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博+胡家宝
1.当今农村发展现状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自1978年推行大包干以来,我国的农业发展就以个体经济为主导发展方向。诚然,包产到户解决了农民生产积极性的问题,为农村的商品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传统的农业经济也开始朝专业化、商品化和社会化方向发展。而单个小户的短板也是有目共睹的。首先,个体化经营不利于农业发展。单一农户无力承担水利等公共工程,也无力购进、养护大型农机,而机械化作业是农艺进步和社会发展的根本体现,是把农民从“面朝黄土”中解脱出来、切实增产、增效、提质的有效途径,是实现现代化大农业的物质保障。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对于提高农业科技水平,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所以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要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市场需求变化,以增加农民收入、保障有效供给为主要目标,以提高农业供给质量为主攻方向,以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为根本途径,优化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由过度依赖资源消耗、主要满足量的需求,向追求绿色生态可持续、更加注重满足质的需求转变。而化解这些问题的途径之一,就是在农村推行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充分发挥农业的多效能作用,使得农业的能效不仅限于社会供给,还可以适应需求的多样化,在竞争中发挥自身优势,力争分得一杯羹,让农业发展接二连三,延长产业链,多个环节提供服务,多重满足市场需求。
2.互联网+农业推进农业的新业态及出现的问题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互联网+农业”的推进艰难重重。我们以河南省为例,河南省高度重视“互联网+农业”发展,并且成效初显。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发展中的、亟待加以解决的问题。第一,“互联网+农业”顶层设计存在的问题,亟需制定出立足河南省层面的“互联网+农业”发展战略规划确保整体推进、协调发展;第二,“互联网+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利用率偏低,信息基础设施相对薄弱,有限的基础设施、农业数据资源的利用效率也比较低,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基本上还停留在试验示范阶段 ,信息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任重道远;第三,科技服务存在问题,第一线农民缺乏基本知识使用,同时缺少企业参与,专技术人员服务多以兼职形式服务,服务时间也难以保障,缺少资金和各互联网平台之间沟通困难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3.当前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的问题及对生态旅游产生的思考
3.1农村的专门科技人员在数量上存在大量缺口,普通农户科学素养低,缺乏生态意识。许多生态农业试点工程在建设和试点过程中有着良好的发展势头,但当技术人员无法给予足够的技术支持时,生态农业建设就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
3.2生态农业系统的基础建设不完善。在技术推广方面,还没有建立有效的服务体系,不合理的技术结构,低速度、低效率的技术引进,也不能给农民提供高质量的品种、技术、信用、信息等提供服务。
3.3没有统一的标准,我国的生态农业模式多达370种,但没有一个共同应用的标准。
3.4信息不灵,投资不够我国农村许多地区交通不便,通讯落后,信息不畅通,信息的获得和处理手段落后,实用的生态农业技术到位率差,在全国范围内仍未形成用现代农业科技装备、支撑的生态农业格局。
4.基于云种养模式下的生态旅游运作新探索
当下生态旅游和绿色有机食品一直是市场关注的重点,而传统的生态旅游多以观光和饮食服务为主,客户缺乏参与度;采摘类的旅游产品经营项目过于单一,由于客户对于土地和作物缺乏归属感,存在着一定的破坏和浪费现象;而绿色有机食品一直呈两极分化状态,已经打开市场的大品牌产品价格过高,消费者在消费此类产品需要支付较高的费用,小农户生产的真正绿色食品难以承受高昂的市场推广成本,销售渠道难以打开,被迫降低产品价格,因而利润较低,生存备受挑战。
5.结束语
“云种养”休闲生态农业对新农村建设是一种有益尝试:平台的建设需要大量的农业技术人才和农业管理人才,他们来到农村,能够为农村发展提供新思维和新活力。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能够发现农村发展出现的问题,倡导农村文明风尚,有助于农村的和谐稳定。
(作者单位:163000黑龙江省八一农垦大学经管学院人力资源管理專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