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地
摘 要:利用科学的种植技术,能够提高玉米的种植产量。在本文中,分析了玉米高产栽培措施,分析了病虫害防治技术,并为其提出有效实施对策。
关键词:玉米;高产;栽培;病虫害
中图分类号:S51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533112
1 玉米高产栽培措施
1.1选地整地
整地工作需要选择土壤比较肥沃、地势平坦地区。还要选择具有充足灌溉条件的地区,保证玉米在生长期间能满足对水分、光照的要求。在种植地区选择后,要对土地进行整理,特别在秋季,需要对玉米种植地区进行深耕灭茬,促进土地的平整度。但对于旱地,不能对其深耕,需要将保墒作为主体,促进种植条件的合理性与科学性。
1.2 选择品种
在选地、整地后,需要根据种植区域的实际情况,促进玉米品种的优化选择。结合玉米的生长环境和生长习惯,对种子进行科学选择。期间,需要选择包衣种子,包衣过程中,需要将杀虫剂、微量元素等添加进入,保证种子具有较强的抗病害能力。还要选择生长趋势良好、具有较强抗倒伏的种子。
1.3 播种
在对玉米进行播种期间,播种前的10d和播种后的10d最为关键,播种与苗期管理对玉米生产产量更为关键,所以,一定要掌握好播种时间。根据土壤墒情,可以执行早播,保证玉米出苗率的稳定提高。选择播种的土壤也不能太潮湿,根据地块促进播种方式的合理选择,保证种子得到及时覆盖,促进种子成活率的稳定提高[1]。
1.4 田间管理
在田间管理工作中,需要做好浇水管理工作,为了提高玉米植株上的生长情况和效率在高温季节,需要为其补充大量水分。特别在玉米拔节时期,因为玉米需要大量水分,所以需要为其补充,保证水分的充足性。做好除草松土工作,在墒情比较良好情况下,一些杂草会吸收大部分的养分和水分,降低玉米的生产产量,因此,要将这些杂草清除掉。在除草期间,需要实施中耕松土工作,保证玉米的的优化生长。在玉米不断生长阶段,最为主要的为间苗、定苗工作,为了提高玉米的出苗率,可以将其保留为两根苗或者3根苗以上。在间苗过程中还需要注意到,将一些弱小、病苗去除掉,促进出苗成活率得以提高。在施肥管理工作中,需要在播种前期实施整地工作,对于一些条件充足地区,可以将农家肥作为基肥,保证为玉米的整个时期生长提供充足养分。同时,当玉米生长到4片叶或者5片叶时,需要对其科学施肥,期间,主要为碳铵、尿素。根据玉米苗的实际生长情况,促进施肥工作的适中性,不仅要减少烧苗、伤苗现象,对其合理补充,还能促进玉米苗的有效生长[2]。
2 玉米病虫害防治技术
2.1 病害防治
玉米病害种类多种多样,主要为大斑病、纹枯病以及黑穗病等等。例如:玉米大斑病,它是从植株的下部叶片开始,逐渐向上延伸,导致叶片呈现黄褐色。特别在阴雨天气下,受空气条件潮湿条件的影响,叶片会呈现密生灰色的霉层。为了对玉米大斑病进行防治,可以利用甲基托布津进行7d喷雾1次。对于玉米纹枯病来说,该病呈现病斑状为不规则的圆形,在气候比较潮湿情况下,就会凝结为白色小绒球,最后演变为褐色菌核。在该病产生初期,需要利用井冈霉素对其喷雾处理。对于玉米茎腐病,主要产生在玉米成熟期,会导致全株发病。该病是从下叶片开始向上蔓延,会扩展为青枯状。发病初期,茎基部变软,大风天气下容易折到。所以,在对其防治期间,需要利用物理手段。可以选择抗病性强的品种,促进施肥、密植工作的合理性;还需要对土地深翻,清除掉一些残害病株,减少土壤中存在的病菌[3]。
2.2 虫害防治
玉米虫害主要为螟虫、粘虫、蝗虫等。这些虫害常常在玉米幼嫩茎叶中咬食,破坏玉米的茎叶组织。当该虫害产生后,会导致玉米的养分、水分无法吸收,降低玉米的正常生长,可以利用千虫克、莫比朗进行喷雾治疗。对于蝼蛄,该虫害是在土壤表现进行隧道开挖,危害幼苗,影响玉米幼苗生长,可以利用千虫克、敌百虫等实施灌根预防。对于粘虫,可以利用人工方法对其防治,也可以利用农药对其防治,如:利用黑光灯进行诱杀,使用金世纪倍液、千虫克等都能起到良好的防治效果。对于蝗虫,它的成虫、幼虫食用叶片,影响玉米的正常生长。所以,可以使用1000~1500倍千虫克溶液进行喷物处理。
3 总结
玉米高产栽培措施与病虫害防治技术对玉米的每个环节都有关,所以,在执行期间,需要遵循严格的操作程序,充分掌握先进技术,保证高产、高效栽培目的的体现,促进玉米高产栽培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措施的有效使用。
参考文献
[1]刘洪伟.探究玉米栽培高产病虫害防治技术[J].农业与技术,2015,35(24):111.
[2]张淑清.玉米栽培高产病虫害防治技术探讨[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4(9):23-23.
[3]巴合提努爾·白肯.浅析新疆区域玉米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技术[J].农家科技,2015(9):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