车上以假乱真,贴了微信、支付宝的付款码,于是向警方报案。而刘先生遭遇的只是骗术之一。据报道,有骗子会在损坏原始二维码后,重新贴上诈骗二维码,或者利用假的二维码诱导市民下载假租车软件,进而实施诈骗。

根据相关部门的调查,恶意破坏共享单车的群体相对固定,主要是黑车、黑摩的司机等。

问题客观存在 但可防可控

摩拜单车上海总经理姚呈武认为,尽管不文明使用的现象在新进入的城市会有一些,但总体的破坏趋势是在下降的。恶意破坏共享单车并非主流。但是,有些人一边享受着现代文明带来的便利,一边在破坏文明,破坏游戏规则,扯社会的后腿却是不争的事实。

这大概是所有新生事物不得不经历的一个过程。窗户一打开,进来的不止有阳光和新鲜空气,还会有恼人的苍蝇和蚊子。在我国,共享单车也是近一两年才出现的新生事物,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也在情理之中。这些问题让人再一次联想到了国人的素质、社会管理上的短板,对共享单车能否迈过这最关键的一关满腹狐疑。无论是关于国民素质高低的评论,还是关于共享单车发展未来的探讨,近来频现各类媒体。甚至有人悲观断言“共享单车在此刻的中国恐难发展”。

有些问题确实让人很头痛,但对此并非无计可施。任何问题都能找到相应的制约和解决办法。其实很多问题企业通过技术层面就能加以防范和解决。比如通过诚信约束机制,通过惩罚机制,虽然不能说可以完全解决滥用和乱停乱放的问题,但至少可以使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再比如遭受恶意破坏最厉害、占为己有现象最严重的OFO,就是因为其技术安全边际太低、漏洞太多带来的恶果。还有部分中老年人因不会用智能手机而无法使用共享单车的问题,也完全可以通过技术层面加以解决。据南昌公交运输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集团结合南昌实际,推出了一套集科技、时尚、便利的智能化公共自行车系统。据悉,该系统实现了自助租还、综合查询和信息服务的管理,南昌市范围内均可“自助操作、通借通还”,承租人可手持洪城一卡通刷卡进行租车、结算,也可以手机APP扫描二维码租车,通过线上支付进行结算。

共享单车确实给经营者和城市在管理方面带来了挑战,考验着经营者和城市管理者的智慧。

如何让“共享”变“共赢”

面对种种乱象,有人感叹“共享单车只是看上去很美”。其实,持这种观点的人太过于悲观。人们常说“办法总比困难多”,只要我们能够正视这些问题,然后集思广益逐一加以解决,共享单车就一定“不只是看上去很美”。

一是提高个人素质。不可否认,参差不齐的市民素质是导致共享单车乱象的重要因素。对于公共事务,市民应该有守序意识,一味追求个人的便利往往会导致所有人的不便利,与人方便才能与己方便。如今已进入共享经济时代,只有我们每个人都讲规矩,都讲游戏规则,用共享精神规范自己的行为,才有可能使大家都成为受益者。因此,治理共享单车乱象,首先需要从提高公民个人素质做起。

二是划定停车区域,让单车“有处安放”。共享单车乱停乱放也有其客观因素,因为共享单车是近两年的新生事物,现在的城市区域规划没有为其停放留下足够且便捷的空间。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共享单车乱停乱放有点不得已而为之的味道。要解决这问题,还需要相关部门通力合作,划定更多专门的停车区域。

三是抓管理。公德水平与人们的受教育程度息息相关,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大幅度提升的,提高市民素质并非短期就能奏效,抓管理才是可行性较强的首要任务。共享单车企业提供了车辆,也应该提供保障市场正常运行的管理服务。完全依赖骑车者的自觉是不够的,企业应该加强对投放车辆的管理。同时,政府和企业应该联手,形成管理合力。日前,针对共享单车乱停乱放的问题,兰州市拟划定一定的停车区域和禁止停车区域,不按规定或指定区域停放就无法实现网上还车。

交通专家徐康明表示,政府和企业应加强合作,采用负面清单的模式完善与共享单车有关的规章。“负面清单就是规定哪些事情不能做,目前至少有四点需要关注,第一是共享单车的停放,哪些区域不能停;第二是骑车人,哪些人群不能骑;第三是车况问题,什么样的车辆不能继续使用;第四是押金,不能被挪做怎样的使用。”徐康明认为企业应该在管理方面承担更多的责任。“任何一项服务都是有外部成本的,不能因为节省成本而把责任推向社会。”摩拜单车联合创始人兼CEO王晓峰介绍说,作为共享单车的始创者和推广者,企业不会“只生不养”,回避自己的社会责任。“目前我们对乱停放者采取扣信用分及提高租金的方式进行惩戒。摩拜也和百度云联手进行了智能推荐停车点建设,通过精确定位算法迅速准确地定位单车停放位置及状态,进一步提升对车辆的管控能力,借助科技手段协助用户更方便快捷地进行车辆的有序取放,未来将对合规停放的用户进行奖励。”

四是重视民间力量,发挥志愿者的作用。群众的力量是无穷的。目前,在北上广深等城市活跃着一群有着“共享单车猎人”之称的人,他们走街串巷,寻找违停共享单车,然后扫码,拍照,举报。对于他们来说,获取“赏金”不是主要目的,维护共享精神,让城市变得更文明、更有秩序,才是他们的初衷。南昌市某事业单位干部刘先生是共享单车的拥趸。以前,他都是开车上班,虽然路程不远,但由于道路拥堵,每天在路上花的时间却并不少;自从有了共享单车以后,他就不再开车上班了,而是骑单车上班,因为骑单车比开车花的时间还少,而且还锻炼了身体。刘先生表示,自己还有半年多就要退休了,退休后,他将组织一批志同道合者,上街劝导、制止违规停放等不文明行为,这也算是为社会发挥余热。

五是媒体对共享单车的报道要把握好导向。

既不能无视问题的存在而一味叫好,也不能以点带面、夸大事实,将其说得一无是处。正确的态度应该是,正视问题,客观报道,理性分析,多提建设性的意见,不搞博眼球的恶意炒作。

值得高度重视的是,现在一些企业经营者之所以对共享单车保持极大的兴趣,是因为他们希望通过所谓的资本经营或者创新经营,发现新的经济增长点。这是一种极端危险的经营理念。如果共享单车变成一个融资平台,或者共享单车的经营者把消费者预付款作为经营的资本,那么,这个项目很可能会彻底异化。所以政府应当对共享单车的经营者资产状况进行全面评估,并且对共享单车经营活动中可能出现的道德风险和法律风险进行有效管理,防止损害消费者利益。另外,关于预防用户的信息泄露问题,也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共享单车不仅是商业生态,而且具有很强的公益属性,我们要做的不是遏制其生长,而是要遏制其“野蛮生长”,规范共享单车的运行。对共享单车要多一些包容,但也不能纵容,要加强管理,善于管理,尽快让共享单车走出粗放发展阶段。

总之,对于共享单车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没有必要如临大敌,更不能因噎废食,而应理性对待、正面引导,逐一加以解决。唯有如此,才能让“共享”变“共赢”!

猜你喜欢
单车
共享单车为什么在国外火不起来
Rough Ride
飞吧,单车
废弃共享单车的“重生”之路
共享单车涨价只能是权宜之计
共享单车,汝欲何往?
共享单车在美国
分析共享单车未来发展前景
共享单车来了
对恶意破坏共享单车行为要“零容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