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马铃薯是天水市3大粮食作物之一,栽培历史悠久,常年播种面积5.33万hm2左右,占全市粮田面积的16%。早熟马铃薯主要发布在川塬浅山区,该区海拔760~1500m,以渭河干流及其之流川塬台地为主,1a2熟或2a3熟,该区近年来尤以地膜、大棚早熟马铃薯栽培发展较快,种植面积约占马铃薯总面积的8%左右。
关键词:马铃薯;栽培技术;天水市
中图分类号:S435.3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533125
1 品种选择、选地整地
1.1 品种选择
天水市川塬浅山区,属于中海拔地区,农作物1a2熟或2a3熟,种植早熟马铃薯宜选择早熟或者早中熟品种,应具有高产、适口性好、抗晚疫病和青枯病,耐贮藏运输的品种,当前主推品种为克新2号、LK99、早大白、新家2号及小白薯、白心洋芋等陕北薯种较好。
1.2 选地整地
马铃薯属于不耐连作的中耕作物,适宜垄作栽培,选地整地很关键。马铃薯与玉米、小麦等植物轮作增产效果较好,最好选择地势平坦,有灌溉条件,且排水良好、耕层深厚、疏松的砂壤土。特别是深翻工作宜在秋天进行,在作物收获后,就要对土壤进行深翻及耙压,深翻25cm以上,来年再次深耕同时667m2深施优质腐熟农家肥3000kg、油渣200 kg、马铃薯专用肥50kg、磷钾肥各50kg做底肥。
2 前期处理
2.1 科学切种
播种前2~3d即可切种,切块一般20~30g为宜,每个切块上都必须带上壮芽,弱芽要淘汰掉,切口必须贴近芽眼,这有利于早出苗和出壮苗;同时,切块时要纵切,使得每1个切块都带有顶端优势的芽眼;切块的用具要严格消毒,以防传病,切刀消毒一般采用75%酒精或沸水消毒。
2.2 地膜覆盖
地膜覆盖后由于土壤温度的升高以及土壤速效养分的充足,可以加快马铃薯的生长速度,给马铃薯带来增产增收的作用。地膜覆盖的方式有2种,比较常用的是先耕种后覆盖地膜,待马铃薯出苗后要及时破膜并开始引苗。采用80cm地膜,每垄宽80cm、垄高30cm。
2.3 合理密植、适时播种
种植密度20cm×80cm,667m2栽株4000株左右。播种时间选择在立春后土壤解冻为宜,易早播,否则易烧苗,播种深度15~20cm。播种时种芽不能太长,否则风吹日晒容易死亡,换芽。
3 管理
3.1 田间管理
田间管理是马铃薯获得丰产的重要环节,田间管理的目的在于综合应用农业技术,为幼苗创造良好的生育条件,在保证全苗的基础上,促进幼苗得以茁壮成长,使植株健康茂盛,达到预期的叶面指数,充分发挥植株增产潜力,保持土壤水、肥、气、热最佳状态,为薯块形成并膨大创造良好条件。
3.2 生育期管理
马铃薯苗齐后,一般幼苗期15d,发棵期25d,结薯期30d,在生育期的田间管理掌握以下原则。
幼苗阶段以促为主,促地下带地上,重点疏松土壤,提高土温,促进根系发达,使地上部分生长茁壮、苗矮茎粗、叶色浓绿,待苗出齐时,灌水一次,叶片5~ 10叶左右,结合浅锄培土,追施CO(NH2)210kg/667m2、K2SO410kg,间隔10d左右,再次施肥CO(NH2)2、K2SO420kg,前后2次施肥50 kg左右。
发蕾阶段也是以促为主,继续抓好中耕管理,逐渐加厚培土,清除杂草,及时追施肥料,适时灌水,使植株成长为丰产型植株,即茎秆粗壮、直立不倒、叶片肥厚润泽、叶色浓绿、开花繁茂不落蕾,长势茁壮。现蕾前结合中耕,追施CO(NH2)210kg/667m2、K2SO415kg,從现蕾—开花—花落期间注意及时灌水,利于块茎膨大,待地面显干时就要浇水,浇水的原则是少浇多次。
结薯阶段主要是促地下控地上,促控结合,使其地下促进结薯,地上控制徒长,维持叶面指数稳定,延长结薯期,注意防治病虫保护叶片,以延长植株生长期。在临近收获前将植株压倒,可以促进植株体内的营养物质倒流入块茎中,有一定的增产效果。一般叶片自然落黄即可收获,具体根据市场需求及时收挖出售。一般于6月20日左右可以上市,生育期100~120d,产量可以达到3500kg/667m2。
3.3 病虫害防治
天水市早熟马铃薯发生的主要病害有晚疫病、软腐病、蚜虫、斑潜蝇、地下害虫等。防治方法:选择抗病品种;严格挑选种薯,适当调整播种期,加厚培土;封锁和消灭病株;药剂防治。
4 收获与贮藏
马铃薯的植株如果出现大量的枯叶时,则根茎将停止膨大,此时干物质的含量达到最大限度,是马铃薯的最佳收获阶段。收获前一周左右割掉地上部茎叶并运出田间并进行晒地,以减少收获时块茎接触病菌而染病和利于收获。收获后块茎要进行适当晾晒,严格剔除病烂薯和伤薯。天水市早熟马铃薯多是商品薯,要按照级别分别装箱,清除腐烂的病薯,及时上市,争取达到最高的经济效益。另外马铃薯收获后要及时清理废旧地膜,以免影响来年播种质量,造成环境污染。
作者简介:苟红玉(1973-),甘肃甘谷人,农艺师,主要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