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绪金+焦春娜
通过对诱发圃的稻瘟病的监测和构建稻瘟病预测模型进行了初步研究,规范了孢子捕捉仪的使用方法和监测机制,完善了短期稻瘟病流行趋势预测数学模型的短期预测式为:Y=0.4558x-4.5275 R2=0.8998,分析了2012年稻瘟病发生轻原因。
水稻是农垦建三江管理局的主要粮食作物,建三江地区每年种植面积达1000多万亩,稻瘟病的发生危害水稻生产的发展,每年因病造成的产量损失约占水稻总产量的5%以上,同时影响水稻产量和品质。在寒地水稻稻瘟病中,以穗瘟危害最严重,出现症状之前又难以察觉,因此,稻瘟病防治是一个难题,需要进行早期监测与预测预报。
1 试验资料
1.1 试验用具
佳多牌孢子捕捉器(固定式)、凡士林、载玻片、显微镜
1.2 试验地点 青龙山农场科技园区
1.3 诱发圃情况
诱发圃面积为2亩,水稻品种为空育131,前茬作物为水稻,两次封闭除草剂为瑞飞特(50%丙草胺乳油)70ml/亩+草克星(10%吡嘧磺隆可湿性粉剂)20g/亩,不施用任何杀菌剂。土壤为草甸白浆土,有机质4.16%、碱解氮156.5mg/kg、速效钾161.4mg/kg、速效磷35.9 mg/kg、PH值6.54,地势平坦。采用旱育稀植栽培“三化一管”栽培模式进行栽培管理。4月4日播种,5月16日机械插秧,插秧规格30cm×13cm。为加大田间发病程度,加大氮肥施用量,尿素18( N-46%)公斤/亩,磷酸二铵(N-18%,P2O5-46%)7公斤/亩,50%硫酸钾(K2O-50%)10公斤/亩。氮肥施用比例按基:蘖:穗=4:3:3分期施入;基肥在插秧前施入,分蘖肥在4叶后半叶施入,穗肥在倒2叶前半叶施入。磷肥全部基施;钾肥50%基施,50%穂施。
2 试验设计
2.1安装位置和捕孢时间
a. 仪器放置:孢子捕捉仪主要分为固定式孢子捕捉仪和手提式孢子捕捉仪。孢子捕捉仪与楼和道路的距离在100米以上。安装高度为1米至1.5米之间。
b.材料:载玻片 盖玻片 四氯化碳 白凡士林 无菌水
c.粘胶制作方法:由100mL四氯化碳加10g白凡士林溶化而成,装入密封瓶内备用。
d.开机时间:早晨2点至4点。
2.2 构建稻瘟病预测模型
2.2.1 气象条件与病害 整理青龙山农场每年5-10月气象条件中的温度、雨量、雨日、光照等资料,整理分析不同年份5-10月各气象因子对稻瘟病的影响程度。
2.2.2 构建短期预测模型(叶瘟与穗瘟的关系)
在品种施肥成定局和气象因素综合影响的情况下,应用孕穗中后期叶瘟发病率与穗瘟发病率關系方程,作出流行程度的补充(短期)预报。补充(短期)预测式为Y= ax+b,式中Y为穂瘟流行程度的发病率的预报值,x为孕穗中后期叶瘟发病率。穗瘟流行程度模型计算值的等级分类:病穗率<6.0%时为1级(轻发生);6.1%-12%时为2级(中偏轻发生);12.1%-20%时为3级(中等发生);20.1%-30%时为4级(中偏重发生);大于30%时为5级(大发生)。
3 结果分析
3.1 稻瘟病孢子监测情况
孢子捕捉器从6月20日开始开机调查至8月1日结束,共调查43天。7月4日发现2个孢子,共有10天发现稻瘟病孢子,共20个。
3.2 构建稻瘟病预测模型
2011年总结出的短期预测式为:Y=0.4589x-4.7041 R2=0.8971,式中 y 为穗瘟流行程度的发病率预报值,x 为孕穗中后期叶瘟发病率。通过2011年的短期预测式,代入孕穗中后期叶瘟发病率(8月)得出穗瘟的发病率为6.716%,与调查的穗瘟的发病率7.198%(8月8日)相比,相差0.482%。根据2007-2012年稻瘟病的调查情况(表1),在品种施肥成定局和气象因素综合影响的情况下,应用孕穗中后期叶瘟发病率与穗瘟发病率关系方程,短期预测式为:Y=0.4558x-4.5275 R2=0.8998,式中 y 为穗瘟流行程度的发病率预报值,x 为孕穗中后期叶瘟发病率。
4 结论与讨论
4.1 叶瘟和穗颈瘟之间的关系
一般年份,叶瘟首次发现于6月25日后并位于倒三叶,主要原因是水稻封行后倒三叶片披度越接近水平易于水珠长时间附于叶片上,田间小气候适宜稻瘟病孢子侵染叶片。每年越冬的菌源和长距离风传菌源先通过形成叶瘟发病中心(倒三叶),向全田扩散稻瘟病孢子,侵染发病中心周围的新叶。长为1cm的叶瘟病斑每天向田间释放1000左右个孢子,在天气条件适宜的情况下,4至7天的时间,稻瘟病孢子就能完成叶瘟病害循环,释放新一代孢子去侵染其他叶片。田间叶瘟病斑的数量增长速度很高,释放的孢子的数量足够侵染水稻穗形成穗瘟。如果穗瘟发病严重,这个田块的叶瘟发病情况一定很重。7月1日至7月25日是水稻叶瘟发病中心的形成和扩展。
4.2 2012年稻稻瘟病发生轻原因
a.品种结构性调整:选择龙粳31、垦鉴稻6、龙粳26等品种与空育131进行搭配种植,品种的多样性降低了水稻的发病程度。
b.加大防病力度:农场通过召开现场会,采取统一购买防治药剂和配齐防治器械。指导农户分别于7月1日、7月8日和7月24日进行了3次稻瘟病防治。防治时期把握准、防治药剂得当、喷药方式规范,有效的控制了稻瘟病的发生。由于采取3次联合大面积防治,降低了田间的菌源量使得穗颈瘟在大多数田块零发生。今年的气象条件一定程度上利于稻瘟病的发生,7月2日至10日的降水正好是11片叶早熟品种的孕穗末期,但是,提前预防效果明显,很好的控制了病害的发生。
(作者单位:156333黑龙江省农垦建三江管理局青龙山农场、黑龙江省农垦建三江管理局青龙山农场农业服务中心)